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与心理活动

心理学与心理活动

 心理学简论

 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的任务

 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心理学与教育

 心理学的价值和原则

 心理学的领域与分类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心理学的分类

 探讨心理学的途径与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探讨途径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与生理机制研究

 心理与脑

 神经系统的反射机制

 心理活动的生理因素

 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与心理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与心理活动

 大脑皮层与心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活动

 

 

 

 

 

 

 

心理学与生理机制研究

心理与脑

心理现象与苹果、桌子、机器等物质的东西不同,它是一种精神现象。

在远古时代,人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对人的感觉、思维、意识等心理现象不能科学地加以解释,从而把它们归之为不可捉摸的灵魂作用,认为人和整个世界都是由一种无形的、超自然的和永存的精神力量所主宰。从这种观点产生了唯心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唯心主义哲学断言精神是第一性的,精神先于物质而存在,从而把宇宙万物归结为精神本源。如英国主教贝克莱(G. Berkeley,1685~1753)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菜,《视觉新论》),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阳明全书》卷一,《传习灵》上)。按照这种哲学思想,心理现象乃成为一种无源之本、神秘莫测的东西了。

然而,在思维与存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上,自古即存在着朴素的自然观,如认为灵魂是一种气体,有一定的存在形式,占有一定的空间等等,以后逐渐形成了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Democritos,约公元前460~370)指出,世界万物是原子构成的,灵魂也是原子构成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认为,灵魂依附于肉体,肉体的活动产生了灵魂。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约公元前300年左右)也提出了先有身体而后才有精神的论断。这是在西方和中国最早明确提出的物质与精神的唯物主义因果论。

欧洲经历了中世纪(公元500~1500年)扼杀科学的宗教黑暗统治之后,经过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T. Hobbes,1588~1679)摒弃了对灵魂实体的唯心主义思辩,把心理同身体和脑视为不可分割的东西,主张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认为一切知识开端于感觉,认识首先是由外界物体的运动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感官的相应运动,并通过神经运动传到脑,引起脑的运动,从而就产生了感觉。与霍布斯差不多同时的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洛克(J. Locke,1632~1704)和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 Descartes,1596~1650)对心理科学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洛克是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代表,他批判了“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全部观念都是通过感官,“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他提出了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白板,凭借外部和内部经验在白板上留下痕迹就是知觉、思维、信仰、认识、意欲以及人的一切作用(洛克,《人类理智论》)。笛卡尔是二元论者,他认为人的身体就是一部机器,其构造和作用可以机械的原理作出解释,从而他提出了“反射”的概念;而把感觉、思维等心理现象仍归之为灵魂活动。他认为身心可以互相影响,身心交感之处在脑内的松果体。我国古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也曾指出,“脑是元神之府”,“泥丸之官,神灵所集”(《本草纲目》)。中国医学在18世纪通过尸体解剖和临床观察,已明确提出心理活动不在心脏而在脑内发生的观点。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哲学对精神现象的理解日益建立在科学的水平之上。19世纪后半叶,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在《脑的反射》一书中把心理、意识活动均归结为脑的反射活动。这标志了对心理现象的本质理解的一大飞跃。到19世纪末,俄国革命家列宁指出“……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作人脑的这样一种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解释,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发生的反映。这一论断科学地阐释了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

简略的历史回顾说明了人类对心理现象本质的理解,对心理与脑和神经系统的关系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科学史和哲学史的发展历程才得到的。而后又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科学解释。

 

心理是脑的机能

 

自然科学的发展阐明了心理现象是神经系统和脑长期演化的产物。生物进化史表明,生物进化到一定阶段,产生了神经系统和脑。神经系统和脑在进化的不同阶段,发生了相应的、不同水平的心理现象,这就是动物的心理。

动物进化有一个很广的差异幅度。处于不同进化阶段的动物,其心理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无脊椎动物只有感觉,脊椎动物发展出了知觉,哺乳动物的灵长类开始具有思维的萌芽。这无不决定于它们在长期演化中所处于的生存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发展水平。例如,只有在形成了神经节索的动物种属,如节肢动物中的蜘蛛或环形动物中的蚯蚓,它们的神经系统达到了初级中枢化,才能对单个刺激物或刺激物的单独属性产生确切的感觉。然而处于更低等的网状神经系统的水生腔肠动物,如水螅、水母等尚未形成神经中枢,它们对刺激物只能产生感应性反应而达不到感觉的水平。又例如,只有在发展了完善的感受器(感官)和运动器官的某些种属,如脊椎动物中爬行类的蜥蜴、蟒蛇等具有了明显的大脑皮质,才能对完整客体的各种属性进行整体反映而达到知觉水平。直至前人类动物进化最高水平的猿猴的脑,在形态和体积上与人类最为接近,这样才达到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的推理能力,从而达到了思维的萌芽水平。

每高一级生物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是在低一级生物的神经系统和心理的水平上发展而来的。然而前者既达到了高一级水平的具有新质的心理形式,又保留着后者低一级水平的心理形式。例如节肢动物只有感觉,而爬行类既发展了知觉,也保留了感觉;猿猴不但有思维的萌芽,也仍保留着感觉和知觉的反映形式。不仅如此,那些作为保存下来的低级心理形式,其神经基础在进化中也仍然得到发展。因此,猿猴的感觉对蜘蛛的感觉,人类的知觉对蜥蜴的知觉来说,就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种心理由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发展,高级阶段保留低级形式的这一特点,到人类阶段就形成了包括低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多阶梯、多水平的不同的心理活动诸形式的心理结构。

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作为大脑的机能,派生了人类高度发达的认识能力和智慧,发展了人类语言和抽象思维,蕴育了无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以及复杂多样、各具特征的人格整体。神经系统和大脑是使人类高于万物的物质基础;人类诸多心理形式所构成的智慧与才能以及整个的精神世界,是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所在,这样,人类主宰世界和探索宇宙,直至最终掌握人类命运,才成为可能。

人脑的结构和机能与心理现象相联系,是逐渐为科学研究所发现的。直到19世纪中叶,脑科学的发展才从解剖上与心理现象联系起来。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布罗卡(P. Broca)发现,大脑左半球皮层额下回受损伤的病人罹患了运动性失语症。这个区域后来被命名为布罗卡区。后来还陆续发现,皮层颞上回受损伤引起失听症,额中回受损伤产生失写症,顶叶角回受损伤引起失读症等。这些发现粗略地证明了大脑部位功能专门化的假设。

本世纪60年代以来,斯佩里等(R. Sperry,1970)在为治疗癫痫发作而施行割断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胼胝体手术中,发现大脑两半球的心理功能是有差异的。经过反复的研究发现,左半球为言语思维优势,右半球为空间定向优势。此后,持续的对两半球单侧化的大量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左半球为认知优势,右半球为情绪优势;以及左顶叶为正性情绪优势,右顶叶为负性情绪优势等功能差异(R. Daridson,1985)。

与此同时,微电极技术的发展取得在细胞水平上的研究成果。休伯尔和维塞尔(D. Hubel and T. Wiesel,1981)对视觉感受野的研究发现,大脑皮层上的某些细胞专门负责接受外界一定方向的线条、形状、边缘等视觉刺激;而对脑的核心部位的微电极埋藏研究指明,下丘脑的某些部位分别产生正性或负性情绪反应等。

早在本世纪40年代,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W. Penfield,1891~1976)在人的大脑手术中发现,对脑的刺激作用引起患者的某些记忆,促进了以后对记忆的神经传导和物质变化的研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记忆活动中神经突触上的核糖核酸增多,从而发现核糖核酸是记忆的物质基础;血液中酶物质的增多超过脑中核糖核酸的数量,就会导致记忆的破坏,从此开展了大量的关于脑生物化学的研究。

所有这些以及许多其他研究成果,越来越精确地证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尽管当前脑科学的发展水平,对于说明全部心理机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可以肯定,随着脑科学的进步,心理的生理机制定将得到更精确的揭示。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现象作为脑的机能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它以脑的神经活动为物质基础。脑的神经活动是生理的、生化的过程,而心理活动则是在这些过程中发生的对现实外界刺激作用的反映活动,是对外界信息的加工。

在此不妨作一个类比。大脑好比一个加工厂,神经组织好比是机器部件,化学递质好比是润滑油,客观现实影响于人的刺激事件好比是原材料。每当原料进入车间,机器运转起来,流水作业线上所产生的“心理产品”不断地流动着生产出来。当然,类比总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它只是说,外界环境刺激事件作用于人的感受器,引起神经系统的活动——神经系统活动的复杂性正好与机器装备系统活动的复杂性一样——产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环境刺激事件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神经过程对它们的加工和处理就是心理活动。因此,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神经活动过程携带的对现实刺激的反映。

