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的大吼大叫,将导致孩子越来越窝囊和叛逆

甜橘子老师陪伴悦读与成长2020-01-08

在我们身边,很多父母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耐心变得越来越有限,他们常常陷入对孩子教育的沮丧,为了教育孩子,有家长会经常对孩子大喊大叫。而且,在一些家长的观念中,家长必须高高在上,树立家长的权威,这样才能对孩子严加管教。

在中国教育手段中,打骂也不少见,更别说对孩子吼叫式的教育方式了。

然而,大吼大叫对儿童的有害影响,是父母不得不了解的。

一、父母的大吼大叫,导致孩子焦虑、安全感缺失、抑郁,变得敏感而脆弱。

父母的脾气和性情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习惯于大吼大叫的父母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最终导致他们安全感缺失,变得敏感而脆弱。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波兰的公益广告《The Orphanage》讲述了孤儿院里的一对姐弟选择养父母的过程,孩子可以透过玻璃房,看到四对夫妻的相处日常。

第一个房间里,夫妻二人看到孩子,心有灵犀地相视一笑,然后宠溺地看着孩子,面对这对夫妻,孩子嘴角上扬,心情很好。

第二个房间里,俩夫妻正坐在一起愉快地聊天,妻子看到孩子热情地递了一杯橙汁,孩子的脸上有藏不住的笑意。

第三个房间里,夫妻二人都特别和善,丈夫看到孩子,绅士地蹲了下来,和孩子的视线齐平,孩子的眼神里充满了信任。

而第四个房间,丈夫酗酒,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妻子指着一片狼藉,扯着嗓子和丈夫争吵,孩子的笑容渐渐凝固,瞪大双眼,惊恐而无助地看着眼前的场景。

最终,孩子们没有选择,被迫跟着最后一对夫妻走了,回家的路上,夫妻二人持续着争执,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情绪,孩子们的眼神没有一丝光亮,有的只是无尽的绝望和悲凉。

父母的吼叫对孩子来说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如同一把利剑,直戳孩子的心灵深处。利剑所刺的伤口也许会随着时间愈合,但伤疤会随时提醒他,被刺的时候有多痛。

《儿童发育杂志》发表过一项研究结果,父母冲着孩子大吼大叫,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孩子焦虑、压力和抑郁的程度增加,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

弗洛伊德说,人的精神疾病与性格缺陷往往是童年时期造成的。

二、父母的大吼大叫,导致孩子沉默、内向、自卑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无论孩子犯错与否,父母都应好好说话,大吼大叫不仅对改变孩子的言行无效,还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

幼小的孩子如同娇嫩的花朵,只有用爱滋养,才能开得娇艳灿烂。

如果父母经常对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孩子会变得自卑,不愿与他人交流,孩子往往变得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可能选择沉默无论做什么,都会得到父母的呵斥,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没用。

三、父母的大吼大叫,导致孩子叛逆。

有一种情况是父母越是吼叫,导致他们内心的不满变成了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变得更加抗拒,甚至和父母顶嘴。甚至有些极端的行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反抗,最后真的变成一个叛逆的孩子。孩子经常被父母吼叫,孩子的脾气也不会很好,也总是暴躁易怒,因此引起很多矛盾。

从小生活在父母吼叫里的孩子,因为脾气问题,与领导同事关系不好,领导也会认为这样的人不踏实,还不成熟。

孩子会因为他的坏脾气,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四、父母的大吼大叫,导致孩子错失很多锻炼、学习、提升本事与能力的机会,导致真的平庸、无能。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身上发现了一个现象,称之为“习惯性愚蠢 ”。“习惯性愚蠢”是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外部因素的影响,逐渐产生对自我能力的怀疑,并由此失去自信心,最终陷入一种无能感的状态。在这种无能感的阴影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畏惧、越来越“笨”,遇到事情不敢尝试,沮丧地以为自己做什么都无济于事,对待什么都很消极。

五、父母的大吼大叫,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

父母的咆哮只想达到让孩子服从的目的。可是,回报却是孩子的恐惧,甚至反抗,孩子跟父母的相处会变得很陌生。

家长想通过吼叫压抑孩子,而孩子,并没有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这样的家庭环境,孩子长大后,他的人生道路会出现偏差,对他的人生是极其不利的。

