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市区居然有这么多菜园?小区种菜该不该一味禁止
摘要:种菜,在城市人眼里是一种放不下的乡愁。
火红的朝天椒,鲜嫩的小彩椒,紫油油的小茄子……这样五彩斑斓的田园风光不是来自乡郊田地,而是出自居民小区的菜园子里。居民轮番劳作,收获着耕种和收成的乐趣。
徐汇梅陇三村小区居民种植的朝天椒。  舒抒 摄
种菜,在城市人眼里是一种放不下的乡愁。最近上海不少小区里出现了“亲瓶菜园”“一米农园”等小区菜园。小区里种菜,这种过去一直被严令整治的现象,如今换上了统一规划、科学管理的“外衣”重新兴起。为何一些居民如此热衷种菜?居民们又如何看待小区种菜行为?
【看现场】
公共菜园代替了毁绿种菜
上海中心城区寸土寸金,要在小区的有限内“开辟”出菜园子,居民们各出奇招。在上海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小区,居民们将居委会后门一块不到10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改造成了一个公共菜园。露天菜地里种植着种类繁多的当季蔬菜,室内菜园的长架上摆放着成排的水培芽菜,由于保持25℃恒温,原本抗拒酷暑的芽菜在8月里也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
梅陇三村“一平米菜园”
8月下旬“一平米菜园”内的葡萄架,葡萄已经收割了一拨。 均 舒抒 摄
梅陇三村是国家级科普示范小区,这个“90后”老小区在居委会和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的带领下利用厨余垃圾制肥、制酵素,打造出小区“一平方米菜园”。“居民们'技痒’想种菜,只能选择公共菜园或自行在家种。”“绿主妇”环保指导中心项目经理王菊萍说,“一平米菜园”项目自2012年试点以来,小区里再也没有出现毁绿种菜的现象。
为了不占用社区公共空间,浦东金杨社区发明了另一种妙方——在瓶子里种菜。东方知音苑的“菜园”设在小区中心广场中,一排四层的木架子围成一个半圈,架子上整齐摆放着一个个大号矿泉水瓶。每一个瓶子都有主人,160个瓶子,160户人家。小区广场经常有居民活动,一栏之隔,菜园旁边是小区外的道路,不时有行人隔着栅栏探头进来观看,郁郁葱葱的立体菜园成了小区一景。“当初选址的时候,就是看中这个小区广场临近金桥路,墙内墙外的居民都能观赏到。”东方知音苑居民区书记杨小丽说。
东方知音苑的“亲瓶菜园”,蔬菜种在瓶子里。 黄尖尖 摄
“在瓶子里种菜”的点子最早来自一家名叫“环保先锋”的社会组织,后来便发展为覆盖金杨社区的“绿荟金杨”公益项目。一年间,由街道统一招标、与第三方社会组织合作在各小区里建设的“亲瓶菜园”在金杨社区遍地开花。
百草园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在杨浦,鞍山四村第三居民小区的“百草园”在四平街道是出了名的。居民亲手绘制的彩色篱笆围成一片植物园,200多平方米的绿地上因地制宜地划分成不同区域——握手菜园、香草花园、螺旋花园……靠近栏杆的是番茄架,靠近水边的是湿地花园,不同区块种了上百种香草、瓜果和花卉。百草园内的水泥管道被涂上了彩色的涂鸦,堆肥桶、蚯蚓塔等都由居民亲手制作,各种植物前的名牌上留下了孩子们稚嫩的字迹。
鞍山四村第三居民小区的“百草园”。 黄尖尖 摄
