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报校刊就是学校一张“名片”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校报近日出满100期,学校邀请市、区新闻媒体的记者和校报历届主编,开了一个“校报百期纪念暨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从校园文化的视角,为校报未来的走向把脉。  

如今,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大为增加,尤其是校园网的建成,使他们能更为便捷地了解信息。那么,校报校刊还有存在必要吗?上海工商信息学校校长方德明说:“校报就是学校从设计到制造的文化产品,她具有独特的功能,受到师生的钟爱,这种土生土长的东西很有生命力。”
  学校历史的“积淀”
  据记者采访了解,目前在本市中小学、中职学校中,校报依然“经久不衰”,大约有七成以上的学校拥有校报或校刊,有的学校校报和校刊还“比翼双飞”并存。
  沪上名校大同中学《大同》校报也已过了百期,每次出版后,学生都争着阅读。校长盛雅萍欣喜地说:“校报,其实就是学校火热生活的一种忠实记录。每期校报,串起来就是一部学校发展的历史。”同样,晋元中学主办的《晋元》校刊,很注重校园生活的积累,每一期杂志,基本上反映了学校办学的轨迹,多年积累摆在书架上已很有架势了。校长王丽萍称校刊是办学的“见证人。”最近,嘉定区实验小学还创办了新的校刊。
  学生成长的“土壤”
  办校报校刊,最得益的是学生。这方沃土,这块园地,这个舞台,给了学生实践和展示才华的机会,积累了他们受益一生的人生经验,收获了他们孜孜以求的梦想。许多校报记者、文学社成员已成为代表学校参加各类征文比赛的主力选手并频频获奖。工商信息学校现任社长朱陆霞说“内心十分感谢校报这一展示自我、书写个性的平台,每一次把情感和看法诉诸笔端时我都能从中得到一份收获。”“这些专属的记忆如今都已凝聚成了手上那一张张精美的报纸,它对我而言承载了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是我一生想要去珍藏的。”已经升入大学的校报记者茅家隆说“因为当初多写、多读,让今天的我可以自豪地说:因为校报,让我爱上了写作,让我把‘我手写我心’贯彻得淋漓尽致。写作使我更加地贴近生活,关注小事,懂得道理,让我从一次一次写作中成长起来、内敛起来,它带着我从懵懂走向了豁达、智慧。也因为我以前的积累,现在大学的辅导员老师很欣赏我写的大事记、简讯。”浦东新区观澜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观澜》校报办得很有生气,一位小记者说:“向校报投稿,当小记者,不仅培养了我的爱好,会作文,而且学会了交往,会做人。”
  对外交流的“窗口”
  “校报校刊就是学校一张‘名片’”,七宝明强小学校长吴国丽对每期校报的编写出版亲自把关,力求精益求精。虹口区新华初级中学《新华初人》校报,已连载老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撰写的专栏,达60多篇。
  校报校刊传递的思想、精神,尤其为办报办刊人所注重。上海一师附小办的《乐学》校刊,以校训和愉快教育为主旨,内容很有思想性、启示性和趣味性。曾刊登过一组“学生心声”,让人看了动容;展示的老师小时候照片的“猜猜看”,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校长鲁慧茹认为,校刊要给予学生以精神食粮和特殊的营养。普陀区洛川中学办的《洛川》校刊,因质量上佳,还获得了中国语文报刊协会颁发的”优秀校办报刊”的称号,校长刘爱武说:“校刊也要讲究品位和格调。”
  面对校报校刊的火热,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在充分肯定这种校园文化的前提下,还要提高办报办刊的质量,不能写成“流水账”,也不能做成“简报式”,要源于校园生活,同时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发挥导向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校园推广的一些总结
为什么语文天生重要
我在二中三十五年
[转]当前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缺失与应对策略
新校规:不订婚不许毕业
解放前的宁波四中校刊(谢振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