六、父母的大吼大叫,导致孩子缺乏主见。

同事说过这样一件事,他有个男同学,从小经常被父母吼,所以性格比较闷不爱说话,习惯听从大人的命令,自己不去思考,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主见。上了大学之后,整个人还是一副呆呆的傻傻的样子,遇到什么事情就打电话找父母,毕业后天天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早早开始啃老。

七、父母的大吼大叫,导致孩子用磨蹭、装样子的行动来应付。

为了避免父母吼叫,孩子用装样子、磨蹭、拖沓来对抗父母,以逃避父母的责骂。久而久之,孩子拖沓、磨蹭的性格就形成了。

家长们有想过吗?你的吼叫可不是教育孩子的手段,而是毁掉孩子的直接方式。

而且从本质上讲,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的控制力差,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也不会和孩子好好沟通。

父母在吼叫的那一刻起,注定教育出现了很大的弊端。

父母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心情平定,温柔而坚定,才能教出好孩子。

一、我们看到孩子错误的时候,不要忙着指责孩子,要先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初衷。也许他的初衷会感动到你。

泰国拍过一则广告,妈妈们在等孩子们放学,孩子们来的时候,都一身烂泥,脏兮兮的,妈妈们见此都惊呼,无一幸免地对孩子大吼:“我的天!妈妈最讨厌你脏脏的了!你去干什么了!”

但没一会儿,妈妈知道了孩子邋遢的真相。

原来,孩子们在来的路上,看到一位老爷爷的推车坏在了泥地里,车上的东西洒落一地,为了帮老爷爷搬东西,才把自己弄得一身泥的。

妈妈们看完后,都很感动,但也对孩子特别愧疚。她们眼中的孩子调皮捣蛋爱闯祸,可这些孩子们比她们想象的都要善良和天真。

二、当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如果孩子真的做错了,我们也要平定情绪,温柔且坚定地去教育他。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孩儿上学总迟到,老师找了孩子妈妈谈话。妈妈知道了以后,没有打骂孩子,而是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什么你那么早出门,但是总迟到呢?”

孩子见妈妈没有责骂的意思,就放心地说出实情:“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

妈妈听完就笑了,第二天陪着孩子一起去河边看日出,看到眼前的美景,妈妈也感慨万分:“儿子,发现这么美的风景,你真的太棒了。”

这一天,孩子没有迟到。放学回家后,儿子发现书桌上多了块精致的手表,手表下还压了一张纸条,是妈妈写给他的:“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从此,孩子很少再迟到了。

教育家爱尔维修说过:“人刚生下来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有人可能成为天才,有人则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

三、态度温和地询问孩子对这件事怎么想的,你想好了怎么去弥补后果吗?

遇到孩子犯错,很多父母直接吼叫教训,这种办法,看似孩子迫于威慑力服软认错,但是更多的是出于害怕恐惧,但并没有对自身错误有深刻认识。

对此,家长不妨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去反省,一来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二来给自己一个平复情绪的时间。

孩子犯错,空洞的讲道理和发脾气都是无用的。让孩子去感受犯错,探讨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孩子才能更好地改正错误。比如询问孩子“你想好了怎么去弥补后果吗?”锻炼孩子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算孩子想出的办法,不是很贴切实际,但是也不能否认孩子是动脑思考了。

四、为孩子给出父母的建议:用这个办法,结果是怎么样呢?

如果孩子给出的办法,不是那个切合实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错误,并且给出合理的建议。

例如孩子打碎了东西,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劳作的方式,变相的弥补自己造成的后果,这样孩子有了感觉做错事情后果的意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五、促进孩子反思、感悟收获。犯错不一定是坏事,有可能引导得当,让孩子以最小的代价来收获感悟、体验成长。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过程。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在错误中分辨是非。而这就需要家长交给孩子,敢于承担错误,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温柔善待每一个孩子,给他们的心灵筑上最坚实的防护,让他知道:有爸爸妈妈托底,放手让孩子爬再高也不用怕坠落,走再远也不用怕迷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吼叫教育”效果微乎其微,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妨这样做!
经常对着孩子吼叫,最后孩子成这样,都是家长的原因
经常被吼和从来没被吼过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明显,值得家长反思
父母的音量,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
17岁少年跳桥的“悲剧”:孩子犯错之后,家长该如何与他沟通?
零吼叫养出100%的好孩子(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