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雪心赋》白话注解-17

第十七章  通论山水

土崩陷而神魂不妥。

来龙与朝山上的土石崩陷则龙神克薄,故葬此者,亦神魂不安。

木凋落而旺气将衰。

草木得气之先,看坟宅之旁草木凋落则生气不足,旺气将衰,必主退败。

源泉混混出明堂,气随飘散。

源泉之水,长流出于明堂,是外气不横,内气随之而飘散也。

白石磷磷张虎口,必主形伤。

磷磷:巉岩的形貌。白虎有磷磷之石,近主刑伤,远则无忌。

【白话讲解】:

土石崩陷而神魂不安,树木凋落而旺气将衰,源泉滚滚从明堂流出,真气就会随之而飘散。白石磷磷而大张虎口,就一定会出现刑伤的情况。

不妥:不安的意思。来龙和主山的土石突然崩陷,则龙神被克,剥落惊动元辰,福荫之力转薄,所葬之神魂都不安乐。

草木得生气之先,如果坟宅之旁草木凋谢,则生气不足,旺气将衰,必主败退。

混混:涌流的形貌。磷磷:巉岩的形貌。如果明堂中有源泉涌流而出,外气不横,内气随流飘散。白虎砂有磷磷岩石在口中,则如虎露牙,必刑伤主人。如果离磷石很远的话,就不必怕白虎伤人,因为距离较远,杀伤之力甚轻。因此磷石露出,近则伤主,远则无忌。

怪石若居前案,必有凶灾。

怪石、巉岩之石,如刀枪剑锯等类,虽是吉地,必有凶灾。

吉星既坐后龙,岂无厚福。

尖、圆、方,三者端正清秀,谓之吉星,既有吉星,必有吉福。

须陈东屈西伸,最怕左牵右拽。

东边曲转而迫穴,西边伸出而直长,以及左牵右拽,若是山川无情,不可取穴。《拔砂》云:龙虎两开去,乞食沿途路。

危楼寺观,忌闻钟鼓之声。

名墓之傍多有寺观,且予常见。宋朝程元凤丞相建寺于墓左,又见谢必速谏议,建观于坟前,二姓后乃颇盛,寺观岂足为嫌,此止忌来水边及虎头上近而逼穴,在去水边反吉也。

古木坛场,惊见雷霆之击。

此言妖邪或穴古冢之中,或伏坛场之下,为雷所击者,则凶也。

【白话讲解】:

必须谨防东屈西伸,最可怕的也就是左牵右拽。东边曲转而迫穴,西边伸出而直长,以及左牵右拽一类的情况,都是山川无情的表现,不能够取作穴位。

危楼寺观之上,最忌讳听到钟鼓之声。名墓的旁边,大多有寺观,难道值得嫌忌?但比较忌讳在来水边或虎头上,靠近穴边而逼穴,离开水边反而是吉利的。

古木坛场上,最怕听到雷霆霹雷。如果有怪异的石头居处在前面的案山上,一定会出现凶灾。如果有吉星高照在后龙上,就一定会有厚德。

东边砂手曲转而逾过穴前,西边伸出而直长,左牵而右拽,山川无情,不可立穴。两种情形都是龙虎无情之状,主凶。

危楼其实即是寺观,指高耸而险要之楼。古木坛场指石木。造穴要龙虎有情,若宅墓之旁有寺观,忌闻钟鼓之声,因为钟鼓之声能令龙身受惊,龙神不安。寺观在来水边及龙脉上,挡在面前则凶。若在去水边或伏在地上,则不足为患。

古木坛场的地方,恐为邪魔所住,伏妖于古木坛场之下,易遭雷霆之击震伤龙脉而成凶兆。

巉岩之石,形态丑恶如刀枪剑锯,而且居于前案之内,列为凶煞之星。虽是尖圆方三种吉形,也必有凶险之灾。如果石骨入局,如玉制印鉴,如牙笏,则为吉相。如果尖圆方三种吉形星辰,既坐于后龙,则龙身贵重,自有丰厚福气。

