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作者:靖边法院 艾婷  发布时间:2011-10-26 14:49:18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金融机构或其它组织机构之间发生的借款关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手中的钱越来越多,相互间借贷用于买房、买车、做买卖等情形也越来越常见。但随着社会诚信度的相对下降,以及我国在民间借贷立法上的缺失,该类纠纷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就我院而言,2011年我民二庭共审结民间借贷纠纷93件,2010年为76件,同比增长22.4%。同时,该类案件在举证、时效、保全等方面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趋势。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拟根据审判经验探讨一下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借条是主要的证据形式 

    证据向来都是决定诉讼胜败的关键。民间借贷纠纷主要的证据就是借条,在诉讼中,除非一方能证明该借条是通过不合法方式取得,否则持借条一方的还款主张得到法官支持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借款时应尽量让借款人出具借条。当借条不慎遗失或未写借条,而对方以此否认借贷关系时,要注意采取有效办法以取得证明借贷关系的凭据。鉴于目前电子证据已得到法律的认可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将电话录音或短信作为证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借条的作用,如果对方在通话或短信中有“现在没钱,以后再还”或“就是不还”等表示,就基本证实了借贷关系的存在。同理,当对方恶意虚构欠款进行诈骗时,我们也可以用该方法获得证据。

    借条的内容要全面。借款数额、用途、利息、还款时间等都应做明确的说明。未注明利息的视为无利息,利息还应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即不得超出同期银行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法院不予支持。另外,借条中的措辞、表达要准确明了,避免一些有歧义或模棱两可词语的出现,如“现还欠款X元”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切忌出具类似“今收到某某X元”等过于简单的借条或收据,这类单据有时连借贷双方是谁都证明不了,也给法官查明事实时带来不少麻烦。

    二、审查借款用途 

    出借人在借款时应注意审查借款的用途,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并不是所有的债权都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也不是所有的借款合同都有法律效力。例如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借款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借款合同也无效。再如,明知对方借款用于赌博、嫖娼、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仍出借,那么非但该债权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出借人还有可能被牵连到犯罪当中。

    另外,为了维护市场秩序,法律还规定,自然人与非金融机构企业的借贷有下列情形的应属无效: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社会非法集资的,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的等等,以避免非金融机构非法集资融资,保护自然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出借人应尽量要求借款人在借条上写清借款的用途,以便于借款人将借款用于不法活动时,出借人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审查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及还款能力 

    恶意借款是很多借贷纠纷产生的原因,恶意借款人的主要手段就是长期赖账、借钱不还,他们在将借款挥霍一空后开始躲债,有的甚至在借款人索要时对其殴打、辱骂。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资信状况差,没有履行能力,即便是法院判决后也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因此,在借款时我们一定要仔细审查,尤其是对不熟悉的借款人,应多了解他的品行、还款能力等,切不可听其片面之言而上当受骗。笔者就曾审理过这样一个案子:杨某在认识了从外地来本县打工的徐某,并被徐某的自吹自擂所蒙蔽,后徐某以开包子铺为由向董某借了3万元,并写了借条。到期后杨某屡次索要都遭拒绝,还被徐某纠集小混混殴打,打听后才知徐某就是一流氓地痞。在向法院起诉后徐某再无音讯。徐某原住址查不到,在本县没有财产,也没有亲戚,法院缺席判决之后也难以执行。杨某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血汗钱打水漂。

    为了获得出借人的信任,很多借款人还会找有一些收入稳定或信誉较好的人作担保。作为担保人,也应充分了解被担保人的资信状况,否则,在被担保人不能还款时自己会承担相应的还款责任。这样的案例在信用社借贷纠纷中大量存在,教师林某在去年8月份发现自己的工资突然被冻结,经查询才明白,两年前某朋友在贷款时曾找自己做过担保,当时没考虑那么多就同意了,现在该朋友生意赔本到外地躲债,自己作为担保人自然成为追偿对象。林某没有想到担保的后果会这么严重,真是叫苦不迭。

    四、要在诉讼时效内主张债权 

    根据借款形式的不同,借款合同有不同的诉讼时效。借条中没有注明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适用20年的最长期限,即自借款之日起20年内债权都能得到法律保护,期间出借人主张的,诉讼时效中断,适用普通诉讼时效(两年)的规定。注明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为自约定的还款期限之日起两年。期间出借人主张债权可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并从最后主张之日起重新计算。因此,超过双方约定期限借款人仍未归还的,出借人应及时催收,提醒借款人在约定期限内尽快还款。如借款人存在不讲信用、赖账情形的,出借人还应保存催收证据,如通过电话录音或短信等方式将证据固定下来,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时应提供借款人的详细住址,以便送达传票,借款人有意逃避、难以送达传票的,可以采取公告的方式送达。

    在法院审理并判决后,如果债务人仍不履行义务的,债权人可根据生效判决书对借款人的财产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如果在诉讼前或诉讼中,借款人有意转移、变卖财产的,出借人还可以申请诉前或诉讼财产保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目前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个人诚信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的情况下,民间借贷的风险主要还是集中在出借人身上。只要出借人在借贷过程中注意上述几个问题,就能做到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借贷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借钱时写借条千万别写欠条
手把手教你防范民间借贷风险
民法典知识之民间借贷常见问题答疑
借条一定要这样写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民间借贷这7大问题要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