百草园所在地过去曾是一片光秃秃的草坪,后来在街道的牵头下,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教授刘悦来的“四叶草堂”团队与小区居民一起设计建造百草园,从百草园的篱笆彩绘到雨水收集,从利用厨余垃圾制作堆肥到植物“漂流”,一个夏天下来,荒芜的绿化带变成了野趣横生的百草园。
居民亲手制作的蚯蚓塔和彩绘篱笆。 黄尖尖 摄
“你带的是绿萝吧?”“对啊,这个好养。”“这盆花情况怎样?”“可以救活的,要多浇点水。”百草园里的植物很多都是居民从自己家里搬出来的。园内有不少家庭是祖孙三代一同前来,大人们在交流饲弄花草的经验,小朋友们蹲在草丛里搜集落叶,放进堆肥桶内。如今百草园项目已培育了两年,每周都有一次集体活动,小花园在拉近人与自然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居民说】
小菜园寄托了对土地的感情
“我以前是在镇里生产队专门搞农业生产的,习惯了种菜种地,后来搬到小区以后,想种没得种了。”在东方知音苑,每天都能看到居民姜阿姨在亲瓶菜园里忙活的身影,给菜苗浇水、修剪、添加有机酵素,看着小苗一天天成长,享受着久违的田园乐趣。“我们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大部分人种菜的主要目的是结交邻里和参加社区活动。”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的项目负责人朱磊告诉记者。
从私自毁绿种菜,到有组织地科学种菜,浦东仁和花苑的居民就经历了一场从观念到行动上的彻底转变。以前走进仁和花苑小区,会恍惚自己走进了菜园子,居民在门前绿化带上种菜、种瓜果,丝瓜藤蔓顺着车棚的铁栅栏爬到了屋顶上,居委干部天天四处“扫荡”,可居民还是拔了种,种了拔……后来,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的电话打到了仁和花苑居委会。“社区里准备统一建亲瓶菜园,你们小区居民有种菜的意愿吗?”“这个必须有。”居委会干部兴奋地说。
仁和花苑的亲瓶菜园。 黄尖尖 摄
仁和的亲瓶菜园架子设在小区活动广场一片闲置的空地上,空心菜、辣椒等种在统一的塑料瓶里,在阳光照耀下舒展着绿叶。“我们都是农民,过去一个村的,世代以种菜为生。”说话人叫金鑫,他是以前浦东西漕村的村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漕村里1000多亩土地,专门为陆家嘴地区的牧场供应饲料,当地产的黄瓜和辣椒更是全市有名。1998年,很多和金鑫同村或隔壁村的村民一起动迁搬到仁和花苑,但改变不了的是对土地的感情。
按金鑫的说法,他过去是“末代村长”,现在是种植小队长,从管1000多亩菜地到打理175个菜瓶子,心里难免有些落差。“以前几乎家家都在门前种菜,但底楼的居民可以种,而楼上的没有享受到,邻居之间矛盾不断。种菜要施肥,有的人到菜市场把鱼肚肠、鸡肚肠拿过来,或者到阴沟里翻污泥做肥料,搞得小区环境很脏……”回想起昔日家家私自毁绿种菜的情形,他还是觉得现在好。
从村长变成“种菜小队长”的老金。 黄尖尖 摄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居民在小区里种菜的原因有很多,农转非居民习惯种菜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但也有很多居民表示,只是不想看到小区里的绿地荒芜。“老旧小区的园林绿化养护水平比较差,物业公司受到物业费限制,保安保洁做好就不错了,对绿化没有精力,所以我们小区的绿化植物一直长势较差,很多绿地处在半荒废状态。”今年71岁的鞍山四村居民胡文君说,种上花卉和蔬菜以后,光秃秃的草坪顿时焕发了新生。
