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陇集团的形成与灭亡!
userphoto

2023.05.12 安徽

关注

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时期。

这一时期,政治的天下一统,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化的灿烂辉煌对于整个亚洲,尤其是东亚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由此也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明,中国文化;正所谓天朝上邦,万国来朝。

可是你知道吗?隋唐两代的开创者,以及他们的创业团队中的相当一部分成员,居然都来自同一个集团。那么,究竟是一个怎样强悍的集团,才能爆发出这样巨大的能量呢?这个集团,就是形成于南北朝时期西魏,终结于唐朝初年的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的关是指关中,就是由东面的函谷关,南面的武关,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围起来的陕西中部地区。陇是指陇右,就是陇山也叫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的甘肃、青海及宁夏地区。由此可知,关陇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

而从西魏到唐初,也还不足百年。很难想象,贫瘠的西北以及短暂的时间,竟会孕育出一个影响后世数百年,乃至引导中华文明走向的强大集团。或许伟人在《清平乐·六盘山》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词句,会对我们了解关陇集团有所启示吧。

中国古代史包括了统一史和分裂史,相较而言,统一史因为更具有稳定性所以更为人所熟知,而分裂史则因为事件复杂且变化多端而不被人所了解,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有过三次大的分裂史,其中最为晦涩纷繁的便是南北朝历史。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南北朝分裂的时间最长久,分裂的程度最彻底,牵涉到的族群以及人物也最多。有鉴于此,本篇有必要要对关陇集团所在的历史时代背景做一个大致的概述,以便清楚地阐述关陇集团形成的来龙去脉。

话说在上古尧舜禹时代,在今天大兴安岭的内蒙古境内,生活着一个与世隔绝的族群,这便是鲜卑族的始祖。经过上千年不断的南迁,到了东汉时期,鲜卑族已经来到了蒙古草原,逐渐变成了一支游牧部落。

西晋统一三国之后不久,便因八王之乱导致自身实力大为削弱,使得中国北方逐渐进入了分裂状态,公元304年,随着成汉与前赵的建立,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代,公元315年,鲜卑族拓跋部在云中建立代国,后为前秦所灭。

十六国发展前后阶段的分水岭,便是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此战之后,拓跋部一代英主拓跋珪横空出世,他乘前秦王符坚兵败之际复国,并以自己非凡的文韬武略逐渐统一了北方,开创了北魏王朝。

北魏建都于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为了抵御北方游牧部落柔然的进攻,拱卫都城的安全,北魏早期的统治者们在平城以北的边境地区设立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个军镇,简称六镇。

彼时的六镇因为有着极其重要的边境防线的作用,也就受到了北魏朝廷的高度重视。六镇将士大多来源于北魏的贵族子弟,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戍守六镇也就成了一份待遇好、荣誉高、特权多的金饭碗。可让六镇将士没有想到的是,金饭碗也有被打破的一天!

北魏太和十七年,即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下令迁都洛阳。这便使六镇失去了拱卫京都的重要作用,由此政治地位也就一落千丈;原本是贵族子弟争相前往的荣耀之地,却成了流放罪犯的远恶军州,由此六镇也就变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留守六镇的将士,依然保持了鲜卑族的本色,但南迁洛阳的贵族,却已开始逐渐汉化,两种文化之间也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而最为严重的是,六镇基于本身的地理条件,经济上做不到自给自足,其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北魏政府的供给。

但是由于北魏政府的迁都与南征,已经无力供给六镇所需的经费开支了。六镇的经济状况由此急剧恶化,与洛阳北魏政府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孝明帝正光五年,即公元524年,爆发了以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为首的六镇起义。

起义如同燎原烈火般迅速地蔓延开来,继而又爆发了规模更大的葛荣起义。而此时的北魏朝廷,正陷入胡太后与儿子孝明帝之间争夺权力的激烈斗争中。北魏朝廷在仓促之间派兵讨伐六镇起义,却又屡遭失败之后,走出了一步臭棋。