心理的反映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心理是观念的反映。物质世界的反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等。所有这些反映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例如,物理的力的、电的或原子的作用所产生的能量是物质的能量;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电的阴、阳,原子的聚合与裂变,都是物理的反映形式。化学元素的化合与分解所产生的化合物,也是物质的东西;化合与分解就是化学的反映形式。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所产生的新个体或新物种,无疑是物质的实体;个体的新陈代谢就是生物的反映形式。唯有心理的反映形式是非物质的、观念的反映。脑的神经过程本身,如兴奋与抑制,是物质的过程;但是人脑这一独特的、物质世界最精密发展的产物,具有一种产生观念的特性。在神经过程进行的兴奋的传递或抑制的阻抑的同时,产生观念的反映。诸如水生网状神经系统生物遇到刺激产生的感应性以全身运动的反应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感应性是生物体所独有的,是心理的最原始形态。又如猫狗根据嗅觉记忆路途,猿猴根据手势或符号认知信号的意义。刺激物的意义通过脑的过程在动物的行为应答中表现出来。这些感知、记忆、理解等等,就是非物质的、观念的反映。这种观念的反映,在人的阶段,可为产生这些观念的主体——人所觉知,这就是人的意识。观念的反映构成了人的精神世界,它使人认识外界,存储知识,制订计划,调节行为;它还使人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组织社会生活,创造新的世界。这就是以心理活动为依据的人的精神力量。

其次,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心理反映的内容和材料来自外界现实。但是,心理的反映不同于摄影,不同于镜子式的反映。人脑不是复印机,而是加工器。由于人在生活经历中除了直观地认识现实事件之外,在头脑里储存了个人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每次在新事件作用下所产生的反映,均经过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个人特征的折射。也就是,脑的加工过程每一次的编码和译码,对已有的信息的提取和检索都是具体的,因而心理的反映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个体性。这说明为什么对同一事件,对不同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下,可以产生不同的反映,为什么有时产生错误的反映的心理根源。

心理的反映有多种形式。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直接反映属于感性反映的范围;对物体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感觉,如颜色、声音、气味等即为物体的个别属性。对事物的整体反映称为知觉,如由某种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相结合所构成的某物的外部整体形态——如树木即为知觉。感觉与知觉是关于事物的外部属性的反映,它们以映像的形式发生。

外界物体作用于人脑所产生的映像可以消失也可以在脑中储存。在一定条件下,储存的映像可以在观念中再现,这就是记忆。在记忆中储存和再现的映像,称为表象。脑中映像在人经验中的积累和丰富,在另外的条件下映像的重新组合而呈现与原来不同或全新的映像,这就是想象了。想象比表象是更高一级的脑的功能。

对于某些事物,那些不能直接感知的属性,可能通过对它们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揭示它们的内在属性和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是思维过程。例如,树木的外部形态以及对它的记忆表象的再现,并不能揭示树木生长的来龙去脉,也不能述说树木同它所处生态环境的关系,植物生长的规律要靠科学思维来揭示。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创造新事物的高级心理工具。

上述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和思维的活动过程统称认识过程或认知过程。认识是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也是首要的心理功能。

认识活动之外,还有意志活动和情绪活动。它们也是心理活动的重要形式。意志活动是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情绪活动是伴随认知与意志过程而生的独特体验。意志和情绪各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发生规律。认知、情绪和意志是组成人的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的主要形式。

人的心理活动还以不同的方式联系和组织起来,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表现在行为之中,形成人的个性心理。人类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从事各种工作实践和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多方面的、复杂的人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人在这些因时间、地点而异、因人而异的人—境,人际联系中,心理活动的每一次发生都是具体的。这是个体心理活动的重要前提,它给人的心理反映带来许多个体性特点。例如,有人反应敏捷果断,有人行动迟缓犹豫;有人适应性强,有人适应性弱;有人模仿意味多,有人创新倾向大。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在不知不觉中,心理活动的某些特点就恒定地贯注在个体的心理世界,并表现在行为之中,这就是个性的心理特征。

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智慧与才能和气质与性格两方面。智慧与才能主要是由人的认识能力所组成。凡认识活动某些方面的最优特性的组合集中在某人身上,他就被标定为智慧或才能较高的人。例如认识活动的特点和品质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可能具有精细准确的观察能力,深刻而阔展的思维能力,迅速而精确的记忆力等特性。在智力活动或创造活动中,对知识的积累和提取的有效性达到最优,就被称为聪明的人。气质与性格所涉及的心理特性比才能更加广泛,它们不仅包括认识特性,而且包括意志和情绪特性。凡人的认知、意志和情绪在强弱程度、延续程度、灵敏程度、强力坚韧程度、激活程度等多维量的组合,就构成个体的气质特征和人格特性。例如可把个体的个性特征标定为坚强而稳定、活泼而热情、独立而果断等等。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多样性,其多维量、多层次、多品种的叠加与组合,就形成十分多样,人人各异的能力、气质与性格。这些心理活动特征在具体人身上所形成的个性,标志人的具有个体差异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面貌。

第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着。从感觉到思维,正如计算机一样,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心理的运算活动。感觉,如对光产生的视觉映像,只在反映的过程中存在;感觉是脑的操作。思维,更明显地是在某一主题上进行的脑的操作。例如建筑师进行一座建筑物的设计,他从已有的心理贮存中筛选某些有用的线索,提取有关的图式,搭建一个框架,填充内部构件,构思方园大小,设计部件功能,所有这些筛选、提取、搭建、填充、构思、设计,均系思维的操作。思维或其他心理过程,都是在脑的外显的或内隐的交替操作中进行。如果它的过程和产品已经贮存在记忆里,也只能在提取的过程中再现。我们的脑似乎可以呈现思维或知觉的产品,如设计的图样或知觉的图形,但它们决不是静止的,图样呈现本身就是心理操作。

情绪也是心理的操作。鉴于情绪具有一种独特的主观体验的色彩,无论是短暂的或持久的,均可被人体验为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也是脑的操作活动,它参与到当时的认知活动中。个性特征似乎是一种稳定的特性,一种心理结构形式。但它们只有在人的活动或行为方式中存在,离开了人的活动和行为,个性也就不存在了。

心理以活动的形式存在,这个论断是以神经系统和脑的活动为基础的。不能设想活着的人的神经过程是静止的。而心理现象,虽然是脑的产物,但却不是物质的产品。心理是神经系统和脑的功能,是以脑的反映活动的形式存在着。

神经系统的反射机制

神经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精细的系统。那么它是以什么活动方式保持着机体的完整统一和有效地实现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

 

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指有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之下,对内外刺激所作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应。例如,食物放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分泌,手遇到灼烫就必须缩回,窗外传来声音,我们立即将头、耳转向声源的方向等等,这种由环境的刺激引起的应答性活动,就叫“反射”。

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相应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官五个基本部位组成。前三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相应部位)是接受信息,具有对信息进行分析的机能,巴甫洛夫称它为分析器。后二个环节(传出神经、效应器官)是应答活动的结构。以脊髓反射为例,说明反射弧是怎样构成的。一定的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感觉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又沿运动神经到达效应器官,并支配效应器的活动。

近年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认为,反射弧的图式是旧的传统的看法,它不能完全合乎实际地解释行为的结构,于是提出“反射环”的图式。学者们认为,反射弧的终末环节并不意味着反射活动的结束。在通常情况下,由效应器官产生的反应动作,或神经冲动在反应过程的情况,都将成为对有机体的一种刺激,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返回传导到中枢,这个过程就是“反馈”的过程。中枢神经系统根据这种“反馈”信息,就能对效应器的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调节,并保证有机体活动的连续性、完整性与准确性。在这个意义上,反射活动的机能结构应该是一个“环形”结构。或者说反射活动是由“反射环”来实现的。

 

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反射按照产生的条件不同分成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

它是在种族发生中遗传得来的先天的反射活动。例如,新生儿出生后就会啼哭。奶头放进嘴里就会吸吮,异物进入鼻孔马上打喷嚏,这些先天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以及一些朝向反射等等都叫无条件反射。

