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简介|结局|谁认字|多少儿子

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简介

来源:林宜网 时间:2016-01-05 阅读:27 次

清朝开国皇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一生共有16个儿子,本专题搜集整理了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简介,努尔哈赤的儿子结局,努尔哈赤的儿子谁认字等相关信息。

努尔哈赤的儿子们
  • 努尔哈赤有多少儿子?
  •   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的开国之君努尔哈赤,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父亲是当时一个满族的奴隶主,名叫塔克世。在经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斗争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族并在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满人入关前的政府。据文献记载,努尔哈赤共有16个妻妾。《清史稿》上记载努尔哈赤共有14位妻妾,未记载从殉的2位庶妃。这么多老婆,自然,儿子女儿也不少。

      努尔哈赤共有16个儿子,其中8人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他们是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七子阿巴泰、八子皇太极、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努尔哈赤的其余诸子如三子阿拜、四子汤古代、六子塔拜、九子巴布泰、十子德格类、十一子巴布海、十三子赖慕布也都立有战功。

      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是最长寿的一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只活了36岁,三子阿拜64岁,四子汤古代56岁,五子莽古尔泰46岁,六子塔拜51岁,七子阿巴泰59岁,八子皇太极52岁,九子巴布泰64岁,十子德格类40岁,十一子巴布海48岁,十二子阿济格47岁,十三子赖慕布36岁,十四子多尔衮39岁,十五子多铎36岁,十六子费扬古21岁。

    【查看更多】

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简介资料
  • 努尔哈赤第十六子爱新觉罗·费扬果简介
  •   爱新觉罗·费扬果(1620-1640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六子,也是最小的儿子。生于天命五年(1620年)十月,生母不详。费扬果在皇太极在位时,因犯罪被赐死,削除宗籍。康熙五十二年,命复宗籍,赐红带为觉罗。

      爱新觉罗·费扬果(1620年-?),又作费扬古,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六子,也是最小的儿子。费扬果生于天命五年(1620年)十月,生母不详。费扬果在皇太极在位时,因犯罪被赐死,削除宗籍。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圣祖命莽古尔尼雅罕呈宗人府请复宗籍,宗人府以闻,圣祖令莽古尔泰、德格类子孙复宗籍。费扬果曾孙三等侍卫曰:“此事朕知之,但不详耳。费扬果,太祖子,太宗时因获大罪诛死者。”命复宗籍,赐红带(为觉罗)。有子四人。

    【查看更多】

  • 努尔哈赤第十五子爱新觉罗·多铎简介
  •   爱新觉罗·多铎(1614.04.02—1649.04.29),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封豫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晋和硕德豫亲王。

      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铎染天花死亡,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初封贝勒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二日,多铎出生于明末辽东。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天命九年(1624年)正月初一,在后金新年元旦的朝贺典礼上,不满10周岁的多铎名列第七,实为第六。天命十一年(1626年),十三岁时,封贝勒,统正白旗。努尔哈赤病逝,其母阿巴亥又被逼生殉与父汗同柩而殓。

      天聪二年(1628年),多铎跟从皇太极讨伐多罗特部有功,被赐号为“额尔克楚呼尔”。

      封豫郡王

      崇德七年(1642年)三月,多铎率军攻破松山城,生擒洪承畴。祖大寿举城投降。因战功卓著。多铎被复封为豫郡王。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清太宗皇太极崩,多铎与阿济格跪劝其兄睿亲王多尔衮继承大统,而皇太极子肃亲王豪格也谋求自立,并得到两黄旗及正蓝旗的拥戴,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多尔衮在权衡利弊后,提议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此建议最终得到了各方认同。八月二十六日,福临在盛京继帝位,次年改元顺治。此后,多尔衮以摄政王之尊掌握了兵政大权。视多铎为羽翼,委以重任,或带同作战,或任为主帅。多铎从此声名显赫,成为明清之际的风云人物。

      率军入关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九日,多铎和阿济格随同睿亲王多尔衮率领满、蒙兵力的三分之二及汉军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各部,由盛京出发,向山海关进军,准备进取中原。大军抵达辽河时,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遣其副将杨坤至清军营乞兵请降,并带来了李自成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自缢的消息。多尔衮即令多铎与阿济格率军兼程赶赴山海关。

      四月二十一日黄昏,清军在距离山海关十五里外驻营休息。二十六日进距山海关外十里,在一片石处击溃大顺军唐通部。吴三桂乘机炮轰李自成大顺军率将十余员、兵数百骑间道驰至清营,拜见多尔衮,剃发称臣。随后,吴三桂为前锋引导,英亲王阿济格率领万骑为左翼,多铎率领万骑为右翼,多尔衮自率重兵居后,三路清军相继入关。清军与吴三桂部合流后,已拥有精兵18万,并占据雄关之险。

      四月三十日晚,清军大队进抵蓟县,得悉李自成大军撤出北京的消息,多尔衮即令多铎、阿济格率八旗精锐绕过北京尾随追击大顺军,而自己则带一部精兵赶超北京。多铎与阿率军追击大顺军至固关始还京。

