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成长和家庭教育的关系》


家庭作为孩子成年独立以前最重要的生长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此建立并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大多数家庭只能从感性上意识到这份关系的重要性,却不能从理性上去面对和处理好这种关系。

对于家庭教育这个话题,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二种关系:一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二是父母和子女各自和社会的关系。大部分中国父母都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自己精神和理想的寄托。无数父母以爱的名义为孩子铺设着功成名就的道路,就算是最贫穷的父母,也会用砸锅卖铁的勇气去支持孩子的学业和理想。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美好也最悲哀的一面。美好的是对亲情的无私和忠诚,悲哀的是这份过于厚重的亲情往往会在表象的功成名就之后,为孩子带来人格上的深度缺失,甚至令有的孩子直接成为坐享其成,不思感恩的人。大多数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递增领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而这其中就会蕴含着父母对其教育不当的遗憾,甚至悲哀。婴幼儿、童年、青少年时代,是一个家庭为孩子播种的季节,错误的方式会令生长崎岖或夭折。所以,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为扭转年幼时接受的不当教育带来的心灵伤害作出努力。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道:“孩子实际上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经你而生,并非从你而来,虽与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而不是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庇荫他们的身体,却不能庇荫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于明日的世界,那是你们在梦中也无法探及的地方。你们可以努力地向他们学习,但不要白费力气要他们像你。因为岁月无法倒流,生命也不会停滞于昨日。”因此,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正如龙应台所说:“是渐行渐远的背影”,他不属于我们任何人,只属于他自己和未来他所探索的那个世界。

在中国,普遍存在两种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包办型和放纵型。而这两种都是非理性的方式,也是最懒惰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包办型的父母个人能力都很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和资源,他们自信用自己的方式可以给予孩子最好的人生安排。却由此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也剥夺了他们生命中必须要通过自我实践获得的成长体验,这里面既有赢的体验,也有输的体验;放纵型的父母是用一种爱的倒置的方法,让孩子成为“他人的人间地狱”,即,小时候是令人无奈的“熊孩子、小霸王”,长大后是社会上“无恶不作、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比如:有的家长放纵孩子对零食的贪得无厌,导致孩子成为不健康的肥胖体质。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不忍心拒绝,导致孩子自私蛮横。有的家长将孩子对他人的暴力看成有力量、有本事的行为等等。诸如此类的无知观念,让很多孩子的良善心性在幼儿期就因错误的引导而灭失。我们都用天使形容婴儿,而其实,一个未受过正确的教养、教育,经历过生活磨炼的人,可以称为“无知者”。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出生对一个家庭来说,不止是一份喜悦,还是一份责任和使命。要改变其“无知”的状态,就要让他接受阳光的照耀,接受风雨的洗礼。“愚昧无知是痛苦之源——尼采”,放纵型的父母全然无知的将孩子一步步推向了人生痛苦而不自知的深渊。

孩子、父母各自和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延续递进”而非“复制”的关系。时代在前进,文明在发展,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流失,需要作为父母竭力保留传承下来;许多僵化固执的传统在影响孩子与新生世界的融合,需要父母开明鼓励勇敢打破。孩子与社会和父母与社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契合的,但这要建立在父母是探知成长型的基础之上。社会文明的进程不会因为任何个人的固执、懒惰、消极而停止不前,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无尽美好的想象,但对自己却无半分要求,他们拘泥于眼前的一日三餐,缺乏人文情怀,没有关照世界的胸襟和眼光,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仅仅是起到陪伴和照顾的作用,这属于固守僵化型父母。当孩子逐渐脱离幼儿期单纯的温饱需求,外部世界对其强烈的冲击,自发觉醒的好奇心激发的学习探知欲一旦被点燃,父母与孩子在精神上的陪伴和沟通便容易出现巨大的鸿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庭关系中会出现“不能被理解的痛苦”。在精神的世界,“有的人之间永远无路可通”,这是两个格局不对等、视野不对等,但又必须要捆绑在一起的人与人之间的痛苦,这种痛苦在天然的亲情面前更显悲怆。虽然,我们读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更深的理解、包容这世界,但作为亲人,这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亲密厚重的关系,没有谁不会在遇到挫折、经历失败的时候,不想投身亲人的怀抱,获得支持和慰籍。可是,当父母与孩子精神上完全无法相通的时候,爱的表现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关于这一点的区别,我们可以从探知成长型父母与孩子建立的开明良好甚至是高质量的友谊关系看出:在这样的关系里,父母和子女能相互促进生长,彼此给予力量,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交流内容,他们是心灵照应的关系;而固守僵化型的父母,与成年后的孩子只能建立起一种单薄的关系——“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你也必须要爱我”,这是一种索求的关系。即使作为父母没有向孩子索求的物质需要,但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狭窄的视野决定了他们是从众、从俗,没有独立思考、无法摆脱对孩子期待的能力。这种类型的父母默默地用自己艰辛的付出支持孩子,同时也寄希望孩子对自己有声誉、养老等等的回报,一旦他们恐慌于年老体衰带来的不安全感,一旦因自身内在信仰力量的不足导致精神支撑的匮乏,就会因别人的眼光、自己的需要,要求孩子按自己希望的模样生长。固守僵化型父母是传统家庭关系中最常见的类型,这种关系将会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逐渐淘汰。