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称作无条件刺激物。无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先天固定的,它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实现的,但受大脑皮层的调节。由无条件反射构成的行为链锁叫本能行为。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出生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只靠无条件反射不能适应异常复杂的、经常变化的环境,这就必须在生活中形成另一种反射,即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后天获得的行为,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例如,梅子吃到嘴里就会流口水,这时梅子是无条件刺激,流口水是无条件反应。但生活中我们看到梅子,或听说梅子就流口水,甚至“望梅止渴”,这就是条件反射。动物和人在个体生活中必须建立许多条件反射,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周围环境。在这个意义上说,动物和人出生后所学习的一切行为都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某种无关的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重合。例如,动物吃到食物就会分泌唾液,食物是无条件刺激物,它可以引起动物的无条件性反应。灯光本来和食物是没有关系的刺激物,它对唾液分泌不产生任何影响,是一种无关的刺激物。但若安排灯光先于食物或与食物同时出现,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动物只要看到灯光出现时,即使食物还未出现也会分泌唾液。这时灯光就从无关刺激物转变为条件刺激物,即成为无条件刺激物的信号而引起动物的唾液分泌。这样条件反射就形成了。

条件反射不仅可以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而且可以在旧的、已经巩固了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这种条件反射系统就成为动物和人的一切学习、行为的基础。

动物和人不只能形成各种复杂的条件反射,还可以形成各种条件反射的抑制。例如,由于新异刺激物的突然出现,使原来的条件反射暂时受到抑制,这叫外抑制。由于条件刺激物不再受到无条件刺激物的强化,而使条件反射逐渐消退,叫消退抑制。当条件刺激物出现后经过一段时间间隔才给予强化,这样动物必须等待一段时间才对条件刺激物作出反应,叫延缓抑制。消退抑制和延缓抑制也叫内抑制。内抑制还有分化抑制和条件性抑制等形式。条件反射的各种抑制保证了人和动物有机体对复杂、多变的周围环境能更灵活、更合理地适应。

3.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在本世纪30年代根据他所设计的实验研究的结果提出来的。斯金纳设计了一种专用木箱——斯金纳箱,箱内有一套杠杆装置。将饥饿的动物置于箱内,它们在箱内乱跑、乱咬、乱撞,偶尔跳上杠杆,将杠杆压下,这时杠杆带动一个活门,从活门内掉出一个食物小球滚入箱内的木槽中,从而取得食物。以后动物再次进入箱内经过乱撞之后按压了杠杆取得了食物,反复几次之后,饥饿的动物一进入箱内,就会主动按压杠杆取得食物。这样就在压杠杆和取食物之间形成了条件反射,斯金纳称它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作经典性条件反射,它与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之间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但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刺激型条件反射,刺激在先、应答行为在后。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反应型条件反射,操作反应发生在前,强化物同反应相结合。强化物主要是增加操作的强度,动物的行为如果得到刺激的强化,操作强度就增加。如果连续不予强化,操作就会逐渐减弱或停止。因而也叫“工具性条件反射”。斯金纳认为,人们的学习、熟练技能、技巧的形成,大多数是以这种行为方式形成的。斯金纳是一位行为主义者,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对解决有机体的操作行为有很大的意义。但他对这种反射的神经机制没有也不愿意进行具体的探讨。

4.动力定型

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不仅可以建立单一的条件反射,还可以把客观环境多种刺激物按先后次序或强弱的不同,组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系统,经过几次之后,就形成适应环境的复杂的反应系统,这就是动力定型(简称动型)。如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种活动,客观刺激物的系统按照一定规律作用于有机体,大脑皮层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为条件反射链锁系统,这种条件反射链锁系统一旦形成,只要有关刺激一出现,人的活动就成为一系列的自动化的动作,这就形成了动型。

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形成的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建立的动型。动型建立之后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轻神经的负担而且提高工作效率。

5.两种信号系统

动物有机体在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因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物的性质不同,又可将条件反射系统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就是由具体事物或事物的属性(颜色、形状、大小、声响等)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这些具体刺激物称为第一信号刺激物,由第一信号刺激物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活动称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它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和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它是具体事物的信号,也是第一信号的信号,所以叫第二信号。由第二信号刺激物引起的大脑皮层神经活动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就叫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第二信号系统为人类所独有。由于第二信号系统的产生,给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和心理活动带来了新的特点:人可以抽象地反映现实,传递知识和经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的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抽象思维和意识的基础。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使人的反映能力在性质和范围上都不同于动物的反映能力。它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特征。

在人身上,两种信号系统是密切联系、协同活动的。第一信号系统活动是第二信号系统形成的基础。如果脱离了具体事物的支持,不代表具体事物,它就失去了信号意义。反过来,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又对第一信号系统起支配和调节的作用。

 


心理活动的生理因素

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1.神经元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神经元不仅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它之不同于身体细胞的功能主要在于它可被输入刺激所激活,引起神经冲动,进行冲动传导,在心理上就是信息传递。

神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它们的具体功能均有不同。但在构造上基本由3部分所组成:胞体、树突和轴突。胞体是神经细胞的主体,每个神经细胞有一个核及其周围的细胞质。树突是由胞体外层表面向外延伸的无数呈树枝状的细小分支,它们接受来自其他神经细胞的冲动。轴突是由胞体向外延伸的一根长支,其长度可短至1毫米的几分之一,也可长至1米,这取决于它们的位置和功能,它们传导神经冲动。轴突末端处有许多小分支,这些小分支末端膨大呈球形,称为终球。终球是向邻近细胞传递神经信息的重要机构之一。

轴突的外周常包着由髓磷脂组成的髓鞘,以防止神经冲动在并行的神经纤维之间扩散,故而起着绝缘的作用。至于冲动的传导方向,在轴突接受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会沿着轴突向两个方向传导,然而当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向另一个神经元传导时,方向只有一个,即总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传导。

从整个神经系统来说,神经元依其所在脑和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功能,可分为3种:

传入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是从外周向中枢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元,它们分布于身体各组织、器官,接受各种刺激信息。如位于视网膜的传入神经元,接受光的刺激信息,产生神经冲动,向(视觉)中枢传导。这类神经元又称为感觉神经元、内导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是从神经系统各中枢向外周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元。它们将神经冲动传递到肌肉和腺体等效应器官,引起运动或分泌反应。如外界紧张刺激引起神经冲动向内传导,经过中枢的整合活动,冲动沿传出神经元外导至比如汗腺,引起汗腺分泌。这类神经元也称为运动神经元、外导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介于上述两种神经元之间,其功能是连续传入和传出神经元,起联系的作用,也称中间神经元。它们分布于脊髓、脑,特别是大脑皮层。它们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不但起着连接的作用,而且起着在脑各个层级上的分析与综合作用。

2.神经

由许多平行的神经聚集成一束,便构成一根神经;神经是神经纤维的集合。神经没有传导方向之分。在同一根神经里,既可有传入神经元,又可有传出神经元。神经系统主要以神经而不是以单个神经元的形式分布于全身,构成神经网络。

 

神经冲动的传导——信息传递

 

神经细胞主要有两种功能,即冲动和传导。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就产生兴奋。这种兴奋性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神经元的轴突向邻近的下一个或一些神经元传递,这就是神经冲动的传导。

神经传导是一种电化学过程。神经元好像是一个“盐水袋”,在另一种“盐水液”中游浮着。“袋子”——细胞膜把两种液体分开并容许液体有少量的互相渗透。两种液体均包含着钠、氯和钾离子。当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钾离子的浓度在膜内比在膜外大30倍;而钠离子浓度膜外比膜内大10倍。为维持它们的浓度,膜内外电位差允许钾离子透入膜内,而不允许钠离子渗入。于是形成了膜内负电荷、膜外正电荷的电位差。这就是膜的极化现象。这种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但实际上它不是静息的,而是处于瞬息间即放电的准备状态。当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受到足够强的刺激时,细胞膜的电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迅速进入膜内,使膜内负电位消失,即去极化过程,形成了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变化。神经元便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形成了神经冲动,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很短,大约为1毫秒。但由于神经冲动沿着轴突一节一节地跳跃式传导,膜上电位差的变化是连续进行的,于是就形成了电脉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冲动。正是这种神经冲动负载着有关刺激的信息。

神经元还具有对神经冲动的整合作用,它能使传递来的兴奋被加强或被抑制。这要由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作用来说明。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突触传递

 

神经元之间是以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联系的。这种特殊的联系结构称为突触。神经元的这种联系方式叫作突触传递。它使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导。

