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咖啡市场供需情况如何?影响咖啡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全球咖啡市场供需情况

咖啡生产地域性特征较为明显,巴西和越南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而咖啡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十分广泛,因此全球咖啡进出口贸易十分频繁,是仅次于原油的全球大宗商品。

1. 全球咖啡主要种植区域

全球咖啡种植集中在北纬25度到南纬25度这一带状区域,原因是咖啡树非常容易受到霜害,纬度偏北或偏南都不适宜咖啡树生长,这个带状区域也被成为“咖啡带”(coffee belt)。

世界咖啡主要种植区域包括拉丁美洲(中南美洲)、非洲、中东和南亚、东亚和太平洋诸岛。其中南美包括巴西、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牙买加等。非洲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等。

中东和南亚包括也门、印度、越南、印尼等。东亚和太平洋诸岛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夏威夷等。
来源:网络
在咖啡种植业,雨季决定了咖啡的产季。雨季来临是咖啡树花开的信号,雨季结束则进入咖啡果的成熟采收期。因南北半球气候不一样,全球咖啡产期分布较为分散。南半球咖啡产期主要集中在4-9月,北半球咖啡产期主要集中在10-次年3月,一些干湿季不明显的国家则存在主、次两个产期(产区不同),如哥伦比亚、肯尼亚。巴西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主要在5月和6月集中采摘,罗布斯塔咖啡豆主要在4月和5月集中采摘。哥伦比亚存在两个采收季,主采收季为10-次年2月,其中10-12月为采收活跃期;次采收季节为4-9月。越南和中国同为北半球国家,因此咖啡产期相似,分别为10-次年3月和11-次年3月。印尼咖啡产期较为特殊,主要集中在6-12月。
2. 全球咖啡供给情况

全球咖啡产量结构较为集中。世界前五大咖啡生产国依次为巴西、越南、哥伦比亚、印尼和印度。其中巴西和越南两国生咖啡产量合计约占全球生咖啡总产量的一半。中国生咖啡产量位居世界第六,产量占比相对较低。据USDA数据显示,2017/18年度全球生咖啡产量为158882千袋,其中巴西生咖啡产量为 50900千袋(占比32.04%),越南为29300千袋(占比 18.44%),哥伦比亚为13825千袋(占比8.70%),印尼为10400千袋(占比6.55%),印度为5266千袋(占比 3.31%),中国为2000千袋(占比1.26%)。

全球咖啡出口结构与产量结构较为相似。世界前两大咖啡出口国分别为巴西和越南,其次是哥伦比亚、印尼、印度、欧盟和中国。欧盟本国不生产咖啡,其咖啡出口主要来自于进口咖啡的转口贸易。据USDA数据显示,2017/18年度全球生咖啡出口量为 131190千袋,其中巴西生咖啡出口量为30450千袋(占比23.21%),越南为27900千袋(占比21.27%),哥伦比亚为 12715千袋(占比9.69%),印尼为8010千袋(占比 6.11%),印度为6224千袋(占比4.74%),欧盟27国为 2125千袋(占比1.62%),中国为1625千袋(占比 1.24%)。
3. 全球咖啡需求情况

全球咖啡消费结构较为集中。全球前三大咖啡消费国/地区是欧盟、美国和巴西,这三个国家/地区的咖啡国内消费量合计约占全球咖啡消费量的62%。其次是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尼和越南。据USDA数据显示,2017/18年度全球生咖啡国内消费量为160274千袋,其中欧盟生咖啡国内消费量为45725千袋(占比28.53%),美国为32012千袋(占比19.97%),巴西为22420千袋(占比13.99%),日本为8253千袋(占比 5.15%),俄罗斯为4485千袋(占比2.80%),中国为3825千袋(占比2.39%),印尼为3560千袋(占比2.22%),越南为2880千袋(占比1.80%)
4. 全球咖啡市场供需总结

咖啡是全世界除了原油之外第二大大宗商品,全球生咖啡年出口量占生咖啡年产量的80%左右。目前全球日均消费咖啡超20亿杯,全世界超4亿人从事咖啡相关产业。过去10年间,全球生咖啡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全球生咖啡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量逐年稳步增加。2019年全球咖啡产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巴西生咖啡产量达到历史性高点。据USDA数据显示,2018/19年度全球生咖啡预期产量为174493 千袋,同比增加9.83%,较2008/09年度增加27.6%。2018/19年度全球生咖啡预期出口量为136737千袋,同比增加 4.23%,较2008/09年度增加31.44%。2018/19年度全球生咖啡预期进口量为132923千袋,同比4.04%,较2008/09年度增加32.39%。2018/19年度全球生咖啡预期国内消费量为 163589千袋,同比2.07%,较2008/09年度增加30.94%。

