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暖了还是冷了?

全球暖了还是冷了?

  关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是人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可自去年末到今年以来,北半球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北方地区却经历了一个罕见的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气温屡创新低。这一切加重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趋势走向的困惑:地球气候,究竟是在变暖还是变冷?
  
  变暖还是变冷?
  
  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会同意,根据检测数据显示,过去100年里,全球平均气温确实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温度上升导致的冰川融化就是一个确凿的事实。但共识也仅此而已,对气候变化未来趋势的判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原因与幅度,以及气温上升对生物圈的影响,科学界的意见并不统一。
  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过去的1000年里,20世纪是温度最高的。这种观点也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多次引用。然而,也有科学家认为:“这是一家之言,我们现在缺乏确凿的证据证明20世纪是最暖的一个世纪。”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泮勤说。
  科学界的普遍共识是,地质历史时期内,曾不止一次出现地表温度及二氧化碳浓度都远高于今日水平的时代。历时来看,地球上的气温变化是起伏巨大的,并且呈现出周期性。如此看来,我们所经历的全球变暖就不是独一无二的。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升温的速度是否远远超出了地球历史上的变化。
  与全球变暖的主流观点相对的是,一小部分科学家认为,全球正在变冷。而近年冬季北半球的罕见暴雪寒流天气,在近期更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气候变暖的质疑。
  尽管有科学家认为,局地的暴雪寒流只是随机事件。但也有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海洋冷暖周期交替而导致的“小冰河期”的开始,并预测此后全球将进入持续数十年的变冷阶段。就连英国的《每日邮报》也耸人听闻地使用了“小冰河时期开始”的标题,而刚刚经历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人们,不禁对这场挽救“全球变暖”的世界性运动如何进行下去也产生了疑虑。
  其实,“全球变暖”并非一个严谨的用词,它在日常聊天时通俗好用,然而却很容易使人忽略其背后的复杂含义,因此,“气候变化”一词正被越来越多地用来取而代之,以表达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的气候和由此引发的各种不稳定的天气现象。
  另一个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出现在“天气”与“气候”这两个词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此的解释简明易懂: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测量的时间跨度,天气是大气层短期内呈现的状态,气候则是大气层长期(10年至100万年以上)的表现。对应到生活中,普通人接触到的往往是与天气相关的信息,比如天气预报,而非气候预报。所以,最近的大雪、低温是异常天气乃至极端天气,但不能简单归之为“气候变冷”。
  
  难以掀起的盖头:气候研究的不确定性
  
  对于全球气候走向和极端天气状况的解释,科学家众说纷纭。判断上的分歧归根结底,来源于气候研究的不确定性。
  相对人类不到万年的文明,地球已经走过了46亿年,气候研究的历史也不长。气候变化对于人类而言,仿佛一位“新人”,我们努力要掀开它的盖头,也许掀开一角后才会发现,它依然是位“新人”,我们永远无法穷尽对它的认识。
  气候研究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数据的不确定性。用以测量温度变化的现代温度计的雏形,直到17世纪才出现,全球表面温度的记录最早只能追溯到1850年,对之前气温的一切推断都必须来自代用资料。即便是出现了温度计之后的数据也难以避免误差,不同的人去读,读出来的数字一定会有微小的误差,温度计的刻度偏差也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气象观测点的位置,也会极大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许多观测点位于人口密集地区,在热岛效应的影响下,过多选用城市观测站和陆地观测站的记录,必然会导致对全球增温幅度的高估。
  比数据上的不确定性更为复杂的是,气候研究模型的不确定性——我们不确知哪些因素起了怎样的作用,甚至在专注于一些因素的时候,会将重要得多的因素完全忽略。
  比如,假设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一共有100个,以我们目前的认知水平和可测知的能力,只能研究其中的三五个,于是科学家在设计模型时,就会假设在剩下的90多个干扰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逐一分析这三五个因素单独变化所引起的结果,这显然只是实验室中的理想状态,从而造成了科学家提出的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与现实不吻合。
  
  全球变暖=世界末日?
  
