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避免宝宝“水伤害”爸妈必读!

 

  我国,淹溺(俗称溺水)是伤害致死的第三位原因。约90%发生于江、河、湖、池,其中50%发生于游泳池。
  别迷信“反扛背上”的土方法

  不少家长的微信圈疯转这样一条消息:孩子溺水了,爸爸把他反扛到背上跑了十多分钟,孩子最终把水吐出来得救了。

  事实上,这种方法大错特错。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堵塞呼吸道和肺泡、或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处于危急状态。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称为溺死。

  从科学上讲,淹溺有干性淹溺(指人入水后,因受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强烈刺激,引起喉痉挛导致窒息,心跳停止,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

  约占淹溺者的10-20%)和湿性淹溺(指人入水后,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导致窒息,心跳停止。约占淹溺者的80-90%)。

  如果反扛背上的土方法要成功,就需要:

  1、孩溺水时呼吸道内无泥沙堵塞;

  2、心跳没有停止等。由此看来,土方法对干性淹溺毫无作用,对湿性淹溺也只能排出胃、气管里的水分,对肺泡内的水分无用,更起不到人工通气和人工循环(按压)的作用,因此,不适过于迷信。
  现场施救掌握科学方法,不做无谓牺牲:
  1、镇静:快速评估自己是否有施救能力,然后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有施救能力:立即脱掉衣裤鞋袜入水救人,同时呼救和拨打急救电话119或110、120。尤其注意会游泳不等于有能力,有能力是指会游泳、体格强健、掌握水中救人方法、有救人经历或经过专业培训。
  3、没有施救能力:切忌跳入水中救人。立即呼叫周边的人帮助、拨打急救电话。立即寻找身边可用的救生器材抛向溺水者,抛的时候注意不要砸到其头部。救生器材包括救生衣、游泳圈、长绳、竹竿、木板、树枝等,注意保护自己,不要被其拉入水中。
  4、拨打急救电话的注意事项:
  
(1)119或110、120都要拨打。
  (2)说清楚报告人姓名与电话号码,溺水者人数、性别、年龄。
  (3)所在地点,特殊标志性建筑。
  (4)溺水者目前的情况。
  (5)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6)在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电话。
  (7)报警要简明扼要清除,重点突出,一个人时不要因打电话而耽误太多的救援时间。报警完毕要保持电话通畅,以方便救援单位联系。
  救上岸后,倒水、心肺复苏缺一不可:
  一、
倒水:迅速倒出溺水者呼吸道、胃内积水。
  1.膝顶法:急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淹溺者腹部横放于急救者屈膝的大腿上,使头低下,然后用手平压背部,将水倒出。
  2.肩顶法:急救者抱起溺水者的腰、腹部置于肩部,使背部朝上,头部下垂以倒出水。
  3.抱腹法:急救者从淹溺者背后双手保住其腰腹部,使背部朝上,头胸部下垂、抖动以倒出水。
  
注意:应尽量避免因倒水时间延长而延误心肺复苏,最好在1-2分钟内完成。


  二、立即实施心肺复苏——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1.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轻拍双肩,大声呼喊。如无反应
  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将溺水者口鼻腔内的污水、污物、泥沙、假牙等清除,捏住其两侧颊肌用力将口打开,使颈部伸直,头尽量后仰,用眼睛看其胸部有无起伏,面部贴近其口鼻感受有无气流,并松解领口和紧裹的衣裤、腰带。如没有呼吸或呼吸微弱,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3.口对口人工呼吸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防止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扳开其口腔,救援者用口唇严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不留空隙,注意不要漏气),缓慢将气体吹入使其胸部抬起。吹气后,口唇离开,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连续做两次人工呼吸。
  4.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以溺水者喉结为定点标志,食指和中指向左或右侧下方滑动约2~3cm凹陷处,轻轻用力按压,停留5-10秒钟,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如果没有搏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5.胸外心脏按压:
  
(1)将溺水者仰卧于地面或硬床板上,头偏向一侧,保持头部低于心脏
  (2)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段。定位:成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婴儿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稍下方。
  (3)按压方法(10岁以上的人):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胸部与溺水者正对,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按压部位,另一只手叠加在上面,两手十指交叉紧紧相扣,下面一只手的手指向上翘起,按压者身体稍前倾,双臂绷紧伸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将胸骨压下5厘米以上,每分钟100次以上。
  按压30次,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直到救援人员到达或复苏成功。这个操作很费力,如有多人在场,应1-2分钟换人来做,按压中断时间不超过5秒。

  儿童(1—10岁)按压部位:胸骨下1/2;

  手法:一只手掌按压;

  深度:3—4cm;

  频率:≥100次/分;