全球生咖啡期末库存量受咖啡产量大小年因素影响而呈现较大波动性。2015年全球生咖啡期末库存量达到近十年以来的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直至2018/19年度,受咖啡大年丰产影响,全球生咖啡期末库存预计大幅回升。2018/19年度全球生咖啡预期期末库存量为37056千袋,同比增加23.66%,库存消费比为22.65%,略低于十年平均水平24.26%。

整体来看,目前全球咖啡处于丰产年,产量预计大幅增加;全球咖啡国内消费量温和增长,但增幅略收窄;全球咖啡期末库存量大幅回升,库销比回归十年平均水平。综上,全球咖啡供需情况总体呈现偏宽松格局。
国际主要咖啡市场发展情况
1. 巴西
(1)生产情况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国,咖啡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3,生产品种包括阿拉比卡种和罗布斯塔种。其中阿拉比卡种咖啡产量约占全国咖啡产量的74%,罗布斯塔种咖啡产量占比约为26%。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巴西咖啡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巴西东南部咖啡种植面积约为1537.15千公顷,占全国咖啡种植面积的85.22%,其次是东北部(面积占比7.31%)、北部(面积占比4.09%)、南部(面积占比2.13%)和中西部(面积占比1.24%)。
巴西全国有17个州出产咖啡,其中有7个州的产量最大,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98%,分别是米纳斯吉拉斯州(产量占比49%)、圣埃斯皮里图州(产量占比24%)、圣保罗州(产量占比9%)、巴伊亚州(产量占比6%)、巴拉那州(产量占比5%)、朗多尼亚州(产量占比4%)和里约热内卢州(产量占比1%)。
① 米纳斯吉拉斯州 (Minas Gerais)。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咖啡产区包括南米纳斯、喜拉多、米纳斯沙帕达和米纳斯吉拉斯山。南米纳斯属于小庄园区域,生产约800-1000万袋依山而长的咖啡豆。该地拥有适宜的海拔高度、起伏的地形和利于种植咖啡的气候,在果实需要生长的几个月降雨量集中,在需要收成的几个月气候干燥。喜拉多属于高原气候、四季分明、果实成熟度很稳定,在丰收的季节完全没有降雨;该地咖啡科技较为发达,咖啡一般使用日晒处理法。米纳斯沙帕达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北部,面积非常小,但生豆质量却世界顶尖。米纳斯吉拉斯山是一片非常大的区域,生态系统非常多元化,也是巴西最古老的咖啡种植区,它海拔最高的区域是处理咖啡的最佳区域。
② 圣埃斯皮里图州 (Espirito Santo)。圣埃斯皮里图州主要分为两个区域,北部不论是大型还是小型庄园,均种植罗布斯塔豆;南部则生产典型的山体种植咖啡,普遍量比较少。此区域的咖啡处理方法水洗和日晒均有。
③ 圣保罗州(Mogiana、Centro-Oeste)。圣保罗州的咖啡产区主要包括摩吉安娜和中西部。摩吉安娜这块区域非常接近于Minas南部,咖啡种植在灌木、草地和其他植被之间。在这片区域里有很多种植家庭,其中一部分采用传统的大型农场运营方式,有些则采取小规模现代化的运作方式。中西部这个区域的咖啡豆种植一般都是大型庄园结合传统生产线的方式,产量较低,主要致力于生产高品质生豆。
关于巴西山度士(Santos)。山度士咖啡是巴西咖啡的上品,口味温和滑润、酸度低、醇度适中,可单品饮用,也可和其它种类的咖啡豆相混成综合咖啡。山度士(Santos)咖啡生长在圣保罗(Sao Paulo)一带,以出口港山度士(Santos)为名,是十八世纪由波旁岛传来的阿拉比卡树后裔,属于波旁亚种(var. Bourbon)。在树龄三到四岁以前,波旁咖啡树结的是小而扭曲的豆子,称为“波旁山多士”,这是比较高级的巴西豆,通常在咖啡馆里直接被叫做“巴西”,三四岁以后,波旁咖啡树只会结出又大又平的豆子,称做“平豆山多士”(Flat Bean Santos),口味平淡,价格便宜。
④ 巴伊亚州 (Bahia)。巴伊亚州咖啡产区主要包括亚特兰大巴西诺、沙帕达和巴伊亚喜拉多。亚特兰大巴西诺主要在大型农场当中生产罗布斯塔豆。沙帕达位于巴伊亚州中部,主要生产手工筛选的阿拉比卡咖啡,主要采用水洗处理法。巴伊亚喜拉多位于巴伊亚州西部,普遍认为是最新的巴西咖啡种植区。针对灌溉与收获的现代科技在这片区域广泛使用。
⑤ 巴拉那州(Parana)。巴拉那州过去是巴西最大的生产区域,目前拥有其特有的生产科技。在发现咖啡林地的单位产量下降之后,巴拉那州的生产者创建了一种新型“封闭种植系统”。目前,大量的咖啡树,每公顷的树苗能更好的抵御寒风,同时还可以保证更规律的产出。