突触在构造上分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4部分。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呈球形者为突触小体(即终球)。突触小体内有许多囊泡和线粒体,内含神经化学递质和合成这些递质的酶。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联系。但这种联系不是两个细胞的直接连接,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微小的物理间隙,这就是突触间隙。在突触间隙两边的细胞各有一层膜,突触小体这一方的膜称为突触前膜,另一边树突或胞体的膜称为突触后膜。后膜里含有特殊的化学物质,称为受体。受体专门对前膜中的神经化学递质起反应。在突触间隙部位,神经冲动是以神经化学递质为媒介而勾通的。

突触传递是通过神经化学递质和电变化两个过程完成的。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膜的离子通渗性发生变化,大量的钙离子进入突触小体,使囊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之接触。这时储存于囊泡中的神经递质被释放出来而进入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相结合。于是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电位有两种类型,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这是由轴突末梢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以及这些递质与突触后膜的不同受体相结合来决定的。EPSP沿着轴突传导去影响其他神经元,这就是神经冲动的传导。IPSP使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因而出现抑制效应。应当指出,任何一个神经元都同许多其他神经细胞的突触相联系。有些神经细胞只产生EPSP,另一些则只产生IPSP,还有一些可产生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突触后电位。这种兴奋性和抑制性电位的相互影响决定着特定的神经元是否有可能在特定时刻发放动作电位——引起神经兴奋或抑制。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及树突上有成千上万个突触(据估计,一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可有2000个突触,大脑皮层每个神经细胞可有30000个突触),各种突触小体又是分别来自不同的神经元,它们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不同,对各触突后膜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一个神经元的活动产生兴奋或抑制,是由许多突触传递的活动共同决定的。

已发现神经递质存在于脑、脊髓、外周神经,甚至某些腺体中。并已发现脑中存在着30种以上的神经递质。例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既是内分泌素,又是神经递质;它们既是兴奋性的,又是抑制性的。乙酰胆碱(Ach)既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兴奋,又在心脏和某些自主神经系统方面引起抑制。乙酰胆碱作为神经肌肉系统的神经递质,能引起肌肉收缩,而当另一些物质,如箭毒,占据了接受细胞受体的位置时,就会阻止Ach活动,从而引起暂时性运动瘫痪。如果不及时解除箭毒的作用,它会使胸腔无法扩张进行呼吸而导致死亡。

突触传递这一神经细胞的工作方式,对心理活动的影响,不但是重要的,而且是很直接的。已有的研究表明,神经递质对人的记忆和情绪有着明显的影响。

正如前述,乙酰胆碱除影响肌肉运动外,对许多脑神元突触也起着神经递质的作用。一项研究表明,一种称为毒扁豆碱的药物能提高神经元突触处Ach的活动,这是因为这种药物能抑制一种破坏Ach的酶的活动。使用这一药物意味着Ach的释放,而其结果导致人的学习与记忆的提高。这说明,致力于认识神经元信息传导效率的提高和神经递质的作用,对于以化学方式增进人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是有可能的。

又如,去甲肾上腺素是影响人的情绪兴奋状态的神经递质。在治疗精神性抑郁症中发现,给患者使用一种称为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的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研究指出,这是由于,在患者脑内神经细胞轴突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被MAO所破坏,从而在突触传递中,没有足够的去甲肾上腺素以激活接受细胞的神经兴奋,致使患者产生抑郁状态。经给患者使用MAO抑制剂之后,MAO对去甲肾上腺素的破坏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外周神经系统与心理活动

神经系统的进化与功能

 

从进化的观点看,神经系统经历了漫长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它最初从局部的、自发性结构向中枢控制机构演变。在进化早期,生物体内一些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神经节,执行着从体表受纳器到体内之间传递信息的作用(如水母)。随着生物演化,神经节细胞间形成了突触结构,神经节成为协调受纳器和肌肉运动的局部控制中枢。以后某些神经节集中到生物体头部,形成为对另一些神经节的中枢控制,并形成从头部至尾部的神经节索(如扁虫)。神经节索环绕着生物体消化腔,为取食服务。生物头部的大神经节逐渐具有整合各个受纳器传入的不同信息的功能,终于使它复杂化而进化为脑。脑的进化在结构上又逐渐发展为等级化。进化中较早形成的中枢成为低级中枢,较晚形成的则为高级中枢。低级中枢执行着维持生命如调节呼吸、心跳、体温等的功能,而高级中枢越来越多地接受环境的复杂信息,为有机体实现更有效的适应。

在脊椎动物的不同等级中,不断发展不同水平的脑。脑的低级部位在进化中被后来发展的高级部位所遮盖而掩藏在脑的内部,包括中脑和间脑(丘脑、下丘脑。它们的外部则由大脑两半球和覆盖着的大脑皮质所环包着)。

脑的高级部位对低级部位的控制,降低了纸级部位原有的独立功能,使低级部位失去某些自发性。例如原来完全由间脑控制的内分泌活动、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基本情绪和生物动机等过程,均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又如在灵长类动物中,丘脑已不再有整合视、听的独立功能,而只是视、听信息传递的转换站;而在较低的猫科动物中,失去视觉皮层后,丘脑仍能执行一部分视觉功能;这时猫已不能辨别方形和圆形,但却仍能辨别明与暗。

人类个体的发育过程似乎在重复着种族的演化。人类胚胎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胚胎2~3周最初形成神经板后被拉长、弯曲而成为神经管。第4周后,可区分的前脑、中脑、后脑的3部位结构已清晰可见。6周时前脑已分化为间脑和大脑。新生儿的脑已形成完整的大脑两半球和初步的多皱折的大脑皮质。

成长的人类个体的脑和神经系统具有极其复杂的结构和机能。人类大脑与高级思维和意识相关系,但并不能脱离脑低级部位的作用。

 

 

 

外周神经系统

 

应当说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把输入的感觉信息模式转化为输出的运动模式。从低等动物到人类,这一机制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只不过在感觉输入与运动输出之间的中枢调节已逐渐极大地精确化;二者之间的信息加工在人类身上有了极大的扩展和复杂化。从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可清楚地显示这一点。

外周神经系统就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机构,它包括从外周感觉器官内导到中枢的神经组织和从中枢外导到效应器官的神经组织。从结构上看,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和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组成的自主神经系统。

1.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把来自眼、耳、舌鼻以及皮肤、肌肉、关节等外部刺激的信息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使人觉知光亮、声音、疼痛、压力、温度等变化,又把在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输送到运动器和效应器,从而产生感官的和肢体的运动反应以及腺体的分泌反应。

脑神经。脑神经共12对,由脑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向外周延伸。它们的大部分分布于面部的肌肉、粘膜、腺体等部位。其中只有一对,即第10对,分布于内脏器官。--附内脏器官图片


内脏器官分布图片

从脑神经的机能来看,可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与混合神经。12对脑神经已给予确定的编号:

嗅神经:嗅神经自脑的前下部发出,分布于鼻粘膜,主管嗅觉。

视神经:视神经由间脑底部发出,其末端分布面成为眼睛的视网膜,主管视觉。

动眼神经:动眼神经由中脑发出,分布于眼球的肌肉内,控制眼球的运动。

滑车神经:滑车神经由中脑发出,分布于眼球周围的肌肉中,也负责控制眼球的运动。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由脑桥发出,因每侧皆有3个分支而得名。它分布于颜面、颌等部位,主管面部、牙齿、鼻腔、角膜、头皮、口唇和咀嚼肌的运动和感觉。

外展神经:外展神经发自脑桥,分布于眼球的肌肉中,主管眼球向外侧旋转的运动。

面神经:面神经分布于面部肌肉、舌部和泪腺、唾液腺,主管面部肌肉运动和部分味觉,并支配眼泪和唾液的分泌。

位听神经:位听神经也叫听神经,发自脑桥和延髓之间,分布于内耳,主管听觉与身体平衡觉。

舌咽神经:舌咽神经自延髓发出,分布于舌、咽等处,主管味觉、咽头肌肉运动,也支配唾液腺的分泌。

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发自延髓,分布于头、颈、胸、腹等广大部位,它有调节内脏、血管及腺体等机能的作用。

副神经:副神经发自延髓,分布于颈部、胸部肌肉中,主管咽部和肩部的运动。

舌下神经:舌下神经从延髓发出,分布于舌的肌肉中,主管舌肌运动。

上述12对脑神经中,第1,2,8对是感觉神经,主管感觉活动;第3,4,11,12对是运动神经,主管有关的运动活动;第5,7,9,10对则是混合神经,兼有感觉、运动两类机能。上列12对脑神经的分布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即由脑所整合的心理活动,其来自感官的和发至运动器官和腺体的信息,是经过外周神经系统,尤其是经过脑神经的通路输送的,它们为人的高级思维的产生和发出指令传递信息。

