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善于骑射的匈奴人,为何会被霍去病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userphoto

2022.05.22 安徽

关注

对战神霍去病来说,善于骑射的匈奴人,根本就不值一提。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游牧民族出身的匈奴人,都是西汉王朝的噩梦,他们不仅善于骑射,并且机动性极强,每一次侵扰,都会给西汉带来了很大损失。

打又打不过,赶又赶不走,久而久之,让西汉王朝提到匈奴人就十分头疼,以至于到了后来,不得不靠着和亲,来换取短暂的和平。

但这一切,在霍去病出现之后,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被誉为“战神”的霍去病,一生共六次出击匈奴,不仅将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还先后斩杀和俘虏了匈奴敌兵多达11万人。

同样是善于骑射,同样是机动性强,为何匈奴人前期能耀武扬威,而在碰上霍去病后却被揍得找不到北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霍去病看来,善于骑射的匈奴人就是一个笑话。

匈奴人给西汉王朝造成的阴影,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已经存在。

作为一手建立了西汉王朝的开国帝王,刘邦自身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除了打赢了秦末至汉初数场战役之外,就连项羽这等的神勇之人,都败给了刘邦。

但即便是刘邦再有本事,还是让匈奴人在“白登之围”中,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恐惧。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率军平定韩王信叛乱,平叛过程十分顺利,韩王信被击败,最终其带着残兵败将逃往匈奴。

由于胜利来得相对轻松,因此,包括刘邦在内的汉军上下,就产生了一种轻敌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当刘邦听闻匈奴驻兵于代谷(今山西繁峙县)时,便有了将其歼灭的想法。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刘邦还是派了斥候前去打探虚实,而在当时,匈奴的首领冒顿单于故意把精壮兵力隐藏起来,只把老弱病残展示给汉军的斥候,以示自己实力不济。

对此,前去打探的斥候娄敬回来对刘邦建议,说匈奴这样做,必定是埋伏有奇兵,就等着汉军上当,但刘邦对此相当的不以为然,不仅当场骂娄敬为“孬种”,还将其锁了起来,准备凯旋后再重重惩罚他。

若是当时刘邦听了娄敬的话,之后还不至于那么惨,只可惜他没听进去。

最终,当刘邦率领轻骑刚进入白登山时,就不出意外地落入冒顿的包围圈,包围他的匈奴士兵,足足有四十万人。

就这样,刘邦成了匈奴人的“瓮中之鳖”。

当然,被匈奴人包围还不至于让刘邦留下阴影,真正让他心生恐惧的,是当时匈奴士兵庞大的阵容。

据史料记载,当时冒顿单于下令从东西南北四面对刘邦进行围攻,因此,展现在刘邦面前的,是东面清一色骑青马的匈奴士兵,西面是清一色骑白马的匈奴士兵,南面是清一色骑红马的匈奴士兵,而北面,则是清一色骑黑马的匈奴士兵。

“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骍马。”---《史记.匈奴列传》

在这种庞大的阵容以及极具压迫力的阵势压迫之下,刘邦自然不敌,并且,还被围得弹尽粮绝,饥寒交迫,最终还是靠着陈平走了冒顿单于爱妾阏氏的路线,才让刘邦狼狈脱围。

此战之后,刘邦选择了与匈奴进行和亲,之所以和亲,与当时的局势有关,毕竟当时汉朝属于百废待兴,不具备对匈奴进行打击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匈奴人的强大,确实让刘邦有了不小的阴影。

而和亲的政策,就这样一直维持了下去,西汉朝廷的本意,是想用和亲来换和平,但作为生产生活物资全靠抢的游牧民族,匈奴人显然不是和亲就能满足的。

因此,在刘邦之后,汉朝又经历了多次匈奴的大规模入侵。

其中,在汉文帝时期,匈奴人就发动了四次入侵边境的行动,而在汉景帝时期,也前后共发动了三次。

而这几次,只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像时不时的骚扰边民,抢掠物资的小规模入侵行为,更是数不胜数。

对此,西汉王朝上下皆是不胜其烦,但也相当无可奈何。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匈奴人的最大作战特点就是,机动性强,并且个个善于骑射,全民皆兵说的就是当时的匈奴人。