⑥ 朗多尼亚州 (Rond nia)。朗多尼亚州主要生产罗布斯塔种咖啡。
⑦ 里约热内卢州 (Rio de Janeiro)。里约热内卢州主要种植阿拉比卡种咖啡,具有优秀的港口交通优势。
近几年,因恶劣天气影响及种植成本的增加,巴西咖啡豆种植效益和种植积极性逐渐下降,种植植面积不断下滑,砍伐咖啡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咖农的首选。实际上,最近几年“砍树”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不仅是巴西,哥伦比亚、越南甚至中国云南都出现过砍伐咖啡树的情况。
(2)消费情况
巴西是世界第二大咖啡消费国和世界第三大咖啡消费地区。近几年巴西咖啡国内消费量稳步上升,年增速保持在3.6%左右。据USDA数据显示,2018/2019年度巴西生咖啡国内消费量预计为23200千袋,较上年度的22420千袋增加3.48%。
受咖啡产量大小年因素影响,巴西咖啡期末库存呈现较大波动性。在2018/19年度巴西咖啡丰产背景下,巴西咖啡期末库存预计将大幅回升。据USDA数据显示 ,2018/19年度巴西生咖啡期末库预计达到6854千袋,较上年的1919千袋增加4935千袋。库存消费比为29.54%,略高于十年均值27.74%。目前巴西咖啡供需格局处于较宽松状态。
(3)进出口情况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出口国,国内咖啡产量一半用于国内消费,另外一半用于出口,出口量约占全国产量的55.73%。巴西咖啡主要的出口形式为咖啡生豆(出口占比90.63%),炒磨咖啡和速溶咖啡出口占比较小。巴西咖啡前五大出口目的国分别是德国(20.12%)、美国(出口占比19.25%)、意大利(出口占比10.51%)、日本(出口占比6.49%)和比利时(出口占比5.96%)。
进口方面,2014年以前巴西的咖啡国内消费需求全部来自于本国生产,不进口外国咖啡,2014-2016年巴西主要咖啡种植区遭遇历史性干旱,巴西开始进口咖啡以弥补市场需求空缺,但总体进口规模不大。据USDA数据显示,2018/19年度巴西咖啡进口量为65千袋,主要进口来源国为瑞士。
2. 越南
(1)生产情况
越南是世界第二大咖啡生产国。自1857年咖啡首次引种以来,越南种植咖啡的历史已有160年。越南咖啡主要种植品种为罗布斯塔品种(产量占比95%), 少量种植阿拉比卡种咖啡(产量占比5%)。越南地理位置十分有利于咖啡种植,越南南部属湿热的热带气候,适合种植罗布斯塔咖啡,北部适于种植阿拉比卡咖啡。越南最好的咖啡产地是中西部中央高原大叻省(Da La)邦美蜀市(Buon Ma Thuot),当地气候和土质非常适合种植咖啡,是世界十大最佳咖啡产地之一。
咖啡是越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咖啡在越南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越南每年约有30万农户从事咖啡种植,劳动力达60万人,在3个月的收获期中劳动力可达70万至80万人,因此咖啡业吸收了越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83%,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93%。越南咖啡产量提升的同时还带动了加工、销售和出口,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世界咖啡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市场地位。
(2)加工情况
越南咖啡加工产业链比较完整,具备相当的咖啡豆初加工和深加工生产能力。越南咖啡豆初加工设计产能为150万吨/年,烘焙制作咖啡粉设计产能为5.2万吨/年,速溶咖啡设计产能为3.65万吨/年。全国11家规模以上的咖啡深加工生产厂家总产能为14万吨/年,咖啡产品储存设计能力为236万吨/年。
近年来,越南烘焙和速溶咖啡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越南咖啡(Vinacafe)、中原(Trung Nguyen)、安泰(An Thai)、湄妆(Me Trang)、芳薇(Phuong Vy)等几大品牌,形成了较强的出口能力。目前越南速溶咖啡出口排世界第5位,居巴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之后,约占市场份额的9.1%。不过,越南的咖啡深加工产品质量不高,面临多个进口国的关税和食品安全壁垒,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低。
(3)消费情况
越南咖啡产量主要用于出口,国内消费需求较低。越南咖啡国内消费量逐年增加,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据USDA数据显示,2018/19年度越南生咖啡国内消费量为2990千袋,较上年度2880千袋增加3.82%。
