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3种父母,是孩子将来叛逆的源头……

作者:初寂

来源:超级育儿师(ID:supernanny-lpcn)



这两天,刷到了一则让人惊掉下巴的微博:杭州一名11岁男孩离家出走两天两夜,他家长却对民警说:“不用着急去找,给他个教训!”

原来,男孩因为做作业拖拉被父母责骂,一怒之下离家出走了。

孩子失踪2天,家长却不着急,该吃吃该睡睡。完全没想过孩子一个人在外面会不会冷,会不会饿,会不会遇到危险,带的钱够不够。

甚至还在民警紧张寻找时,劝人家别着急。这究竟是什么神仙父母?与其说心太大,不如说心太狠。



完全不把孩子的安危放在心上,也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想着给他教训好让他听话服从。

有这样的父母,难怪男孩会多次离家出走。他对父母,怕是已经绝望了吧。

有网友说:孩子也是有心的,这样管教孩子,孩子怎么可能变好。是啊,没有无缘无故就爱叛逆的孩子,有的只是被伤透的心。

教育专家李玫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种行为或心理问题,一定是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以下3种父母养出来的孩子,会更容易叛逆。


01

严厉要求高的父母


据《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调研报告2016》显示:超过80%的小学生存在考试焦虑,他们主要担心自己考不好招致家长的打骂。

在电视剧《孩奴》里,胡可饰演的母亲卢丽是一位虎妈。她平日里对儿子欢欢管教非常严厉,容不得他出半点错误,尤其是在学习上。

比如:欢欢因拉肚子没考好,她就训斥他,并将那张低分考卷装在相框里,摆在欢欢的桌上,提醒他他所犯下的错误。


欢欢因压力大,考砸了新生摸底考试,她就毫不留情的将欢欢骂到崩溃大哭。
 

长期生活在高压之下,欢欢最终受不了,害怕面对妈妈的指责和高期望,离家出走了。

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严厉是为了他好,孩子以后会明白。但他们不知,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解读能力却很弱。

父母过于严厉,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达不到要求,自己就不值得被爱,就要接受惩罚。

这种感知,会让孩子心生恐惧,严重缺乏安全感。只能通过降低自尊水平,逼迫自己达到要求,来迎合讨好父母,以获得心理安慰。

可孩子不断成长,自我意识也渐渐成熟,越来越需要父母的认可和欣赏。而严厉型的父母,恰恰不能给予这些。所以,在内心激烈的冲突下,孩子就容易变得叛逆。

他心里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他偏要对着干。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所有孩子天生都具有追求卓越的内在动机。允许孩子失误,宽容对待孩子,他反而能成长得更健康。



02

以爱之名控制的父母


想学画画,父母认为没前途,劝孩子学奥数;
想穿喜欢的衣服,父母认为太花哨,不许穿;
想读文科,父母说工作不好找,读理科才好;
……

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不允许孩子自己做选择。这类父母总把“你听我的,我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

看似出于好心,实则用爱做绑架,要孩子像个提线木偶,按照父母的指示行动。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把孩子往“造反”上逼。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网友讲述她心酸的成长经历:她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虽然从小衣食无忧,却从未给过她自由。

上大学之前,她没交过一个朋友,没穿过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只因母亲认为那是浪费学习时间。

周末和假期都被那些“有用的”兴趣班填满,从来不管她喜不喜欢。除了除夕夜,其他时间不能看电视,如果偷偷看,就会被痛打一顿……

在这样窒息的控制下,网友终于反了。
 

她特意考离家很远的大学,做很多母亲不允许的事,干母亲不支持的工作,和母亲讨厌的男性谈恋爱……

严控之下,叛逆也许来得晚,却不会缺席。简·尼尔森曾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父母过度控制,会招致孩子的反叛或抗拒。

爱控制的父母,很少把孩子当独立个体来尊重,和孩子间也往往缺乏边界感。

可孩子渐渐长大,他的成人感越来越强。这种没有自由,不被尊重,心理边界被反复侵犯的体验,会阻碍他成人感的形成。

所以,孩子会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拼命和父母对着干,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成人感,证明自己的独立和实力。

方文山曾说,拥有选择权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将命运的舵放到孩子手中,才能激发出他蓬勃的生命力,勇敢成长。


03

喜欢打击孩子的父母



在综艺《朋友请听好》里,有一期易烊千玺读到了这么一封来信:


“不知道该如何好好和妈妈相处,我跟她很难沟通,从小被打击自信,现在和她相处就浑身不自在,一被她说就有非常过度的应激反应。”

针对被父母打击这件事,几位嘉宾各自发表了看法。最后,还是易烊千玺扎心的总结:朋友间说重话,大家会觉得无所谓,反而最亲的人说的话,会往心里去。

越是亲近的人的打击否定,越能摧毁一个孩子的心灵。

记得我小时候,父亲总爱打击我。一件事还没做,就说我肯定做不好;考试进步了十多名,却嘲讽我这点进步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这一度让我很抑郁,等到了高中,我开始叛逆不听话,总和他对着干。

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通过积极或者消极的心理期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

父母对孩子积极的暗示或鼓励越多,孩子就发展得越好。反之,就会变得消极。

孩子会认为:反正我什么都做不好,那我干脆不做了。甚至,孩子还会想,既然你认为我不好,我就坏给你看。
 

这种长期被打击的孩子,心中很难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一个连自己都不认同的人,又怎会认同别人?

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叛逆情绪只会越来越严重。多多鼓励孩子,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孩子才可能在爱中变得越来越好。


04

爱和自由,孩子成长的主旋律



格兰特·霍尔沃森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一书中说:孩子渴望在归属感中获得幸福,在新事物中获得成长,在自由选择中获得内在动力。

孩子本身,就有着向上的动力。若不是父母无意间使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孩子也不会自甘堕落,叛逆不羁。

作为父母,我们只是孩子的指路人,而不是孩子的主人。孩子需要的也不是命令、束缚和冷漠,而是放手、尊重、信任、关爱、陪伴……

曾看过一个亲子教育短片《尊重孩子》,里面有几段话,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唯有让孩子发挥她的自决力,才能保有她的那份爱与甜美。”


“找出他的志向是什么,看他对什么东西感兴趣,让他去做。如果你不干扰他的意愿,他会愿意去做的。”


“(尊重和放手)不代表我们要让他们变成野孩子,小孩需要一些控制,他们也需要父母给予指示。如果没有得到指示,他会以为你不关心。”


我们爱孩子,既要给他自由成长的空间,又要随时关注他的成长,并适时给出指导。

就像诗人泰戈尔写的: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育儿也是育己,我们唯有先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孩子才能获得来自父母最肥沃的养分。


来源简介:本文来源于转自知名母婴育儿领域媒体”超级育儿师“(ID:supernanny-lpcn),作者夏小雨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一生有两个叛逆期,管不好埋“白眼狼”隐患,别自毁“前程”
家长如何管教叛逆的孩子呢?
孩子处在叛逆期,总和父母对着干,到底是孩子错了,还是父母错了
3岁看老,宝宝的4种表现预示叛逆期来了,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
孩子一生会有两个叛逆期,家长这样管教,结局会让你“惊喜”
如何管教叛逆的孩子?(月嫂阿花的回答,196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