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建斌,董勤|《针灸素难要旨》对针灸学术体系的界定


作者简介:

张建斌,青年中医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董勤,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高武对针灸学术体系的认识和界定可以通过《针灸素难要旨》的研究得到初步确 定。在继承《内经》《难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高武按照针刺操作、疾病治疗、经络和腧穴为主要知识模块,进行逻辑上的学术体系构架以“九针”和“操作”为针灸学术的起点,将“补泻针法”作为针灸医生技术提高阶段的要求,并突出十二经脉病候,将经络理论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高武对针灸学术体系的界定,对当代针灸教育、学术研究等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针灸素难要旨》原名针灸节要》,是高武节集《内经》《难经》中与针灸相关的章节,重加编次、整理、删繁、注释,汇编而成,共三卷。虽然文章内容并非高武原创,但是在内容选择、编次以及篇章结构等方面,体现了高武对针灸学术体系的界定和内涵的认识,试作初步探析。


1
成书背景

1.1    作者


高武,号梅孤、梅孤子,明代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针灸学家(生卒年记载不详,大致生活于弘治、正德、嘉靖年间,约16世纪初)。据《鄞县志》记载,高武通天文、乐律、兵法,嘉靖年间考中武举,官至总兵,因志愿未遂,愤然弃官归里,专究医术,尤长针灸。著有《针灸聚英》4卷、《针灸节要》3卷、《痘科正宗》4卷,还有《射学指南》《律吕辨《发挥直指》等,还铸造针灸铜人3具(男、女和儿童各1具)。


1.2   成书与流传


高武摘录《内经》《难经》有关针灸之论述,编撰成《针灸节要》(又称《针灸要旨》)3卷;汇集各家针灸之说,编撰成《针灸聚英》4卷(又名《针灸聚英发挥》),两书相互辉映。嘉靖丁酉年(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以《针灸节要聚英》初刊。《针灸节要聚英》共37卷,其中上帙《针灸节要》3卷;中、下帙为《针灸聚英》4卷,现多作为两部独立的针灸专著流传[1]775-784

 

《针灸节要》在国内流传不广,明清两代不见重刊,倒是在日本一直有流传。据考证[2],曲直濑道三(1507-1595)曾引进当时(中国明代嘉靖年间)的中国医学,著有日本首部针灸专书——《针灸集要》,书中引用了《针灸节要》《针灸聚英》等文献。1655年和刻初本出现[3]。江户时代(1603-1867)的冈本一抱(1654-1716,日本福井县人)重订《针灸节要》为《针灸要旨》,后又称为《针灸素难要旨》或《素难要旨》,此本于各篇目前加上序号,以便检索,并补正了原本中个别错字、缺文。清末,日本人岸田吟香(1833-1905)在上海开设的乐善堂,于1887年前后印刷的《针灸素难要旨》使用了1715年(1753年后印)的和刻版本[3-4]。于是《针灸节要》以“《针灸素难要旨》”为名,回流国内,始有冈本一抱重订本《针灸素难要旨》刊印流传(下概称《针灸素难要旨》)。


1.3   版本考


《针灸素难要旨》版本主要有两个系列:陶师文刻本(高武原著本)和日本冈本一抱重订本。


(1)高武原著本。现存各版本: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陶师文刻本(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有存);日本宽永十七年庚辰(1640年)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有存);日本正保二年乙酉(1645年)武村市兵卫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有存)。198610月,上海书店依据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刻本(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影印《针灸节要》(原书残,卷三为补抄);19968月,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华夏出版社)中有《针灸节要》,即依据嘉靖十六年(1537年)初刻本校注《针灸节要聚英》的一部分。
2冈本一抱重订本。现存各版本:日本宝历三年(1753年)大阪弘昭轩书林刻本(1887年上海乐善堂购得原版重印,即乐善堂重印本,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有存);日本明治十六年癸丑(1883年)明善堂刻本(南京图书馆有存);1931年上海中医书局据日刻本影印(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等有存);1938年上海大东书局铅印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有存);《中国医学大成》收载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再印本《针灸素难要旨》(据日本冈本一抱重订本校印)。
2
学术体系和学术定位

2.1   全书框架和内容


《针灸素难要旨》全书具体内容以针灸经典理论为主。其中卷首:除“序文”“凡例”外,还有“九针式”图;卷一:为《难经》节要,包括“补泻针法”等18篇;卷二:为《灵枢》《素问》节要,包括“用针方宜”等41篇与针刺操作有关文章和“热病”等48篇各病症针刺治疗,以及“艾灸方宜”等8篇以艾灸为主题的文章;卷三:包括讨论“经脉”和“腧穴”等10篇文章。

 

