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业学校提前招生调查
提 要: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招生,始终是摆在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施提前招生不失为一大新的举措。但调查发现喜忧参半,利弊同在。因此,必须高屋建瓴,宏观调控,科学决策,规范招生,以促进职业教育积极、稳妥、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提前招生 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一些地区对初三毕业生实施了提前招生的政策,让一部分初三学生毕业考试后动员、报名、升入高一级学校(主要是职业学校),这不失为改革招生制度的一大举措。就其现状看,某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了适应社会价值取向,满足学生升学需求,提高招生录取率,以提前招生承诺为学生提供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机会来吸引学生和家长。而对学生招入职校后的教育和管理则很少研究。由于提前招生是个新事物,对招生学校的宣传或肆意夸大,或无端贬损,家长、学生、社会对提前招生及招生学校还不很了解,因而择校有的顾虑重重、疑惑不解,有的忧心忡忡、不想不愿,有的举止盲目、心中无数,有的遵循指点、言听计从。现笔者就本地区几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近两年提前招生情
况进行了调查,并略作分析,恳盼同行方家不吝赐教。
 
 
 
 
一、基本情况
 
 
录取
情况
总数
性别
团员
户口
各年龄段学生分布
城镇
农村
14周岁以下
 
 
15周岁
 
 
16周岁
 
 
17周岁
 
 
18周岁
 
 
19周岁
 
 
3962
2022
1940
2578
662
3300
42
 
 
566
 
 
2472
 
 
768
 
 
108
 
 
6
 
 
择学原因
本人
自愿
老师
动员
家长
意向
成绩
较差
家庭
困难
学习
技术
想拿
文凭
早日“解放”等其他原因
1231
634
459
762
261
419
78
118
编班形式
与中招学生混编(√)
单独编班( )
前两种形式都有( )
思想品德
优秀
1426
一般
2034
较差
502
学习习惯
优良
1222
一般
1792
较差
948
专业思想
牢固
1132
基本巩固
2066
动摇
764
初三时的成绩状况
班级前10名人数
班级后10名人数
其他名次人数
185人
1422人
2540人
进校后文化成绩摸底比较
科目
提前录取学生(3962人)
中考后录取学生(849人)
85分以上
60-84分
59分以下
85分以上
60-84分
59分以下
语文
492
2556
914
312
530
7
数学
116
2267
1579
303
510
46
外语
312
1855
1795
416
421
31
三门全及格人数
1268
824
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2004、2005年秋季提前招生学生,涉及到102个班级、18个专业。调查结果显示,提前招生3962人,其中男生占51.03%,团员占65.1%,农村户口学生占83.3%,年龄大多集中在16至17周岁之间。提前录取的3962人中有31.1%为本人自愿,16%是老师动员,19.2%为成绩差,11.6%为家长意向,6.6%为家庭经济困难,11%的是为学一门技术、将来好找份工作,3%想早点解脱、寻求自由,还有1.9%的为了拿一张职高文凭。经培训、管理,发现这类学生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目标的不定性。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选择职业学校不很自愿,有的迫于无奈,极不情愿;有的家庭所迫,自己没法;有的反正无所谓,随便选一个;有的因其他原因进入学校。二是品德的不良性。从提前录取后的培训(6月份进行)了解到,一些学生占有抽烟、喝酒、打牌、打架等恶习,争强好胜,没有明确的是非界限,不能自觉规约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差,自觉不自觉地违反校纪班规。三是习惯的慵懒性。这类学生目的不明,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做了和尚连钟也懒得撞,课上分神,作业抄袭,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成绩不理想。四是性格的好动性。这批学生男女比例适当,年龄分布较为合理,但他们性情活泼,外向好动,有时显出烦躁、不稳定,容易形成不健康群体,比正常的中招学生更为“成熟”、“老道”。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对提前招生学生强化管理,进行各项专题教育活动:
 
 
——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时间在6月份进行),组织他们参观校园、校史室、荣誉室,举行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新老学生联欢会,系统进行初三、职高的衔接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热爱职校、热爱专业等教育,并正常进行语文、数学、外语、美术、体育、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和培训,使这批学生能尽快适应职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澄清思想,端正态度,轻装上阵,自觉地融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潮流之中。
 