脊神经。脊神经是自脊髓通过脊椎椎管发出的神经。每个脊椎分节都向两侧发出一对神经,共31对。脊神经去管颈部以下的身体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按脊椎的分段可分为: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自脊椎两侧椎间孔发出的每根脊神经又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分布到身体腹面、两侧和四肢的肌肉与皮肤;后支分布到身体背面的肌肉与皮肤,分别主管有关部位的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自脊髓发出后总是向下行。因此,任何一节脊髓受损伤,这节脊髓和这一节以下的神经组织将丧失其功能,但是只有这一节以下的神经所引起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受到损害,而受损的这一节本身所支配的感觉和运动能力仍然保存,因为这些能力是由来自上面的神经承担的。

2.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冲动起源于下丘脑,其中枢级神经元分别位于中脑、延髓和脊髓。自主神经分布于心脏、呼吸器官、血管、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调节、支配全部内脏器官的活动。一般说来,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的支配,它可在不意识的情况下实现其支配和调节的机能。这是由于下丘脑的脑组织中,属于古老的进化部位,其功能主要在于调节、控制和维持、延续与生命有关的机体活动以及基本情绪和生物动机活动。从与大脑皮层的关系而言,下丘脑的活动保持着相对的自发性,从而由它所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也有着相对的自发性,以致在一般情况下不受意识的支配。但在特殊训练的情况下,意识或意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这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的两部分。

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中枢级神经元位于脊椎胸、腰段。脊椎两侧各有一条自上至下的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的链索,称为交感链。由脊髓发出的交感神经元到达交感链,在这里交换神经元,新发出的神经元纤维分别延伸至心脏、血管、气管和肺、胃肠消化器官以及肾和肾上腺、生殖器官等部位。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激活这些器官,引起诸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浓度上升、骨骼肌血管和心脏动脉舒张、皮肤和消化器官血管收缩、胃肠活动减慢、汗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等反应。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提高有机体的唤醒水平,发动体内储存的能量,为有机体应付紧急事件作准备,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副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中枢级神经元分别位于中脑和脊椎骶段两部位。中脑部位的副交感神经元纤维随着脑神经,如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延伸至相应器官,引起诸如唾液分泌、胃肠蠕动、胃液分泌和胃肠血流量等。有延伸至眼部的神经,调节瞳孔的收缩与舒张。脊椎骶部的副交感神经延伸至结肠、膀胱和外生殖器,调节这些器官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有拮抗作用。表现为交感系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机体能量,使机体处于激活状态;而副交感系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如促进消化和代谢过程,吸收养料和有机体的其他合成物质,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活动的拮抗表现为,在不同时刻或不同情况下,哪个系统的活动处于支配地位。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是相互替换着处于主导地位的。这有助于使有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节律和生理平衡的状态中,但在环境因素变化的情况下,有时两个系统也可能同时被激活。例如,在过度恐惧情绪中,交感系处于支配地位,但同时外周血管不是扩张而是收缩,心脏似乎停止跳动,呼吸也被压抑,还可能出现不随意排尿或排便,这些就是副交感系统的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人在情绪状态中,常常伴有明显的、甚至可被主体意识到的自主系反应。例如在愤怒情绪状态下,交感系统被激活,这时,一方面心脏血管系统活动被激发;另一方面消化系统活动被抑制。这是由于,愤怒情绪的原型在进化中是与为生存而引起的搏斗行为相联系的。交感系统的活动为有机体提供活力以适应搏斗的需要。又如在痛苦情绪中,主体处于沮丧、无力状态,这时肌肉紧张度下降,显示为肌肉无力,心率、脉搏缓慢,血糖分泌降低;甚至在痛苦得悲哀时引起泪腺分泌和肌肉颤抖。恐惧时外周血管收缩,表现为手脚发凉、皮肤温度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这些生理反应导致主体处于退缩、压抑状态。这就是100年前维廉·詹姆士提出的著名的“情绪是机体变化的知觉”理论的根据。然而,情绪的机制远比只涉及自主系统反应复杂得多,它还涉及脑的各级组织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与心理活动

如果说,外周神经系统——从低等脊椎动物到人类,其传导信息的功能始终没有改变,那么,神经系统在进化中得到显著发展的部分,则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的复杂化与精细化,以及功能上的专门化与精确分化。中枢神经系统对输入信息的整合功能随着进化日益提高。处于进化的低级阶段,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执行着与维持有机体生命相联系的机能。在人类阶段,大脑的信息加工机能极大地得到发展,脑的低级中枢执行着调节身体器官的生理平衡的作用,维持着人类机体的基本动机和本能行为反应;高级中枢则执行着协调人与环境关系,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复杂信息加工。中枢神经系统在进化中的发展与心理的进化发展是同步的;大脑两半球皮质的机能活动是人类高级思维的物质载体。

 

脊髓

 

外周神经系统的脊神经(共31对)胞体和神经纤维构成脊髓,也就是从身体躯干和四肢延伸到脑的神经和由脑发出到达身体各部位的神经,进出于脊椎椎管内并集合在一起,组成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也能向脑的高级中枢传送神经冲动,形成复杂的反射。

反射概念。当敲击膝腱部位时,击打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从膝部肌、内感觉神经末梢沿内导神经元向脊髓传递。在脊髓中,冲动经中间神经元与外导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外导神经将冲动反回到同一块肌肉,引起这块肌肉收缩,使腿伸展。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反射活动,称为膝跳反射。组成这一反射的内导、中间、外导神经3部分的功能联系,称为反射弧。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基本模式。由于简单的反射是由脊髓完成,故而在脊髓与大脑失去联系时仍可发生。许多原始的低级反射均系如此。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即使简单的反射也仍受高极中枢的控制。

反射活动实际上是很复杂的。它的活动往往不是单纯的从内导向外导、或从外导向内导的单向神经冲动传递。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反射弧的各部分都有神经冲动的往复传导。

从外周感官传入的感觉信息达到大脑,大脑的各中枢又可以把冲动沿感受器的传出神经向外传导,形成中枢与感官之间的反回联系。正是通过这种反回联系的机制,调节着感受器的机能。例如,光线对眼睛的刺激作用,在视觉高级中枢产生的反回联系所引起的眨眼运动,调节着视感觉的功能。由此可见,外周感官不仅有接受刺激的作用,也作为效应器官而活动着,成为构成复杂的反射活动的机制的组成部分。

在反射活动中,从感官到大脑皮层的传入传出现象,在脑的各级水平上均存在。反射活动既发生在感受器与低级中枢之间,也发生在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之间。例如人的某些基本情绪活动,如惊吓,可发生在视、触感受器——丘脑、下丘脑水平——骨骼肌运动系列反射中,也可以发生在丘脑、下丘脑与大脑皮层的联系中,从而惊吓情绪受到大脑皮层和人的高级认知的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与效应器官之间也存在着反回联系。神经冲动由中枢传到效应器官或运动器官,引起效应反应或运动反应。效应和运动反应本身又成为刺激,引起传入神经冲动。例如,由中枢传到运动器官的冲动所引起的运动性回答反应,就成为动觉刺激;传到效应器官的冲动所引起的腺体分泌反应,乃是化学刺激。这种由效应活动所引起的反回传入称为反馈。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反馈机制实现有机体对自身活动的主动控制。

 

脑干—网状结构

 

脊髓从脊椎椎管上行进入颅骨,扩展而形成脑干。脑干也是由外周到中枢的内导和外导的神经组成的结构,它与脑的更高级部位以及一些重要的神经核团相联系。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延髓的腹侧有左右两条柱状椎体,其下部形成椎体交叉。由身体左侧内导的感觉冲动,通过椎体交叉,进入脑的右侧,控制身体左侧;而由身体右侧内导的感觉冲动,通过椎体交叉,进入脑的左侧,控制右侧躯体。延髓上部膨大而形成脑桥,与小脑相连接。脑桥上才是较小的中脑。从进化上看,脑干是脑量的古老部位,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与整合,诸如呼吸、心率、体温等生理活动的主要机构。

网状结构。贯穿在脑干的大部分区域,从延髓经脑桥和中脑,一直延伸到匠脑下部,沿着脑干腹侧的狭长区域,有许多散在的神经核团和上行、下行神经纤维,交织着构成一个神经网络的结构,称为网状结构或风状组织。由外周感官或身体器官输入的神经冲动,经内导神经的旁支沿着脑干腹侧进入网状结构,并上行进入下丘脑和丘脑。网状结构是一个激活神经兴奋的组织,它的上行激活系统的主要机能,是它所携带的神经兴奋在下丘脑被整合与扩散,激活丘脑的觉醒中枢,兴奋大脑皮层。