忽睹山裂者,横事必生。

宅坟前后左右山,蓦然崩裂者,必主官非横祸之事。

常闻水泣者,丧祸频见。

时常闻水声哭泣者,定主有死丧、哭泣之事应之。

其或声响如环佩,进禄进财。

其水跌之际,响如金环玉佩之声,主财禄两进。

若然滴漏注铜壶,守州守郡。

若水响如铜壶滴漏之声不息,主出牧民之官。

咚咚洞洞,响而亮者为贵。

水声如鼓,响而清亮者为奇。

凄凄切切,悲而泣者为灾。

水流凄凉而悲泣者主生灾。

【白话讲解】:

穴之前后左右的山石忽然裂开,这种情形一定会生出横事来。经常听到水流有哭泣的声音,死丧的祸患就会频繁出现。但如果水流的声响像环佩一样清脆,就会使主人家进禄进财;水的响声像金环玉佩一样,就主有财、禄两进。

如果水声像滴漏注入铜壶一样持续,就会使主人任职州郡的官员。水的响声像铜壶滴漏的声音一样不停息,就主出担任父母官职的人才。

咚咚洞洞,声音响亮的为高贵;凄凄切切,声音悲泣地为灾难。

坟宅前后左右的山石树木等景观突然崩裂,必发生官非横祸之事。常听见水声如饮泣之声,必有死丧哭泣之事应之。

水顿跌之声若如金佩玉环之声,主财禄双进。

水声如果有如铜壶滴漏之声,声声不息,必守州守郡,成为牧民之官。水声如鼓响而清亮者为贵。水流凄凉而急速,如哭泣,主灾祸必至。水声有吉有凶,应该详细分辨。

有声不若无声,明拱不如暗拱。

此承上文言,大抵水流有声,不若澄凝无声也。局外秀峰暗拱,又胜局内之明拱也。

一来一去,有福有灾。

一山一水来朝,又有一山一水叛去,主有福亦主有灾也。

一急一缓,有利有害。

山水之缓者,必有利;山水之急者,必有害。仍审其得直有情者,为利也。

留心四顾,缓步重登。

观地之法,务要环回四顾,缓步留心,反复视之,审龙定穴,详砂审水,不可粗心浮气,轻易下手,误人于祸,可不戒欤!

【白话讲解】:

有声音不如没有声音,明拱不如暗拱。

水流有声音不如清澄凝聚而没有声音,局势外面有秀丽的山峰暗中朝拱又胜过局势里面的朝山明拱。

一来一去,有福也有灾难;一急一缓,有利也有害。必须留心而四向顾盼,又要缓步而多次重复登看山头。

水声有吉凶之分,水若发凶声,不如有声而不流。水只是澄注,或流而平缓,不发声为佳。水本动,其妙在静。山本静,其在走势反成动态。如果水只在明堂前面,明来朝贡,倒不如逆水来朝,外面又有砂手遮拦,不致引泄内气。不泄内堂之气,因此暗拱为最吉之地。

不独水无声暗拱为吉,一山一水有情顾主为吉,无情背主者,主凶。一回顾一弃主而去,有福也有祸。无论山水,平绕而势缓,必有利于主。陡泻而急者则有害,一急一缓,有利有害。

山水有来去缓急的不同,因此要小心观察地势,观地之法要四面回顾,缓步留心反复察视。审龙定穴察砂阅水,切不可心躁气浮,轻易下手点穴,容易做错,误人陷于灾祸,非要缓步细看,依着次序,重登山头再审穴场形势,先看来龙,次察穴情,再看左右四周堂局砂水,才可证得佳穴。

二十四山,山名太杂。

罗经方位有二十四山,穴之名有九星、五星及人物禽兽等名,为太杂。

三十六穴,穴法何迁。

定穴之法,五星、九曜,足以尽其玄微,不成究心而反尚乎。三十六穴之法是弃星体之本源,而详形穴之未务,何其迁阔而不切也。卜氏盖讥之矣,俗师谓三十六穴,穴法可用而不迁,谬矣!