高武在本书中,除对经文进行收集、整理和注释外,还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立题分类,突出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2.2   各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


高武在编撰《针灸素难要旨》时,主要摘录了《内经》和《难经》的文字,但是在编撰体例上,却是“各以类相从,不拘旧经篇次”[5]凡例;在章节方面,也是“或录其全篇,或摘其一节,而类聚之”[5]凡例因此,高武在编撰《针灸素难要旨》时,有自己独特的考量和设计。我们以《针灸素难要旨》各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索,以窥其貌: 


1九针式——学术起点

于全书之首、各卷之前,高武先列“九针式”。九针式,即九针图,清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称为“九针式图”[6]将“九针式”列于全书正文之前,似有总纲、引言之地位。“九针”的文字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即是九种针具及其相应操作、临床适应证。而元代杜思敬《针经摘英集》所记载的“九针式”,是目前所能见到关于“九针”图式最早的文献记载[1]413。对比可知,《针灸素难要旨》的“九针图”与《针经摘英集》所载不完全一样,是另有所本还是高武创作,尚需要进一步考证。


《灵枢经》首篇即是讨论“九针”,因此,也可以认为“九针”是《灵枢经》针灸学术的起点,元代杜思敬《针经摘英集》继承这一模式体系。明代高武的《针灸素难要旨》也体现了这种学术安排,这是出于他“尊古崇经”的思考还是杜思敬《针经摘英集》学术体系的延续,尚需要进一步考证。高武在《针灸素难要旨》第二卷第二篇又以“九针式”为题,参考《灵枢·九针十二原》,摘录《灵枢·九针论》的文字,详细阐述九种针具的形制。从这里推测,高武“尊古崇经”考量的可能性更大。这种以“九针”为针灸学术起点的学术范式, 也被清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所传承[6]

2补泻针法、五输穴、经脉——《难经》节要的学术框架

卷一主要是《难经》文献的摘录。高武以滑寿《难经本义》为主要依据,依次摘录“行针补泻”(卷一1~4,共4篇)、“井荥俞经合”(卷一5~11,共7篇)、“经脉”(卷一12~15,共4篇)及其他(卷一16~18,共3篇,分别是“原穴”“八会穴”“上工下工治病”)。由此可见,高武依次以“补泻针法”“五输穴”“经脉”等为主题,摘录《难经》原文。

(3)九针、刺法、治疗、灸法、经脉、腧穴——《灵》《素》节要的学术框架

第二、三卷主要是《灵》《素》节要。其中,卷二内容较多,还分上、下两部分。两卷依次为“九针”(卷二上1~4,共4篇)、“诸刺法”(卷二上5~36、卷二下1~5,37篇)、“病刺”(卷二下6~53,共48篇)、“补遗篇刺法”(卷二下54~59,共6篇)、“灸法”(卷二下60~67,共8篇)、“经脉”(卷三1~6、10,共7篇)、“腧穴”(卷三7~9,共3篇)。由此可见,高武依次以“九针”“刺法”“病症治疗”“灸法”“经脉”“腧穴”等为主题,摘录《内经》原文。


总体来说,高武主要是按照针刺操作、疾病治疗、经络和腧穴为主要知识模块,进行逻辑上的学术构架,也体现了明代中期针灸学术体系的框架。这一安排,比较符合针灸入门学习的路径和临床递进提高、理论逐渐深化的认知规律和知识迁移过程。


2.3《针灸素难要旨》的学术定位


高武认为,《内经》《难经》等典籍的问世,为针灸理论奠定了基础,大大促进针灸学术的发展。但当时的针灸从业人员,普遍只重视实践、轻视理论,更加忽视经典。即使阅读,亦仅以《玉龙歌》《金针赋》《标幽赋》等歌赋而已。高武认为“医书最古而可信者,莫如《素》《难》,于针灸之诀又独详焉。盖原人之经络、血脉、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而针、石、汤、火各有所宜,施其齐之,得也”[5]。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高武编撰了《针灸素难要旨》。原书主要依据《内经》《难经》的经典理论,进行摘录并以类相从。

 

从本质上说,《针灸素难要旨》 是针灸经典理论的专著,体现了高武对针灸经典理论的深度思考。相比较《针灸聚英》切合于临床实用,《针灸素难要旨》的理论性较强,文字上又与《内经》《难经》相重,故后世少引起人们重视。


3《针灸素难要旨》对针灸学术体系的启发


《针灸素难要旨》对《内经》《难经》的针灸文献进行了选择性摘录,并且又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别对《难经》和《内经》的文字进行了重新编排,体现了高武对针灸学术体系构架的思考。其中有几点值得重视。