      灭顺南征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初一日,多铎晋为亲王,受封定国大将军。统领将士南征。十月,清廷一举摧毁了西安的大顺政权和南京弘光政权。英亲王阿济格、吴三桂和尚可喜统率的一路清军,十月十九日从北京出发,目标是先攻陕北,尔后南下西安;而多铎则带孔有德、耿仲明等明朝降将,统另一路大军进军南京,平定东南。正当二路大宫相继离开北京时,大顺军二万余人东渡黄河,连下济源,孟县等地,并围攻河南怀庆府城沁阳。多尔衮接报。即令多铎改变预定计划,先救怀庆,然后攻取潼关,与阿济格会师西安。多铎部迅速推进到潼关附近,使大顺军战略上陷于被动。翌年正月十二日,多铎部占领潼关。旦夕至西安。十八日,进入西安。

      顺治二年(1645年)二月,多尔衮令英亲王绥理关中,并负责追剿李自成,令豫亲王率其部兵锋南指,完成平安江南的大任。

      二月十四日,多铎奉命率大军回师东征,进抵河南。三月初九日,多铎大军出虎牢关,并分兵由龙门、南阳三路合围归德后。攻陷归德后,率其八旗大军横扫河南大半地区,河南诸州县皆为其收降。河南战场,多铎大军捷报频传。清廷获悉中原已定,诏褒多铎功,赐嵌珠佩刀,镀金鞋带,以示嘉奖。

      平定江南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多铎率领清军攻占扬州。[18-19]随后多铎陈兵江北,于五月初九占镇江。五月十六日进入南京。为抚辑明朝遗民,多铎以定国大将军豫王令旨遍谕各处。称清军平定东南,乃是"奉天伐罪,救民水火",并张榜示谕臣民,严禁胡服辫发。于扬州立史可法祠,表彰史可法的忠节。又拜谒明孝陵,对“明太子”礼遇甚恭。同时,多铎也告诫南明官民,若抗拒不降,扬州屠城便是前车之鉴。多铎遣贝勒尼堪、贝子屯济等率军追击弘光帝于太平。不久,多铎将弘光帝及伪太子一并解往北京,斩于市。

      死后哀荣

      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以痘薨,年三十六。多尔衮当时正在山西征讨姜瓖,听到多铎病重的消息时,立刻班师回朝,到居庸关时,多尔衮“换上素服,号哭奔往京城。

      顺治九年(1652年)十二月,多尔衮身后削爵,多铎因是其同母弟之故,连累追降为郡王。康熙十年(1671年)六月,追谥豫郡王为“能”,乾隆四十三年正月昭雪多尔衮,同时命复多铎亲王及封号,配享太庙,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诏配享太庙。

    【查看更多】

  • 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爱新觉罗·多尔衮简介
  •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少年时代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一月十七日,多尔衮出生于辽东赫图阿拉城,生母名阿巴亥,乌喇那拉氏,是乌喇贝勒满泰的女儿,比努尔哈赤小三十一岁,她早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满十二岁时嫁给努尔哈赤。

      初建勋功

      天聪九年(1635年)二月,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率精兵万人,前往黄河河套地区,招抚察哈尔部众。此次进军,进展顺利,先后招降林丹汗的妻子囊囊福晋、苏泰福晋、林丹汗的儿子额哲。林丹汗曾得到元朝传国玉玺,上有“制诰之宝”四字,多尔衮将玉玺呈献给皇太极。群臣因而奏请皇太极上尊号称帝。

      受封理政

      皇太极在更定官制时,便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给多尔衮统摄。根据他的举荐,皇太极将希福、范文程、鲍承先、刚林等文臣分别升迁,利用他们的才智治国。根据他的建议,皇太极又对政府机构作了重大改革,确定了八衙官制。此外,文臣武将的袭承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贵胄也要经他之手任命。在统辖六部的过程中,多尔衮锻炼了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为他后来的摄政准备了条件。

      拥立幼帝

      崇德八年(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他生前未立嗣子。此时,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遭到削弱,他本人年过花甲,早已不问朝政。其诸子中最有才干的岳讬和萨哈廉年轻时已过世,剩下硕讬也不为代善所喜,满达海初露头角,还没有什么发言权。但以代善的资历、两个红旗的实力,其态度所向却能左右事态的发展。皇太极生前集权的种种努力和满族社会日益的封建化,自然也使皇太极长子豪格参加到竞争中来。多尔衮便是另一个竞争者。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身后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则是坚强的后盾,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

      定鼎燕京

      顺治帝临政时,关内正一片混乱。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声威日壮的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四月初四日,即吴三桂刚刚叛归山海关之时,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为“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主张立即出兵进取中原。他提出,“战必胜,攻必取,贼不如我;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因此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严禁军卒,秋毫无犯”。即不仅在战略上改变得城不守之策,要入主中原,在战术上也要招揽民心。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并在得到北京为农民军攻破的确报之后,“急聚兵马而行”,与农民军争夺天下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举行了登基大典,四月三十日,李自成以郊外祭天为名撤出了北京。五月初二,清军进入北京城。