宗庙之水法误人。

范氏曰:宗庙之书,误人为甚,此古人作之,以灭蛮国,谓之《灭蛮经》,切不可用也。

五行之山运有准。

克择以五行山运论纳音生克,纳音克墓运凶,人人用之,祸福无准。

【白话讲解】:

所谓的二十四山,山名也嫌过于杂乱。三十六穴,穴法也是多么的迂阔无用。

宗庙的水法经常误人,五行的山运却有准绳。

二十四山,为了方位而设,将方位分为二十四组。本为分别五行阴阳,作为做吉课择日之用。三十六穴,穴名太多,变成迂腐不合情理,不要为名义所害,以为真有二十四种山,落在申方之山叫申山,并非真为申山,若真认为某山宜迁某穴,宜作某局、某水来朝,则太迂腐了。

山又分九星、五星,穴形又分人物、禽兽、物件等,穴法实在太多了。盖论穴法,其实窝钳乳突,足以尽了。定山之名,定穴之形,五星九曜实在已经足够,不必在玄微处尽究心机,反而求三十六形穴的名称,弃星体本源不用,喝形呼象,乃舍本逐末而穷于名穴之末学,何其迂腐而不切实际,所谓三十六穴法,当作不存在好了。

宗庙水,即洪范五行水法,其实论水法,只以形势、性情为主,不可用方位五行混杂来看,五行长生十二宫之法,只是命理之中用来推算人运生死之用,勉强用来论水法,是不合理的。以五行之山起墓地之运,则已经十分准确。洪范五行和正五行多不相合,互有矛盾,但山之纳音五行,不可废除。

古人想消灭外族,美其名而作《灭蛮经》,如果误信洪范五行,被消灭的不再是外族,反而是自己固有的传统风水文化。

克择要以五行山运论纳音生克,纳音克墓运为祸,生墓运为福,祸福之分,人人可懂。

宗庙五行之说,其水法原出于《葬书》,朱雀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太旺,泽于将衰,流于囚榭,禄存宗庙是此。又以十二长生配之(如朝于太旺,即临官帝旺之位)。其实朱雀源于生气,是指气为水之母,有了气才有水流之源,生气之溢,因此源于生气。

派于未盛,指水源初分流,独未盛长其势。朝于太旺,指众水同朝于明堂,其气大旺。泽于将衰,指水将流出必先汇为泽,其势仍蓄而将衰(流了出去)。流于囚榭,指水流出处,两边砂头交牙关锁,犹如被囚,去而又返,来回不绝。而气溢而为水,水囚而不去,反沟以养气,气水循环相生不绝于途。

每一蓄水,才折一潴而后泄,则曲折停储而不直去,洋洋悠悠顾我欲流,就是这个意思。此情此景,即是对穴有情。来无源去无流,指来源远而不知源,去水曲折不见其流,这就是整个穴场罗城中来去水之形势性情。何必用十二长生宫来强解吉凶,又另立特别的五行,宗庙水法实在害人不浅。

赖布衣曾经说过“卦为宗庙误人多,无龙无穴事何知。”宗庙水法切不可用。

卜氏以峦头为主,峦头好,再配以理气,理气又合法度,才是用水最高境界。只顾理气,无视峦头,则万万不能。

附宗庙水法五行,此种五行切不可用。知道何山用何洪范五行也无妨,当作一种常识来看好了。(见图209)

逆水来朝,不许内堂之泄气。

山水逆来,须要到堂为吉,不许内堂倾泻,反泄本身之气也。

翻身作穴,切须外从之回头。

翻作之势,多无本身龙虎,须要外生一枝,回头护托为吉也。

【白话讲解】:

逆水流来朝拱,不允许内堂泄气。

山形、水势逆向而来,必须到明堂才算吉利,不允许在内堂就倾泻,这样反倒漏泄了本身的真气。

翻身而作穴位,必须要外围的从山有回头顾盼的形势。

翻作之势大多没有本身的龙山、虎山,必须要在局外生出一枝来回头作护托才算吉利。

山水逆来,须要水到明堂为吉,不要内堂倾泻,以防内堂泄气。

翻作之势,多无本身穴星伸出之龙虎,需要外生龙虎,回头护托才吉。

最好的穴场是堂局紧密,水口关闭,穴内明堂窝藏生气在内聚合。

所贵关藏,最嫌空缺。

所喜者,堂局紧密,水口关拦,穴内窝藏,使生气之有聚也。所嫌者,堂局旷荡,罗城空缺,穴内受风,则生气之飘散也。

隔水为护者,何妨列似屏风。

本身无抱,隔水有山来护,高而且方,如屏风者吉,低斜则不美。

就身生案者,须要回如肘臂。

本身龙虎为案,须要弯环如肘臂者为吉,若直窜则不妙。

毋友不如已者,当求特异之朝山。

对山不及主者,宜取奇特之山为朝。

同气然后求之,何必十分之厚垅。

其祖宗山分来者,谓之同气方,其行也如兄弟之同行。雌雄之并出及其止也,如君臣之庆会,宾主之相迎,只欲求之有情,何必拘十分厚拢也。又有以理气论者,如水气行龙得木位,破木合局亦是同气。金水火同亦然,此又说也。

【白话讲解】

所贵重的是有关有藏,最讨嫌的是有空缺。

最令人可喜的是局势、明堂紧密,水口关拦,穴内窝藏。这样生气就有会聚的地方。最令人嫌弃的是堂局旷荡,罗城空缺,穴内受风,这样生气就会飘散殆尽。

隔着水流而来护卫的山峰,不妨排列得像屏风一样,本身没有环抱,但隔着水流却有山来护卫,山高大而且方正,像屏风一样就吉利。如果低小、歪斜就不为美。

就本身的龙脉而生出案山来,就必须回旋如人的肘臂。

本身有龙山、虎山作为案,必须弯环像人的手臂,才吉利。如果山势直窜,就不太妙。

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作朋友,穴位必须求取特异的山峰作朝山。对面的山峰如果不及主峰,应该取奇特的山峰作朝山。

只要同气就可以相求,不必要是十分厚重的土垄。

从祖宗山上分出来的叫做同气,行进之时就象兄弟同行、雌雄并出;停止之时就像君臣庆会而宾主相迎。同气的山峰只求有情分,不必拘泥于土垄有十分之厚。

最坏的穴情是堂局旷荡无收,穴场(罗城)四周空缺,穴内受风吹,生气飘散。

本穴无环抱,隔水有高山作护,方如屏风为吉。局内无空缺为美,低斜为不美。若以本身龙虎拖出为案山,须要回环如肘臂方吉,气有包藏方为吉,直审而出则不吉。

对山(友)不如己(主),要取特异之山为朝。

同气,指声气相同。比喻主客两山要相对有情,宾主又要相称。主以客贵才显其尊,宾主有情,声气相同,才能相对。

同一祖宗山分支而来,其气必相同,同行如兄弟,又如雌雄并蒂。止步之时,有如君臣宴庆,宾主相迎,只求有情,不必拘泥于十分高厚之山龙。

若以理气来论,金气行龙跟水位,合成金水相生旺局,木火、水木、土金、火土的合局也是声气相同。

尖山秀出,只消一峰二峰。

前山尖秀耸特者,只需一峰二峰就可以了,何拘于多。

曲水秀明,不论大涧小涧。

有水湾回,来朝有情,何必拘于大涧小涧乎。

众水顺流而散漫,不用劳神。

众水顺流,散而不归,则真气荡散,决然无地,不用劳神。

四山壁立而粗雄,何劳着眼。

四山险峻而粗大丑恶,则堂气逼促,皆不结地,故不足观也。

山无朝移夕改之势,水有陵迁谷变之时。

开天以来,山静而定,则无移改之理。水乃动物,故能推东移西,或浅或深,而有迁变之不常也。

【白话讲解】:

尖形之山秀丽挺出,只要有一、二座山峰就行;曲折的水流来朝,不论其涧大涧小都行。如果众多的水流顺流而去,散漫无际,就不用劳神去探勘。四周的山峰壁立而起,粗雄异常,就不用去费眼寻找。山峰没有朝移夕改的形势,水流却有陵迁谷变的时候。

尖形朝山,秀丽特出众山之外,体形又圆滑,只要一两个峰便足够了,发贵之山不在多,正所谓贵精不贵多,一两山峰,尖秀圆滑,也足以作为发富的应验了。

如果前面朝山,只有朝拜之水,如果朝水能够曲折来朝,大涧小涧流水皆是有情于主,便足以应发贵之验,又何必拘泥于水之大小呢?