  按下30次吹气2次。

  婴幼儿(1月—1岁)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手法:食指、中指并拢或加无名;
  深度:2cm;
  频率:100--120次/分;
  人工呼吸:口对口鼻,每3秒钟吹气一口;
  按下30次吹气2次。
  特别强调:必须先在现场实施心肺复苏,才转往医院,在转运途中不能终止心肺复苏。

水桶吞BB!不得不提的居家溺水

  居家安全再次敲响警钟:家中的水盆水桶连“吞”两宝宝!近期,珠江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连续收到三宗婴幼儿在家溺水昏迷病例。

  一般人们认为孩子只有在游泳池、小河、小湖等地方才容易溺水,其实不然。爸妈们不要小看了家里的水盆、水桶,或许在你的不经意间,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就有可能成为宝宝的夺命杀手。


  预防篇(一)

  案例:我给宝宝套好脖圈后放到浴缸中,宝宝玩得好欢乐啊。后来我发现自己忘了拿浴巾,就去隔壁房间拿浴巾,回来的时候吓了一大跳!宝宝几乎大头扎进水里。

  我赶忙把他从水中抱出来,万幸他没出什么事。我下次再也不敢这样神经大条了。

  宝宝在水中 家长要时刻守护

  当宝宝在水中时,父母一定要时时刻刻待在他身边,这是预防宝宝溺水的最基本原则。

  在宝宝洗澡或进行婴儿游泳前,父母要再三检查所用物品是否齐备,确认后再让宝宝入水。

  在给婴儿洗澡时,听到敲门声或电话铃时,不能将宝宝放在澡盆里就离开,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只要两分钟便可能在50厘米深的水中窒息。

  所以你应该把宝宝用毛巾包好,放在摇篮或有栏杆的床上,然后再离开。切记,不要在没有成人的陪同下, 让宝宝去到水池或泳池游泳。

  家中其他盛水的容器统统放远点

  案例:浴室装了一桶水准备洗衣服,拿脏衣服回来后看见宝宝蹲在桶边玩,看见我来了刚要站起来就滑倒了,幸好他是向后滑,如果是向前扑倒,真有可能一头栽进水里呢!

  家中其他盛水的容器,如金鱼缸、水桶、痰盂、水缸、盆等都可以成为溺水的祸根,因此要尽可能地放妥。

  你也可以将家中可装水的容器都加装上盖子,或把容器倒放,这样宝宝也就没有工具玩水了。


  预防篇(二)

  浴缸里放防滑垫

  案例:有一次宝宝在浴缸里洗澡,在准备出水站起来时突然滑倒,幸亏我反应够快,及时把他架起来,不过还是呛了一口水,哇哇大哭不止。

  由于宝宝的骨胳与运动神经的协调能力尚未成熟,只要容器中水的高度达5厘米左右,就可能对宝宝构成威胁,包括浴盆、浴缸、马桶等。

  给宝宝洗澡妈妈除了要“不离身”以外,还要时刻警惕危险的发生。在宝宝洗澡时,可以在澡盆或浴缸里放一个防滑垫,以免他不小心滑倒。

  另外,宝宝洗澡时往往会把水溅得到处都是,所以在他出水前,最好把浴室地砖擦干,这样也能减低危险的发生。

  抽水马桶一定要盖上盖子

  案例:1岁的儿子刚刚学会走路,有一次他偷偷跑到卫生间,等我跟来时,他正将上半身探到马桶里想要玩水了,幸亏我发现得及时,要是一头栽进去多危险啊!

  大多数孩子喜欢玩水,而且对抽水马桶很感兴趣,所以爸妈未免意外发生,最好还是将马桶盖子盖上,可以的话再用儿童安全锁将马桶盖锁上。

  这样就可以防止调皮宝贝危险玩水了。另外,浴室和卫生间也是个危险指数很高的地方,所以最好在浴室门外较高(宝宝够不着)的地方安装一个插销,不用浴室的时候,就把插销插上。

  急救篇

  宝宝不幸溺水,我们应该怎样第一时间营救宝宝的呢?

  如果在浅水中:

  若在浅水中营救溺水宝宝,营救者应双手托住小儿腹部高举过头,使小儿的腰背向上,头和脚同时下垂,促使呼吸道内的水自然流出,与此同时,营救者的双手臂应作不停的颠颤,这样不但能使溺水小儿呼吸道内的水自然流出,还能起到人工呼吸的作用;或把孩子头脚下垂地俯卧在大人肩上,大人来回跑动,可以把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并有助于呼吸通畅。

  另一个抢救者可做胸外心脏按摩,方法是把手掌放在孩子的胸骨下端剑突以上(即胸部下正中处),进行冲击压迫,用力不要过猛,每分钟约60~90次,这样可以促使心脏排血到周身去。

  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应持续进行到心跳出现并有自动呼吸为止,同时积极联系送往就近的医疗单位抢救。