 
——与中考生一起,于新学期开学后举行为期一周的军训,进行遵章守纪、常规养成、集体观念、做人与交往、考风考纪等教育,开展“六爱”、“六讲”、“六反对”、“十排十查”以及文艺演出等活动,要求他们从严规约,入情入境,启发感悟,诚实做人。
 
 
——切实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理想和前途教育,进行入学后的学习常规培训,严格学风的检查考核,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真正能心甘情愿地投入到学知识、学理论、学技能的队伍中,进得来,学得上。同时要求全体教师及服务人员平等对待他们,既教书又育人,不歧视、不辱骂,耐心辅导,循循善诱,促进他们与中考学生一起成长,共同成才。
 
 
二、利弊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看,实施提前招生的举措,得失同在,利弊参半,对毕业学校、招生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利弊简述如下:
 
 
(一)利:
 
 
1、分流适时,利于毕业学校管理。初三毕业学校和班主任、老师经过多次的任教和筛选,对毕业生情况已了如指掌,孰智孰愚,孰是孰非,泾渭明晰,尽早让学生分流,做到乐学者留,厌学者去,让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继续发展,这样,减少了初三冲刺阶段教学和管理的压力,保证了中考学生的纯洁和参考学生的质量,也提升了升学率、合格率和优秀率。
 
 
2、政策保护,利于招生学校稳定。在普高热、职教冷的严峻形势下,制定向职校倾斜的政策,至少给职校两次招生选择的机会,为职业学校提供了政策优势,确保了生源,让职校先有部分学生“进帐”,“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招生低潮中增强了信心和希望。
 
 
3、指向明确,利于初三学生选择。在一部分学生早已厌倦了初三那种“罐头式”学习生活而祈盼早日解脱之时,实行提前招生,无疑是瞌睡送了枕头、久旱降下甘霖,使初三学生早已烦透了的学习负担顷刻卸去,即刻舒坦,有自由感、轻松感、归宿感。
 
 
4、机会驱动,利于学生家长定夺。一些家长存在因子女成绩不好而参加中考揭榜难堪、脸面无光的顾虑,有了提前招生录取的政策,也算给了台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子女有学上,花钱又不多,两全其美,家长何乐而不为。因而孩子愿意,家长既欣慰又满意。
 
 
(二)弊:
 
 
1、毕业学校——借机清班赶人。
 
 
因是提前招生,一些初中一味急于将品德不良、成绩又差的学生“请”出校门,图个轻松,未能全面、认真、细致地向社会、家长和学生宣传提前招生政策,致使一些家长和学生对此不很理解,因而产生抵触情绪,与学校胡扯蛮缠,工作不畅,效果不佳,有悖于提前招生这一举措的初衷。
 
 
2、初中学生——引发不良影响。
 
 
(1)对毕业生而言,因提前招生让一些学生不参加中考,先于正常毕业生一个多月离校,易使这部分学生产生特殊学生的“另类”感觉,自卑消沉,自暴自弃,并直接影响到日后职高阶段的学习。(2)对非毕业班学生来说,因有“前车之鉴”,高年级哥姐们的处境让初一、初二的学生过早地领略了提前离校的甜头,易产生“学不学无所谓,反正有学上”的思想,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致使这些学生在校不好好学习,放弃学习的学生也将与日俱增,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管理。
 
 
3、学生家长——阻隔升学内需。
 
 
因不十分了解提前招生的做法和要求,家长对学校、班主任的宣传、动员和劝说,或置若罔闻,或不予理睬,或消极应付,或直面交锋,不肯也不愿让自己的子女走“捷径”、拣便宜。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读了三年初中,为的就是中考,孩子的考试权利不应剥夺,尽管中考后孩子可能还会被职校录取,总觉得提前录取名不正言不顺,正当的升学愿望受到阻隔,学生和家长都不自在。
 