当我们说爱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很多父母大概一生都没有真正去思考和追溯过这个问题。生命哲学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大卫.埃尔凯特为此给出过一个与家庭相关的答案:“无论在任何环境,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两样东西:根和翅膀”。即:孩子的肉身来源于父母的相爱,孩子的精神世界来源于文化的传承、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历史的每一个发生都与他们有关,而这些已通过风俗、人文、知识、教育等等流进了他们的血液;孩子的出生意味着脱离母体,开始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习独立行走、独立生长、独立思考、独立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独立追求理想和向往的世界;孩子最终要长大,读大学,大人之学即回归天真,回归生命的本源。学校教育只能算技能培训,真正的教育是生命科学的教育,家庭在这项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作者对生命哲学这三个问题和大卫.埃尔凯特这句话的理解。

什么是根?一个国家有其基本的文化传承,一个家庭同样也应该有自己历代传承的信仰,信仰只有一种——真正的爱。只有在真正的爱里,我们每个人才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才能真正绽放自己。根,是爱、是知识 、是智慧,只有在这样的根基中,我们的子女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而追求快乐才是人生全部的意义。只有当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带给你快乐的满足感,你才是一个自由的人,你的生命才有意义。这是需要不断成长才能扎入地底,长在阳光下的东西。翅膀是什么?即自由,只有尊重一个人的自由,尊重其个性,尊重其泯然众已,他才能按自己的节奏生长,他的一生才有意义。人来到这世上是为了成为人,而不是复制品或螺丝钉。一个对孩子试图禁锢、驯化、灌输的家庭不可能拥有强大创造想象力的孩子,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独立的人,更不可能养育出杰出的人才。给孩子翅膀,就是允许他在对世界无限的探知和热爱中,找到比世俗生活更宽广深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才是父母对孩子真正伟大无私的爱。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社会体制只有这条件,我们的养老问题是现实困难。我想问:一个国家的进步只是几个国家领导人的事情吗?只是国家干部的事情吗?只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事情吗?还是只是几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事情?柴静在《苍穹之下》中写道:“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世界,但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未来的世界长成什么样子,和我们每个人有关,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铺在河底的鹅卵石,历史的波纹从我们每个人身上淌过。一个国家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个体的努力和用心。各项国策出台时你作为公民积极参与了建策建言了吗?对工作中违反政策的事情你坚决制止了吗?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市场行为你勇于投诉了吗?对投诉查处不彻底的事情你坚持到底了吗?对侵犯你个人权益的行为你勇敢反抗了吗?我们不能把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应该从自己宝贵的一生就开始努力践行自己的理想。这既是给予孩子的榜样,也是一个家庭根基中最有力量的部分,更是给孩子的一份关于爱与成长的答卷。

文明不分国界,人与人之间舒适的关系一定是建立在物质和精神独立的基础之上的,总有一天,我们国家的家庭也会像西方国家一样,把孩子当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和养育,孩子与父母之间互通往来,但又绝对自主独立。他们之间的世界相互重叠又随时能分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良视微电影系列之《五十》
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父母必看:孩子爱不爱学习,和你的关系很大,这样做就对了
如此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否惊艳到了你!! 孩子的成长
家庭关系中,最好的教育是爸爸爱妈妈
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基本原理》讲座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