孝明帝密诏调山西晋阳的羯族酋长尔朱荣率领部下八千骑兵前往洛阳,一方面入京勤王帮助自己消灭胡太后;一方面征讨已经逼近洛阳的葛荣起义军。尔朱荣其人生性残暴,更甚于三国时代的董卓,而孝明帝此举,也就等同于当年的何进了。

尔朱荣还没有赶到洛阳,孝明帝就已经被胡太后毒死。如此一来,便也激发了尔朱荣对皇权的觊觎之心。他打出为孝明帝报仇的旗号迅速攻破洛阳城,并拥立孝庄帝为傀儡,又将胡太后及文武百官两千余人斩杀殆尽,史称河阴之变。

随后,尔朱荣又打败了葛荣起义军,一时之间风头无两。以尔朱荣为首的尔朱家族就此崛起,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可让尔朱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此时,就在他的麾下,却有两位不世出的一代枭雄正在成长。

其中一位便是高欢,字贺六浑,他不仅是后来东魏政权的实际操纵者,也是促成关陇集团最初形成的始作俑者。而另一位就是宇文泰,此人不仅是后来西魏政权的实际掌控者,北周政权的开拓者,而且还是关陇集团的领导者。

葛荣起义军失败之后,其余部在万俟丑奴的率领下一路西去,攻占了包括长安在内的关西地区。大权在握的尔朱荣于是派出自己的堂侄尔朱天光,以及得力部将贺拔岳和侯莫陈悦率军前往关西进剿。

如同董卓的下场一样,残暴肆虐的尔朱荣最终被他所拥立的孝庄帝设伏杀死。尔朱荣一死,以尔朱家族为主的庞大的军事集团也就此四分五裂,日渐式微;而首先自立门户的便是高欢。

高欢的祖上是魏晋时代渤海的士族大家高氏家族,其祖父因罪被流放到六镇之中的怀朔镇,而那里也就成了高欢的出生地。高欢虽是汉人,可是从小生活在六镇,生活习性与穿着打扮与鲜卑人毫无两样。

长大之后的高欢生性豪爽,胸怀大志,虽然家道中落,可是他却养成了仗义疏财的好人品。再加上他仪表堂堂,气宇轩昂,年纪轻轻就在六镇豪杰之中打响了自己的名号,身边也就有了一批铁杆的追随者。

六镇起义爆发之后,高欢率领手下兄弟应时而动,几经辗转,投入到了葛荣的麾下。可是时间一长,他就觉得葛荣其人并非是干大事的豪杰,于是他不辞而别,前往晋阳投奔了尔朱荣,并且很快便受到尔朱荣的器重。

在跟随尔朱荣进攻洛阳以及平定起义军的历程中,高欢开始崭露头角,并因军功而被提拔为晋州刺史。尔朱荣死后,高欢乘乱用计,一举收服了十余万六镇旧部。然后东出太行,来到河北,并迅速与当地士族结盟,站稳了脚跟。

不久,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兆,打着为尔朱荣报仇的旗号再一次杀入洛阳,毒死了孝庄帝。高欢此时已然羽翼丰满,便以替孝庄帝报仇为名,在河北信都起兵声讨尔朱兆,由此也就引来了尔朱家族四路共计二十万人马的联手进攻。

这其中有一路,便是当初尔朱荣派往关西镇压万俟丑奴起义的尔朱天光所部。可是让尔朱家族大跌眼镜的是,高欢仅以不到四万人马便接连在广阿之战与韩陵之战中取得了大胜,尔朱联军被打得一败涂地,四散奔逃。

尔朱天光兵败被杀,尔朱兆逃回晋阳。高欢乘胜追击,一路杀到洛阳,效仿尔朱荣拥立孝文帝的孙子元修为皇帝。这位元修即是孝武帝,是北魏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办完这件事后,高欢再起大军猛攻晋阳,因为那里是尔朱家族的老巢。