说白了,匈奴人采用的策略就是,打得过就抢,打不过就跑,反正汉军也追不上,即使是追上了,骑射方面也逊色于匈奴士兵,因此,匈奴人才会屡屡得手。

因此,这种打又打不过,赶又赶不走的“牛皮糖”式敌人,着实让西汉王朝头疼了好几代帝王,虽说恨得牙根儿痒,但还是不得不继续维持着和亲政策。

不过,这让汉朝朝廷以及军民无奈的一切,到了汉武帝时期,得到了彻底的大反转。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他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里,所创功业颇多,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对匈奴的大规模主动用兵。

从元光六年(前129年)开始,汉武帝就开始对匈奴进行打击,前后用了接近数十年的时间,数次出兵,彻底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击溃,最终,匈奴也在汉廷的强力打击下,自此远遁,形成了“幕南无王庭”的局面。

而在汉武帝击溃匈奴的数场决定性战役中,霍去病可谓是居功甚伟。

霍去病与在打击匈奴上同样贡献颇多的大将军卫青,属于甥舅关系,而他和汉武帝最爱的皇后卫子夫,则是姑侄关系。

正是因为有这种特殊的关系,再加上霍去病在少年时就“善骑射”,因此,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汉武帝就让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

由于表现出色,在卫青的举荐下,十八岁的霍去病元朔六年(前123年)被任命为剽姚校尉,跟随卫青出击匈奴。

属于霍去病的军事神话,便自此展开。

霍去病第一次立功,是在跟随卫青出兵后不久,当时他仅率八百轻骑,突袭数百里,“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

八百对两千多,数倍的兵力悬殊,霍去病不仅不败,而且还在长途奔袭的情况下大胜,这个战果,相当不错。

而这仅仅是霍去病无数显赫的战果中,十分微小的一个而已。

在此之后,霍去病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的再创佳绩,先后又带兵斩杀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的叔父等人,俘获并擒杀匈奴人无数。

而他也因为立下此等战功,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以表彰他勇冠三军。

除了上述骄人的功绩之外,霍去病最引人注目,也最为后世传颂的,莫过于著名的河西之战以及漠北之战了。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出击匈奴,他自陇西郡出发后,六天转战千余里,踏破匈奴五王国,在他的快速打击下,匈奴诸王国纷纷以摧枯拉朽般溃败。

之后,霍去病又越过焉支山,与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最终,在深入敌境,且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彪悍的汉军不仅斩杀了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浑邪王等人,还俘虏大量匈奴骑兵。

紧接着,霍去病再接再厉,于次年继续攻打河西地区,在其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意外。

当时,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兵分两路,计划对匈奴形成合围之势,但公孙敖却不慎迷路,导致霍去病在久等无果之下,只能独自率领所部骑兵继续进攻。

但即使是独自进攻,霍去病还是再次上演了一幕神话,他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展开了对匈奴的大决战。

此战的结果,是霍去病所部共歼敌3万余人,俘虏匈奴高级贵族数千人,而霍去病仅仅损失了不足三千人。

如果说河西之战,是奠定霍去病地位的一战,那么漠北之战,则是霍去病封神之战。

河西之战大获全胜后,汉廷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并迁来数十万军民,而面对汉廷的咄咄之势,匈奴人便提出退往漠北,以引诱汉军来攻的计谋。

坦白来讲,这个计谋不可谓不高明,要知道漠北远在数千里之外,如果汉军来攻,必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到那个时候,匈奴人就可以靠着熟悉地形等有利因素,对汉军形成毁灭性打击。

计划确实不错,可惜匈奴人遇上的是霍去病。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征集10万骑兵,分别由大将军卫青以及镖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前往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大军出征后,卫青所部率先遭遇匈奴骑兵,双方展开混战,最终,卫青军歼敌共19000人。

而霍去病带着五万骑兵,前后跨越了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后,与匈奴左贤王部进行了交战,而在战后,霍去病所部,共歼敌高达七万四百四十三,硬是将匈奴人赶到了瀚海(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后,方才撤军。

也正是因为此战,让霍去病得以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自此封神。

而往日气焰嚣张,且不可一世的匈奴人,则在霍去病的打击下瑟瑟发抖,失去了曾经的威风,不得不就此远遁。

那么说,为何原本善于骑射的匈奴人,却被同样是骑兵的霍去病打得落花流水呢?这背后,有几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霍去病的成功,离不开汉武帝征伐四方的坚定意志。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早在汉武帝亲政后不久,他对于实现“王者无外”的“大一统”局面,就有极其坚定的决心。

“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卬治”---汉武帝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汉武帝对外的政策,向来就是“不听话就打”,而在他继位之后,对闽越地区两次成功的用兵平叛,更增加了汉武帝的信心。

