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2年岳飞的后代找到毛主席,请求安排工作,毛主席回了5个字
userphoto

2023.09.30 上海

关注

1952年,两封来自岳飞后人的求助信被送到毛主席的办公室,请求毛主席帮忙安排工作。

岳昌烈在信中表示生活窘迫,想要向毛主席申请救助,给他一份体面的工作,信件的最后引用了岳飞的《满江红》,而落款,则是岳飞第二十七世孙,岳昌烈。

这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不过三年时间,百废俱兴,毛主席细细看完了所有信件内容,看到那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十分感慨,细细思考后回复岳昌烈五个字并改变了岳昌烈的后半生。

岳昌烈真的是岳飞后人吗?他的生活为什么如此窘迫,毛主席如何用五个字改变了他的一生?

时代夹缝中的岳飞后人

岳昌烈的确是岳飞的第二十七代世孙,1899年他出生在晚清时代的一个书香世家,幼年时期学习了许多八股文。

他很容易地考到了一个秀才的名头,即便他的所有学识在民国成立以后变得毫无用处,不管怎样,这个时候岳昌烈是个知识分子,他非常顺利地进入了绍兴、嘉兴等地的学堂教书育人。

照理来说,像他这样稀少的读书人应该会受到社会的尊重,但架不住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岳昌烈脾气倨傲古怪,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还常常与学校的其他知识分子产生冲突。

他完美地诠释了“文人傲骨”的执拗性格,难以融入校园腐败的氛围当中,也不愿意同那些人同流合污,即便被校长拉去谈话,他也不将这样“恶心”的校长放在眼里,最终遭到学校开除。

而因为他受到了家庭封建思想的影响,属于保守派晚清文人,哪怕人贴着他耳根吼一句“大人,时代变了”,他也非常执拗地不愿接受时代变迁,成为了被旧派和新派孤立的怪人。

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倒台,中国的社会再次混乱起来,旧式学堂纷纷关闭,一直不愿学习新知识的岳昌烈丢了饭碗,他的秀才身份失去了意义,不敢拿到人前说道。

没有了经济来源,岳昌烈的生活开始变得困苦,身体条件也每况愈下,在长辈接连去世的情况下,岳昌烈开始变卖家中的东西,直到家产所剩无几。

岳昌烈迫不得已变卖了自己家的祖宅,自己独居在一个破旧的小屋里,陪伴他的只有一些不值钱的清朝书籍和先祖岳飞的书。

过去岳昌烈的家庭条件优越,除了读书以外他没有操心过任何生活上的事,独自住进阴暗潮湿的小屋后,因为不懂得如何打理生活,岳昌烈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哪怕是床单被褥发霉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但即便生活困苦,岳昌烈也没忘记坚持读书,他常常习惯性地跑到附近茶馆看书,省吃俭用将钱花在学习上。

因为家境不好和思想迂腐,岳昌烈到成家的年纪都没有结婚,他的前半生一直都保持着自己文人的习惯和风骨,很少与他人交流。

虽然岳昌烈不愿意接受时代的变迁,但他还是渐渐地在时光中学会了很多新知识,并自学了英语和日语。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岳昌烈所在的浙江也遭受到了日军的侵占。日本人还在浙江开设了很多学校,想要用文化入侵中国的下一代,以便更快更完全地达成自己的侵略野心。

日本人在浙江地区大肆招聘懂得外语,尤其是日语的中国人,因岳昌烈在多年的学习中已经变得精通中日英三国语言,哪怕他穿得破破烂烂,日本人还是跑来邀请他去做教师。

岳昌烈的倔强是刻在骨子里的,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是“精忠报国”的岳飞后人:“给日本人工作,那不就成汉奸了吗?”

他不愿给自己的家族抹黑,更不愿背叛民族,于是就开始四处奔逃,让本就不容易的生活更加艰难。

大隐隐于市,好不容易熬到了日本投降,生活得到一丝喘息,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使本就满目疮痍的社会再度被卷入战火中。

在这几年的生活中,岳昌烈找过好几家当地的学校表示想当老师,因为他这辈子除了读书和学习也没什么本事。

但南京政府管控下的学校均为公立学校,师资进出和调动必须经过政府教育部,内部腐败至极的南京政府又怎么理会穷酸落魄的岳昌烈呢?