期末库存方面,由于国内消费占比较低,越南咖啡期末库存变化主要受出口规模影响。2015年越南生咖啡出口量大幅缩减,导致当年国内期末库存量急剧上升,库销比高达287%。据USDA数据显示,2018/19年度越南生咖啡期末库存量预计为1133千袋,较上年763千袋增加48.49%,库存消费比为37.89%,低于十年平均水平111.01%。目前越南咖啡供需总体呈现偏紧格局。
(4)进出口情况
越南是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国,仅次于巴西。越南咖啡主要出口形式为咖啡生豆(出口占比 90.43%),炒磨咖啡和速溶咖啡出口合计占比为9.57%。近10年来,越南咖啡出口量不断增加,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总值在越南农林业商品出口中居第二位,仅次于大米。据USDA数据显示,2018/19年越南咖啡出口量为25500千袋。越南咖啡豆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盟成员国和美国,其中越南咖啡对欧盟各国出口额约占45%,对美国出口额约占15%。
进口方面,越南咖啡进口规模较低,年进口规模仅在500千袋左右。2018年越南继续从老挝、印度尼西亚、巴西和美国进口少量咖啡生豆,以及烘焙豆和速溶咖啡。由于咖啡零售行业的扩张,越南从美国进口的烘焙豆和咖啡粉在过去几年中有所增加。
3. 哥伦比亚
(1)生产情况
哥伦比亚是世界第三大咖啡生产国,只生产阿拉比卡种咖啡。哥伦比亚横跨南北半球,该国咖啡产区多位于北纬2-8度之间,咖啡产区集中于“三川两河”地区,三座南北向的山脉创造出了多种微气候和咖啡种植的理想条件。此外,哥伦比亚靠近赤道,生长季节充足,咖啡几乎全年都可以收获,且不必担心霜害。
哥伦比亚咖啡农场的平均规模为4.5公顷的土地, 95%的种植区都是小庄园,数量巨大,且大都是5公顷以下的种植面积,几乎全靠人工生产。哥伦比亚咖啡种植者全国联合会估计哥伦比亚有56万户咖啡农,种植面积小于5公顷的小农贡献了全国69%的产量。
哥伦比亚咖啡主产区主要包括六大省,分别为考卡省、考卡山谷省、托利马省、慧兰省、纳里尼奥省和卡尔达斯省。
① 考卡省(CAUCA)。考卡省地处哥伦比亚南部,海拔很高、接近赤道,高大的安第斯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空气,降雨量丰富,气候常年稳定。同时该地区是多火山地形,土壤以火山土壤为主,异常肥沃,每年单一的雨季,每年10月至12月为雨季 。
② 考卡山谷省(VALLE DEL CAUCA)。考卡山谷省是哥伦比亚最肥沃的地区之一,此地区拥有来自安第斯山的大河流,但同时也是哥伦比亚较动荡的地区,一直处于武装动荡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咖啡农业种植更显不易,该地区多为小农庄种植模式,拥有超过75800公顷的种植面积。独特的山地孕育了顶级的咖啡豆,2011年SCAA评比冠军、惊艳咖啡界的尖身绿顶瑰夏就是来自考卡山谷地区。
③ 托利马省(TOLIMA)。托利马省是哥伦比亚臭名昭著的反政府武装集团“FARC”的几个要塞之一。近年来,这里的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在咖啡贸易中,该地区高品质咖啡均来自与小农庄种植的农民及部分生产合作社。尽管社会动荡,但该地区的咖啡依然保持高水平的品种,2008年SCAA评比冠军来自该地区。
④ 慧兰省(HUILA)。慧兰省是哥伦比亚的咖啡集散城市,拥有哥伦比亚最好的土壤与最好的地理条件。该地区拥有超过16000公顷的咖啡种植区域。2009、2010年的SCAA评比冠军咖啡豆就是来自慧兰地区。
⑤ 纳里尼奥省(NARINO)。哥伦比亚最好的几个咖啡亚种都生长在这个区域。该地区是典型的小农种植,超过4万的咖啡种植户,每个小农庄平均面积约1公顷,只有37个农庄面积大于5公顷,以铁毕卡品种为主,产出的咖啡豆品质非常高,一年仅有一季的采收季节。
⑥ 卡尔达斯省(CALDAS)。卡尔达斯省位于哥伦比亚中部,是传统的哥伦比亚咖啡产区,其与另外两个省份Antioquia、Quindio 组成的三角地带是哥伦比亚最大的咖啡产区,也是哥伦比亚咖啡种植的中轴线,历史上也出产很好的咖啡豆。同时,该省也是FNC(哥伦比亚咖啡生产者协会)的成立之地,同时也是目前推广的抗病能力很强的变种卡斯提优(castillo)的发源地。
哥伦比亚咖啡产量受天气和种植技术影响较大。2009-2012年,因受产区天气潮湿及咖啡园更新计划影响,哥伦比亚咖啡产量大幅下降,一直在低谷徘徊;2013年由于天气适宜开花良好,加之咖啡园种植技术的更新导致咖啡树锈病抵抗能力得到提升,哥伦比亚咖啡产量出现回升。近年来,哥伦比亚咖啡产量持续增加,且保持在较高水平。
(2)消费情况
哥伦比亚咖啡以出口为主,国内消费所占比重不大,其生咖啡国内消费量总体呈温和增加态势。据USDA数据显示,2018/19年度哥伦比亚生咖啡国内消费量预计为1600千袋 ,同比增加6.67%,占同期生咖啡预期总产量比重为11.19%。
受产量及出口量变化影响,哥伦比亚咖啡期末库存呈现较大波动性。2009-2012年间受减产影响,哥伦比亚生咖啡期末库存跌至历史低谷,之后随产量恢复而出现回升。近几年,哥伦比亚咖啡产量增速放缓,同时国内消费和出口量不断增加,导致咖啡期末库存逐年下降。
(3)进出口情况