【怎么种】
不施肥、不打药,穿越式种植
“还记得我们第一季种植生菜,这种本来大田里很简单的事情到了瓶子里就变得困难起来。”金杨社区亲瓶菜园的志愿者回忆菜园刚成立之初,社会组织手把手带着居民种菜的经历。“亲瓶菜园”的基本方式就是把废弃矿泉水瓶改成种植器皿,然后把瓶子放在立体花架上种植。记者留意到,塑料瓶里装的都是黑色的有机营养土,不需要施肥。
在都市小区里种菜和在近郊田埂种菜大不一样,家庭菜园的泥土基本都在有机肥中生长,与田地中的泥土相比硬度更大,不够松软,因此土壤水分渗透力度不如农田,尤其是盆栽中的土壤水分渗透力度更低,容易干涸,需要种菜的居民经常观察辨别蔬菜的生长情况。
“绿主妇”项目负责人王菊萍(左)和居民唐明兰阿姨在“一平米菜园”检查青椒生长情况。
梅陇三村酵素工坊。  均 舒抒 摄
不施肥,不打药,是城市菜园基本的“种菜逻辑”,而要让这个逻辑形成闭环,梅陇三村居民的居民唐明兰总结出了一套“蔬菜在小区内的循环之旅”——洗菜、切菜时将剩下的水果皮、新鲜蔬菜的叶根茎等敖柳,加入红糖后储存在密封罐中制作环保酵素;烧完菜、吃剩后的厨余垃圾破袋倒入厨余垃圾桶,经过粉碎机粉碎、脱水并加入EM菌种发酵后,送往近郊合作农场露天堆肥制成有机肥;部分有机肥送回小区后,作为小区公共菜园和居民家庭菜园的培育土壤,培土、播种、日常照料,一般2至3个月就能吃到种下的当季蔬菜。
城市菜园在景观上,也与乡下一格一格的菜地大不相同。鞍山四村百草园采用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穿越种植方式。在同一片地里,油菜和蚕豆、土豆互相“包抄”,从侧面看很难分辨是什么植物。“这些植物的收成时间也是在此起彼伏的状态,当一种蔬菜收成以后,旁边的绿还在,不会呈现光秃秃的状态。”刘悦来介绍,这种空间上相互包容,时间上此起彼伏的植物景观更具有韧性,整个园子一直在不断的生长当中,即便在遭遇病虫害也不会全部毁灭。园里还有个“锁孔菜园”,让各种植物环绕成一把锁,中间留一个“孔”,方便人站在中间劳作,百草园从设计之初便采用了很多这样的园林布局法。
百草园里的“锁孔菜园”。 黄尖尖 摄
由于种植规模小,城市菜园的特点是产量不高,但收成时间非常细碎,一年可以播种很多种蔬菜。“一月份种蚕豆、白菜,到了四五月份种西红柿、辣椒、茄子、南瓜、丝瓜,夏天则种萝卜、空心菜、油麦菜……”菜收成了,大部分居民都不是留着自己吃,而是给小区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军属送过去。
【谁来管】
形成居民自治是关键
“8月19日早上4:00,两遍水浇下来浑身已湿透,顽强的空心菜也没有辜负我们的期待,整个热天里,我们收获了五波空心菜,最快的时候10天就能长成一波……”作为社区最早一批建设亲瓶菜园的小区,东方知音苑的亲瓶菜园正由社会组织逐渐移交到居民手上自己管理,每天两名志愿者值班过后,他们都会在“种菜群”里写下当日的种植心得,还会配上照片。
大多数城市菜园一开始是由专业的社会力量带动起来的,但往后的长期管理基本要依靠居民自治。鞍山四村的“芳龄花友会”是小区里一个由30多位居民自发成立的社区组织,这个组织在百草园项目成立之前就有,后来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管理百草园的主力——每周每人轮班一次,早晚浇水和除草,每周四清晨全员劳作。
百草园内,辛勤的劳作与累累硕果。 黄尖尖 摄