      统一区夏

      清军占领北京之后,多尔衮严禁抢掠,停止剃发,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博得了汉族士绅的好感,然后迎请顺治小皇帝赴京登基,很快稳定了占领区内的形势。十月,当顺治帝于太和门(时称皇极门)重行即位大典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的同时,即令为多尔衮建碑纪功,“永垂功名于万世”。从此,在待遇上,多尔衮开始凌驾于诸王之上

      权势煊赫

      顺治二年(1645年),多尔衮晋为皇叔父摄政王后,一切大礼诸如围猎、出师等时,王公贵族俱要聚集一处待候传旨,还要“列班跪送”多尔衮。若其回王府,则需送至府门。如遇元旦、庆贺礼时,文武大臣在朝贺顺治帝后,即去朝贺多尔衮。上朝时,多尔衮于午门内从便下轿,而诸王需于午门外下轿等等。上述所有仪注都表明一点,即多尔衮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同时,由于明末党争激烈,清初又大量引用旧人,因此明末党争积弊在清初政局中反映出来,并与满洲贵族内部矛盾纠缠在一起。

      身后荣辱

      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多尔衮追尊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尊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祔享太庙。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十二月初九(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查看更多】

  • 努尔哈赤第十三子爱新觉罗·赖慕布简介
  •   爱新觉罗·赖慕布(1611─1646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三子。天聪八年,授牛录章京。崇德四年,与议政。七年,从阿济格伐明,败宁远兵。上御笃恭殿赉师,阿济格不待赏先归。赖慕布坐不劝阻,夺职,罢议政大臣。顺治二年,封奉恩将军。三年,卒。十年五月,追封谥辅国介直公。

    【查看更多】

  • 努尔哈赤第十二子爱新觉罗·阿济格简介
  •   皇太极时期参加过攻打明朝边境以及朝鲜的作战;清军入关时作为清军前锋随多尔衮入关,顺治元年(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又以靖远大将军自边外入陕西、四川,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顺治五年(1648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镶在大同的叛乱。顺治五年(1648年),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阿济格能征善战,是清朝初期有名的将领。但他却是一个缺少智慧,性格粗暴的人。

      早年经历

      明万历三十九年(1605年)七月十五日,阿济格出生,阿济格骁勇善战,被授为台吉。天命十年(1625年),跟从贝勒莽古尔泰征伐察哈尔部,追杀察哈尔兵至农安塔。

      天命十一年(1626年),他偕同台吉硕托讨伐喀尔喀巴林部,再跟从代善讨伐扎鲁特部,这两场战役都有战功,因功封为贝勒。颇受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宠爱。皇太极的第二任正妻继妃乌拉那拉氏,曾因为见阿济格不肯下轿,即被公爹努尔哈赤下令休离。

      天聪时期

      天聪四年(1630年),再跟从大军伐明,逼近广宁,会师大凌河。夜围锦州,明军偷袭阿济格军营,下大雾看不见人,阿济格严阵以待。待雾散时突击,俘获明将一人、甲械及马二百余。皇太极酌金卮亲自慰劳,授围城方略。听闻明增兵,皇太极命扬古利率八旗巴牙喇兵的一半去增兵。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弼逐清军中侦骑近上前,皇太极擐甲与战,阿济格驰至,明军步骑遝出,阿济格奋击退却明军,斩杀明裨将一人。皇太极把所统的士兵交付给阿济格,明监军道张春的救兵来到,又战于大凌河,截杀明军大半,向北驱逐明军有四十里。

      天聪六年(1632年),跟从大军讨伐察哈尔,林丹汗因而逃跑。皇太极转移军队前去攻打明朝,令阿济格统率左翼及蒙古兵攻打大同、宣府,全部缴获明朝张家口储藏的犒边财物。

      天聪七年(1633年),迎接明降将孔有德,抗拒明朝和朝鲜的军队。皇太极向大臣们询问,打明朝、朝鲜、察哈尔这三个地方,先打哪个,阿济格说先打明朝。偕同阿巴泰攻打山海关,皇太极下旨责问他不深入进军,阿济格说:“我想要在这里让马停歇、积蓄粮食,唯恐各位贝勒不从啊”。”皇太极说:“你如果坚持不走,诸位贝勒难道要丢弃你自己离开吗?”。

      天聪八年(1634年),跟从大军讨伐明朝,攻克保全、灵丘。

      率军进关

      顺治元年(1644年)从摄政王多尔衮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大顺军,封和硕英亲王,序称“八王”。受命为靖远大将军,率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等满、蒙、汉军3万余,自山西入陕,追击李自成大顺军至湖广。

      顺治二年(1645年)俘杀大顺政权的权将军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招降明宁南侯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总督袁继咸部的马步兵10万,相继占领河南、湖广、江西、江南的63城。不久,因为出师贻误战机、谎报军情罪降为郡王,不久就恢复复亲王的爵位。