哥伦比亚是世界第三大咖啡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出口国和世界最大的水洗豆出口国,主要出口形式为咖啡生豆(出口占比92.48%),炒磨咖啡和速溶咖啡出口占比较低。美国是哥伦比亚咖啡出口的主要目的地,美国进口的咖啡约占哥伦比亚咖啡出口总额的44%,其次是欧盟(25%)、日本(10%)和加拿大(7%)。
进口方面,哥伦比亚咖啡进口规模较小,进口量变化主要与本国咖啡产量有关。2012年哥伦比亚咖啡减产程度较严重,当年生咖啡进口量达到历史高点1115千袋。近几年,随着本国咖啡产量逐渐恢复和增长,哥伦比亚咖啡进口量不断下降。
4. 美国
美国是除欧盟以外世界第一大咖啡消费国,其咖啡国内消费量占全球咖啡国内消费总量的1/5。近几年美国咖啡消费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咖啡国内消费量不断创历史新高。由于家庭消费和美食饮料对咖啡的需求持续增长,目前美国每天摄入咖啡因的人数已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费国,美国民众对咖啡有种特殊的情结,咖啡对于美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款饮品,更代表着自由与爱国精神的象征。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美国人受英国喜茶的影响爱上饮茶,后英国政府为把控茶叶市场开始向美国民众收取高额茶叶税,美国人怨声载道并对茶叶的偏好开始逐渐消减。美国独立之后,美国民众为了表达内心的爱国情感和对殖民者统治的愤恨,从此拒绝饮茶。由此咖啡产业开始了迅猛发展,各色咖啡馆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而咖啡这一饮品也从此与美国人的爱国精神密不可分。
受历史文化和饮食习惯影响,美国咖啡消费需求呈现出刚性特征。美国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和酒店行业从业人员每天喝的咖啡最多,平均为3.5杯 /天。但这些行业并不是咖啡的最大消费群体。美国咖啡的最大消费群体是金融和保险行业,每年在咖啡上的花费为709美元,比以上行业平均高出117美元,平均咖啡饮用量为3.0杯/天。
美国咖啡消费市场巨大,但本土咖啡产量极低,国内咖啡消费几乎全部依赖国外进口。据USDA数据显示,2018/19年度美国生咖啡产量预计为32千袋,生咖啡国内消费量为26509千袋,生咖啡进口量预计为27100千袋,对外依存度为97.82%。
美国咖啡期末库存主要受进口量影响较大。过去十年间,消费刚需和进口量有限导致美国咖啡期末库存一直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近几年随着进口量增加,期末库存逐步回升,库销比回归历史均值水平。
美国是除欧盟以外世界第一大咖啡进口国,主要咖啡进口形式为咖啡生豆(进口占比97.79%)。据USDA数据显示,美国进口咖啡豆主要来源国为巴西(占比23%)、哥伦比亚(22%)、越南(占比15%)和洪都拉斯(占比6%)。
出口方面,美国咖啡出口量极低,近几年美国生咖啡出口量均为0。
5. 欧盟
欧盟是世界第一大咖啡消费地区,本土咖啡产量为0,国内消费需求全部依靠国外进口,对外依存度在96%左右,最高时能达到110%。欧盟咖啡国内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近两年略有增加。据USDA数据显示,2018/19年度欧盟生咖啡国内消费量预计为46100千袋,较上年45725千袋增加375千袋,增幅0.82%。
咖啡在欧洲的历史由来已久。17世纪初叶,经过教皇的认可,咖啡这种曾经被视为“穆斯林饮料”的饮品逐渐传入欧洲,1645年罗马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欧洲人对咖啡的热爱程度远超其他地区。目前世界上人均喝咖啡最多的三个国家都来自欧洲。其中自我标榜“爱喝咖啡”的瑞士人去年人均喝咖啡1093杯,但仅位列第三。以爱喝啤酒著称的德国人的咖啡消费量猛增,去年人均喝下1246杯咖啡,比前一年增加129杯。最爱喝咖啡的是挪威人,去年人均消费1275杯,但这一数字比2015年减少了43杯。
欧盟是世界第一大咖啡进口地区,进口形式为咖啡生豆。据USDA数据显示,欧盟2018/19年度预计进口咖啡豆48500千袋,占全球咖啡进口总量的40%,相比去年增加100万袋。欧盟进口咖啡豆主要来源国为巴西(占据29%)、越南(占据24%)、洪都拉斯(占据7%)和哥伦比亚(占据7%)。
欧盟咖啡出口结构与进口结构有所差异,主要咖啡出口形式为炒磨咖啡和速溶咖啡。

全球咖啡期货市场概况
全球两大咖啡期货交易所分别为美国洲际交易所(ICE Futures U.S.)和欧洲洲际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前身为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LIFFE))。美国洲际交易所交易咖啡种类为阿拉比卡,欧洲洲际交易所交易咖啡种类为罗布斯塔。
1. 美国洲际交易所(ICE Futures U.S.)