在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攻势下,高欢大军占领了晋阳,尔朱兆被迫自尽,这也标志着尔朱家族军事集团的彻底瓦解。随后,高欢被孝武帝封为大丞相,并于晋阳建立了大丞相府,遥控洛阳的北魏政权,成为继尔朱荣之后的新一代权臣。

可是身在洛阳的那位孝武帝,却并不甘心自己的傀儡身份。他表面上对高欢唯唯诺诺,暗地里却时刻都想着如何铲除高欢。苦于手中并无精兵强将,他思来想去,最终想起了一个人来,此人正是如今屯驻在关西地区的贺拔岳!

贺拔岳是北魏末年的名将,文武双全,精于骑射而且长于军事。他原本出身于北魏官军,只因镇压六镇起义失败而不得已转投到尔朱荣的麾下。后又和侯莫陈悦一起受尔朱荣派遣,跟随尔朱天光一起来到关西,平定了万俟丑奴起义之后,便一直留在了关西。

也正因为如此,贺拔岳对于尔朱家族实际上并无效忠之心。他不仅没有参加尔朱天光加入联军攻打高欢的行动,反而在高欢获胜之后便立即响应,杀死了尔朱天光的弟弟尔朱显寿,接替尔朱天光就任关西大行台,成为关西地区的军政首脑。

实力雄厚的贺拔岳,很快便成为令高欢忌惮,而同时又被孝武帝拉拢的对象。首先是高欢表奏孝武帝,加封贺拔岳为冀州刺史,经过手下的提醒,贺拔岳才意识到这是高欢的调虎离山之计,于是拒绝前往。经此一事,贺拔岳对高欢开始心生嫌隙,心存戒备。

随即,贺拔岳又收到了孝武帝刺破心口,用血写成的密诏。在密诏里,孝武帝历数了高欢的种种不臣之举,并许诺加封贺拔岳为关陇二十州大都督,请他起兵讨伐高欢。贺拔岳看完密诏之后,便立即招集关陇诸州将领前来平凉开会。

这次会议也就成了关陇集团的初建会议,与会者一致同意唯贺拔岳马首是瞻,出兵东进,讨伐高欢,贺拔岳也由此成为了关陇集团的初创者。经过商议之后,他命侯莫陈悦为先锋率军攻打灵州,打通前往山西的通道。

可是贺拔岳怎么也没有料到,高欢在他拒往冀州之时,就已经留下了后手。高欢暗地里派使者来见侯莫陈悦,向他许诺:只要他帮自己除掉了贺拔岳,就向朝廷表奏他为关西之主。面对如此丰厚的条件,侯莫陈悦动心了。

侯莫陈悦其人,有野心而无能力,属于志大才疏之辈。他早就嫉恨贺拔岳在关陇诸军中的威望,如今高欢的承诺,正中他的下怀。此次攻打灵州,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于是便借口以商议军机为名,将贺拔岳骗到自己的军营中杀害了!

杀死贺拔岳之后,侯莫陈悦自忖没有能力收服他的部下,便带着贺拔岳的尸首返回了自己在陇西的驻地水洛城。他的想法颇为天真:自己已经为高欢除掉了贺拔岳,接下来就应该等着高欢出场攻占关西,收拾残局了。

可是他也不想想,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高欢还会让他做关西之主吗?侯莫陈悦没等来高欢,却等来了贺拔岳手下的都督赵贵。他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赵贵是来投奔自己的,而赵贵也向他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要回贺拔岳的尸体并为他收葬。

侯莫陈悦把眼一瞪:赵贵你好大的胆子,明知道是我杀了贺拔岳,你还敢提出这样的要求?你是真心来投奔我吗?赵贵眼含热泪,慷慨激昂地说道:我替贺拔将军收尸,也不枉我跟他一场;大丈夫不忘故主,难道也有错吗?

