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海外,他是王一般的中国富N代,甩掉哈佛,征服巴黎,只将温柔留给苏州



有一个人

他生于乱世的中国

18岁单枪匹马闯世界

31岁炒掉哈佛下海做建筑

一生设计世界著名建筑作品百余件

建筑界大奖更是拿到手软

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他是中国的富15代

以一介华人建筑师的身份

带着他难以掩饰的贵族气质

游走于各国元首与上流社会之间

美国、日本、法国、以色列...

成为建筑界最卓越的外交家


他一生的大多数时候都在海外

但或许也正因如此

他有机会花费毕生精力

让世界建筑界再不能小瞧华人

无论走到哪儿

他总说:我来自中国苏州


他就是华裔建筑设计第一人——

贝聿铭


1912年,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结束

中华民国成立

中国进入了风起云涌的20世纪上半叶


就在这样的乱世之中

5年后,中国广州的一个小男孩

呱呱坠地

大概所有人都羡慕不来的是

他从出生就注定了是名门望族


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

是香港中国国银行的创始人,家世显赫

家庭富庶,产业无数

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狮子林

当时就是贝家的产业


贝聿铭从小没事儿就在里面玩耍

也是从苏州园林吸收的颇富意境的

造景手法中

贝聿铭得到了建筑学的启蒙

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为贝聿铭


但是他第一次意识到

自己对建筑的兴趣

还是源于“远东第一高楼”

1931年动工的上海国际饭店


当时上海的住房

大都是两三层的砖砌房屋

哪里见过这样的高楼呀

这座24层高、二百多个房间的大楼

这让贝聿铭深深着迷


他几乎每天都跑去看

回到家还像模像样地画建筑图纸

他一天一天的去看

亲眼见它拔地而起

成为高耸入云的宏伟建筑物


贝聿铭说:

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


这个想法像个小怪兽一样

每天在小贝聿铭的心中跳跃

直到1935年

父亲说让他去英国学金融

18岁的贝聿铭再也忍不住了

他一人毅然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学建筑


只是,那时的他恐怕怎么也没想到

和祖国一分离就是40年

这40年让他心心念念

他用这40年让世界仰望华人建筑师

他也用一切机会来寻找和祖国的关联


到美国后

贝聿铭进了美国常春藤名校之一

宾夕法尼亚大学

多少学子梦寐以求

日后的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

就毕业于这所学校


然而贝聿铭却觉得

这学校太崇尚古典繁文缛节

没有一点创新

于是他只待了两周

就凭借优异的成绩

转学到了麻省理工学院


图:建筑系学生在为建筑学习而苦恼


出身名门望族的贝聿铭

靠着良好的修养和谈吐

成为了院长最心爱的学子

院长常常叫他去家里吃饭

更是希望他毕业后能留校


的确,如贝聿铭般优秀

留在美国建筑界必是一片大好前程

贝聿铭却一心要回国

他希望能为战时的中国做点什么


但是,1940年的中国

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

偌大一个中国

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父亲再三劝阻

他才终于将回国计划搁置

转头去服了三年的兵役

就算不能回国

他也想用这样的方式

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后来,贝聿铭转赴哈佛大学

攻读研究生

在这所当时最激进的学府中

贝聿铭遇到了恩师

现代建筑革命的发起人之一

格罗皮乌斯

贝聿铭的优秀和不凡气质

让这位大师赞赏有加


格罗皮乌斯和他的玻璃盒子建筑图纸


毕业时,贝聿铭中西合璧的

上海美术馆设计

让导师大加赞赏

他的导师说:

这是我见过的最精致的学生作品

他极力邀请贝聿铭留哈佛大学建筑系任教


然而,贝聿铭心心念念

依然是祖国

可是1946年的中国

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又起

战火肆虐,民不聊生


他的父亲急了,

再一次写信苦口婆心劝阻:

等战争结束了,百废待兴之时,

有你建设出力的那天

贝聿铭父亲贝祖诒和妻子蒋士云


贝聿铭才终于留下

在哈佛大学任助理教授

3年后

却做出来一个让所有人

都始料不及的选择

他放弃了在哈佛的教职

投身于美国商业房地产


做商业房地产在一般人看来没什么特别

但在圈内,这个行业为人所不齿

甚至无异于“职业自杀”


格罗皮乌斯教授愤怒的说:

“贝聿铭投身腐败的商业圈

简直就是偏离了建筑的「正道」”

贝聿铭此举等于将自己

从严肃正统的建筑师的名单上面去除了


但是,贝聿铭似乎自有主张

也许,他那时候就明白

像他这样在美国被歧视的华裔

只有从别人看不上的地方做起

才有出头之日

正如后来他的助手开玩笑说的:

“从哈佛到地产公司工作

是贝聿铭接近美国权利核心的第一步”


于是,贝聿铭开始了他的商业之路

那时,贝聿铭一边工作

还一边在寻找回国的机会

然而,他仅有的一丝幻想

终于在时代的洪流中

被新中国的暴风骤雨

雨打风吹去


新中国刚刚成立

人们最初的喜悦过后

便是一场接一场的“运动”

他家族的巨额财产被全部没收

家人也一个个受到牵连

贝家狮子林


故国难归,万般无奈之下

贝聿铭和妻子决定留在美国

为了表示对故国的思念

他家里的布置全部都是中国风

他和妻子还在家里种满了中国的四季豆

贝聿铭和妻子陆书华


与此同时

他决心以自己的方式大干一番事业

为他自己,更为华人的名声

毕竟,那是一个看不起华人的世界


二战结束

美国城市百废待兴

贝聿铭做了无数城市规划

他把平民窟转化为廉价居民住房

积累下许多大型工程的经验

美国人亲切地称他为“人民的设计师”


贝聿铭在商界大获成功

然而在业界眼里

他顶多就是个

插上了“低端房地产设计”标签的建筑师

大型知名有含金量的建筑业务

根本不会考虑他这种建筑师


他需要一个机会

走出房地产开发的阴影

重新树立建筑业界的形象

因为,他代表的可是华人的形象


1963年,机会来了

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

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决定

修建一座图书馆永久纪念亡夫


18位重量级大师联合向她推荐了3个人

享有建筑诗哲美誉的路易·康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

还有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贝聿铭

在观看建筑方案的第一夫人杰奎琳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决定

亲自向三名候选人展开考察

首先是名气最大的密斯

他漫不经心抽着雪茄,不紧不慢的跟她对话

结果杰奎琳一出他的办公室

就决定我再也不要回去那儿了


杰奎琳抱着很大的期望

推开了第二位候选人路易·康的门

但是,路易·康过于腼腆

童年曾被烧伤一半脸

不修边幅的举止

以及他唯唯诺诺的言谈

杰奎琳几乎无法理解他在说什么


图:路易康被重度烧伤的脸庞


最后,杰奎琳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来到了贝聿铭办公室的门前


贝聿铭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

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

是3位中实力最差的一位

但是,杰奎琳一走进他的办公室

就让她眼前一亮

虽然贝聿铭仍租住在别人的办公室里

但他特意粉刷一新

还摆放了杰奎琳最喜爱的鲜花


接着,他用饱含热情的讲解方式

如同外交家一般的谈吐和幽默感

以及略带神秘的东方贵族气质

彻彻底底的征服了这位美国“最优雅的女人”

第一夫人杰奎琳的欢心

她说“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能比”


就这样

贝聿铭击败了康和密斯

他牢牢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美国建筑界立下了自己里程碑的作品


就在建造肯尼迪图书馆时

1971年4月

美国乒乓球队访问北京

听到消息的贝聿铭激动无比

他对工作室的人说: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两三年后我们就能去中国啦


果不其然,三年后

美国建筑师协会受邀访问中国

作为中日数十年的破冰之旅

57岁的贝聿铭兴奋地参与其中

时隔40年

他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而他上次离开祖国时

还只是个17岁的小男孩儿


那时刚从旧社会走来的中国

一切都向往西方

无数古建筑毁于一旦

人们渴望在中国建造一座座西式摩天大厦

没有了传统建筑的中国

又怎么能称为中国呢

贝聿铭看在眼里

陷入了深深地忧虑

他想:我一定要再回来


回到美国的贝聿铭

投入了肯尼迪图书馆的建设

1979年

肯尼迪图书馆落成

震惊全美

肯尼迪图书馆被公认是

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美国建筑界宣布当年为“贝聿铭年”

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贝聿铭一跃成为美国建筑界的红人

肯尼迪图书馆


与此同时

谷牧副总理邀请贝聿铭访问中国

希望他“在中国留下点纪念”

这当然是贝聿铭十分乐意的事情


只是,那时政府提议

在长安街设计一座高层建筑

在故宫周边建高层建筑

这怎么可以呢

贝聿铭说:


“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么做......我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幢高层建筑像希尔顿饭店俯瞰白金汉宫那样居高临下俯视紫禁城……”


在人民大会堂的欢迎晚宴上

贝聿铭提出了他的担忧:

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会把传统的中国建筑破坏掉的

没想到的是

他这一席话竟拯救了那片古建筑


在他的建议下

政府出台政策

规定北京二环以内不建高楼

故宫周边不准新建建筑物

所以今天

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北京

天安门、故宫周边

依然保留着绿树掩映下的古老建筑

周围视野格外开阔


第二年,贝聿铭回到美国

参加一个颁奖典礼

这正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普利兹克奖

已经做出肯尼迪图书馆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等一系列伟大建筑的贝聿铭

站在了建筑界的最高领奖台上


不过,让贝聿铭

真正作为华人代表蜚声世界的

是他的又一代表作——

卢浮宫金字塔


法国总统密特朗以国宾的礼遇

把贝聿铭请到法国

让他为这座八百年历史的建筑做改建

然而,当贝聿铭提出他的金字塔方案时

遭到了90%法国民众的空前反对

手持玻璃框的为密特朗,戴红色帽子的为贝聿铭


民众高呼:

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

有官员甚至愤怒地嘲笑他:

这巨大的破玩意就是一颗寒碜的假钻石

建筑沟通会上人们甚至说:

你一个中国人

来法国毁掉我们的卢浮宫

简直就是精神病


在如此严峻的考验下

贝聿铭用他的卓越外交才能

说服了一众法国官员

又在电视上公开演说说服民众

他一遍遍强调:

我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

一定会遵守法国的传统


整整两年后

人们才终于同意建金字塔

然而当建好时

这座结构精美金光闪闪的金字塔

成为了全法国人的荣耀

甚至一度让埃菲尔铁塔黯然失色

人们不停地称赞这个

长着中国面孔的设计师

卢浮宫金字塔


在那之后,贝聿铭的声望

达到了巅峰

他成为美国、法国、伊拉克等

各国上流人士的座上宾

建造世界标志性建筑上百座

拿遍建筑界大奖


但是,对他来说

一生最最牵挂的却是家乡——

苏州

85岁高龄的他

把自己的封笔之作交给了苏州博物馆

并亲切地称它为自己的小女儿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苏州人就开始找贝聿铭

然而那时的苏州

受到了严重的工业化污染

贝聿铭说:


你们不用找我,你们重要的不是现代的高楼大厦,现在你们需要的是城市的保护方案,而且还必须把运河清理干净......要不然这个城市就会衰败......当苏州的水变干净了,我就会回来。


贝聿铭嘴上虽然这么说

却默默地派了

做城市规划师的大儿子贝定中

回来帮助苏州解决城市问题

贝定中和同事们

为苏州最敏感的地方

设置了一整套规章制度

帮助古城区重建复兴


在贝聿铭长久的等待之后

苏州的环境慢慢好转

经济也有所提升

已经85岁的贝聿铭

重回苏州主持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造


他从中国古代米芾的画中寻找意象

并将其应用于博物馆建造

到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石头

再切割后运回苏州

他亲自坐在现场

指挥升降机把一块块石头吊起落下

石头太光滑要切割

切面太平整要敲毛

敲得不自然要用火烧

直到它呈现出一种天然野山石的浑厚和自然


他亲自挑选每一棵树

应该种在哪里,应该种哪种树

他都要一一过问

不合格还要拔掉重新种


就这样,历时四年

贝聿铭倾注全部感情和心血的苏博新馆

终于在2006年10月建成

这一年,贝聿铭已经89岁

这个承载艺术品的博物馆

本身也成为了巨大的艺术品

作为苏州的文化名片供人们观赏

成为世界人民观赏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窗口


直到今天

在向全世界的人们介绍自己时

他还总是说:

我来自中国苏州


的确,不在祖国的那40年里

他也从来没有忘记

他给3个儿子起名

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

意为: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

这是他多么深厚的爱国情啊

他说:

他永远牢记日本入侵中国的年份

因为那断了他回家的路

贝聿铭一家


除了苏州博物馆之外

他还设计了许多中国的著名建筑


比如北京的香山饭店

是贝聿铭第一次回归祖国的作品

他对于苏州园林的记忆

成就了香山饭店白墙灰砖的宁静悠远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为贝聿铭对建筑几何的理解

提供了最生动的例证

图:香港中银大厦


而在美国的那40年里

他用尽全部力量

告诉世界华人也可以做建筑师

并把中国的传统文化

渗透到世界各地的建筑里

以他独有的方式

热爱着他生活了17年的地方

和这里传统的文化


即使早已名扬世界

最爱依然是故乡

并用他自己的影响力

让华人更自信地站上世界舞台


2017年,贝老刚好100周岁了

我想对这位百岁老人说一句:


贝老,谢谢您!

祝您身体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见,贝聿铭!
建筑大师贝聿铭,令其骄傲一辈子的不是建筑,而是他的老婆
贝律铭离世:在西方国家里,做一个中国贵族
贝聿铭成名作—肯尼迪图书馆背后的故事,比做事更重要的,是做人
中国一家族昌盛了17代,上海千套房产,子女都上哈佛,从不张扬
中国最会守财的家族,从明代至今富过17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