“没有人脉就掏钱,没钱还想进入政府单位工作?别以为自学两本旧书就能教书育人。”南京政府方面直接驱赶了岳昌烈。

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整个社会焕发出一股别样的生机,岳昌烈也看见了希望,于是他又前往一些新设立的学校打算应聘教师岗位。

可惜的是,因为这时岳昌烈已经50岁,干不了多久就会退休,同时他也不是党员,学校无法接收他。

新中国的确缺乏知识分子,但为了国家的稳定,在教育方面需要的都是思想先进的人才,当时的学校都会优先考虑从军队退役的共产党文员教员。

年过半百却仍然难寻工作,失落的岳昌烈只好回到自己的破旧房子里,重复着一天又一天地学习。

飞向中央的求助信

1951年的时候,岳昌烈实在是难以忍受困苦的生活,抱着新中国思想开放的心态,他以岳飞后人的身份给中央写下了一封求助信。

信件寄出以后,岳昌烈羞愧难当,他虽然一直过着形似乞丐的生活,但他的精神却一直无比富裕,他认为这是件无比羞耻的事情,以至于不敢向人打听回音。

这封信经过县政府的传递到了中央,可那时中国正忙着帮助朝鲜对抗美国联军,不论是国际局势还是战况都异常激烈,中央政府的每位官员都在超负荷运转,导致岳昌烈的信件在传达室内搁置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等待了一年时间都没有收到中央的回信,倔强的岳昌烈内心非常焦急,于是再次执笔写了一封信寄给毛主席。

两封信件被一起送到了毛主席的办公室,毛主席也被这两封信件给吸引住,开始细细阅读了起来。

信件的开头岳昌烈就作下了自我介绍,表示自己是岳飞将军的后人,而此前毛主席正在安阳汤阴视察,参观过岳飞庙。

岳飞在毛主席的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所写下的《论持久战》也正是受到了岳飞军事思想的启发才创作出来,每次听闻岳飞的事迹,毛主席都会被岳飞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在1938年的抗战演讲中,毛主席就曾慷慨激昂地提及过岳飞,表示英雄不问出处,岳飞也是从小小的将士做起,秉持着一颗爱国之心,到最后收复家国,建功立业。

岳昌烈虽然有些腐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文采,在几十年的学习中,他的遣词造句非常深邃精练,言辞中无一不透露着他的与众不同的思想和文学功底,毛主席在读完信件后也深深被他的文采所折服。

赞叹之余,毛主席也注意到了岳昌烈窘迫地求助,岳昌烈并未在信件中提出过分的要求,只是说明了自己因夹在新旧时代中难以生存的境况,希望毛主席能帮忙解决问题。

一位饱读经书文采斐然的读书人竟找不到工作,岳昌烈本身并无过错,相反,他始终以儒家思想为己任,没有因生活穷困贩卖自己的尊严。

他没有与清廷腐败学堂同流合污,也没有听取日本人的诱惑卖国求荣,即便因拒绝日本人而遭受暗杀,他也从未服过软。

岳昌烈的确是个迂腐的疙瘩,但这并非他的过错,而他本人也一直凭借文人傲骨,坚强而清廉地活在世上。

毛主席向来铁面无私,从不动用权力给前来求助地家人朋友在中央或是地方谋取一官半职,在他看来,自己所拥有的权力也只不过是信任自己的人们所赋予,如果随意辜负人民的信任,他又怎么好意思继续在这里为人民服务?

