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岳美中:伤寒论的辨证,既要抓空间,也要抓时间

《伤寒论》在辨证论治上既掌握了空间又抓住了时间

我在五十年治病经历中,根据大自然阴阳气交之变化,曾于病人有所体认,略述于下,虽不够精密,但约略得其宏观的整体,愿与中医界贤明商榷之。

人类和动物生生化化于宇宙间,是与大自然浑然不可分离之一体,生息于大地之上、日星之下,因其旦暮昼夜之变化,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发展之不同,而种种生物自然随之,各有其生命之抑扬起落,或张或弛之现象,所以产生了现代“生物时钟”的说法。其所谓周期性、节奏性规律云者,盖不外此也。

今天科学家所引起注意研究之事理,上溯我国古医学,早在悟见辨认中,而且久已应用于诊断治疗中,《内经》、《伤寒》论之详矣,用之确矣。

例一

昔年我在唐山市曾诊治一陈姓中年妇女之患经血漏下者,其病经过中西医多次诊治,讫无效验。后就我求诊,疏予治血漏的古今方数剂亦罔效,因细询其漏血时间是在昼在夜,她说只在上午,余时不见。我想白昼属阳,上午为阳中之阳,考虑病情是阳气虚,无力摄持阴血,届上午即行漏下。

因处以四物汤加炮姜炭、附子炭、肉桂。方:

熟地黄炭五钱,白芍炭四钱,川芎炭二钱,当归五钱,附子炭二钱,炮姜炭二钱,肉桂钱半。服药三剂,经漏即止,追访长期未复发。

例二

又曾治一季姓十岁女孩,其父抱持而来,合眼哆口伏在肩上,四肢不自主地下垂软瘫,如无知觉之状。其父主诉孩子之病已三天,每到上午午时、夜半子时上下即出现这种症状,呼之不应。但过一小时即醒来如常人,延医诊视,不辨何病,未予针药。

我见病状及聆病情,亦感茫然,讶为奇症。乃深加思考,得出子时是一阳生之际,午时是一阴生之际,子午两时,正阴阳交替之候,而该女孩于这两个时辰出现痴迷及四肢不收之病象,则治疗应于此着眼、但苦无方剂,又展转思维,想到小柴胡汤是调和阴阳之方剂,故投以二帖试治,不意其父隔日来告,服药二剂,已霍然如恒状,明日即拟上学读书云。

我国医学本着昼夜的长短、寒暖的推移、时令的节气,以观察六令之交替,而进行外感时行病的辨证论治。一日十二时辰之子午卯酉,一年廿四节气之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为一日与一年最关键时刻,是阴阳气交的枢机。

因为子午与二至,是阴阳交替之候,卯西与二分,是阴阳平衡之际,能注意到这些时令的发展变化,就能测度出阴阳的消长与平衡。对外感急性病,可以掌握它的欲解、向愈、转化与传变的时刻;即使是慢性疾患,也可观察到它的痊愈与恶化的趋向,甚至可以推断危亡的时刻。

我在临证中,本着以上日、年的运行规律,曾诊断过几例,幸而获中,兹说如下:

1.咳嗽吐血

在30年代,于乡村曾诊治一吴姓青年,患肺病,中医认为是痨瘵症,脉数急,右部更甚,吐血咳嗽,汗出气短,患病年余,体力已极端困惫。

我接诊系在农历年终,认为此证是阴阳俱虚而阳虚更甚,予以气津双补之剂。延至次年二月,其脉尤数疾无伦次,且手未及脉,而指端有似火焰上燎之动觉,我把这种脉叫做“攒尖”,痨瘵病末期多有之,是距危候不远的征兆。

即告其亲友,患者约在春分之日死去。其友追问能确定吗?一日是早是晚?我根据其脉右部数疾,是阳脱现象,断为早晨六时左右而逝去,因卯时为阳与阴平之候也。后果应余言,时日未爽。

2. 肺结核

又1936年曾治唐山市一工人,李姓,年30余岁,亦患痨瘵症,脉证俱虚极,而左部脉尤数疾,断为偏阴虚的肺痨病。时在农历六七月间,求我诊治。

初稍有效,到七月末脉尤加数急,阴虚之象更显。其家人各处求医求药,但每周邀我诊脉二次,有时也处方予服。到距秋分节令十日前后,病人还下床行动,饮食尚可,其家人追问我推断此病如何?

我细诊患者之脉有“攒尖”之动象,说难以度过秋分那一日的晚酉时。其家人似信非信,仍去天津购贵重药品,因此时患者尚行动饮食如恒,只稍委顿些。但我断言不出秋分之日必死亡,且在酉刻,后果如余言。何以断定酉时?酉为阴就阳平之候也,其人阴虚,安不得死于是刻。

又曾在唐山诊治一40余岁之妇女,患虚劳症,但未卧床,在我接诊时,其脉数疾而有“攒尖”现象。时距春分五日,我断其死于是日。其翁父亦知医,认为未必然,后果应余有而逝去。其翁问我据什么脉证以断,余答以依阴阳运行变化,其人似未领略。

青壮年痨瘵病,似是阴阳互相斗争,到二分与酉卯之时,阴阳需要平衡,而斗争剧烈,致使离决,则精气乃绝矣。

心阳式微之症,老年人之患虚性喘嗽者多有。每发于夜半后丑寅之时刻,初喘,继而烦躁,坐起汗出,继而喘抬两肩,不能自解平复,则危亡立至。若接近卯时,则逐渐平复如常,这是因为夜半子时一阳当生而不能生,挨至丑寅之际,阳当转旺而仍式微,则喘咳作矣,继而烦躁汗出而转重,若阳气渐复,则慢慢喘平汗敛而生,否则危亡至矣。

这种病例,如果能心中有数,加以观察,往往发现不少。老人危亡多在冬至、夏至阴阳交替之时。

以我行医五十载之体会,深感仲景之《伤寒论》,在总的辨病上,既审察到病在空间上的客观存在,又抓住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如太阳病痊愈,欲解之候与传经之时,有“太阳病法当七日愈,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内经》谓:“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又云“七日太阳病衰,头痛乃愈。”抓住病愈与传经的时间,则能掌握疾病应施治与不施治。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巳午为阳中之阳,故太阳主之,至未上者,阳过其度也。人身阴阳,合于大自然的气候,至太阳之时,人身太阳之病,得藉其主气而解。六经病亦各随其主气而解。

阴阳在一日一夜的六气上,随着时间的过渡变化,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是阴阳交替之际。卯时阳与阴平,酉时阴与阳平之际,“生物时钟”最为显著,已为现代所发现。

阴阳之理至微,死生之事至大。西方“生物时钟”的发现,见于现代,世人多惊异而研究之,却不知阴阳抱负之机缄,阴阳消长之理论,早见于两千年前之《内经》,即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之精确理论,断定人之健康与危殆。吾辈操司命之中西医,该急起急追,发扬光大之,以弥补西医之不足,共创我国统一的新医药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延生谈如何选择练功最佳时间
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烧诨散治疗子时低热案(伤寒阴阳易之为病)
阴阳节律与临床施治
阴阳交替
阴阳交替之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