穴局内外,众水顺流出去,散涣不归,绝无遮拦,则真气荡散,必无可结之地,不用劳神再看其他形势了。四周山峦险峻,形状粗大丑恶,则堂气逼促,必不结穴,不用着眼去观察了。

开天辟地以来,山是静止的,本身决无朝移夕改之理。水是动的,故能东西移动,或者填深开浅,变迁不常,连累到山陵和峡谷也改变了形势,穴场环境也受到了影响。勘察山和水,一定要详细分辨性情、环境、向背,有没有情,山水的变迁足以令穴情完全改变。山的吉凶因形体固定而不易改变,但是为了改建而开山掘土,改变了山形地势,也会改变山的吉凶的。

水的吉凶较易改变和转移,如果龙真穴正加以人工剪裁,水或有变凶为吉之机,既得佳结之地,山水虽有瑕疵,若得明师指点,也可转凶为吉。若有差错,则转吉为凶。

水不乱湾,湾则气全。

水性直流,盖不苟湾,湾抱之处,必主脉气聚全,以成吉也。

山不乱聚,聚则形止。

山之聚处,则前迎后送,左抱右回,而形以止之,夫岂苟聚之有哉。

浅薄则出人浅薄,宽平则出人宽平。

此承上文,言地上浅薄、势小、脉微而无局,则出人轻薄而不重厚。若土厚水深而形局宽平,则出人亦宽洪、亦茂而不狭隘。二看出人之相应,恒如影响防相随。《素书》云: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其理谓也。

只只山尖射,岂予之所欲我;源源水斜流,其余不足观也。

山山尖射如刀枪山,人皆弃之;水水斜流如佩剑,水不足观也。

【白话讲解】

水流不乱,弯曲了气就全。山形不能乱聚,聚会就会使形止住。山势浅薄,那么出现的人也浅薄;山势宽平,出现的人也宽平。一座座山峰尖射,并非我所愿意这样;一条条水流斜注,那么其他的情形也就不用再去观看。

水性由高流向低,由直流向弯,水性直流不会乱弯,若转弯曲,必定因为地势改变而造成的。若想有弯,必须弯环绕抱才算有情,有环抱则主脉气聚,而外气不散内气全聚,有转凶为吉之力。山体静止,有镇压之力,必不乱聚。如果前有迎后有送,左回右抱,则有凝聚之势,形必聚于是处而结大地。

既然要观察山水之弯聚,也要审核生气孕育的力量,山水相聚,地上力量浅薄,气势又小,脉微局细,则出人亦轻薄。若土厚力大水深,形局宽平,则出人亦宽平,形茂而不狭隘。

这是指山水形势的不同,和土之厚薄及孕育的力量是相应的。生人善恶媸(chī)妍、富贵贫贱、长寿夭折,都是山水之气造成的。

正如古书所说一样,地薄者大木不生,水浅者大鱼不游,审穴不得不理会土力的深浅、孕育之力的厚薄。

只只:即个个的意思。源源:即处处源流的意思。山以圆滑平远为吉相,如果个个山头都是尖射、破碎之相,则全是劫杀之形,当然不是为人子者想用来葬祖的地方。

水以弯环绕抱为吉,若各处源流皆是斜流出去,毫无聚蓄之意,其他条件虽好,也不足取。

后山不宜壁立。

后山壁耸,谓之玄武不垂头,名曰:拒尸,必主出绝,不可扦之。

去水最怕直流。

去水欲其弯曲,最怕直流无情。故陶公云:去水直流则田牛退败。

【白话讲解】:

穴位后面的山不应该壁立陡峭,后山的山壁耸立,被称作玄武不垂头,叫做“拒尸”,这样的地方不能扦插作穴。

流去的水最怕直流,去水最好弯曲,最怕的就是直流无情,这样就会使主人家退败。

穴后主山峻峭如壁,气脉无处落止,这是《葬书》所指的“玄武不垂头,名曰拒尸”,玄武最怕壁立。

如果龙真穴正,主山虽然嵯峨,亦有细微脉气,入路鲜明,穴证明白,亦可迁葬。

穴前之水最好左回右转而去,最怕直流。去水最宜弯曲,直流无情,牵曲内气,致有退败的凶应。

更嫌来短去长。

山水发源处,来水若短,去水若长,必无大地,虽紧巧亦轻可而已。

切忌左倾右泻。

左右水神倾泻,是八字分流,至凶之兆,主家败人亡。

【白话讲解】:

穴水发源处,来水若短而去水长,必定不结大地。水为外气,来短去长,如下手太宽,内气难聚。如果龙真穴正,四周紧密,可以用法剪裁,建筑培养下砂,以兜住去水,尚可落葬。如土力浅薄,孕育力不厚。

左右水神在堂内,最忌倾泻。左倾而出,为左卷帘。右倾而出,为右卷帘。泄气之象,恐会翻棺。八字分流,是至凶之兆,主家败人亡。

流神峻急虽屈曲而骤发骤衰。

水动妙在静,故不欲急,若急流斜泻则动矣,虽之玄屈曲,发福亦不久远。

水口关拦不重叠而易成易败。

水口有三五重关拦,至八九重交矛关锁者,主关内必结大富贵之地,发福必久远者。一重关而不叠锁者,成败如反掌之易也。

【白话讲解】

流神:指去水。水本动,其妙在婉曲静流,去水峻急,难以阻留其去势,则动势湍急,虽发福亦不久远,反主速发速衰。

水口最贵气的是多重关锁,有五六重交牙关锁至七八重者、愈多愈妙,关内必结大富贵,发福必久。而又以水口关锁至不见水去及去水口为最吉。如果关拦不重叠,仍见水口及水去,主成败之变化十分迅速,有如反掌之快,易成易败,发福亦不长久。

其或势如浪涌,何须卓立之峰。

此言来龙虽无尖秀之峰,但圆净重叠如巨泻、巨涌,亦为奇也。经云:势如巨浪,重岭要厚,卜乘之葬,其平洋、田塍之浪,若水之波纹胜于高也。

脉若带连,何必高昂之阜。

龙脉欲断不断,牵连来者吉,何必高昂之峰也。

带连者贵接续而不断,浪涌者须重叠以为奇。

此承上文,续而不断,必如藕断丝牵,方为贵也。浪涌而来,层层如滚多者为奇,故曰:龙要来了来,砂要堆了堆,是也。

【白话讲解】:

流去的水峻急,虽然屈曲但也是骤发骤衰。水口虽有关拦,如果不重叠就容易成功也容易失败。如果山峰来势如浪涛汹涌,就不必有卓然特立的山峰,这是说来龙虽然没有尖锐秀丽的山峰,但如果山峰圆净、重叠像巨浪汹涌,也算是奇特的了。经书上说:“巨浪汹涌如重岭叠嶂,可以乘而葬于平洋。”田塍的浪涛就像水流的波浪一样,汹涌之势胜过了高垄。

如果脉势连带,又何必需要高昂的山阜呢?