      顺治五年(1648年),封平西将军,出兵镇压天津、山东曹县一带得抗清队伍。当年冬天,平定倒戈反清的大同总兵姜瓖的叛乱,将大同城墙毁后还师。[19-20]

      顺治六年(1649年),姜瓖的大将刘迁进犯代州,阿济格派遣博洛前去救援,围困刘迁才得以解围。

      夺权失败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英王阿济格乘摄政王多尔衮病死之机,欲谋乱夺政失败。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议政王大臣会议阿济格罪,将其幽禁,其子劳亲被革去王爵,降为贝子。阿济格在幽禁期间,不仅没有一丝收敛,反而益加狂暴无礼,在监房内私藏大刀,暗掘地道,声称要放火烧毁监房。

      顺治八年(1651年)十月十六日(11月28日),诸王以阿济格悖乱已极,留之恐贻后患,应立即处死。奏入,顺治帝令其自尽,除宗籍。

      乾隆十一年(1746)平反,重修园寝。

    【查看更多】

  • 努尔哈赤第十一子爱新觉罗·巴布海简介
  •   爱新觉罗·巴布海(1596-1643年),清朝宗室,清太祖第十一子,初授牛录章京。天聪八年,授一等甲喇章京。其妻,扬古利女也。崇德四年,授梅勒额真,封镇国将军。顺治七年,有罪,巴布海及其妻并子阿喀喇皆坐死,籍其家予谭泰。顺治九年,谭泰诛,乃以其孥及遗产畀巴布泰。

      七年,巴布海语固山额真谭泰曰:“原罢我梅勒额真。堪为梅勒额真者,多於草木!”谭泰语折之,誓曰:“若口与心违者,天日鉴之!”图海奉命差择牛录贫富,巴布海曰:“我所领牛录甚富。”语闻,巴布海曰:“我非太祖之子欤?谭泰等顾厚诬我。”廷鞫皆实,罪当死,上宽之,但夺爵。世祖即位,有为飞书讦谭泰者,投一等公塔瞻第。鞫其仆,谓得之巴布海家。内监逮讯,不承,巴布海及其妻并子阿喀喇皆坐死,籍其家予谭泰。顺治九年,谭泰诛,乃以其孥及遗产畀巴布泰。

      嫡妻瓜尔佳氏,吴尔堪之女;

      继妻苏穆禄氏,公杨古里之女;

      妾李氏,李文祥之女;

      妾张氏,张二之女。

      子阿喀喇,天命十年八月初五日巳时生,母嫡妻瓜尔佳氏,吴尔堪之女;崇德八年八月因父罪处死,年十八岁。嫡妻纳喇氏,莽佳之女,无子女。

    【查看更多】

  • 努尔哈赤第十子爱新觉罗·德格类简介
  •   早年被授为台吉。天命六年(1621年),率军攻打奉集堡(今辽宁沈阳东南),攻克海州。又与阿巴泰征讨喀尔喀蒙古扎鲁特部。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多罗贝勒。天聪五年(1631年),后金设六部,他掌户部事。旋出征锦州、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旅顺口等地。天聪九年(1635年)逝世

      少年时代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一月十三日,德格类出生于建州女真佛阿位城,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子,生母是富察大福晋。早年被封为贝勒。后来被授予台吉的称号。

      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军攻击明朝辽东奉集堡,大军将要回师的时候,有一名士兵指出明军的所在,德格类偕同贝勒岳托、硕讬攻击他们,击败明将李秉诚。然后德格类又和台吉寨桑古一起巡视三岔河桥,到达海州(今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海州城中的官员张乐舁抬着轿子迎接德格类等人,德格类命令后金士兵不要扰民,不要抢夺百姓的财物,还不能住在城上,不能进入民居。第二天,派遣巡视三岔河的人回来禀报桥被毁坏而且没有船可以渡河,于是率军回去。

      天命八年(1623年),德格类和贝勒阿巴泰一起讨伐喀尔喀扎鲁特部。[4]天命十一年(1626年),又跟从代善讨伐喀尔喀扎鲁特部。

      随军征战

      天聪三年(1629年),德格类和济尔哈朗、岳托、阿济格等再次攻打明朝的锦州和宁远,烧毁了明军囤积在那的所有物资粮食,而且还抓获了许多的明军士兵,为皇太极大举攻明创造了条件。根据功劳被封为和硕贝勒。

      天聪四年(1630年),德格类与阿敏留守盛京。三月曾赴辽河边迎接皇太极及诸大臣还京,互行抱见礼。四月,德格类幼子夭亡,皇太极亲来慰问。

      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初设六部,各贝勒掌管各部,德格类奉命掌管户部。后跟从皇太极围大凌河,农历八月一日,皇太极设筵款待前来参战的蒙古军,然后再次申令军纪,并兵分两路,一路由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皇太极亲自率大军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二十七日,明军派4万人由锦州行趋大凌河,距城7.5公里时被后金兵发现。当时皇太极及大贝勒代善、莽古尔泰、德格类等总兵力不及2万人,皇太极考虑如等后金重兵到来,必然失去战机,遂决定与明军对阵。当时,明马、步兵合营,四面布列大小枪炮,沉着应战,皇大极率后金军两翼骑兵列阵。德格类率师策应皇太极,击破了明监军道张春的军队。十月,祖大寿因为城内粮绝而投降后金,德格类偕同阿巴泰等伪装成明军袭击锦州,收获非常大。