网状结构是本世纪50年代由林斯里(D. Lindsley)所提出的。从此,人们把脑干的神经通路分为特异性神经通路和非特异性神经通路两个结构。特异性神经通路指从特定感受器——如眼睛传入的神经兴奋,沿脊髓上行,可直达大脑皮层的相应的专门化部位——如枕叶的通路。与此相对而言,非特异性神经通路是指,通过网状结构,神经兴奋弥散性地传布到脑的广大区域,整个脑组织被激活而并不只与某特定专门化区域相联系。因此,网状结构的主要机能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机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的刺激条件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网状结构的神经组织经过上行和下行激活系统的整合活动,丘脑系统和大脑皮层的激活起着提供兴奋来源和协调的作用。

 

丘脑和下丘脑

 

在脑干之上、大脑两半球中央底部,于左右两侧有两个对称的神经细胞核团,这就是丘脑。由于丘脑是蛋状的,在形态上更像是左右独立的两个结构,但它们之间由另外的核团联结着,不像大脑两半球那样明显地除胼胝体外完全独立地分开。

丘脑是网状结构最高部位的终端,来自网状结构和神经激活从丘脑向大脑广泛地扩散,并具有一定的整合作用。因此,丘脑在控制睡眠与觉醒中起重要作用。丘脑激活被唤醒时,情绪阈限明显下降,有机体的情绪性明显提高,情绪行为模式明显改变。

丘脑和下丘脑被认为是重要的整合生命活动的结构。高等动物和人类的感觉功能高级中枢已由大脑所承担,从而丘脑只作为把来自外周感官的输入信息传至大脑的中继站而起作用。

下丘脑位于丘脑下部,是比丘脑在体积上小得多,但功能十分复杂的结构。下丘脑调节有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和过程,保持体温、心率、血压等生理平衡,发动和制止动物的取食、饮水和繁衍、争斗行为。下丘脑还是情绪的重要中枢,它不仅由于从网状结构传递的兴奋而激活情绪,而且,通过微电极技术已发现下丘脑有专门的发动“快乐”和“痛苦”的不同部位。

下丘脑还是高节自主神经系统的直接中枢。有机体在情绪性刺激的作用下,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引起的身体器官节律活动的变化,在达到大脑时,所附加的情绪体验由何而来,被认为是与下丘脑的整合活动分不开的。研究推测,下丘脑是在进化中储存情绪模式的场所。此外,下丘脑与内分泌系统密切联系。它与脑垂体、肾上腺共同形成情绪激活系统,参与情绪的发生并起重要作用。下丘脑实际上不仅是脑的一部分,对自主神经系统实行直接控制,而且,下丘脑本身也是内分泌腺体,它所分泌的激素直接调节着整个内分泌系统。这更加证明了它在情绪发生的复杂机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及其周围相连接的结构组成的。边缘叶是大脑皮层在进化中早先发展的古老结构,它位于前脑底部,是由于大脑皮层面积的扩展而逐渐向内卷折而形成的皮层内边界。它覆盖在脑干、间脑之上,从内面延伸与大脑的整个区域。边缘叶与其下面连接的皮层下细胞核团,包括杏仁核、下丘脑、脑垂体等,总称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在大脑皮质极大扩展后形成的。因此在进化阶梯上,哺乳类以下的动物没有边缘系统。它们(如鱼类或爬行类动物)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如哺喂、交配、攻击或逃避行为只能通过刻板的本能行为完成。而边缘系统的整合活动能调节下丘脑和脑干的功能,在支配、发动和制止动物的本能行为中,使其在多变的环境中更灵活地适应。例如,边缘叶的扣带回是有机体的警戒部位,扣带回被激活引起有机体的警觉和注意。

边缘系统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高级中枢。它通过下丘脑调节内脏和骨骼反应,调节情绪行为和情绪体验。尤其情绪体验被认为是整个边缘系统的整合结果。

属于边缘系统的海马结构,对记忆有特殊的作用。当代研究认为,海马是短时记忆的机构。海马部位受损伤,记忆中不再能储存新的信息,但仍能记得受损伤以前的事。


大脑皮层与心理活动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皮层是物种进化的高级产物,在人类身上发展到最高阶段。随着种系的发展,皮层所占大脑组织的总量比例相应增大。人类大脑皮层有140亿神经细胞,主要由神经细胞胞体密集而成。扩展了的皮层面积远远超过颅骨所能容纳的程度,它于是变得在颅内皱折和卷绕起来,好像把一块海绵拥塞在一个头盔里。

大脑皮层面积的增大,无疑是与它的结构的严密化和功能的精细分化联系着的。皮层上神经细胞胞体的密集排列,承担着寻找外界信息的极其复杂的加工。在此,以记忆为例,人类记忆的机制之一,是在同类外界输入信息的重复作用下,众多的、不同的神经细胞群交替地和重复地参与到整合活动中。记忆的保持或遗忘取决于这些神经细胞群参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如果一次输入所激活神经细胞群在下次被抑制或破坏,还有另外的细胞群参与来取代前者。这说明庞大的神经细胞群参与记忆活动,能保证记忆痕迹在长时记忆中保存。

那么,记忆或思维如何成为有意识的呢?对于意识来说,在脑的中央核心部分,有众多的、短而细的多支神经纤维的神经元,它们之间可进行相互之间往复的平行传导。这种工作方式在脑各级组织中的广泛传导,给脑内留下一种持续的状态,这种状态在进化中逐渐成为一种感觉,它以主观体验的方式进行着自我监督,这就是意识的前身或起源。当这种脑的状态与言语机制相结合,就形成了人类的语词意识。

在人类,言语活动是信息加工的独特载体。语词代表着被极大概括化了的外界事物的涵义。因此,言语刺激和言语思维能激活所涉及的最大神经细胞,在广泛的大脑皮层中进行整合。它涉及思维的分类与归类,记忆的存贮与提取,情绪与动机,皮上与皮下的相互交错联系,这一切导致人的思维加工可在语词意识的水平上进行,并在情绪中产生满意与否的意识体验。

以上描述作为举例说明,无论是记忆的形成,思维的加工或意识的产生,尽管其物质基础和形成机制还不能确切地予以解释,但无疑是与脑这一体积虽小但却是极其庞大和复杂的神经结构的发展联系着的。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皮层的外观形态分布与功能分工

大脑皮层有严密的形态结构和机能定位。从外观上看,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致对称的半球构成。两个半球的外层就是大脑皮层。皮层由神经细胞胞体密集排列,其下部是由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所构成。人类大脑皮层的皱折形成了许多沟回和裂。按照这些沟和裂,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额叶与顶叶由中央沟分开,颞叶在外侧裂下面,与枕叶和顶叶相连接,但没有明确分开的沟。

大脑两半球内侧环绕着的额上回、颞下回、枕颞回、楔回以及颞下沟、顶枕沟等部位,是从两半球的外侧卷折过来的。靠近这些回沟更接近于中心位置的扣带回、海马回等,则属于旧皮层,即皮层内边界的边缘叶部分;围绕着它们以外的部分均为新皮层。大脑两半球是分开的结构,唯有中间的胼胝体是两半球联结的部分。

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机能。按照上述的结构分布,大致相应地分为3类机能区:皮层感觉区、皮层运动区和皮层联合区。皮层感觉区又可分为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

视觉区。皮层视觉区位于枕叶,是视觉的最高中枢。视觉神经从视网膜上行进入脑,通向低级中枢——外侧膝状体。在上行途中,双眼视神经的一部分投射于同侧外侧膝状体,另一部分交叉到对边外侧膝状体,最后投射到皮层枕叶。由于视交叉是不完全的交叉,因此视觉信息向脑内传递带有双侧性。

听觉区。皮层听觉区位于颞上回,是听觉的最高中枢听觉神经从听觉感受器——内耳柯蒂氏器上行进入听觉低级中枢——内侧膝状体,最后投射到皮层颞叶。由于听觉神经进入脑内后也呈不完全交叉,故而听觉信息向脑内传递也带有双侧性。

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中央沟后面的中央后回。这里主管着热、冷、触、痛、本体觉等所有来自躯体的感觉。躯体特定部位的感觉在躯体感觉区有一定的机能定位,其定位有如下特点:颈部以下躯体感觉有对侧性,即左(右)侧躯体信息投射在右(左)侧皮层;整个躯体感觉的机能定位呈倒立分布,即来自躯体上部的信息投射到躯体感觉区下部,来自躯体下部的信息投射到感觉区上部;皮层投射区域的大小,不以躯体器官的大小而定,而是以器官感觉的精细和复杂程度而定。如手和口部感觉精细,内涵丰富,在皮层上占有极大的投射区。