  不久前,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阿根廷一对父母“为了让家人避免因全球变暖而产生的恶劣影响”,开枪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后自杀。什么时候全球变暖已经等同了“末日预言”?即使全球真的变暖,会有如此可怕吗?
  冷暖交替,本是地球的常态。地球从诞生至今已经有46亿年历史,就我们目前所能了解的20亿年地球气候史中,地球就曾几经“寒暑”:历经三次大的寒冷期(冰期)和两次“超级全球变暖”时期。并且,真正的冷暖交替都是以万年为单位的,我们大可不必为最近30年气温的升高惶惶不可终日。
  人类文明的兴盛期都曾发生在气候温暖的时期。大约在一万年前,又一次冰期结束,地球进入了世界性的气候回暖期,四大文明古国正是在这个时期相继兴盛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正好发生了一次气候变暖,而且是近2000年来的一次最暖时期。
  如此看来,曾经发生的气候变暖事件,并没有把地球和人类推向末日,那么发生在现在的全球变暖又会带来什么呢?
  我们的“常识”是,气候变暖会引起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然而,有时冰川融化也可能导致陆地上升,这并不是天方夜谭。
  芬兰沿海的瓦尔肯群岛地区陆地抬升非常剧烈,在这里每年会从海中升起约1平方公里的土地,造成这个奇迹的就是冰川融化。因为冰川消失,原来被冰川压迫而下沉的大陆,就开始迅速抬升。这种地壳均衡现象,是一个普遍的地质学规律,在格陵兰岛和北欧一些寒冷的海岸地区,都曾发生过或正在发生。
  马累是马尔代夫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平均海拔只有1.2米,许多人认为它马上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但实际上,马累以及整个马尔代夫群岛的“浮沉”命运现在还尚未可知。有科学家认为,构筑群岛的珊瑚礁的生长速度应该赶得上海平面上升速度,也有科学家宣称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这里的海平面没有表现出任何上升的趋势。
  由此可见,海平面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具体到某一地点未来的“沉浮”,情况就更加复杂了,远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陆地被淹没。
  某种程度上,全球变暖对人类存在有利的影响。非洲撒哈拉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地带的植被正在变得越来越绿,森林面积令人惊奇地增长,野生动物也重新归来。另外,如果北冰洋融化实现通航,亚欧美三大洲之间的航线将会被缩短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蕴藏在北冰洋冰雪之下、另人震惊的能源“聚宝盆”也将重见天日。这不仅会改写人类航海史,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也会因此发生重大变革。
  具体到中国,全球变暖对某些地区仍然存在有利影响。在高寒地区,如东北三省、西藏和青藏高原等地,因为气候变暖,农业可种植面积会扩大,农产品产量也会提高。事实已经证明,气候变暖对整个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都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人类是罪魁祸首?
  
  目前,一种普遍的说法是,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占到了90%。“90%”这个数字出自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但是上面这种说法却是对该报告的一种误读。所谓百分之几十,指的是可能性,而不是说占有多大的分量。也就是说,正确的说法是,人类活动有90%的可能性造成了全球变暖。在这种可能性之下,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了众矢之的。然而,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究竟对气候变化造成多大影响,并不是科学家能够一句话给出答案的。
  主流的意见认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但这个“主要”的比例究竟有多大,并没有确切的数字。目前可以确知的数字是,工业革命之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30%。许多人根据温室效应的“常识”会认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从而让地球升温。
  而实际的情况是,温室效应没有这么简单。直到今天,一些人仍认为,温室效应的机理不清晰,与其他气候驱动因子相比,二氧化碳加倍对增温的贡献并不显著。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葛全胜等人在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讲述了科学界对温室效应的认识过程,他们指出,20世纪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与全球温度变化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在某些时段呈现显著不一致。
  比如,上世纪10~40年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有了微量增加,但同期全球平均气温却快速上升(增加0.35℃);上世纪40~70年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增加了两倍,而同期全球平均温度却下降了0.1 ℃。
  
  敬畏地球,才能拯救人类
  
  如果人类活动不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什么也不用做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使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并无决定性影响,人类破坏自然导致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却是不争的。
  人类就像是被地球宠坏的小孩,他非常偶然地获得了地球的恩宠,在地球的孩子中表现突出。这个狂妄的小孩就认为自己最聪明、最有能力,他刚刚学会了一些技能,就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然后他失去了敬畏之心,觉得自己可以站在地球的顶端,为所欲为。他肆意浪费着地球提供的资源,毫不顾惜地破坏地球的环境,还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地球。正在他满怀信心地大干一场时,却突然发现地球不再对他和颜悦色,还要求他对自己做出的一切负责。于是,这个孩子惶恐了,他一边拼命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一边大声疾呼“救救地球”。
  实际上,地球并不需要我们拯救,它46亿年的历史上常常比现在温暖得多。如果有什么需要拯救的,那只是我们自己。比“救救地球”更重要的是人类对地球的敬畏。只有保持了敬畏之心,人类才会寻找到一条与地球和谐相处的发展之路。否则,我们现在倡导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等等这一切都不过是流于形式,或者成了“应急措施”。很容易在解决了眼前的危机之后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一次故态复萌,继续走向毁灭自己的道路。
  地球不见得会被人类毁灭,但人类可以轻易地毁掉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变暖的十大可怕危害
关于气候变化的十大谎言
手机报特别策划:变暖or变冷 全球变暖是骗局?
地球,你还好吗?
气候危机当前,人类有办法吗?
实拍:地球从人类美好家园变成了大火炉,人类的做法让人触目惊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