一句话说得侯莫陈悦哑口无言,总算他还有最后一丝良心,被赵贵的忠勇所感动,最终答应了赵贵的请求。可让他没有想到,赵贵此来是诈降,为的就是给贺拔岳收尸,而一旦达成了目的之后,赵贵便立刻跑到平凉去了。

赵贵到平凉是和其他贺拔岳的部下将领一起开会的,贺拔岳的突然离世,使他们大家一时间对前途感到十分茫然。尽管如此,和尔朱荣集团不同的是,关陇集团的这些将领并没有作鸟兽散,而是打算开会共同商议,推举一位新的领军人物,为贺拔岳报仇雪恨。

经过赵贵的提名,以及大家的一致通过,时任夏州刺史的宇文泰开始走上帅坛,成为关陇集团的第二代掌门人。而赵贵也凭借为贺拔岳收尸,以及推举宇文泰有功,名列后来的西魏八柱国之一,成为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

宇文泰的出身以及最初的人生经历,和高欢简直一模一样:他是六镇中的武川镇人,年轻的时候同样胸怀大志,轻财好义;同样投奔过葛荣,也同样看不上葛荣,最后投奔了尔朱荣,继而被编到贺拔岳部下。

经过数次从征之后,宇文泰坚毅沉稳的性格,精明干练的能力得到了贺拔岳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非但如此,宇文泰还气度不凡,赏罚分明,公正无私,在军中深得人心,从而也获得了关陇集团众位将领的一致认可。

在获悉贺拔岳的死讯,宇文泰上位的消息之后,孝武帝很快就为宇文泰送来了加封他为大都督以及关西大行台的诏书。面对孝武帝的笼络,宇文泰却并没有因此而冲昏头脑。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坐稳关西大行台的位置,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对付高欢,而是消灭侯其陈悦。不如此,不足以凝聚人心!

宇文泰很快就打败了侯莫陈悦,并且逼得他自缢而死。这主要是归功于侯莫陈悦的部将,也是他的姨父李弼的临阵倒戈,里应外合。李弼此人屡立军功,洞悉时局;因此,他对侯莫陈悦杀死贺拔岳一事颇为失望。

因为他知道侯莫陈悦在军中的威望远不如贺拔岳,根本没有能力来驾驭关陇集团的众位将领。在这样的情况下,侯莫陈悦杀死贺拔岳,既被高欢利用得不偿失,又为宇文泰上位创造了机会,简直是枉做小人!

为了自保,李弼这才决定弃暗投明,而他也因为此次的大功名列后来的八柱国之一。宇文泰消灭侯莫陈悦之后,关陇集团的地盘进一步扩大,力量也进一步增强。而就在此时,高欢派来了使者,并奉上厚礼希望和宇文泰结成同盟。

贺拔岳的死,孝武帝的诏书,都使得宇文泰不可能接受高欢的结盟。在拒绝了高欢之后,宇文泰又收到了孝武帝催促他,赶紧出兵前往洛阳护驾的诏书。他表面上满口答应火速进兵,实际上却只派出小股人马,而且磨磨蹭蹭,这又是为何呢?

宇文泰自有他的想法:此时的他与高欢的实力相比,已经在伯仲之间,但是,高欢将孝武帝抓在手里,随时都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将自己的命令假借圣旨发出来,而他就不得不听,不得不服。否则就是抗旨不尊,失去了程序正义。

所以宇文泰才会消极怠工,一方面敷衍孝武帝,一方面也坐等高欢和孝武帝的矛盾激化,孝武帝肯定不是高欢的对手,而高欢一旦发起火来杀了孝武帝,那么正义就站在了宇文泰一边,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高欢这个弑君逆贼!