岳昌烈的情况非常特殊,他本人并非没有能力找到工作,是时代束缚住了他,而他也一直继承着先烈的遗志,愿意为了民族大义而放弃富贵生活的诱惑,在无比混乱的时代坚守住本心与立场。

国家不需要岳昌烈这样的文人冲锋陷阵,他没有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为社会添乱,其实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可贵的事。

再加上他找不到工作,也有一定背景身份的原因,毛主席斟酌了很久,才思考出到底怎样帮助才能合乎情理,又能断绝向社会传递错误的信号。

岳昌烈是值得帮助的人才,本来毛主席是打算从自己的稿费当中抽出部分金钱直接转交给岳昌烈,但想着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即便岳昌烈收到钱财,也没法解决他一直以来遭遇到的窘境。

岳昌烈寄信的本意也并非想向毛主席要钱,而国家干部直接经济援助他,也必定会影响社会风气,让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渐渐乱套。

思考了很久,毛主席回复了“可适当照顾”五字传回县政府。

不忘先烈,不忘民族英雄

政府的干部自然知道毛主席的忧虑,先是送上了一些救急用的费用给岳昌烈,让他好好生活,不要辜负了组织的关心,有什么问题可以来咨询。

这次的回应终于有了答案,岳昌烈非常激动,他非常感谢毛主席能够对自己这样一个迂腐的老头一些照顾,但他只是想让毛主席解决自己身份上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拿上一笔钱财。

缓过神来的岳昌烈找到工作人员,表示自己无功不受禄,这份钱就当是借的,希望政府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个活计,工资就从这些钱里扣。

即便岳昌烈说话有些文绉绉的,工作人员依旧对岳昌烈端正的态度表示非常认可,而政府的确有一份非常适合他的工作要交给他。

新时代的到来自然引发了学习新知识的风尚,经历过战争和时代的变迁,像岳昌烈这样研究旧时文化、没有政治错误的文人已经很少了。

不久以后,岳昌烈接到政府通知,要他去文史馆担任历史文学的研究人员,让他将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中的精华传承下来。

这是岳昌烈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刻,正式报到时,他还翻箱倒柜找出了自己最整洁的衣服,振奋着精神赶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这个安静偏僻的岗位非常适合情商为零的岳昌烈,而文史研究中对于书籍的规整与管理,也非常适合他这样热爱书籍的人。

研究馆馆长常常笑着对岳昌烈说,这正是上天赐予他的幸运与使命,他不仅为历史文学作出了一定贡献,还充分发扬了先祖的精神。

在领导的指示下,岳昌烈也渐渐学会了新的知识,有意识地运用起合理的筛选与整合手法,在漫长而大量地研究中逐渐明悟。

等适应了这份工作以后,岳昌烈也渐渐走出了“时代变迁”这个阴霾当中,不再像过去那样对新事物茫然无措,整个人从骨子里焕发出了光彩。

毛主席在听闻岳昌烈的后续故事后也非常感慨,即便时间过去百年,国家始终无法忘记民族英雄,更无法放弃对他们优秀后代的关注。

那时正值清明时节,毛主席到杭州视察,突然询问浙江省公安厅的厅长王芳是否会背诵岳飞的《满江红》,王芳拍拍胸脯自信说道千古佳作怎敢忘记,并当场流利地将《满江红》背诵了出来。

听后,毛主席内心激荡地对王芳说道:“清明我无法亲自前去岳飞庙,请你代我购买几个花圈,送到庙中,费用我这里给你,花圈上不必出现我的名字。”

岳飞、岳昌烈与毛主席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遭遇与社会背景,他们的生活本应没有交集,但同一份家国情谊却让他们交织在一起,留下这一段平淡又不平凡的故事。

来源:历史求知所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2年岳飞后代岳昌烈写信,希望得到照顾,毛主席知道后这样回应
1952年岳飞后人写信给中央,请求照顾生计,毛主席是如何批示的?
1952年岳飞后人给中央写信,希望得到救济,毛主席得知后如何回应
主席打开信一看,这位老人自称是“岳飞后人”,因为生活困难,请求政府给予“特殊”照顾,一向不喜“搞特殊”的毛主席最后是如何批示的?
1952年岳飞后人写信给中央,请求照顾生计,毛主席是怎么批示的?
1952年岳飞后裔败光家产,写信求中央救济,毛主席皱着眉批示八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