同时,经过文、景二帝的积累之后,汉朝在当时的国力,也确实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据史料记载,当时国库里的钱数量之多,就连穿钱的绳子都放的烂了。

至于粮食,更是新谷压着旧谷,多的粮库都放不下。

有钱有粮,这就有了出兵作战的底气,再加上汉武帝的锐意进取,因此,消灭压了西汉几代人的匈奴,自然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举措。

因此,在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大力支持下,全国上下都被调动起来,去为消灭匈奴做服务,上到朝廷的各个机关,下到军营里的士兵,每一个人都知道当下最大的一件事,那就是消灭匈奴人。

在这种国家机器都为消灭匈奴的战役做服务的情况下,霍去病才能毫无顾忌,且没有后顾之忧的在前线打仗,可以说,汉武帝的政策,是霍去病取胜的重要因素。

况且,出击匈奴,不仅霍去病因此被大加封赏,他的部下以及所有前线的士兵,只要立功,都能得以封赏,甚至还能高官厚禄。

一个底层士兵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在前线多杀几个匈奴人,这让士兵们如何不玩了命的杀敌?

因此,皇帝的大力支持,大将的带头杀敌,再加上士兵们的拼命,把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如果没有霍去病独特的战术,要想取得这么大的胜利,恐怕并非易事。

从霍去病参与的几场战役中来看,霍去病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长途奔袭,简而言之,就是跨越数千里后突然出现,袭击防备不足的匈奴人。

长途奔袭确实是一个十分高明的战术,其优点在于速度快,能出其不意打击敌人,但在霍去病运用之前,很少被用到战场上。

为什么呢?很简单,就是长途奔袭的劣势相当明显。

其劣势就在于攻击不持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代由于运输能力的限制,导致士兵们能携带的粮草十分有限,因此,在干粮吃完之后,士兵们就无法继续作战。

匈奴人之所以会在前期无往不胜,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随时补充给养,只要有水草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粮草所在之地,即使是没有水草,还能进行抢掠。

所以,匈奴人才会不担忧粮草的问题,再利用其与生俱来的强机动性,将农耕民族打得节节败退。

而霍去病呢?他的长途奔袭战术,则是直接学习了匈奴人的打仗方式,但同时,他又不仅仅是单纯运用,而是将后勤补给与长途奔袭结合了起来。

具体的方式,是霍去病在开始长途奔袭的同时,除了带上一定的干粮之后,还会让后勤辎重部队跟在其背后慢慢前进,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还保持联系,在不固定的地点汇合。

这样一来,前方的部队就可以快速前进,而后方的辎重粮草也不至于完全派不上用场。虽说不能随时随地地进行补充,但至少在大决战之前,不至于让前线部队断了粮。

另外,霍去病还擅长以战养战,即在长途奔袭的过程中,补充给养,因此,即便是暂时断了粮,也能让部队不会因为粮草受到限制而无法动弹。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霍去病的勇猛。

有道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个军中最高首脑,其能力大小直接决定了这支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而霍去病,从参与的第一场战役开始,就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勇猛,前文也提到,当年他刚参军的时候,就带着八百人斩获匈奴了两千多人。

那时候的霍去病,也不过是十八岁而已。

放在今天,十八岁还是正在上学的年纪,但霍去病却已经杀敌在第一线,靠的是什么,就是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

勇往直前,敢打敢冲,是霍去病一生行军的基调,而这种基调,在之后的多场战役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他才会敢在河西之战还有漠北之战中,用“孤军深入”的方式作战,他不仅敢想,更敢去做。

想法大胆,冲劲十足,敢想敢干,这就是霍去病,也是他能够“封狼居胥”的根本原因。

综上,霍去病能够把善于骑射的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原因在于汉武帝的大力支持,以及霍去病特殊的战术,还有霍去病本身的勇猛,这三点结合起来,让霍去病才能大获全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挥戈誓饮匈奴血:西汉前期对匈奴战史梳理
首战河西:霍去病“断匈奴右臂”
汉朝侯爵无数,李广却一生未封侯,真的是汉武帝不识人吗?
匈奴善骑射,为何被霍去病打得大败,分析原因后才知霍去病了不起
这就很离谱,原本善于骑射的匈奴,为何碰到霍去病就不会打仗了?
揭秘:一代战神霍去病发明闪电战,十九岁便大胜匈奴留下“酒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