永熙三年,即534年,高欢和孝武帝终于打起来了,不堪一击的朝廷军队被打得一败涂地,可是让宇文泰没想到,孝武帝居然逃了出来!宇文泰一想也好,这下该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他将孝武帝迎进长安,并重建了一个新的政权。

气急败坏的高欢只得又拥立了孝静帝,至此,北魏正式灭亡。以宇文泰为代表的关陇集团所掌控的孝武帝政权,史称西魏;以高欢为代表的怀朔集团所掌控的孝静帝政权,史称东魏。考虑到洛阳离长安和南朝都太近,高欢决定迁都邺城。

西魏建立之后,宇文泰并没有立即发动对东魏的战争,这是因为当时的关西地区饱受连年战乱之苦,早已百业凋零,民生困顿。有鉴于此,宇文泰决定励精图治,改善民生。他广招贤才能士并参考前代的相关政策,推出了“中兴永式”36条。

由此,西魏的政权逐步得到了稳固,经济也得以相应发展。而关陇集团也因为吸收不少新鲜血液而得以发展和壮大,由当初单一的武将群体,演变成涵盖武川镇民、关陇及河东士族,原北魏官员于一体的强大阵营。

尽管这个阵营的成员来源十分复杂,可是无论是前期的贺拔岳,还是后来的宇文泰都有着强大的大哥气场,他们凭借着自身的统军能力,以及过人的个人魅力,征服了所有集团成员,将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从535年西魏建立,到547年高欢去世;十多年间东魏与西魏进行了包括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玉璧之战等一系列经典战役的交锋,双方互有胜败。经历了战火的磨砺与考验的关陇集团日益强大,名将辈出。

在十多年的战争中鲜卑族将士牺牲颇多,宇文泰不得不考虑吸纳更多的汉族将士,这样一来,关陇集团也需要融合更多的汉族将领。公元550年,宇文泰在经过精心策划之后,推出了府兵制。府兵制规定:整个西魏的军队体系主要由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军等自上而下组成。

柱国是一种官职,意思是国之柱石,也就是担任国家重要事务的大臣,而八柱国就是西魏军队的领导核心。宇文泰是八柱国之首,也是西魏的全军的统帅。整个府兵制体系中的各级将领,均为关陇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在此将其中较为知名的人物作一个简短的介绍:

八柱国中的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弼,是隋唐间蒲山公李密的曾祖父;独孤信,是隋文帝杨坚的岳父,李渊的外祖父;十二大将军中的杨忠,是杨坚的父亲;而没有入选的长孙晟,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岳父。

除此之外,二十四军将领以及后起之秀中还包括韦孝宽、尉迟迥、贺若弼、韩擒虎,李靖,侯君集等人。有了这一连串熟悉的名字加持,整个关陇集团可谓是将星云集,熠熠生辉;为后来北周灭掉北齐,开创隋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556年,宇文泰因病去世,他的侄子宇文护废掉西魏恭帝,扶植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上位,这就是北周的开始,宇文觉也就是北周孝闵帝。因为宇文护跋扈专权,从而导致了关陇集团的内部分裂,这也成为了关陇集团开始走下坡路的标志。

宇文护首先杀死了对他不满的老臣赵贵,后又逼死了独孤信和侯莫陈崇,并接连毒死了孝闵帝和明帝。万幸的是,明帝在临死之前宣旨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宇文邕,这就是北周武帝,这一次,宇文护迎来了自己的终结者。

武帝宇文邕其人,性格深沉,极能忍耐,他于560年继位之后,便一直表面上对宇文护竭力讨好,恭敬有加,这也使得宇文户逐渐放松了戒备。可实际上宇文邕却一直在暗中积聚力量,直至12年后他才抓住机会将宇文护骗进宫中,一举击杀。

武帝是北周最后的英明之主,他励精图治,雄才大略,最终灭掉了高欢的子孙所建立的北齐,从而统一了全部的北方以及部分南方地区,为不久之后的隋唐大一统局面打下了基础。只可惜天不假年,他年仅36岁就因病去世了。

