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名相寇凖,下场有多凄惨?

寇凖即是寇准,又称之为“寇老西儿“,这个北宋年间有名的清官名相,却晚景凄凉,不仅客死异乡,就连魂归故里都成了一种奢望。

寇准,字平仲,是北宋年间不得不提的一个历史人物,寇准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策划并操纵了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在其主持下,开启了宋辽之间长达百年的和平,但也正因为此功绩,也造就了寇准极为凄惨的结局。

天圣元年 (公元1023年),寇准病逝于雷州,而在其病逝之前,曾接连遭到排挤,从宰相一职,一路被宋真宗贬至雷州参军,在贫困交加中,寇准客死异乡,但在其病逝后,其妻子宋氏因无钱将寇准魂归故里,只得葬其于洛阳巩县。

从默默无闻到一朝被赏识,寇准在三十二岁时完成了其人生中华丽的转变,并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换来了北宋百余年的和平,但此等功绩,却遭到了小人妒忌。

所为成也耿直,败也耿直,寇准之所以被猜忌,与其本身执拗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不知道自我保护,更不知道学会圆滑,即便是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但还是被君王所疏远,但其本身的才华和功绩,这是任何人都抹除不了的。

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寇准这个北宋名相,正是因为其本身刚正不阿的性格,才落此结局,而在其病逝雷州的十年后,宋仁宗才为其平反,虽说来的迟了些,但终归是让寇准得到了应得的荣誉,只不过,此时的寇准,已经化为黄土。

寇准的官场起伏,与宋真宗赵恒有莫大的关系。

早在赵恒还是襄王时,寇准就为其成为皇储,立下过莫大的功劳,当时的宋太宗赵光义尚且在位,而寇准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盐铁判官,虽说有才华不假,但并未被赵光义过多重视。

直到有一次,寇准在大殿上奏事,因其忠言逆耳,以至于赵光义十分不高兴,起身就要拂袖而去,而寇准则一把抓住赵光义的袖子,非得说完才行,正是因为这件事,才使得宋太宗对寇准刮目相看。

在宋太宗晚年,迟迟不立皇储,背后的原因就是在于其得位不正,有心立自己的儿子,但又恐旁人说闲话,而最终在寇准的支持下,赵光义宣布立自己的儿子赵恒为皇太子,此事后,寇准得到了宋太宗的信任和重用。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其子赵恒登基,是为宋真宗,而寇准因为拥立有功,被任命为尚书工部侍郎,其实按照宋真宗的意思,本想让寇准直接升任宰相,但因为寇准一直以来的执拗性格,宋真宗也是担心,才暂且安排他做个工部侍郎。

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在咸平二年以及咸平六年,一直虎视眈眈的辽国,大败宋军,让北宋朝野上下极为恐慌,并且,辽军大举入侵之势明显,危难之际,寇准被集体举荐并被委以重任,从此开启了他御敌卫国的艰难道路。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国20万大军在辽圣宗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萧太后的率领下,南下攻打北宋,消息传出,北宋朝廷一片惶恐,大多数人均建议迁都金陵,其中以参知政事王钦若的呼声最高,而正是这个主和派,成为了寇准官场上最大的噩梦。

危急时刻,寇准力排众议,主张宋真宗御驾亲征,并极为有信心的保证此战必定会大获全胜,实际上,寇准的信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当时北宋的战力尚可,虽说前期遭受了几场失败,但主力部队仍在,随时有与辽军作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寇准深知,当时的前线,并不是不能打胜仗,而是由于被辽军突如其来的攻击打的一时懵掉了而已,如果宋真宗能够御驾亲征,就能很好的鼓舞士兵的士气,到时候大获全胜,就是水到渠成。

而在寇准向宋真宗提议的同时,对于主张提议的王钦若等人,向宋真宗建议应该砍头示众,以正视听,虽说寇准明知道不可能成真,但也是因为这句话,招来了王钦若等人的嫉恨,为其在日后被排挤,埋下了祸根。

最终,在寇准的一再催促下,宋真宗终于同意御驾亲征,期间,仍有不少建议迁都的奏折上报,让宋真宗对于亲征愈发的没有信心。

在到达黄河边上时,宋真宗害怕河对岸不远处的辽军,因此坚持不渡河,但在寇准和大将高琼的坚持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感染下,宋真宗最终还是半同意半被胁迫的渡过黄河,来到了澶州城里。

澶州城中的军民,在看到宋真宗的黄龙旗出现在城楼上时,一时间欢声雷动,原本低迷的士气,瞬间信心百倍,个个表示愿意奋勇杀敌,事实上,这些兵士也是这么做的,在随后的激战中,宋军犹如打了兴奋剂一般,将辽军杀得屁滚尿流。