      大凌河之役后不久,皇太极批评莽古尔泰的军队不听号令并且贻误军机,莽古尔泰不服,双方发生了争执。十月二十日,皇太极指责莽古尔泰所部。莽古尔泰手按佩刀,怒视皇太极,大声吵闹。德格类见同母兄这样做大事不妙。上前斥责其兄道:“放肆,你这不是大逆不道吗?”接着抡拳便打。莽古尔泰大骂德格类,并拔出佩刀,最后被德格类推到一边。两天后,大贝勒代善及众台吉,以莽古尔泰向汗挥刀之罪,夺去莽古尔泰和硕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并且夺去五牛录诸申给德格类。

      战功赫赫

      天聪六年(1632年),五月,德格类跟随后金军出征察哈尔,林丹汗兵败逃走,后金军驻扎在穆噜哈喇克沁。德格类与济尔哈朗、岳托率右翼兵进攻归化城,收降了察哈尔部一千余人。然后德格类又和岳托一起劫掠周围的土地,自耀州到盖州一直向南进行劫掠。同年十二月,莽古尔泰卒,德格类继掌正蓝旗。

      天聪七年(1633年)五月,明将孔有德、耿仲明从登州渡海来降,德格类率军攻克了明朝辽东的重要出海口旅顺口。

      天聪八年(1634年),德格类又跟从皇太极讨伐明朝,林丹汗被后金军打败后跑到青海在青海打草滩去世,察哈尔蒙古有很多人前来归降,德格类奉命抚定蒙古前来归顺的人户。后来他又攻克独石口,再次攻打赤城,未能攻克。率军进入保安,在应州与入塞的后金军会师,然后班师。

      晚年逝世

      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初二,德格类病死。同年十二月,莽古尔泰虽然已死,仍为亲妹莽古济格格属下冷僧机控告莽古尔泰与德格类、莽古济格格盟誓怨望,即将危及皇太极,以莽古济格格的丈夫琐诺木为证人,以大逆之罪削除莽古尔泰宗籍,德格类以同谋之罪,被追削贝勒之爵位。其子邓什库受牵连而被削去宗籍;德克西克,以侍卫跟从豪格征讨张献忠时战死,顺治帝下诏其子辉尔食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俸禄。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下命恢复德格类一系宗籍,赐红带子为“觉罗”。

    【查看更多】

  • 努尔哈赤第九子爱新觉罗·巴布泰简介
  •   爱新觉罗·巴布泰(1592-1655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九子,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天命十年,偕阿拜、塔拜伐东海北路呼尔哈部,有功。十一年,命理正黄旗事。天聪四年,从阿敏驻永平。明兵攻滦州,巴布泰不能御,坐罢。八年,授梅勒额真。从伐明,克保安州。巴布泰匿所获不以闻,复坐罢。崇德六年,授三等奉国将军。顺治元年,从入关,逐李自成至庆都。二年,进一等。三年,从勒克德浑伐湖广,战安远、南漳、西峰口、关王岭、襄阳,屡破敌。四年,进辅国公。六年,偕务达海讨姜瓖,进镇国公。十二年正月,卒,予谥镇国恪僖公。

    【查看更多】

  • 努尔哈赤第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简介
  •   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

      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早年经历

      皇太极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时,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为叶赫纳拉氏,名孟古哲哲,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见她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这事情,纳林布禄没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极时年12岁。孟古生前的时候,做大福晋时间较短,皇太极当了大汗后,尊奉孟古哲哲为孝慈高皇后。

      征战四方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万历四十年(1612年),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克六城。[4]

      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称大汗,任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简称四大贝勒。

      天命三年(1618年),随父攻明,献计袭取抚顺(今属辽宁)。次年(1619年),在萨尔浒之战中,与诸贝勒率兵大破明军西路杜松部、北路马林部,与代善破东路刘綎部。不久随父攻取明开原、铁岭,灭叶赫部。

      天命十年(1625年),与兄阿巴泰率精骑5000驰援科尔沁,迫使察哈尔蒙古首领林丹汗远遁。

      继位为汗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病去逝。大妃乌拉那拉氏和两个庶妃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皇太极嗣汗位。代善的长子贝勒岳托和三子贝勒萨哈廉,对诸贝勒大臣说出了拥戴皇太极的原因:“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由于身为长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众贝勒乃合词请上嗣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被拥举为大汗。九月一日,皇太极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故鼎革新

      继位后,皇太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他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并下令编审壮丁,解放部分奴婢为编民。这些措施,使满族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制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他极力学习汉族文化,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

      天聪六年(1632年)正月,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继而寻机削除异已,铲除了威胁汗位的三大贝勒势力,使汗权得到巩固。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停王贝勒领部院事”,独主政务。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机构。集中了汗权,加强了专制统治。