  如果深水中:

  若在深水中营救溺水宝宝,营救者应从其背部托着头或拉住其胸,迅速游泳拖上岸边,使溺水儿童的鼻口露出水面,但也应谨防被溺水者抱住自己的身体,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绳索或小船,用以保护自己。  


  常见婴儿溺水原因:

  家长在给宝宝洗澡时,由于接电话或其他原因走开一会,宝宝无人看管导致溺水。

  1岁内的婴儿运动协调能力尚未成熟,把头放入水盆、马桶等有水的容易也可能导致溺水。

  宝宝户外玩耍时,家长一时疏忽未注意,宝宝不慎落入水池,河塘所致。

  溺水的严重危害:

  由于溺水缺氧,可导致宝宝脑水肿,造成面色苍白、全身浮肿、昏迷、抽搐、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或消失、视觉障碍等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血压降低、心律紊乱或心跳停止。

  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少尿或无尿。

  导致宝宝体温降低。

  复苏后可能并发肺炎、肺脓肿等后遗症,严重者可呈植物人表现。

  婴儿溺水后的处理原则:

  溺水后的抢救药争分夺秒,一旦宝宝溺水家长一定不要惊慌,更不要浪费时间自责,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为宝宝施救。


  急救措施:

  立即将宝宝救出水面。

  用手将宝宝口腔撬开,取出口中的呕吐物、污物取出。

  解开宝宝的衣服,保持呼吸畅通。

  按压宝宝的胸部,或抓住宝宝的腹部使其倒立,保持头低脚高的姿势让呼吸道内的水自然流出。

  呼唤或拍打宝宝足底,看有无反应,检查溺水小儿是否清醒。

  对于已经没有呼吸的小儿,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具体方法是捏住宝宝鼻孔,深吸气,口对着宝宝的口吹气,吹气量要大,每分钟吹15~20次。

  如果宝宝心跳次数很慢或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是:让宝宝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施救者右手掌平放在宝宝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施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反复有节律地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救治后的护理:

  家长应严密观察,防止溺水后并发症发生。

  可用冰袋放置于宝宝的头部,尽量减少脑细胞损害。

  注意给宝宝身体各个部位保暖。

  可以给宝宝做向心性按摩,促进小儿的血液循环。

  如何避免宝宝溺水:

  宝宝洗澡时家长一定不要因为突然有事而把宝宝一个人留在浴室,如果有事要处理,应先将宝宝包裹好带出浴室。

  家里任何装有水的容器都应该盖上盖子,如马桶、水盆等。

  带宝宝玩耍时一定要看紧宝宝,别让他们单独在有水的地方玩耍。

  抱着宝宝在水边时大人也要注意安全,以免大人宝宝一起掉下水。

  宝宝游泳要戴好游泳圈,并随时关注宝宝是否有抽筋、害怕等不适。

  用游戏或其他方式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

警惕多数父母不知的孩子溺水迹象:没有挣扎

  夏天,很多孩子喜欢和父母一起在泳池里消暑玩耍,但在开心之余,家长也需格外注意随时观察、保护好自己的宝宝,防止溺水情况的发生。

  相信这篇文章很多妈妈都看多——《几乎所有父母不知道的孩子溺水迹象》。  该帖子称,孩子溺水很多时候是直立在水中安静地死去,而不是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会挣扎、呼叫,或平躺、俯卧在水中。

  有的大人因为认知有误差,甚至孩子就在身边命垂一线,却浑然不知,错过了救援时间。

  文中描述:没有任何呼喊,孩子“直立着”溺水了

  文中讲述的场景,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某小区游泳池。

  A和B(代称)两位妈妈正坐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聊天,时不时瞟一眼身旁的泳池,几个孩子在泳池里玩耍。其中一位妈妈的丈夫就站在泳池边盯着,看着水里的孩子们。

  这时候,C妈妈带着小C也来了,小C跟其他孩子一样进了泳池。

  过了一会儿,C妈妈眼光异样地盯着泳池中央,忽然大喊起来:“小C!你还好吗?”当时的小C身体垂直站在泳池里,头露在水面外,睁着眼睛,眼神却显得很迷茫。

  小C没有回答妈妈的问话,C妈妈一看不对劲,马上跳到水里把小C抱上了岸。上岸后的小C猛地吐出了一大口水,像打嗝一样响亮,随后便开始哇哇大哭。

  此时,大家才彻底明白过来:原来小C溺水了!由于没有听到任何呼救,虽然当时泳池里还有不少人,但大家都没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对劲。

  实地探访:大多数情况喊不出来,主要因为情绪太紧张

  关于帖子中提到的孩子溺水时的状态,一位有30年救生经验的游泳中心专业教练员表示:“头露在水面外,孩子就能呼吸,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是不会溺水的。”

