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看悔掉肠子|孩子人生的头三年,父母常见的14个误区

在孩子人生的头3年,作为父母的你做对了吗?

当下很多父母在意的是,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背唐诗?能不能数数?能不能认字?

育儿专家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能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吗?她的专注力有没有被破坏?遇到困难她是退缩不前还是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她能保持自信、健康的心灵吗?

世上的神童不多见,常见的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智商和情商的同步培育才能让孩子真正享受到健康、快乐的人生——大方自信、独立性好、意志坚强、学习习惯好、专注力强、社交能力强。

很多进入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迷恋网络游戏,学习不自觉、叛逆、不接受父母的建议、爱攀比,坏毛病一大堆,令父母万分头疼,不知怎么办。这些问题很多是孩子0-3岁时家庭教养不当留下的心理创伤,要解决问题,父母应从孩子在婴幼儿的时候开始注意,不要等到他们十几岁时出现了问题,悔之晚矣。
敏感期0—6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包括: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

现在我们来说说多数父母在教养0—3岁孩子时容易步入的误区

误区1

孩子爱吮手,除了阻止没有其他办法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

父母错误做法:

担心孩子被弄脏,制止他们的行为

父母正确做法:

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所有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都不能打扰,这样专注力就会被培养起来。反之,孩子的专注力将遭到破坏。

误区2

孩子爱打人被归因为道德问题

0—3岁孩子处于口、手和脚的敏感期,他热衷于用口、手、脚探索世界,认识事物,探索的范围当然会包括他人的身体,于是出现这些攻击行为。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还没有掌握人际互动的方法。当他的语言还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的时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现用有冲击力的身体动作替代。还有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通过攻击别人发泄不良情绪,或者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

父母错误做法:

给孩子贴上标签“你是个坏孩子会打人”,给孩子讲道理。被打孩子的父母向家里人诉说孩子被某某某打了什么的,会使得孩子觉得我就是容易被人打,他会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好让别人不喜欢,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

父母正确做法:

在孩子打人时,向对方家长和孩子致歉,及时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让他继续出现攻击行为,平静地离开。同时,及时调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给予他充分的安慰。被打孩子的父母接受对方家长的道歉,可以对打人的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你只是想和我们家宝宝玩,你们俩握握手吧。”

误区3

从小就要孩子“大公无私”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这是孩子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父母错误做法:

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或者父母出于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强行给别的孩子。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成人斥责他们“就是小气”“小气包”。

父母正确做法:

3岁之前千万不要急着培养孩子的大公无私的品质。从孩子开始交往,父母就应该确立一个原则,谁的玩具谁就有决定权,成人不能强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给别的宝宝,也不能诱劝他让给别人。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游戏器械,谁先拿到或是谁先开始玩,他就有权决定继续玩还是离开,其他宝宝必须等待。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其他玩具吸引他暂时离开。

不断地给孩子贴道德的标签他永远学不会分享。孩子清楚他对自己的物品拥有自主权,之后才谈得上分享。如果成人出于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强行给别的孩子,那么就意味着你告诉你的孩子,他也可以抢别人的玩具,所以无论何种情况,规则必须是统一的。一般在三岁之后,孩子了解到玩具分给别人玩,自己还是可以把它要回来的,这样他就乐于分享了。

误区4

把知识灌输当早教,引起孩子抵触情绪

人们常说“三岁定八十”,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当客人和孩子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回应,成人通常出于礼貌和面子,都会督促说“叫啊,怎么不叫阿姨,怎么不回答,你应该叫阿姨呀,你这孩子就是这样”等等,这样做就是教,教就会给孩子压力。如果一边教还一边指责,那更是折磨孩子。

父母错误做法:

大部分家长都带些不耐烦地说:“错了错了。”

父母正确做法:

模仿孩子的口气回应即可:“阿姨,你好!”或者是“阿姨,再见!”“谢谢奶奶,我吃过了。”等等。这就是示范,而不是教。

误区5

对待孩子的哭闹情绪没耐心

喜、怒、哀、乐、恐惧等都是老天赋于人类的正常的情绪表现。我们成年人总是喜欢高兴的事,对于啼哭常常觉得很烦。

哭是他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释放,不是坏事。

父母错误做法:

不耐烦地地对孩子说 “不要哭,不要哭”。对小男孩时经常说“男孩子,哭什么!”“羞羞,男孩子还哭!”男孩子在儿童时期释放他的悲伤情绪时,常常被成人阻止,慢慢地长大后,他有悲伤也不知道如何释放,喜爱也不懂表达。男孩以后进入婚姻,其婚姻品质将可能受到影响。

父母正确做法:

1、拥抱爱抚

2、对孩子说“宝贝,爸爸/妈妈知道你……(描述孩子的情绪)”

3、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爱你、理解你”

这是共情,父母要表示理解孩子、接受孩子的悲伤,也是帮助他们调整情绪的开始。

误区6

把孩子当成马戏团演员

许多家庭家里来客人时,就招呼孩子:来来来,唱首歌,跳个舞。当成年人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呀?”孩子默不作声。试想一下如果反过来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要求成人,成人又该作何感想?把孩子当成马戏团演员去帮父母赚面子,是父母冒犯的做法。

父母错误做法:

因为孩子不回应而觉得没面子,斥责孩子“对,他就是不爱说话!”“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快回答叔叔”“他就是这样胆小”。

父母正确做法:

在孩子和面子之间,应选择孩子。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逼迫他去做。

误区7

不知不觉间培养消极自卑的孩子

父母错误做法:

当着孩子的面向别人诉说孩子的种种“劣迹”。比如 “他就是这样胆小!”“他就是不爱吃饭!”这样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为这样的人。他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达成结果:他一定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爱吃饭。

父母正确做法:

语言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如果装作偷偷说给别人听,但又让孩子听到:“你知道吗,我们宝宝今天玩秋千时表现特别勇敢!”“你知道吗,我家宝宝今天自己吃了满满一碗饭。”这样会在孩子心里传递一个信息:“啊?妈妈说我勇敢?是吗?嗯,我明天还会更勇敢的!”“啊,妈妈这么高兴,好,明天我再吃一大碗。”这就是积极的暗示,能直达孩子的潜意识,影响巨大。

误区8

阻碍孩子建立安全感

当0—3岁孩子不听话、父母管不住的时候,很多父母常用的一招就是恐吓。

父母错误做法:

威胁孩子“不要吵,再吵警察来了。”“再闹,医生来打针了”“快睡,大灰狼来了”“ 再吵闹,妈妈不要你了”。尤其最后一句,是最大的威胁、最深的恐惧。因为幼小的孩子离开家庭,他是无法生存的。妈妈对孩子的语言冷暴力是造成孩子不良性格的开始。

父母正确做法:

“请安静,妈妈爱你!”其它让孩子感到一切外部事物会伤害他的话都不能说。

误区9

懒惰的父母不陪伴孩子,而让电视机代劳

一些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滞后,他们家庭的生活习惯大都是:不管什么时间总是开着电视机,让孩子从小长时间地看电视节目。

父母错误做法:

父母与孩子极少进行语言交流,同时也极少带孩子外出参与社交。这样的孩子很难与外界交流,反映迟钝。有些父母为了图省事,为了让孩子安静而打开电视。

父母正确做法:

两岁以前的孩子远离电视。稍大一点之后父母要陪同一起看电视,以便筛查过滤,以免孩子接受不良信息。家里应规定在固定时间观看固定节目。

误区10

自己在忙,娃来捣乱,恼羞成怒反打过去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正在忙着什么事情的时候,孩子来到你身边,把东西都捣乱了,你的心血也白费了。其实孩子的意思是:爸爸/妈妈你别忙了,我要你爱我。

父母错误做法:

斥责孩子,恐吓他们“我不要你了”,或者是把孩子抱走,甚至打孩子。

父母正确做法:

询问孩子的真实需要,并解释自己正在忙碌的难处,而不是马上斥责孩子。

误区11

让0—2岁的孩子跟父母分开睡觉

和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最佳时期是出生到两岁。错过这个时期,孩子终身与父母不亲近。在我们中心常常看到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从出生开始就让保姆带着孩子睡。再辛苦也得自已抚养孩子,最低限度是,白天交给保姆,晚上一定要保证自己带他睡觉。

父母错误做法:

因为工作忙,把0—2岁的孩子全权交给祖父母或者保姆带,晚上也不和孩子睡觉。很多家庭因为没有和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长大后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心里埋下深深的遗憾感。甚至时时和父母作对,其实内心深处是对亲情的深深渴望。那些目光不太敢与人接触,飘忽不定,视线偏低、举止谨慎的孩子大多是保姆、老人带大的。这样的孩子心中认定一件事:妈妈尚且不爱我,何况别人!所以他不自信,不能放松自己和别人交往。

父母正确做法:

那些自信、活泼、爱说爱笑、敢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大多是母亲亲自抚养的。把孩子搂在怀里睡是培育孩子安全感、建立自信心的最好方式。

误区12

无形中纵容孩子

在小区里追着孩子喂饭,已经是中国城市中的一道风景了。孩子天生是有饥饿感的,从来没饿过,他怎么可能愿意吃东西呢?

父母错误做法:

吃饭追着吃,边吃边玩。

父母正确做法:

让他知道饿的感觉!而且一定要坚持!每天定时定点吃饭,关掉电视(绝不妥协)。离开饭桌代表就餐结束,不要劝食,大人示范把饭吃得津津有味,引起孩子的兴趣。让稍大一点的孩子参与到准备食物的过程中,培养他对食物的喜爱。

误区13

尽量不要把未满三周岁的孩子送进幼托机构

很多家长之所以早早地把孩子送进幼托机构,以为这样能训练孩子的独立性,改掉孩子粘人的“毛病”,最终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父母错误做法:

跟孩子说“别人的孩子一岁多就能上托儿所,你怎么这么大还粘着妈妈。”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他们会在心里范问:“你爱我吗?我怕你不要我。”当孩子初到幼托机构时,撕心裂肺的痛哭被父母认为是正常的,觉得“咬咬牙就过去了”。

父母正确做法:

尽量满足孩子对母爱的渴求,充分地满足之后他才会放心大胆地探索外部的世界,走向独立。孩子的心理只有成长到能和妈妈自然分离时,才能送入幼托机构。这个过程不能急,只能等待。

误区14

忽视孩子的分离焦虑感

每一次分离孩子总是哭得非常惨烈,情景犹如生离死别。成年人以自己的心智去理解这种情景,认为只是小事一桩。其实,不良的告别方式将延长孩子的分离焦虑期。父母和孩子分离时,绝对不能偷偷地离开。

父母错误做法:

很多妈妈害怕分离时孩子哭泣,每次离开时都偷偷地跑掉,结果孩子到了六周岁半时,仍然不能正常和母亲告别。这样可导致孩子患上儿童精神疾病。

父母正确做法:

平静地和孩子告别,大人不要受孩子情绪感染,大人如果表现出万分不舍,过于认同孩子的悲伤情况就会导致孩子更害怕分离。平静地说:宝宝,再见!妈妈两个小时后回来。然后,马上离开,不要让孩子抓住妈妈的衣服,另一个家人要抱紧孩子抚慰孩子,允许他哭。孩子之所以有这样深的分离焦虑是因为她认知的局限性,她认为事物不在眼前就是消失了,妈妈暂时离开她也认为是消失了。只有妈妈不断地离开—出现—再离开—再出现,通过经验的反复累积,帮助孩子认识到,分离是暂时的,妈妈一定会回来陪她的,她就安心了。

不能毫无征兆地突然说走就走,孩子不能接受这种突然地分离,更不能欺骗孩子。如果想让孩子的分离焦虑期尽量缩短,在七八个月起就应该进行客体永久性的练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孩子打架,成人最标准的解决办法是这两步
别限制孩子:走出反抗期的误区
教育“逆反”宝宝,千万不要踏进这5大误区
怎样才算买对了玩具?
关爱宝宝误区之护理篇(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