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首选什么降糖药,一文总结
userphoto

2025.09.10 安徽

关注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障碍引起,不同类型、不同症状的糖尿病,降糖方案存在差异。以下针对10种常见类型的糖尿病,总结首选降糖药及搭配建议,助力精准控糖。

一、按血糖特点划分的类型及用药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 餐后血糖高为主(空腹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典型表现:进食后血糖明显升高,伴餐后乏力、困倦,常见于饮食不规律、主食摄入过多者。

首选药物:阿卡波糖片

功效:抑制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延缓葡萄糖吸收,专门降低餐后血糖。

用法:每次50mg,每日3次(与第一口饭同服),根据血糖调整至100mg/次。

注意:可能出现腹胀、排气增多(减少主食量可减轻);定期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目标<10.0mmol/L)。

- 空腹血糖高为主(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升高不明显)

典型表现:晨起空腹血糖偏高,夜间可能有低血糖(反跳性高血糖),多见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者。

首选药物:格列美脲片

功效:促进胰岛素分泌,尤其能提高基础胰岛素水平,有效降低空腹血糖。

用法:初始每次1mg,每日1次(早餐前服),根据血糖每周调整剂量(最大不超过6mg/日)。

注意:避免夜间空腹时间过长(睡前可吃1片全麦面包);监测空腹血糖(目标<7.0mmol/L)。

二、按体型及合并症划分的类型及用药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 肥胖型2型糖尿病(BMI≥24kg/m²,伴胰岛素抵抗)

典型表现:体重超标,腰围增粗(男性≥90cm,女性≥85cm),血糖升高伴血脂异常、高血压。

首选药物:二甲双胍片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功效: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司美格鲁肽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协同控糖并减重。

用法:二甲双胍每次0.5g,每日3次(饭后服);司美格鲁肽每周1次皮下注射(起始0.25mg,4周后增至0.5mg)。

注意:配合低热量饮食(每日减少500kcal热量);每周运动150分钟(如快走、游泳)。

- 消瘦型糖尿病(BMI<18.5kg/m²,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典型表现:体重偏轻,乏力明显,血糖波动大,易发生低血糖,常见于病程较长或1型糖尿病。

首选药物:胰岛素注射液(如门冬胰岛素30)

功效:补充胰岛素,快速控制血糖,减少体重进一步下降,安全性高。

用法:每次餐前15分钟皮下注射,起始剂量根据体重计算(0.5-0.8U/kg/日),分早晚2次注射。

注意:定时定量进餐(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糖升高同时,血压≥140/90mmHg)

典型表现:头晕头胀,血糖、血压均超标,易出现蛋白尿(肾脏损伤早期信号)。

首选药物:达格列净片 + 缬沙坦胶囊

功效:达格列净通过尿糖排泄降血糖,同时轻度降压、保护肾脏;缬沙坦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

用法:达格列净每次10mg,每日1次(晨起服);缬沙坦每次80mg,每日1次。

注意:每日饮水量≥1500ml(防泌尿感染);监测血压(目标<130/80mmHg)、血糖及尿蛋白。

三、特殊类型糖尿病及用药

- 1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多见于青少年)

典型表现:起病急,口渴、多饮、多尿、体重骤降明显,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水平极低。

首选药物:胰岛素强化治疗(如速效胰岛素 + 长效胰岛素)

功效: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长效胰岛素维持基础血糖,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

用法: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剂量根据血糖调整。

注意:严格记录饮食量(计算碳水化合物摄入,匹配胰岛素剂量);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目标<7.5%)。

-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首次发现血糖升高,空腹≥5.1mmol/L或餐后2小时≥8.5mmol/L)

典型表现:孕期24-28周筛查发现血糖高,无明显症状,可能增加巨大儿、早产风险。

首选药物:胰岛素注射液(如门冬胰岛素)

功效:不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能有效控制孕期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

用法:根据血糖水平从小剂量开始,餐前注射,血糖目标:空腹<5.3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

注意:采用少食多餐(每日5-6餐);避免高糖水果(如荔枝、葡萄);定期监测胎儿发育。

- 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伴蛋白尿)

典型表现:水肿,乏力,血糖难控制,血肌酐升高,常见于糖尿病病程>10年者。

首选药物:胰岛素注射液 + 利格列汀片

功效:胰岛素无肾脏代谢负担;利格列汀不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安全性高。

用法:胰岛素根据血糖注射;利格列汀每次5mg,每日1次(不受进食影响)。

注意:低蛋白饮食(每日每公斤体重0.8g优质蛋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四、其他特殊情况的糖尿病及用药

- 老年糖尿病(年龄≥65岁,血糖波动大,易低血糖)

典型表现: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如冠心病、脑梗死),低血糖耐受性差。

首选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 + 二甲双胍缓释片

功效:格列齐特缓释片平稳降糖,低血糖风险低;二甲双胍缓释片减少胃肠道反应,适合老年人。

用法:格列齐特缓释片每次30mg,每日1次(早餐时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每次0.5g,每日2次(早晚饭后)。

注意:血糖控制目标适当放宽(空腹<8.0mmol/L,餐后<11.1mmol/L);子女协助监测血糖。

- 继发性糖尿病(由胰腺炎、库欣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血糖升高)

典型表现:有明确原发病史,原发病控制后血糖可改善,常伴原发病症状(如胰腺炎的腹痛、库欣综合征的满月脸)。

首选药物:根据原发病选择,基础治疗用胰岛素

功效:胰岛素快速控制血糖,减少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同时不影响原发病治疗。

用法:根据血糖水平注射胰岛素,原发病治愈后逐步减少剂量,部分可停药。

注意:优先治疗原发病(如胰腺炎禁食、库欣综合征手术);定期复查血糖(评估是否需长期用药)。

五、用药见效的信号

规律用药2-4周后,出现这些变化说明控糖有效:

1. 血糖达标: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无明显波动。

2. 症状改善:口渴、多饮、多尿减轻;乏力缓解,体重趋于稳定(肥胖者略有下降,消瘦者不再下降)。

若用药1个月后血糖仍不达标(空腹≥8.0mmol/L,餐后≥13.0mmol/L),或频繁出现低血糖(<3.9mmol/L),需就医调整方案。

六、用药注意与禁忌

- 适用与禁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二甲双胍(eGFR<30ml/min禁用);妊娠期禁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除外);1型糖尿病禁用单纯促胰岛素分泌药(如磺脲类)。

- 不良反应:低血糖(常见于胰岛素、磺脲类,表现为心慌、出汗,立即服糖缓解);胃肠道反应(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饭后服可减轻)。

- 特殊人群:儿童糖尿病首选胰岛素;肝肾功能不全者优先选择不经肝肾代谢的药物(如利格列汀)。

- 避免联用:糖尿病患者慎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会升高血糖);服用磺脲类药物时避免饮酒(易致低血糖)。

七、辅助控糖建议

1. 饮食管理:控制主食量(每日250-400g,粗细搭配);少吃高糖、高油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ml。

2. 运动指导: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车、太极拳),每次30分钟,避开降糖药作用高峰(防低血糖)。

3. 监测要点:每周测2-4次空腹及餐后血糖;每3个月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目标<7.0%);每年查眼底、肾功能、足部(早发现并发症)。

糖尿病治疗需“个体化”,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体重、并发症等选择药物,同时坚持饮食和运动管理,才能长期稳定控糖,减少并发症。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参考,具体用药请遵医嘱。#上头条 聊热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糖尿病
【疾病诊疗】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测定
血糖正常值
糖尿病慨述-转载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汇总 - 糖尿病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