如此虎父,却生犬子,武帝死后他的儿子宣帝宇文赟继位,宣帝不仅沉迷酒色,荒淫无道,还因为娶了杨丽华为皇后,招来了北周王朝的掘墓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北周开国大将军杨忠的儿子,皇后杨丽华的父亲随国公杨坚。

宣帝22岁就驾崩了,身为国丈的外戚杨坚通过矫诏掌握了军权,并且开展了一系列的清洗行动,宇文家族以及关陇集团的部分成员由此被诛杀殆尽。而杨坚则于589年灭掉南陈,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开始的长达278年的分裂局面,开创了隋朝的大一统时代。

隋文帝杨坚本身就出自于关陇集团,对于集团内部那些铁血将领的彪悍勇猛,他是非常清楚的,他本人的上位也离不开集团部分成员的支持。而当杨坚做了皇帝之后,关陇集团对于他而言,就成为尾大不掉的威胁了。

为了不再重蹈北周宣帝的覆辙,杨坚和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都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加强皇权的集中,削弱关陇集团的影响和实力。他们首先重用文人士族来对抗关陇集团,后来又迁都洛阳,开凿大运河;既让政治中心远离了关陇地区,又在经济方面减少了对关中地区的依赖,使得关陇集团的政治地位逐渐降低。

隋文帝杨坚

最绝的还在于,杨坚开启了科举制,取代了以军功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的九品中正制。这一举措吸收了大量的寒门子弟入仕,突破了关陇集团世袭豪强对权力的垄断地位,使得关陇集团在军政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小,几近沉寂。

只可惜隋朝只传了两代,到隋朝灭亡时关陇集团并没有完全灭亡。继之而来的唐高祖李渊也出身于关陇集团,他起家之时所任用的谋臣武将,多半也出自于关陇集团。这就使得本已沉寂的关陇集团死灰复燃,并在唐朝初年大放异彩。

李渊的长子,也就是李建成的身边,多是以王珪、魏征为首的士人代表,而二儿子李世民的身边,而聚集着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关陇人士,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取得的胜利,则代表着关陇集团的再一次崛起。

随着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的开创,关陇集团的势力达到了巅峰,其中不少人都被列为凌烟阁上的功臣。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得到,巅峰之后便是深渊。所有的这一切荣耀,都因为一个女人带来的政治风暴而灭亡终结了。

李世民死后,唐高宗李治继位,他对时为昭仪的武媚娘恩宠有加,因此想将她立为皇后,可是却没有想到遭到了以宰相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的强烈反对。长孙无忌反对的理由是,武昭仪曾经服侍过先皇,所以不合适做皇后。

这个理由只是表面上的,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武媚娘不仅仅是个昭仪,还是个帮助高宗理政的能手,她出身于庶族地主,是庶族新贵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长孙无忌的反对,实际上是庶族新贵集团与关陇权贵集团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表现。

众所周知,长孙无忌最后失败被杀,关陇集团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唐高宗去世后,武皇后变成了皇帝武则天,她更是不遗余力地铲除关陇集团,由此,曾经叱咤风云且又盘根错节的关陇集团,最终被连根拔起,走向了灭亡之路。

关陇集团形成于战火纷飞的分裂时代,那是一个天下大乱,呼唤英雄的时代;对于黎民百姓而言,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猛将智士而言,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可是,渴望和平,远离战争永远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这也就注定了分裂时代不会长久。

进入到隋唐统一时代之后,国家和社会需要得更多的是建设与发展,知识与文化。这也就意味着,此时的关陇集团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应该也必须退出历史舞台了。尽管如此,但是关陇集团对于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却将永载史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北周到隋唐,关陇集团为何能成为皇帝的摇篮、最传奇的世家团体?
北魏末年残破狭小的关陇,为何最终战胜坐拥天下精华的北齐?
关陇集团的历史传奇,关陇集团的崛起与沦陷
宇文泰的政治智慧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却为隋朝统一华夏作嫁衣裳
“八柱国”是哪八人?为什么叫“柱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