      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命人在老满文的基础上增加圈点,将老满文改造成新满文。为了联络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扬喇嘛教。

      登基称帝

      皇太极决意承袭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统治。在即位后“邦家未固”时,一方面对明廷采取议和策略,同时又屡次入关,掳掠汉地大批人畜、财物。

      为解除后顾之忧,两次出兵朝鲜,统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在巩固了内部统治,并基本上消除了来自朝鲜和内蒙的威胁后,于天聪十年(1636年)五月,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其后将主要兵力用于对明战争。

      崇德五年(1640年)七月,带病急援松锦之战,指挥清军取得松锦大捷,生擒洪承畴,歼灭明军五万余人。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

      崇德七年(1642年),再次遣军入关,连破远至山东的八十余城。同年十月,西藏达赖五世罗卜藏嘉木错派遣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和厄鲁特蒙古戴青绰尔济等向清朝通好。皇太极一再盛赞佛教,向藏使表白他对佛教笃信不疑。

      无疾而终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谥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葬沈阳昭陵(北陵)。

      为政举措

      政治

      整合图新

      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外部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皇太极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以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并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牢牢地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皇太极还颁布条例使大量汉族奴隶取得了“民户”地位。经过努力,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天命、天聪年间没有监察机关,崇德年间皇太极成立了都察院,给他们稽察一切官员的大权。有清一代,满蒙的结合,早比满汉更紧密。为了处理蒙古事务曾设蒙古衙门,崇德三年六月又改为理藩院。合原有的六部、都察院,构成了有名的八衙门。皇太极任命满洲、蒙古、汉人担任承政,每部三人,以下皆参政。崇德三年七月更定八衙门官制,每衙门只设满洲承政一人,以下酌设左右参政、理事、副理事、主事等官,由二等变成五等。这就强化了以他为首的国家统治权力。

      正式称帝,建立清朝

      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下令改族名为满洲。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诸贝勒大臣以远人归服、国势日隆为理由,请求为皇太极上尊号,未允。后来萨哈廉让诸贝勒检讨过去,表示今后忠诚效力,皇太极答应可以考虑了。然后皇太极又以“早正尊号”征询汉官儒臣的意见,鲍承先、宁完我、范文程、罗绣锦等都表示赞成。萨哈廉又召集诸贝勒各书誓词,向皇太极效忠。“外藩”诸贝勒闻讯也请求上尊号,皇太极同意了。上尊号的准备活动至1636年(天聪十年)三月末大体就绪。

      同年四月五日,满洲诸贝勒、固山额真,蒙古八固山额真,六部大臣,孔、耿、尚,外藩蒙古贝勒及满蒙汉文武官员齐集。多尔衮捧满字表、巴达礼捧蒙字表、孔有德捧汉字表各一道,率诸贝勒大臣文武各官赴宫门跪下,皇太极在内楼,御前侍卫传达,皇太极命满、蒙、汉三儒臣捧表入,诸贝勒大臣行三跪九叩头礼,左右列班候旨。三儒臣捧表至御前跪读,表中盛赞皇太极的文治武功,上合天意,下顺民情,请上尊号,一切仪物,俱已完备,只待赐允。皇太极听后同意,并发誓倍加乾惕,忧国勤政。消息由儒臣传出,众皆踊跃欢欣,叩头而出。第二天决定选择吉日四月十一日举行登极大典。届时正式祭告天地,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建国号大清,实际是把后金改为大清,改元崇德,即天聪十年为崇德元年。祭告天地完毕,在坛前树鹄较射。

      设立内阁

      清入关前没有内阁的名称。但是皇太极统治下的大清已初具内阁性质的内三院。天聪十年(1636年)三月,皇太极改文馆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从文馆到内三院,虽任职者均为大学士、学士,但分工更明确了,有的负责编考历史,有的起草敕谕及注释古今政事得失,还有的向皇帝进讲。崇德以后内三院的大学士、学士们对皇太极的决策有了更大的影响。

      扩充八旗

      皇太极的统治还继续利用了八旗这个军政合一的组织。他使八旗通过变革越发充满生机。一是对满洲八旗不断补充新的成员,二是完善和扩大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努尔哈赤时的满洲被称为“佛满洲”,即旧满洲。皇太极对黑龙江等地多次用兵,带来大批少数民族加入满洲共同体,被称为“伊彻满洲”,即新满洲。皇太极把新满洲编入八旗。崇德五年(1640年)一次就把征索伦俘获的新满洲壮丁并家小五千六百七十三人编为牛录,隶于八旗了。同时把征库尔喀俘获的新满洲壮丁四十二人补充了各旗披甲的缺额。满洲八旗之外,蒙古八旗早于汉军八旗建立。崇德年间汉军八旗发展最快。

      崇德二年(1637年),照满洲例,汉军分为两旗,四年扩大为四旗,每旗设牛录章京十八人,固山额真一人,梅勒章京二人,甲喇章京四人,但内部仍分正黄镶黄两旗,正白镶白两旗,正红镶红两旗,正蓝镶蓝两旗。崇德七年六月正式完成了汉军八旗的建制。皇太极说:“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这种扩大满洲八旗和建立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既增强了清朝的武装力量,也对满蒙汉的广大人民实行了深一层的控制。尤其是为了夺取全中国统治权,皇太极创立的汉军八旗有重要意义。