 
4、招生学校——深感无所适从。
 
 
(1)实行提前招生,大量的工作要做,诸如精心策划、强化宣传、建立组织、提前招生等,这些都是在正常教育教学的同时进行的,而时隔不久,中考后的招生又开始了,一些与提前招生重复的工作不得减少。所以前后两次招生给职校增加了工作的难度,时间长,事情多,耗财、费力。(2)提前招生中相当一部分是不受欢迎的学生,品德不良、成绩较差、非智力因素不好,这类学生流向集中,给职校的教育、教学、后勤等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3)因是试行提前招生,一些学生虽已报名缴费,但思想上不稳定,犹豫观望,摇摆性大,正式开学时报到率偏低,流生现象严重,易形成招生的虚假繁荣。(4)尽管职校形势不容乐观,但一些国家级重点职校规模大、口碑好、教育教学质量高、升学就业可靠,按正常程序招生,本应可以也能够招到更多更好的学生。而实施提前招生措施后,打乱了学校正常的工作步骤,欲罢不能,欲招不愿,提前招生的各项工作又不敢有丝毫懈怠,大有应付和“陪招”之苦。(5)由于招生市场的不规范,一方面生源学校“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一方面招生学校“找米下锅愁饭吃”,招生学校与毕业学校、招生学校之间以及毕业学校之间缺乏沟通理解,或多或少会出现因招生而冲突、碰撞甚至污陷、抵毁他人、他校的现象,使本应正常而纯洁的招生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玷污了招生市场,毁坏了职教声誉,带来了不应有的后果。
 
 
三、对策建议
 
 
为了真正实现普职比,逐步扭转职教滑坡的局面,保证职教健康发展,根据以上调查与分析,笔者以为不论提前招生与否,应做到如下四点:
 
 
1、高屋建瓴,宏观调控。提前招生不失为一条一举多得的招生改革举措,它既保护了职业学校的生源数量,更保证了普通高中生源的质量,又使初三学生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各择其校、各得其所。但为了真正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保证职教与普教的适当比例,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战略眼光,高屋建瓴,统筹考虑,切实处理好普教和职教、提前招生与正常招生等关系,以防止招生工作中的不公平竞争。事实上,从历年来的招生情况看,一些国家级重点职校的招生与普通高中已成并驾齐驱之势,录取线甚至比有些普通高中高出好多。因此笔者以为提前招生这项举措应视各地区情况而定,可搞可不搞的不要搞,要搞就必须严格调控,精心部署,确保招生工作朝着积极、稳妥、健康的方向发展。
 
 
2、整顿市场,规范招生。随着提前招生工作的开展,初三学生像俏卖的商品一样被“炒”热了,少数学校和“好心人”打起了定人头数钞票把学生卖掉捞一把的算盘,“有偿招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玷污了本来就不理想的职业教育形象,致使一些学生、家长鱼龙难辨、良莠不分,个别毕业学校为少量的蝇头小利而捅了自家的“蜂窝”,招生学校也肆无忌惮地实行“有偿招生”,伤害了教育的尊严。不管招生开放与否,教育行政部门在出台招生政策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整顿招生市场,严肃查处招生中的违纪事件,有效地遏止不规范的招生行为,还教育高尚、纯洁的本来面目。
 
 
3、深化改革,自我发展。作为提前招生的“婆家”——职业学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为迎娶“皇帝的女儿”,应明确办学宗旨,紧贴时代脉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外树形象,苦练内功,念好“招”(招得进)、“留”(留得住)、“学”(学得上)、“派”(派得出)这“四字经”,磨好升学、就业这把双刃剑,改革招生制度和办学模式,扩大自身影响和声誉,把学校做大、做强、做优,增强竞争性,经得住招生严峻形势的挑战,始终应付裕如,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4、广泛宣传,深入人心。市场经济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招生工作中,职业学校特别是省级以上重点、骨干学校应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传单、广告、专栏、讲座、宣传牌、联谊会等各种形式,大张旗鼓、深入广泛地宣传职教成果,展示职校在专业、师资、教学、设施、质量、就业、升学等方面的特色,以吸引众多的学生、家长的眼球,让他们感到上职业学校同样有出息,毕业生进可升学,退能就业,出路畅通,前途无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2009年全县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代撰)_我就是我,不变的我
“打死也不读职高”,职业教育何时才能走出舆论困境?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河南职校校长纷纷“吐槽”:中职招生历尽辛苦
(2)860万中职招生任务靠什么来完成
论文:职业教育中的对口升学 论文网
加快职教招生立法 服务职教大省建设 - 安青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