在这些来自居民内部的力量中,记者发现退休老人基本都占据主力。老年人本身就有打发时间、参与社区活动的诉求,而园艺活动是最好的选择。“种菜门槛最低,吃剩的辣椒籽、菜场里捡的菜叶……好些蔬菜都能自己种。”梅陇三村的“一平米菜园”自2012年试点开始,便吸引了近800户居民参与。看着植物生长内心的喜悦和获得感,让很多老人说“上了瘾”。
此外,小区里的小朋友也成为管理的新生力量。在鞍山四村,有一个30多名小孩组成的小小志愿者团队,每到暑假他们都会制定排班表,定时来浇水,百草园变成了一个自然教育的乐园,社区里有故事会等文化活动都会选择在花园里举行。
孩子们在刘悦来的带领下种植自己心仪的植物。
但记者也注意到,这些当初由社会组织带动起来的菜园,目前也有部分逐渐出现管理疲态。“现在高潮已经过了,原先的一个瓶子一户,现在有很多已经找不到主人了。”知音苑的姜阿姨告诉记者。居民来浇水打理的也比以前少了,有时候就算在网上呼叫大家过来,但年轻人要上班、小孩要上学,都没时间管了。“现在主要依靠我们这支退休阿姨的团队。”
【不同声音】
怕肥料散发异味,怕土壤污染超标
对于小区菜园,居民最大的意见还是出于对环境污染的担忧。梅陇三村居民汤成龙最初也是在小区绿化带种菜的居民之一,他告诉记者此前居民违规毁绿种菜使用的大多是羊粪、牛粪、鸽子粪等动物粪便作为肥料,老汤自己也曾向饲养鸽子的朋友索取过鸽粪,提升土壤肥性让种出的菜又大又嫩,但同时也带来恶果:臭,并且极易招揽苍蝇蚊虫。这种印象让很多居民如今听到小区种菜就心有余悸。
梅陇三村菜园使用有机肥种植的茄子,这些有机肥都由厨余垃圾循环后制成。 舒抒 摄
也有稍微“懂行”的居民向记者反映,城市土壤和农村土壤毕竟不同,城市中本就无处不在的废气、生活垃圾、污水、工业废品等残留会对土壤产生污染。而即便是厨余垃圾处理后制成的有机肥,也面临着金属和氮磷超标的问题。提出“城市土壤能否种菜”疑问的居民大多并不反对种菜本身,而是担心种出的蔬菜经人体实用后是否危害健康。今年初,“绿主妇”曾委托专业机构对梅陇三村厨余垃圾循环后制成的有机肥进行检测,正是为了确保土壤安全。
过去,居民在小区里毁绿种菜,居委会严格禁止,而如今在专业社会组织的介入下虽规范种植,但难免有居民会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异议。“关键是要保证菜园的公共性。”刘悦来指出,小区菜园是对小区居民开放共享的公共区域,不属于某一部分居民私有,这是前提。其次要保证“颜值高”,比如在景观上,不能出现裸土和具有蔓延、侵略性的植物,比如丝瓜和南瓜。种植过程也不能产生外部性,不能影响居民生活。目前上海很多小区菜园已实施两年以上,应形成一些小区菜园的种植规则。
绿意盎然的百草园和充满野趣的小径。 黄尖尖 摄
“上海很多小区的绿化都是'绿色荒漠’,它们看起来是绿的,但都是通过施农药,没有虫子,也没有蝴蝶,植物种类非常单一。”刘悦来指出,为了降低管理维护成本,小区绿化都倾向于选择常绿型、开花结果比较慢的植物,不强调绿化与居民的互动性。“很多社区居民有种植的诉求,也有时间去打理这些植物,依靠这部分居民的参与和自治,可以让小区绿化的植物多样性会大大增加,同时让未来的社区生活更丰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居民毁绿种菜怎么办?上海这个小区交出高分答卷,两全其美
农民小区里种菜 家住20层从上往下给小菜园浇水3
废工地变菜园?3年,他把上海的23块荒地,建成了小森林!
社区花园——基于环境美化的社区共识与参与行动
人人拥有推门见绿的社区花园——从梦想到现实|先锋
资讯分享 | 干货首发!《全国优秀社区治理案例集》 万科公益基金会 & 恩派公益联袂呈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