但即便是宋军将士再勇猛,还是架不住宋真宗的一心议和,本着花钱买平安的原则,宋真宗委派议和使节曹利用前往契丹军营谈判,而为了达到目的,宋真宗甚至开出了岁贡一百万两的高价。

对于宋真宗的一心议和,寇准等主战派虽然气愤,但也无可奈何,在曹利用前去谈判之前,寇准就对其提出,如果岁贡超过三十万两,那么就会严惩曹利用。

与此同时,由于宋真宗的一心议和,导致朝中的主和派极为嚣张,对寇准等主和派的诽谤和弹劾也愈发增多,最终在主和派的操纵下,宋辽达成协议,北宋向辽国纳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并且,在主和派的攻击下,寇准被冠以“拥兵自重”的罪名,并在“澶渊之盟”之后不久,被怀恨在心的王钦若持续攻击,在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二月,寇凖被免去相职,到陕州去做知州。

“澶渊之盟”为北宋换来了上百年的边境和平,但这个和平,是建立在北宋官兵在寇准的带领下,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奋不顾身,才使得辽国不敢轻视北宋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但最大的功臣寇准却在此事之后,遭到了君王的冷淡以及被贬,实在是令人不胜唏嘘。

而在寇准被贬后,其悲剧的人生并没有因此终止,因为,一个与王钦若同流合污的人出现了,也正是这个人,再加上王钦若,影响了寇准的后半生。

整个人叫做丁谓,曾经想将寇准拉如伙,但被寇准训斥后,便对其怀恨在心。

在“澶渊之盟”后,北宋度过了一段和平的岁月,这种和平,让宋真宗有些飘飘然,因此到了其晚年,就十分的昏庸,而王钦若和丁谓二人,趁机在宋真宗面前极尽谄媚之言,使宋真宗对二人基本上是言听计从。

此时的寇准,还在河南、陕西等地当地方官,虽说不在朝堂,但其影响力依旧很高,而丁谓看中了这一点,便想方设法的假意邀请寇准入朝,想重新拜其为相而让其所用。

寇准的本意,是不愿意和这些人同流合污的,但架不住学生以及好友的劝说,最终同意返回京城,又一次的成为了宰相,不过,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回京。

回京后的寇准,还是没改他那执拗的性格,对于不平之事依旧仗义执言,而当时的宋真宗,已经是病入膏肓,寇准与王旦、向敏中等元老重臣便向宋真宗上奏,建议让太子监国,得到了宋真宗的批准。

但本应十分顺利的事情,被一个叫做周怀政的太监坏掉了,也直接导致了寇准再次被贬。

周怀政素来就和丁谓有仇,并且这个太监还是一个胆大包天之人,他纠集一伙人,企图将丁谓斩杀,让寇准重新辅佐朝政,并拥立皇太子即位,但还没等计划实施,消息就被泄露,丁谓得知后,先人一步将周怀政诛杀,平息了这场所谓的“政变”。

而寇准则是无辜的“躺枪”,被丁谓诬告为密谋造反,老糊涂的宋真宗大怒,虽说没有直接斩杀寇准,但直接将其逐出京城。

这次被贬,寇准再也没能回到京城,而当了宰相的丁谓,借助权势,将寇准一贬再贬,最终将其贬到雷州当了一个小小的参军,在其赶赴雷州上任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还是当地的官员和百姓素闻寇准的名声,纷纷慷慨解囊,才让寇准有了栖身之地。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寇准在贫病交加中,于雷州的任上忧病而逝,死后,其妻子乞请上奏让寇准魂归故里,但由于朝廷所拨的经费少的可怜,在棺椁运到半途中时,不得不葬在洛阳巩县。

小结:

寇准的一生,用锋芒毕露来形容最为合适不过,也正是他这种性格,让他在北宋年间脱颖而出,成为了据敌于千里之外的一代名相,但其爱憎分明的性格,也让别有用心的人有了攻击他的机会,所谓成也耿直,败也耿直,说的就是寇准,但有一点,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年那个在澶州城上,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寇准,是让后人世世代代敬仰的大英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澶渊之盟”屈辱还是值得,其实质不过辽宋竞争平衡产物
你一定爱看的极简北宋史(十八):澶渊之战
大宋的外交耻辱(一):澶渊之盟 屈辱的开端
澶渊之盟:宋朝开启赎买和平的先河,成为懦弱“肥羊”的开端
“澶渊之盟”是宋辽联手酿造出来毒死自己的浊酒?
当辽国二十万军队攻入宋朝腹地后继乏力时,宋真宗竟然求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