      经济

      皇太极在原来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了在东北的统治,为入关统治全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称帝后立刻把保护土地牲畜作为法典规定下来,地里庄稼不准偷损,母猪不许杀,这是为了繁殖。也不准杀马、牛等作牺牲或出卖。以后几乎每年都把督促耕种作为重要活动,提出“农时不可失”,“废农事者罪之”。他知道五谷乃万民之命所关,因此一再强调搞好农业生产,入关前清朝的粮食不太缺乏,与这种努力分不开。手工业生产也大有进步。盛京(今沈阳)宫殿大部分为皇太极时所建,其规模和工艺技术都标志后金手工业的水平很高。盛京城西实胜寺,铸大钟千斤,是冶铸业的发展象征。商业贸易在境内有之,与明及朝鲜也均有之。皇太极曾命令大学士希福带领八家商人及公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家人的庞大代表团赴张家口贸易。后来又命人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买马。个人远走贸易的也不乏其例。

      崇德年间,虽然不再发生大批汉人被杀,或汉人投毒、拦路劫杀等反抗事件了,但皇太极却仍然注意缓和清朝的社会矛盾。他命令臣下做好“养人”的事情,尤其是对新掠取或来降的满洲、蒙古、汉人做好安置。皇太极晚年,他的子侄们在他面前发牢骚说太祖时诛戮汉人,而今汉人有为王者矣,有为昂邦章京者矣,而满洲宗室却有为官者,有为民者,“时势颠倒,一至于此!”但皇太极并未因此动摇其国策。

      军事

      皇太极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父汗努尔哈赤对外扩张的政策。他命令军队建造具杀伤威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的骑兵兵种,改建成一支骑兵、炮兵与步兵多兵种的军队。皇太极十分重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将的作用,对他们采取招降收买政策。不仅通过考试儒生,网罗了两百余名汉族文人,而且此后又多次举行考试,分别优劣,量才录用。对大批降将赐以庄田、奴仆、马匹,并委以官职。对明大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沉志祥等纷纷自愿来投的行为封王封侯,宠荣备至。随着蒙古的臣服,明朝将领的降顺,皇太极逐步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大大增强了军事力量。

      对于朝鲜,皇太极经过两次出征,朝鲜国王李倧被迫投降,称臣纳贡,允诺与明朝断绝往来,并将王子送到沈阳为人质。

      对蒙古,皇太极采取“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政策。首先争取与察哈尔林丹汗不和的科尔沁、喀喇沁等部的归附。为了笼络蒙古封建上层分子,皇太极用联姻、赏赐、封王封爵、定外藩功臣袭职例、崇奉喇嘛教、与西藏僧俗头领建立联系等手段,取得了蒙古诸部的支持和效忠。天聪八年(1634年),林丹汗在青海去世。次年(1635年),后金军继续进攻察哈尔余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奉母献传国玺归降。鄂尔多斯部也为后金所并。至此,漠南蒙古全部统一于后金。

      对明朝,皇太极全力以赴发动战争。崇德元年(1635年),他命阿济格统兵南侵,掠夺人畜十八万。崇德三年(1638年),又命多尔衮、岳托率军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处,虏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为了从正面打开山海关,自崇德五年(1640年)三月起,发动了锦州战役。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往援锦州祖大寿。皇太极亲自坐镇指挥。

      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明将洪承畴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至此,明朝在关外仅剩宁远一孤城。

      文化

      创新满文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满洲努尔哈齐为文书往来及记注政事的需要,命巴克什额尔德尼等人以蒙古字母为基础,结合女真语音,而创制了满文,这种由蒙文脱胎而来的初期满文,是没有圈点的满文,叫做老满文。

      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命巴克什达海将老满文在字旁加置圈点,使满文的语音、形体更臻完善,这种加置圈点的满文,叫做新满文。

      民族

      皇太极继位后,内部满、汉、蒙几十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都聚集在辽河东、西。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满族统治者内部等等各种矛盾都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后来,又数次入关掳掠了上百万人畜,辽东汉人一下子几倍于满人。如何稳定汉族人的民心几乎成为后金胜败存亡的关键。面对“邦家未固”的局面,皇太极意识到“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因此,他即位之初,就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特别注重消弥和缓和辽东满汉民族间的矛盾。

    【查看更多】

  • 努尔哈赤第七子爱新觉罗·阿巴泰简介
  •   爱新觉罗·阿巴泰(1589年—1646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母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隶属满洲正蓝旗。

      初授台吉,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和费英东一起征讨东海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梭二路。天命八年(1623年),同德格类一起征讨扎鲁特部,追斩昂安。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极即位,阿巴泰被封为贝勒。

      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为多罗饶余贝勒,驻防噶海城。崇德七年(1642年),与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起攻克杏山。以奉命大将军的身份征明,攻破蓟州等州县。顺治元年(1644年),晋封为多罗饶余郡王。