1“九针”和“操作”为针灸学术的起点。无论是《难经》节要还是《灵》《素》节要,高武都选择以“九针”和“操作”为针灸学术的起点,即是从针刺操作开始切入,系统介绍刺灸操作、疾病治疗、经脉、腧穴等。从刺灸操作切入,是古代针灸教育的主要门径, 无论是师承教育还是清代太医院的针灸课程,都以此为主要教学模式[7]

针灸学习的门径,一般来说有3种:一是从针刺操作始,如《灵枢经》《针灸素难要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等;二从腧穴定位主治始,如《针灸资生经》等;现代针灸学科体系构建时,梅健寒老师等从针灸学科学术的角度, 以经脉理论为针灸入门的门径8,此后高等中医院校各版《针灸学》教材从之。当代有学者9比较三者之间优势与不足,提出学习针灸当从刺灸操作开始

(2)恰当处理“针刺操作”与“补泻针法”的关系。就针灸临床来说,各种刺法操作是处理不同病症的不二法门,对于临床疗效而言,针刺操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补泻针法”又是比较特殊的部分,受到历代医家医著的关注。高武在《难经》节要一卷中,只有4篇关于针法,且都是“补泻针法”;而在卷二《灵》《素》节要中,共有37篇各种刺法,另有6篇是关于《内经》“补遗篇刺法”。值得注意的是,高武将《内经》中各种补泻针法汇集在卷二第16篇“补泻”一文中,集中表述。高武这种浓墨于各种操作方法、淡化补泻操作的学术安排,与他“凡用针补泻,自有所宜,初不必以是相拘”518的学术观点相一致。而当代针灸学教材,一方面强调针刺补泻手法,并列举了一些重要补泻手法,如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疾徐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等,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补泻手法的客观依据、临床适用范围等,尚缺少清晰的阐述。

(3)重视十二经脉病候。十二经脉理论是经络理论的主体内容,其中经脉循行与经脉病候是其两大核心内涵。高武在《难经》节要中,依次记述了“经脉流注”“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奇经病”,而在《灵》《素》节要中,依次记述了“十二经病刺”“奇经八脉病”“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高武首先突出和强调了十二经脉病候,然后记述经脉循行的分布,这种学术逻辑体现了对十二经脉病候的重视,注重经脉理论的临床价值取向。高武之前,元末医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 卷首即是“十二经见证”,将十二经脉病候作为全书之首10。梅健寒老师等在编著《针灸学》11195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时,强调了十二经脉循行和病候的关系,并以示意图的形式加以呈现。经络理论与临床实际的紧密结合,是其存在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价值所在,而其中经脉病候可能是“晶核”。


高武对针灸经典理论的认识和阐释,是其对《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独特认识和思考的结果,尚有许多值得探索的空间和余地,尤其还需要与《针灸聚英》的临床经验相互为用。随着对《针灸素难要旨》针灸学术体系认识的深入,这种思考的脉络也必将越来越清晰。


4
小结


高武《针灸素难要旨》对针灸学术体系的界定,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刺灸操作、临床治疗以及经脉理论、腧穴理论等四大部分,与当代《针灸学》教材的知识模块一样;结构上,以刺灸操作为学术起点,以此包括治疗和经脉、腧穴等理论。其中,操作方面“补泻针法”仅限于一篇文章,而经络理论中,十二经脉病候被首先强调。高武《针灸素难要旨》对针灸学术体系的界定,对于当代重新认识和界定针灸学科学术体系和内涵、传承针灸学术和改进针灸教育教学、提高针灸临床的理论指导和疗效,都是极具启发的。



参考文献

1]黄龙祥针灸名著集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2陈畅宏日本针灸发展史探源[D].广州:暨南大学,2006:36.

3]真柳诚日本江户时期传入的中国医书及其和刻[J].中国科技史料,2002,23(3):232-254.

4]陈捷岸田吟香的乐善堂在中国的图书出版和贩卖活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14(3):46-59.

5]明·高武针灸素难要旨[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6]吴谦,刘裕铎御纂医宗金鉴[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53-955.

7]庞啸虎,张建斌《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刺法特色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3):14-16.

8]张建斌梅健寒老师对现代针灸学术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8,28(9):796-800.

9]李宝岩,李成林,曹锐《针灸学》“先刺灸,后经穴”的优势与教学体会[J].中国针灸,2012,32(4):374-376.

10]元·朱丹溪丹溪心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

11]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科教研组针灸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7:17-39. 



本文原载于《中国针灸》201212月32卷第12期,版权归作者所有。

理性审读针灸 | 还原针灸本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素难要旨》对针灸学术体系的界定
程莘农针灸临床三要
十二经脉病辨证
精诚大医程莘农
陆瘦燕 学术观点
《经脉病候辨证与针灸论治》--相关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