龙脉如果欲断而不断,相互牵连而来,就很吉利,不必再有高昂的山阜来护持。

脉势连带,贵在接续不断;山峰汹涌,必须以重叠为奇特。

来龙虽无尖秀卓立之峰,只要体形圆净,来势一起一伏如巨浪淘涌而来,力量极强。平坦之脉有如水波纹一般,一圈传一圈的连绵不绝地将脉力传送出去,胜于高垅很多了。地有吉气,又何须高升的丘阜。因为带连者,即欲断未断丝牵不绝,接续而来者为吉气不断,如果吉气断绝则脉气停息,浪涌而来须重叠拥从而来,才算特达之龙。若龙单脉薄,则气势软弱无力。龙要来了,砂要堆积,就是龙砂要重重叠叠堆积起来,发出的力量才宏大。

脉有同干异支,支嫌延蔓。

延蔓,散乱也,正龙谓之干,干又生枝,俱要护福为吉,最嫌散乱无情。《龙经》云:枝龙腰上亦堪裁,半是虚花半是开。若是虚花无朝对,皆是结实护缠回。

势有回龙顾祖,祖岂厌高。

回龙顾祖之地,乃是祖山作朝,不忌高压。廖氏云:也曾见穴面前欺,顾祖不嫌低。是也。

【白话讲解】:

龙脉有同干而异支,但嫌弃延蔓,延蔓就是散乱的意思。正龙叫做干,干生支,支又生支,都要能够护缠才吉利,最嫌弃散乱无情。山势回龙顾祖的形态,祖山不厌其高。

延蔓:如攀藤之延长散乱。脉有干支之分,正龙为干,正龙身上又生支,俱要缠护有情为吉,最嫌散乱不顾。

支龙山腰亦可以剪裁的,可以说不能结穴,亦可以经过剪裁而结穴。结假穴的是因为没有朝对,而冷风又从正面直接吹袭。若是结穴之地,必有护缠回旋。

回龙顾祖之地,是以祖山作朝,是不忌高压的。此言祖山先作朝山,以待穴向,已有相对之意,何必厌其高。但是距离则要较远,要有数百尺之远,才没有厌逼感。

《怪穴篇》云:“也曾见穴面前欺,顾祖不嫌低。”欺指祖山来欺,低者是穴,祖山高而穴坟低,亦不嫌欺穴。

祖山作朝,既是祖山,自然作高耸之状,开面相对,距离较远则不忌。翻身顾回,即是回龙转身的地方。宛转回龙似挂钩,未结穴时,先作朝山,朝山本来就是祖宗山,是不怕距离遥远的。

察其老、嫩、精、粗。

老则嵯峨刚硬,嫩则委婉柔软,精则圆净秀面,精则蠢俗高椎。

审其生、旺、休、废。

山动曰生,耸起曰旺,陷伏曰休,死旺曰废。水曲曰生,水聚曰旺,水泽曰休,水谢曰废。此总结上文,山水形势而言,生、旺、精、嫩者吉,休、废、粗、老者凶。又有方位之论,亦须参究。

【白话讲解】

应该仔细观察老、嫩、粗、精的区别,老是指嵯峨刚硬,嫩是指委婉柔软,精是指秀丽圆净,粗是指蠢俗高椎。

审视生、旺、休、废的不同。山势流动称作生,耸起称作旺,隐伏称作休,死旺称作废。水流曲折称作生,水流骤急称作旺,水流停潴称作休,水流退榭称作废。另外还有生、旺方位的论列,必须参究。

嵯峨高雄为老山,委婉柔软为嫩山,山以圆滑秀丽为精,以峦蠢高椎硬直为粗。

山在行动中(即有走势可观)可见起止的为生,高耸叫旺,隐伏叫休,旺余叫废。水以发源为生,聚汇为旺,流出为休,囚榭为废。另一说法:水以曲为生,聚为旺,水泽为休,流出为废。

此章总言山水形势吉凶。

最后总结全章,山要察其老嫩粗精,山要乘秀气,精嫩则有秀气,粗老则无秀气。另外,山要生旺,不要休废(以形状分辨)。水为外气聚洋内气止生,如果外气流散,则内气随之而泄,因此水要着重生旺,不要休废。

参阅山水,不可不小心审察,如果再能加上方位之论,就更加完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雪心赋》注解-4
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葬经翼》缪希雍所著
陈益峰:《葬经翼》穴病篇原文及白话
论葬地之水口一起一伏,山外山稠叠
《青乌经》白话解
识穴之诀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