      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阿巴泰病逝。康熙十年(1671年)追加谥号为敏。

      少年时代

      阿巴泰的母亲伊尔根觉罗氏,万历十四年(1586年)与努尔哈赤成亲,是他的第七房妻子。伊尔根觉罗氏出身一般,生前没有受过努尔哈赤的宠幸,死后也没获过任何哀荣。她连生卒年月都没有留下,在清朝史书中甚至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阿巴泰母亲地位较低,直接影响到他日后在诸兄弟中的排位。不过,因为在年龄上的优势,阿巴泰比诸弟较早参与征战,较早建功立业,所以努尔哈赤对他还是比较器重的。

      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征伐明朝,阿巴泰随征。攻克抚顺城时收降明游击参将李永芳。李永芳官职虽低,却是第一个公开投降后金的明将。努尔哈赤极力笼络,授予他三等副将,统辖抚顺降民,并将阿巴泰的女儿嫁给他。此后,李永芳对内对外称“抚西(即抚顺)额驸”,竭尽忠诚报效后金。李永芳的9个儿子,后来都做了清朝的高官。

      天聪时期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极继位之初,封赏诸贝勒并赐宴。赴宴的诸贝勒中,地位最显赫是代善、莽古尔泰、阿敏、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岳讬。阿巴泰虽已38岁,因只是个贝勒,座位排在了诸和硕贝勒以下。眼瞅着诸弟侄觥筹交错、开怀畅饮,他深感脸上无光,心中郁闷不乐。回到府第,不禁对属下大发牢骚:“今后我再不赴宴!”“战则我披甲胄而行,猎则我佩弓矢而往,赴宴而坐于子弟之列,我觉可耻。”努尔哈赤生前,有蒙古亲戚来访,阿巴泰曾与四大贝勒一起出见,如今随着诸弟侄逐渐长大,自己的地位每况愈下。皇太极听到他的牢骚话,未予理睬,只命臣属做些说服工作。谁知阿巴泰的怨气不仅没消,反而越来越大。

      天聪二年(1628年),阿巴泰与岳托、硕托一起攻打锦州,明军退守宁远,阿巴泰等人率兵攻克了明朝的二十一墩台,摧毁锦州、杏山、高桥三城后退军回师。

      天聪七年(1633年),阿巴泰奉命修筑兰磐城,皇太极赐给他御用蟒衣一袭、紫貂皮八套、马一匹。六月,皇太极向大臣们询问,打明朝、朝鲜、察哈尔这三个地方,先打哪个。阿巴泰请求先讨伐明朝。八月,阿巴泰率军攻打山海关,俘数千人后退兵。皇太极迎接并慰劳他们,但是责备他不肯深入进军。

      天聪八年(1634年),跟从皇太极大军出征宣府,到达应州,阿巴泰攻克灵丘和王家庄两地。

      倍受冷落

      崇德八年(1643年)五月,全师退军回师,皇太极派遣济尔哈朗、多尔衮等于盛京郊外三十里迎接阿巴泰大军,并赏赐白银万两。

      皇太极在位的18年中,阿巴泰因各种过失受到的处罚不少于10次。耐人寻味的是,他虽屡屡被罚,只是罚银、罚物,银子固然赔了不少,却从来没有受过降爵或削爵的重惩。原因在于:其一,阿巴泰一生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其二,他出身偏房,长期被排斥在最高权力核心以外,这反而成全了阿巴泰,一次次骨肉相残的争斗,从来没有波及到他。其三,他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在朝中享有很高声望。其四,对这位爱发牢骚的兄长,皇太极不能不有所宽容。当然,皇太极的宽容是有限度的,比如他对桀骜不驯的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就不讲宽容,而是毫不留情地把他们置于死地。他对阿巴泰网开一面,是因为后者既出身偏房,又有勇无谋,对他从来构不成威胁。

      晚年逝世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晋封为多罗饶余郡王。

      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阿巴泰统率左右两翼出兵镇守山东,剿灭满家洞土寇后再退兵。满家洞为活跃在山东嘉祥一带的抗清武装,他们挖遍地洞,出没其中,形成一定声势。清军用土石塞填地洞,攻破十几处。继而阿巴泰派遣都统准塔击败驻扎在徐州一带的南明军队,积极准备南下。

      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二十五日,阿巴泰病逝,终年五十八岁。

      康熙元年(1662年),被追封为和硕饶余亲王,赐谥号曰敏。乾隆十九年(1754年)入盛京贤王祠。

    【查看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太极继位之谜:多尔衮对他有威胁吗?
谁是清朝上位难度最大皇帝?不是雍正,是14年间纯靠谋略血拼的他
多尔衮家中排行14,为什么大家称他九王?清初的王爷如何排名?
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最宠多尔衮,为何是皇太极继位?
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逼迫阿巴亥殉葬,作为儿子,多尔衮三人为何不反抗呢?
清宫谜案:谁给努尔哈赤戴了“绿帽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