皮层运动区。皮层运动区位于中央沟前面的中央前回。这部位含有大量的锥体细胞,故又称锥体区。皮层运动区的机能定位与躯体感觉区相似,即头面部运动由本侧皮层支配,头部以下躯体运动由对侧皮层支配;皮层运动区的机构定位呈倒立分布,运动区上部支配躯体下部运动,运动区下部支配身体上部运动;同时,动作越精细,越复杂,在皮层的投射区越大。

皮层联合区。大脑皮层中具有起着联络、综合作用的结构和机能系统,称为皮层联合区。它是大脑皮层执行高级心理功能的部位。在种系进化的水平上越高,联合区在皮层上占的比例越大。在人类,除上述感觉区和运动区以外的区域,均为联合区,它占据整个皮层的一半位置。

联合区不直接同感觉过程和运动过程相联系,它的主要功能是整合来自各感觉通道的信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储存。它支配、组织人的言语和思维,规划人的目的行为,调整意志活动,确保人的主动而有条理的行动。因此,它是整合、支配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进行复杂信息加工的神经结构。

2.大脑皮层的三级区结构与功能

大脑皮层是由6层神经细胞组成的。在进化中,它由下层到上层依次生成,从而这些不同层次结构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在功能上,它们被分为3个级区:初级区、次级区和联络区。

初级区。初级区主要指皮层第4层(感觉性内导层)和第5层(运动性外导层)大锥体细胞密集的部位。它直接接受皮层下中枢的传入纤维和向皮层下部发出的纤维,与感觉器和效应器之间有着直接的功能定位关系。这些部位的神经细胞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分别从视、听、肌肉等外周感受器与枕叶、颞叶、中央后回和中央前回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由定位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柱状结构,从而区分出投射性的皮层视觉区、听觉区、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实现着初级的感觉性和运动性信息传递。整个初级区属于较简单的“投射”皮层结构。

次级区。次级区主要占据着皮层结构比较复杂的第2、3层组织。这些部位由短纤维神经细胞所组成。它们大部分同外周感官没有直接联系。次级区的主要功能是对外周输入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它们还接受来自脑深部传导的冲动。次级区是在种系演化晚期阶段和人类中发展的,其功能是对所接受信息进行分析与整合,在复杂的心理活动中起作用。次级区属于“投射—联络”皮层结构。

联络区。联络区是指位于皮层各感觉区之间和重叠部位。它所包含的皮层区域完全是由皮层的上层细胞所组成,与外周感官无直接联系。联络区在皮层上构成两大区域。其一分布于脑后部两侧枕叶、顶叶和颞叶之间的结合部位,是各感觉区的皮层重叠部分,下顶区是它的基本组成部位。人类下顶区十分发达,占据联络区的四分之一,实际上联络区是人类所特有的组织。其二位于皮层运动区前上方,它在人的行为的复杂程序序列中起作用。它同皮层所有其余部分均有联系。联络区对心理的高级功能,诸如词义、语法、逻辑、抽象数量系统,综合空间标志的整合,以及经验的保存起作用;它协调各感觉区之间的活动,进行皮层最复杂的整合功能,被称为“保存信息、接受加工”的联络区。

大脑皮质分层结构是长期进化的产物。三级区结构的发展在不同类动物中有不同的发展等级。例如,老鼠的大脑皮层只有初级区和次级区的初步分化,没有联络区;猿猴的皮层有了联络区。只有到了人类,大脑皮质的分层次结构才分化得十分清楚。人的大脑皮层初级区受到发达的次级区的排挤,已占据不大的部位,而顶—枕—颞重叠区和额叶皮层的联络区两部分,是最发达的系统。人脑的功能作用,不是由相对分开的区域所完成,整个皮层结构是协同整合的机能系统。

3.脑的3个基本机能联合系统

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机能系统,它们不由脑的局部部位所决定。正像从上述皮层三级区所看到的,每个区域和不同层次起着不同的作用。皮层下结构的功能也是如此。按照脑的功能分工,可划分为3个基本的机能联合系统,任何心理活动都必须有它们的参与:调节觉醒和紧张状态的联合系统;接受加工和保存信息的联合系统;调节和控制复杂活动的联合系统。通过这3个机能系统的工作,可看到人的心理从信息输入、整合到反应的大致图景。

调节觉醒、紧张状态机能系统。为了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持大脑皮层一定的觉醒状态和适宜的紧张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保证和调节皮层觉醒状态和紧张度的器官,不是位于皮层本身,而是位于皮层下部位和脑干的网状结构。这些部位与皮层有上、下行的调节联系通路。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激活皮层紧张度。同时通过网状结构下行激活系统受到皮层的调节与控制。借助于这种机制,皮层所需用以进行信息加工的兴奋与抑制的整合能量,从皮层下网状组织得到补充。

激活网状结构下行纤维的皮层部位,首先从额叶开始,并通向丘脑和脑干。这一额叶—网状结构通路,不但输送外导信息,引起有机体的适应行为,更重要的是,额叶的高级功能——意图形成、计划制订、监督计划的执行等有意识活动,是靠额叶—网状结构通路的机能活动实现的。事实上,即将从以下阐述所能看到的,上额叶受损伤,人的能动的心理活动的整个系统,也就是人的高级智能活动,将受到严重的破坏。

接受加工、保存信息机能系统。接受加工和保存信息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整合的最主要的系统。它涉及大脑皮层的枕—颞—顶叶3个感觉区的3个级区的整合功能。初级投射区的特异性感觉输入——分别为视觉、听觉和躯体感觉的,在次级区即已被整合加工,但仍具有投射性;最重要的是在第三级联络区的广大皮层进行的多方面整合。例如,认识周围地理环境的综合标志,不是由专门化的某一感觉系统所能完成,而是由顶—枕部联络区所整合的反应。因此,顶—枕部受损伤时,空间认知即发生障碍。从直观知觉向以内部图式和广泛概括为前提的抽象思维的过渡,也必须在联络区参与下才有可能。在顶—枕—颞部受损伤时,不能把输入的个别信息整合到统一的结构中去,从而对信息意义的理解发生困难。

颞叶是听觉的中枢。颞叶次级区受损伤导致语音不识症,即“感觉性失语症。”这是左侧颞叶次级区受损伤的基本特征。它影响到听觉记忆和思维,产生“听觉记忆性失语症”。但是在顶—枕—颞叶三级联络区受损时,失去的则是对语法结构的理解。例如对“鸟巢在树枝上”的句子,患者弄不懂“树、鸟、巢、枝”的关系。这时,言语失去工具效应,发生命名障碍,语义不能纳入一定意义的范畴,语义图式完全遭到破坏。左半球额下因或额—颞区(Broca区)受损伤,则失去言语表达动机,构思不能主动发生,导致表达思想成为不可能的“运动性失语症。”

额叶受损伤时,患者在任务面前表现茫然不解。意识不到任务提出的条件,从而不能形成任何意图与计划。病人冲动式地得出答案,不能把答案与任务条件作比较,意识不到自己的答案毫无意义。实际上,额叶与整个皮层,特别是在三级联络区,有广泛的联系,额叶损伤所破坏的是人的能动的心理活动的整个结构。

调节复杂活动机能系统。调节复杂活动的机能系统位于大脑皮层前部中央前回的额叶。中央前回额叶是大脑的执行器官。它由皮层初级区第5层大椎体细胞纤维外导,通向达到肌肉运动器官,引起活动反应。这条通路称为椎体通路(活动的实现还要经过另一条椎体外路来保证)。

人对外来信息不仅简单地予以反应,在加工和保存信息中,产生意图,制订计划、执行程序、监督和控制活动,这就是人类高级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些复杂的信息加工是在上述“接受加工、保存信息”的机能系统中进行的,是在额叶次级区和联络区借助言语机制形成的,这就不仅涉及额叶本身,而且在联络区通向整个皮层。由此可见,活动调节机能系统有两个方向的联系,一个是下行通过间脑调节网状激活系统,以形成行为的动力图式;另一个是额叶与皮层所有其他部位的广泛联系,以实现对由意识所支配的行为的调节。因此,额叶不仅对调节皮层紧张度与激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人的高级思维和决策,对问题解决、实现意志行为等意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在整个皮层联络区的整合加工参与下,起着决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是在大脑皮质的3个级区和脑的3个机能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外界信息在皮层初级区向次级区、联络区传递,特别是在其中的高级区进行加工。信息的传递过程,第一机能系统保证皮层紧张度,第二机能系统进行分析与整合,第三机能系统保证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探索活动。这就是大脑皮层的概略的信息加工图景。