  “来游泳的小孩子分为会游和不会游的,一般会游的孩子,即便呛了水进去,也能慢慢浮到水面上,手拍一下,脚乱蹬一下,弄出点动静,很容易被发现。

  而不太会游的孩子,一旦喝到水,会很紧张,肌肉变得僵硬,喊又喊不出来,这时候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大部分救生员表示,游泳馆里基本上没什么大事故发生,大多是遇到点小问题拉一把。万一发生溺水,救生员会在第一时间救援。一般的轻微溺水,把水吐出来,休息一会儿就好了,严重的则需要掐人中或人工呼吸。


  专家解析:“无声的溺水”往往发生在呛水或扑腾之后

  孩子头露在水面外,眼睛睁着,这种情况下是怎么溺水的呢?

  根据专家判断,孩子应该是先经历了一个呛水的过程,导致大脑失去意识,随后才出现“直立”的溺水现象。

  刚呛水的时候,也许孩子也曾扑腾过,但可能因为时间实在太短,并没有引起周围人重视。

  事实上,一般“无声溺水”发生在会游泳的人身上比较多,他们大多泳技不佳,在水里有时掌握不好平衡。

  水中情况多变,水压、水流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尤其是初学游泳的小朋友,有时在能站得住脚的浅水区也会呛水。

  还有一种情况是长时间憋气。有些人喜欢练习憋气,对自己的能力又没有准确判断,时间过长会造成脑中缺氧,从而丧失意识。

  家长误区:判断溺水不能光看孩子是否有激烈表现

  很多人以为,溺水时会挣扎会呼叫,但实际上很难说。等溺水者出现“无声的直立”状况时,其实已经非常危险了。

  溺水者刚处于呛水扑腾阶段时,在水压的作用下,还能通过抓住水面上的东西等方式自救。等他不再扑腾了,便意味着人体启动了溺水本能反应。

  这时候,有些溺水者就会身体上浮,本能反应促使他的嘴巴露出水面想要呼吸,但此时他已经很难挥手或呼救。

  如果家长一不小心,没看到孩子之前的呛水过程,等他看到时,孩子已经安静地头露在水面上,家长却浑然不知危险,这是相当可怕的。

  多名家长都表示,自己会重点关注孩子是否有激烈反应。同时他们也很难做到“眼睛一眨都不眨”,偶尔一个疏忽大意,转过头看到孩子待在水里没事也就不会在意。

  很多孩子刚学会游泳时会觉得自己很厉害,遇到呛水等困难,也想要自己去克服,这是相当危险的。在游泳时遇到问题一定要尽早求助,有时候黄金救援的时间可能不到1分钟。

  提醒:大人一定要看牢孩子,发现异样及时反应

  有些人在溺水后,并不是一动不动趴在水里,而是静静地直立在水中,甚至头可能在水上,嘴巴还会时上时下,很容易给人造成安全的假象。

  如果发现孩子有些异常,大声询问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孩子没反应,一定要马上把他带离泳池。

  游泳尽量选择正规的有专业救生员的游泳场所,平时多锻炼,量力而行。下水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熟悉周围环境,服从救生员安排。遇到脚抽筋等情况应保持冷静,不要拼命挣扎,越紧张越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孩子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或监护下游泳,教育孩子不要逞强,也不要过于兴奋,体力不支或遇到困难时及时求助。

  如果孩子年龄小,一定要看紧点。另外,疲劳、身体状况不好或太饿、太饱时切记不要下水,会比平时更容易造成呛水。

  另外,建议不要携带救生圈。救生圈只适合戏水用,有些孩子过于依赖救生圈,并觉得有救生圈在比较安全,会做一些危险动作,其实救生圈很容易滑落造成事故。

  以下十种情形可用于判断该人是否溺水:

  1、头被浸没于水下,嘴巴露出水面。

  2、头向后倾斜,嘴巴张开。

  3、双眼无神,无法聚焦。

  4、紧闭双眼。

  5、头发盖住了前额或眼睛。

  6、看似直立于水中,腿无法运动。

  7、呼吸急促或痉挛。

  8、试图游向某个方向,却无任何前进。

  9、试图翻转身体。

  10、做出类似攀爬梯子的动作。

来源:幼儿教育专家 网易亲子 太平洋亲子 YY网 版权归原作者

编辑整理:紫晶逸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必备:宝宝洗澡游泳溺水紧急救治办法
噩耗!17个孩子全部死亡!教育部紧急通知:请务必转给家长和学生!
你知道吗?落水时,一个水瓶也可救人!这些防溺水措施快学习一下
痛心,6名学生溺亡!这份防溺水知识,转给每位孩子、家长
噩耗!17名学生溺亡!教育部紧急通知:严防溺水,刻不容缓!请老师务必转给家长和学生!
半桶洗澡水险些害了一岁女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