美国洲际交易所成立于2000年5月,总部位于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据美国洲际交易所的官方披露资料显示,咖啡期货交易早在1882年就开始在纽约出现。目前,ICE是全球唯一一家上市C型(阿拉比卡)咖啡期货的交易所,历史可以追溯到1986年。
ICE的C型咖啡期货价格现已成为世界阿拉比卡咖啡基准价格。交易定价机制为:以全球20个咖啡生产国合格仓库运至美国及欧洲各大港口的不同交割等级的咖啡生豆为交割标的,实物交割价格以ICE C型咖啡期货价格为基准,并根据各国咖啡生豆的质量等级差异进行溢价或折价调整来确定最终的现货交割价格。
2. 欧洲洲际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
欧洲洲际交易所的前身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于1982年9月正式开业,是欧洲建立最早、交易最活跃的金融期货交易所。该交易所提供罗布斯塔咖啡期货合约,该期货合约价格是世界罗布斯塔咖啡现货价格的基准。
罗布斯塔咖啡可用包装或散装形式从原产地运送。散装咖啡可以用黄麻袋重新包装,每袋重量不超过80公斤,或者用1吨的散装容器(FIBC)散装。另外,罗布斯塔咖啡必须具有有效评分结果,才有资格按合同交货。咖啡可能会按等级、库龄和重量进行折扣,然后进一步分组。
国际咖啡价格
1. 国际咖啡价格走势
整体来看,国际咖啡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走势高度正相关。从阿拉比卡和罗比斯塔咖啡各自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阿拉比卡咖啡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高达97.19%,罗布斯塔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达98.99%,咖啡现货均价和C型咖啡期货价格相关系数也达到了97.75%。
从整体历史价格走势来看,国际咖啡价格波动性极大,且呈现出急涨缓跌的特性。过去十年国际咖啡价格波动主要分为六个阶段。
阶段一:2009年1月-2011年5月,咖啡价格呈现出持续大幅上涨行情。主要原因是2009年全球咖啡产量出现下降,且咖啡消费出现快速增加,导致2009-2011年全球咖啡期末库存出现大幅下降,推升国际咖啡价格持续飙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阶段二:2011年6月-2013年12月,该阶段全球咖啡产量的增加及国内消费量增速放缓,导致全球咖啡期末库存大幅上升,供需趋于宽松导致国际咖啡价格进入一轮大跌周期,价格跌落回2009年初水平。
阶段三:2014年,上半年国际咖啡价格经历了一波快速上涨行情,下半年则保持高位震荡。主要原因是2014年上半年巴西遭遇历史性干旱,天气因素推动咖啡价格急速上升,下半年受巴西减产影响全球咖啡产量下降,且当年咖啡国内消费量增幅较大,供需收紧支撑咖啡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阶段四:2015年,此阶段国际咖啡价格全年进入下跌行情,年底跌势放缓。主要原因为供需较上一年无明显变化,且越南咖啡丰产导致全球咖啡期末库存降幅不及预期,导致前期价格升水逐步释放。
阶段五:2016年,该阶段国际咖啡期货价格逐步回升,但涨幅持续收窄。主要原因为2016年全球咖啡期末库存持续低位,国内消费需求增幅较大,且一季度阿拉比卡咖啡供应不足和库存偏低,供需相对收紧导致国际咖啡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
阶段六:2017年1月-2018年12月,此阶段全球咖啡连年丰收,产量出现较大幅度增加,且全球咖啡需求增速放缓,期末库存出现回升,供需趋于宽松导致国际咖啡价格进入持续下跌行情,价格两次触及历史低点,且跌势持续至今。
由于不同种类的咖啡豆生产地区和面对的销售市场不同,因此国际市场上主要流通的两种咖啡豆——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的价格走势在大体一致的基础上,也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导致了伦敦和纽约两地交易所的咖啡豆合约的价格变化幅度也有所差异。另外运输条件、仓储成本等也直接引致两地咖啡豆价差的产生。根据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期/现货价格历史走势来看,全球罗布斯塔咖啡豆的价格弹性不大,而阿拉比卡咖啡豆的价格却波动频繁,特别是哥伦比亚C型咖啡豆。
2. 国际咖啡现货价格季节性周期规律