 

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

 

看起来似乎是完全对称的大脑两半球,实际上在大小和重量上,尤其在功能上是差异的。这种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称为“单侧化”。主要表现在左、右两半球在实现语言、逻辑、数学和空间认知、雕刻、音乐等方面功能的差异。单侧化的研究为人们认识脑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知识和开辟了新的途径。

1.单侧化的证据和实验研究

早在上个世纪,布罗卡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受损伤导致运动性失语症以来,大量研究已向人们揭示了左半球的语言功能。因此,对右利手者来说,左半球为言语优势半球。然而对有半球的功能,长期以来一直不很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右半球也有着单侧优势的重要功能。右利手者在右半球受损伤时,他们的空间和形象认知方面产生障碍,尤其在空间定向和对复杂图形的知觉中,只能知觉局部细节而不能把握整体。有的患者不能识别人的面孔,有的患者不能确定地图坐标。这些不正常现象在右半球受损伤中常见。

但是,这种现象在左利手患者中有时并不十分清楚。有的左利手者,与右利手者正相反,他们的右半球为语言优势,左半球为空间知觉优势。但是,有许多左利手者的两半球功能全然没有单侧化现象。他们的两半球的功能是均衡的,任何一侧受损伤均可导致失语症,而且,未受损伤的半球能较好地补偿受损伤半球的语言功能。这种现象使人迷惑不解,增加了认识两半球功能差异性的难度。

单侧化的进一步研究是在本世纪60年代从“割裂脑”技术中进行的(R. Spery,1960)。正常人的脑是作为一个整合的整体起作用的。两个半球各自获得的外界信息,均可立即通过脑中心的胼胝体内连接两半球的神经互相传送到对边半球。但是在患某癫痫发作的病人中,由于胼胝体连接桥的作用,使一边半球的神经发作引起对边半球放电,从而导致两个半球的普遍放电,加剧了癫痫发作。通过割裂脑手术——割断胼胝体在两个半球之间的连接侨,可有效地制止癫痫发作的严重情况。

2.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性

割裂脑的研究为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之差异提供了许多证据,但仍不能认为已经十分清楚。已经明确知道的是,左半球支配着言语表达能力,数学运算以及连续的分析综合思维活动,并符合逻辑;右半球能理解简单的语言,如摸出一个螺母表明对“螺母”词作出了反应。但是右半球不能理解抽象的语言形式和进行抽象思维。从语言功能上说,对右利手者,左半球为优势半球,右半球为非优势半球。

许多研究也证明了右半球有着它的特殊功能。右半球支配着空间方位定向和图形认知。它比左半球更好地完成三度空间辨认和绘画立体图形,在按照图案构造立体模型上,比左半球显示更有效的形象构思和形象透视能力。由此推论右半球有着方位知觉、触摸觉、绘画、雕刻等艺术活动方面的优势。还有些研究者认为右半球比左半球更多地支配情绪和梦,从而把与情绪活动密切联系的艺术才能归结为右半球优势。这需要作更多的研究才能予以确定。

两个半球的专门化在个体发展中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而且它是随着个体掌握语言和言语能力完善化而显示。在儿童时期,左半球受损伤,右半球代偿语言功能将没有多大困难。然而,成年人左半球受损伤,随其受损程度,语言缺陷将是不可避免的和无可取代的。

本节阐述了大量的有关大脑皮层结构的机能定位问题。但必须具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有关机能定位的知识大多数来自脑损伤引起的功能缺陷。但确切的损伤定位在病人活着的时候很难十分确切地予以鉴定,同时一处损伤,有时与不同的功能缺陷联系着,而许多种心理功能又完全由某一脑区所掌管。因此模糊不清和模棱两可的情况时常出现,这些困难只能靠大量的神经外科手术资料的积累来加以分析。这个问题即使得到克服,也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对之具有明确的认识,即脑是心理的器官,了解心理活动要依靠脑科学知识;但这只是真理的一半。对脑这一物质基础的依赖,首先需要对心理本身的一定认识。换句话说,不了解情绪的性质,就无从解释脑皮质、皮下多部位与情绪的关系;不了解思维和知觉的区别,也难以分辨皮层不同级区与它们之间的定位关系;刺激额叶一定部位可引起某些回忆,但在对记忆知道更多之前,对此不能作出任何解释。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是互相作用和互相促进其研究进展的。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是由许多内分泌腺体所组成。它包括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等。内分泌腺不同于外部腺体(如泪腺和汗腺),它们是无管腺体,其分泌物——称为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并带到全身。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它们作为体内组织的一部分,和其他内脏器官一样,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同时有些腺体则形成统一的自行维持的系统,它们之间又有互相支配的关系。

内分泌系统对人体生长、生理平衡维持和某些心理活动有重要的作用。在个体发育、性别形成、性和母性行为以及在情绪和应激状态中,是重要的调节机制。这一节主要阐述与心理活动关系密切的几种腺体。

 

垂体腺

 

垂体腺也称脑垂体。这是因为在脑结构中,它的名称是脑垂体;后来发现它本身也是一种内分泌腺体,它分泌的激素参与到其他腺体的活动中去,因此又被称为垂体腺。

垂体腺位于丘脑下部,是两个分开而又紧密靠着的腺体,称为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垂体后叶完全为下丘脑所控制,它所产生的抗利尿激素控制尿的分泌速度和分泌量;它还间接控制血压,并影响分娩和乳汁分泌。由于下丘脑的作用,在一定的情绪影响下,排尿、血压均可引起变化;事实上,分娩和排乳也受情绪的影响。

垂体前叶产生多种激素,也由下丘脑控制。垂体前叶释放的一种激素有直接效应,它直接影响身体生长的速度和持续时间,如果分泌过少会引起侏儒症,分泌过多则引起巨人症。垂体前叶释放的另一些激素则通过触发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影响与那些腺体有关的生理活动。例如,触发肾上腺分泌会引起在情绪性变化方面的垂体—肾上腺相互作用。

 

肾上腺

 

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部,由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的两个腺体组成。肾上腺对有机体的应激状态、行为和情绪有重要的影响。

1.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系统的活动紧密联系,它能激活有机体使之处于准备应急的状态,引起出汗、心率加速、外周血管舒张、胃肠血管收缩等与交感系统活动类似的现象。肾上腺素还作用于网状结构的某些部位,从而激活交感系统,再次激活肾上腺分泌,由此形成一个维持生理激活的循环,这就是为什么在刺激因素消失后,情绪激动状态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而不能立刻消失的原因。

去甲肾上腺素具有与肾上腺素类似的作用。特别由于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系统中的神经递质,它直接促进交感系统的活动。

肾上腺髓质的活动是受交感系统控制的,在交感系统与肾上腺髓质之间有着互相协调的相互作用。例如在情绪性刺激作用下,交感系统同时刺激内脏器官和肾上腺髓质。神经刺激激起内脏器官立刻进入紧张活动,而激素起动较慢,但维持较长时间的效果,以保持肌体活动处于维持需要的状况。

2.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类固醇。它直接受垂体腺的调节。垂体腺前叶分泌的激素之一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环境刺激因素的作用下,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控制肾上腺皮质活动;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类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又能反馈到神经中枢和垂体,从而调节垂体腺的ACTH分泌。肾上腺类固醇的分泌影响有机体生理效应,又通过中枢神经影响有机体的行为和情绪行为。然而通过“垂体腺—肾上腺”这一循环系统的自动调节,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维持恒定。特别由于肾上腺类固醇的分泌水平有每日周期,可见有机体生物钟也在发挥着维持生理平衡的作用。

至于肾上腺的功能对心理—情绪的影响,一般来说,情绪影响生理过程,其中包括对内分泌的影响;反过来,生理变化,特别是内分泌的变化又影响情绪。因此,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自动调节机制也是情绪控制的机制,人在一定的情绪起伏之后会恢复平静。但是必须注意到,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可以超过神经—内分泌自动调节的限度。在这种场合下,人所体验的情绪纷扰就会比较持久而强烈。甚至在环境刺激长期存在,以及在个体认知和人格特性的一定条件下,一般的情绪纷扰转化为情绪异常也是可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普心学1-2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总结
《医学心理学》26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第一节 神经心理的研究方法
10 动物体内的信息传递系统
生理心理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