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新 古雅 超逸——读王鉴的《仿黄子久山水图》

      清代著名画家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是明代大文学家王世贞的孙子。据说他家中收藏了大量的名画,丰富的家藏为他学习历代名画真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王鉴自幼遍临宋、元名家墨迹,摹古功力很高,笔法非凡。他虽摹古,但不是对古人原作进行抄袭和复制,而是借古人的技法来表现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他不只擅画水墨山水,对设色山水画也颇有造诣。尤其是他的青绿、浅绛山水画,用笔缜密秀润,设色妩媚明朗,颇有特色。其山水画运笔超逸、用墨浓润、皴法爽朗,有沉雄、古逸之趣。
  王鉴的这幅《仿黄子久山水图》(见右图),就是在临摹古画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而创作的,有他自己的特色。此画为绢本设色,纵151厘米,横66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纵观全图,坡岸上石矶堆砌、层叠向上,远处山体高耸,峭壁悬崖,气势壮观。山上林木葱茏、青翠、茂盛,清气袭人。远处山涧,瀑布飞流直下,泻入溪中。岸边、山腰上建有水榭亭台、屋宇楼阁,或隐或现。一高士神态安详,端坐于水榭中,环视着四周淡远的景色。他那悠然自得、轻松惬意的神情深深地感染着观者。
  此画为竖构图,景物布置得繁而不塞、杂而不乱,可谓层次分明、经营有序。画家用浅赭色染树干、坡脚及屋墙,树叶和崖顶的平台用石绿色染出。由于山石多次以淡墨皴染,又用焦墨反复积加,所以画面显得浑厚壮观。不过,山石用笔含蓄内敛,丝毫没有外露的痕迹,皴法细密、刻画准确、墨色浓润,所以又为画面增添了灵秀之气。再加之少量的赭色晕染,使画面达到了刚劲与柔美、雄浑与雅秀的统一。更值得一提的是,画家在设色上并非勾勒填彩,而是将石绿、淡赭、水墨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故此画没有以往青绿山水画的俗艳之气,而是别有一种雅淡之韵、灵逸之趣。王鉴在青绿设色上是少有的高手,据说清代三百年间的山水画家中很少有人能超过他。这一点,由此图可窥见一斑。
  此图款署“庚戌九秋,仿黄子久笔意,王鉴”,下钤“王鉴之印”。王鉴的画大多题“仿”古人,如“仿北苑”、“仿令穰”、“仿雪松”、“仿江贯道”、“仿董源”、“仿巨然”等。但他的“仿”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古人的笔墨技巧、构图布局,而是重在体味、吸收、融汇前人的笔墨结构,以形成自己的山水画语言。此图便是画家以模仿黄公望的笔意为主,又融合董源、巨然两家之萧散、平淡的风格绘成的。画家用墨色由淡及浓地层层晕染,使作品虚实有致、层次丰富。此画较黄公望的画更加清润、明洁,有一股清雅的书卷气。王时敏称王鉴的画“以秾丽为宗,然高华、秀逸兼而有之”。
  另外,由于王鉴过于注重对笔情墨韵的表现,被古代画家的技巧、规范所羁绊,所以他的画在个性的发挥和真情实感的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与王鉴同时代的王时敏也创作了一幅《仿黄子久山水图》。王鉴小王时敏七岁,二人交谊深厚,画风类似,在画坛并驾齐驱。两图相比,王鉴用笔较为厚实,用墨浓润,绘画功力较王时敏要深厚。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后改字元照、圆照、元炤,号湘碧,又号染香庵主,太仓(今属江苏)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人称“王廉州”。明亡后隐居不仕。擅画山水,多模仿宋、元诸家。善于青绿设色,皴染兼长,自谓“皴擦无自撰之笔”。画风华润,纤不伤雅,较平实。与王时敏、王原祁、王石谷、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或“清六家”)。著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
  王鉴流传下来的作品较多,大多存于各大博物馆内。作品《梦境图》、《夏山图》、《仿叔明〈长松仙图〉》、《仿梅道人〈溪亭山水图〉》、《九夏松风图》、《青绿山水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仿古山水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夏日山居图》、《烟浮远岫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仿黄公望山水》,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摘自《中国书画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六家(资料来自互联网)
他们的山水画,影响了太多的国画家,至今还有很多人在学他们的画!
王鉴山水画
松风鸣涧(山水) 王翚国画
我看:“四王””【小随笔】
清代画家王翚高清山水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