咖啡是全球最投机的大宗商品之一,国际咖啡现货价格受基本面变化和市场情绪影响常常出现较大波动性。但咖啡作为农产品作物,仍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周期规律。供应方面,由于南北半球咖啡产区的收获季节不同,全球咖啡主要有两个集中收获期,一个是巴西咖啡产区,产期集中在4-9月,集中收获期为5-7月,其中6-7月是巴西霜害高发期,可能对咖啡产量造成冲击;另一个是哥伦比亚咖啡产区,因靠近赤道、干湿季不明显等因素一年四季皆有咖啡产出,但主收获期集中在10-次年2月份,其中10-12月为收割活跃期。消费方面,欧美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进口及消费地区,冬季北半球咖啡饮品需求旺盛,因此11-次年2月是欧美地区咖啡消费旺季。咖啡价格随供需淡旺季变化的具体表现如下:
(1)4-5月,北半球气候转暖,欧美咖啡消费旺季结束,需求端对价格支撑作用不明显;南半球的巴西咖啡进入收获期,作为产量占世界1/3的咖啡大国,巴西咖啡集中上市对咖啡价格形成较大压力,供需宽松导致咖啡价格进入一波下跌行情。
(2)6-7月,巴西咖啡集中上市供应压力较大,价格偏弱运行。但6、7月正值巴西霜害高发期,霜害的发生或对产量造成冲击,减产风险会对咖啡价格形成一定支撑甚至是推升作用。
(3)8月,南半球巴西咖啡收获进入尾声,哥伦比亚咖啡进入果实成熟期但尚未集中收获,咖啡供应压力暂时缓解;北半球欧美咖啡需求相对稳定,咖啡价格涨跌互现,总体波动幅度不大。
(4)9-10月,9月哥伦比亚开始进入咖啡收获期,阿拉比卡咖啡大量集中上市对国际咖啡现货价格形成一定压力,价格进入新一轮下跌行情。但10月巴西产区的咖啡树进入开花及果实发育期,降水多寡会影响咖啡开花和果实发育情况,并引发产量预期变化,进而对咖啡价格造成一定影响。
(5)11-12月,一方面哥伦比亚咖啡集中上市在价格上方形成压力,进一步打压咖啡豆价格;另一方面欧美进入冬季咖啡消费旺季,一定程度上支撑咖啡现货价格。另外,巴西咖啡进入生长关键期,若降水不足则容易引发减产风险,进而推升咖啡价格。一般来讲,此阶段咖啡价格将进一步下跌并创出年内新低,而11、12月份咖啡价格往往也正是全年价格的最低点。
(6)1-2月,哥伦比亚咖啡收获进入尾声,而欧美进入冬季咖啡消费最旺季,供需收紧拉动咖啡价格从年内低点急速上扬,并创出全年最大涨幅。同时巴西咖啡正处于生长关键期,此时若巴西降水偏少甚至干旱,将对新季咖啡豆生长发育及产量预期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对咖啡价格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7)3月,靠近赤道的哥伦比亚咖啡区采收结束;南半球的巴西咖啡果实成熟,即将进入集中采收期,供应压力预期显现;北半球欧美咖啡消费由旺转淡,供需趋于宽松导致咖啡价格从年内高点回落,价格走势由急涨势向缓跌势转变。
从季节性周期规律来看,咖啡期货价格具备急涨缓跌的特性。从月度价格统计结果观察,发现咖啡的上涨周期较短,涨势往往落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其中1月上涨概率最大(上涨概率75%),1月价格往往达到年内最高点,平均月收益率高达3.08%。而咖啡价格下跌周期较长,跌势通常落在当年的2月至12月,其中11月下跌概率最大(下跌概率83%),12月价格往往达到年内最低点,平均月收益率低至-1.63%。
从月度平均收益率差值来看,2月份咖啡现货价格波动程度最为剧烈,波幅差值高达29.25%,其次为3和10月份,波幅差值分别为27.72%和 27.79%。9月咖啡现货价格波动程度最低,波幅差值为12.49%,其次是4月和8月,波幅差值分别为12.49%和13.58%。
从年内最高价和最低价出现规律来看,咖啡现货最高价往往出现在每年1-2月份,2008-2018年间有4次出现在1月,2次出现在2月;最低价往往出现在12-次年1月,2008-2018年间有4次出现在12月,有2次出现在1月。
3. 国际咖啡期货价格影响因素
咖啡豆期货一直是全球最投机的商品之一。影响咖啡期货价格的因素包括供需状况、气候和虫害、季节性因素、贸易商垄断、库存量及政策因素等。
(1)供需状况
咖啡对大多数咖啡消费者来说是主要的饮料且无替代品,因此咖啡豆的需求相当稳定,即使咖啡价格大幅波动,短期内需求量也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咖啡供应量变化就成为短期价格变动的主导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气候。咖啡的生长环境要求气候稳定,高温、干旱均不适合,尤其霜害最容易造成严重伤害。巴西为全球第一大咖啡产量国,气候多变,尤其在收获季内的六、七月份最容易出现霜害或干旱,气候异常情况的出现往往会刺激咖啡价格大幅攀升。另外“大小年”现象也是影响巴西咖啡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越南和哥伦比亚等主要产国的咖啡产量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2)气候和虫害
巴西的咖啡豆生产不但在规模上最大,而且巴西咖啡豆生长也受制于气候状况(干旱和霜害),使其在咖啡豆市场上的地位更受重视。每年六月和七月间是巴西的降霜季节,在这段期间,巴西是否有霜害发生就成为影响咖啡豆价格的主要因素。由于其它的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不论是气温和降雨都非常稳定,所以巴西的气候变化是从事咖啡豆交易者的注意焦点。一般来说,西半球的气候状况是影响咖啡豆价格的最重要因素,而虫害则是东半球咖啡生产的最主要问题,但近年来因除虫技术改善与成本降低,虫害已不再是影响咖啡豆价格走势的主因之一。
(3)季节性因素
由于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国,因此在4-9月的收获期内,尤其是6-7月间,价格出现低点的机率很高,之后通常会逐步回稳,隔年的1-2月达到高点,这是因为北半球的冬季为咖啡豆最大的消耗季节。但在巴西咖啡收获期间发生霜害或干旱的机率很高,灾害的发生会促使价格快速上扬。有时市场上会谣传有关霜害或者是灾情夸大的消息,在证实之前往往也会大幅拉升咖啡豆的价格。比如,1999年7月开始,最大生产国巴西久旱不雨,影响咖啡树开花情况,市场预料巴西未来的产能锐减,恐造成供不应求,咖啡豆期货应声大涨,然而当年12月巴西普降甘霖、灾情纾解,豆价狂泻不止。
(4)贸易垄断
咖啡行业目前的价值链包括生产者、中间出口商、进口商、烘焙商和零售商这几个环节。中间出口商直接从小咖啡农手中以低于市场价格收购咖啡,从中获取暴利。大型的咖啡种植园往往出口自己种植的咖啡或者直接与那些跨国咖啡加工分配公司合作,一般参考ICE交易所的咖啡价格来定价。进口商从出口商或大型种植园买入咖啡,然后建立自己的库存,通过许多的小额订单来逐渐实现咖啡的销售。进口商的资金优势使得他们可以从全世界获得高品质的咖啡,而这一优势是烘焙商所不具备的。烘焙商对进口商的过度依赖使进口商对最终流向消费者手中的咖啡价格能够施加很大的影响。
(5)库存水平
绿咖啡协会(Green Coffee Association)每月中旬公布的上个月咖啡库存水平为衡量国际市场上咖啡豆供应情况提供了有力依据。其公布的库存数据一般包括了美国主要的咖啡仓储地区,如纽约、迈阿密、休士顿、旧金山、费城、西雅图与洛杉矶等共计11个地区的咖啡库存。库存量增加时,咖啡价格疲弱;相反,则价格强势。因此,该机构公布的库存水平可以作为判断价格走势的依据之一。但必须注意一点,由于数据有滞后性,因此将咖啡价格做延迟的相关处理后再验证两者的相关性得到的资讯才是相对有助于判断价格走势。
(6)各国政府政策
主要咖啡豆生产国的政府政策也是咖啡豆市场的注意焦点。根据咖啡豆生产国精算,每磅咖啡豆售价要在1美元以上,咖农才有利润。每逢咖啡豆价格跌破1美元,生产国就会采用“封豆入库”计划,也就是说政府筹措资金,购入市面上过剩的咖啡豆,封存于大仓库内,以减少流通的咖啡豆,据此拉抬咖啡豆价格。这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咖啡供应的紧张,从而引起远期价格的上涨。由这个角度来看,世界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国巴西的政府政策相比其它国家更为重要。当巴西政府决定储存其生产的大部分咖啡豆时,短期确实会拉高咖啡豆价格,不过这也让哥伦比亚或其它中美洲和非洲生产国提高他们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7)国际咖啡组织措施
咖啡豆种植区域特殊且集中,各大咖啡主产国的产出与政策直接影响着全球咖啡豆价格的变化。为维护咖啡豆价格的稳定性,各生产国便组成国际咖啡组织(ICO),订定咖啡出口总量,及各个生产国的出口配额,以干预市场供给量来维持咖啡豆价格。不过在1980年中期以后,咖啡豆的供应量增加,使得原本运作顺利的体系逐渐出现间隙,一方面消费国不愿其咖啡豆采购成本人为上升,另一方面咖啡豆生产国间也因连年丰收而擅自扩大出口,违背组织出口配额协议。各国经过多次的协商仍未能订定出新的国际咖啡协议,因此除非国际咖啡组织能订出会员国一致认同的条约,否则国际咖啡组织对咖啡豆价格的影响力将渐趋微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知道这 10 大咖啡豆生产大国?你以前的咖啡都白喝了……
巴西旱灾未消全球受影响 咖啡豆价今年恐再升50%
2018年全球咖啡市场及贸易概况——全球咖啡产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
30个世界顶级咖啡产地,你知道几个?
《世界十大咖啡豆》 fanwen.wenku1.co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