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岁孩子不想上学,妈妈让他捡垃圾!聪明的父母,从不苦口婆心

1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5岁的泰国男孩闹着不想上学,怎么劝都没用。

于是他妈妈就干脆请了一天假,带他去街上捡垃圾卖钱。

她带着儿子沿着马路去捡塑料瓶,开始的时候孩子还挺兴奋,可是没过多久就喊累了。

但是妈妈仍然坚定地带着男孩走了3.5公里,最后捡了2公斤塑料瓶。男孩把捡来的瓶子按照废品收购的市场价卖给妈妈,卖了2泰铢,约合人民币0.4元。

要回家的时候,孩子太累了,他表示自己走不动了。

男孩说:“妈妈,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回家吗?”

妈妈:“坐公交车一个人要10泰铢,你有钱吗?”

男孩回答:“没有。”

妈妈说:“那我们就必须找到更多的瓶子来赚取更多的钱。”

没办法,他只好跟着妈妈继续走路,这个时候,他看到了冰淇淋店。

孩子又提出一个要求:“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妈妈说:“冰淇淋要5泰铢,我们钱够吗?”

男孩再次沮丧地说:“不,我不想要它了。”

又走了一段路之后,到了餐厅门口。

男孩说:“妈妈,我想吃燕麦。”

妈妈回答:“去买吗?15泰铢。”

男孩说:“妈妈,我钱不够,我要回家。”

妈妈问:“累了?那么你想像这样工作还是去学校?”

疲惫不堪的儿子说:“好累,好热,我想上学,我要回家。”

妈妈通过这种方式,让小男孩懂得了赚钱不易,更懂得上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这位妈妈在文章最后表示: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需要让他们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惫,了解一切的来之不易。

讲再多道理都不如让孩子亲身体验一次来得深刻,来得实用。

面对孩子不爱学习的情况,许多父母苦口婆心,反复给孩子讲道理,甚至胡萝卜大棒一起加持,结果磨破了嘴皮子还是效果不明显。

这是因为,语言的作用是有限的,在孩子没有任何切身体验的情况下,即使你念叨100遍,他对你的话也还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甚至你说得越多,他的反抗就越激烈。

而像这位泰国妈妈一样,采取行动,少说教,不啰嗦,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的艰辛,亲身去感受上学和不上学的区别,则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2

考研名师张雪峰曾经在衡水中学做过一场演讲,引人深思。

他说,如果孩子不想读书,你就带他去四个地方,第一是客运汽车站,第二是火车站,第三是高铁站,第四是飞机场。

在客运汽车站,让他们去看看,那些挤大巴车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说什么样的话,抽什么样的烟,是什么样的素质。

再带他们去火车站、高铁站和飞机场看一看来往的人群,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然后问问他们将来想成为哪一类人。

当然,人与人之间从法律上来说是平等的,在人格上也是完全平等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生活品质、思想境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确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

而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读书。

有人说:“读书又有什么用,毕业后还不是照样出来一样打工。”

听过这样一句话,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就在于,不读书的人会嘲笑读书的人没用,但是读书的人不会嘲笑不读书的人。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书读得越多,眼界会越开阔,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会有更清晰的认知和更豁达的态度。

作家蒋方舟曾经在《一本好书》里面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活经历也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通过看书,获得他人的经验,一辈子可以活出数辈子的容量。

对于父母这代人来说,努力读书,获得更好的教育,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懂。

但是对于今天的孩子,由于父母常常把最光鲜的一面展示给孩子,把生活中真实的苦和痛隐藏起来,导致他们在蜜罐里长大,对于生活的艰辛没有切身体会,所以让他们明白读书的幸福就成为了一大难题。

前一段时期郭德纲在儿子郭麒麟18岁成人礼上写了一封家书,引起争议。

他说:人生一世,极不容易。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无钱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

有人认为,郭德纲言辞激烈,暴露社会上人心险恶的一面给儿子,其实这正是郭德纲的用心良苦之处。

他希望即将成年的儿子明白,人生不止有鲜花、掌声和光环,更多的是要直面惨淡的现实,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做人做事才能不惧风雨,坦荡应对。

其实,真正要让孩子爱上学习,用生活的苦做对比去激励孩子,只是策略之一,而父母在读书上的身体力行,才是让孩子一生受用的法宝。

著名学者吴军曾谈起自己父母教育子女成功的秘诀。

他说,在他和弟弟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向他们灌输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当他长大后反思父母对他的教育时,才领悟到真正重要的影响是来自父母本身的行为。

他说,自己的父亲没有机会上全日制正式的大学,但他学习了一辈子。

利用在大学工作之便,他父亲补习了一门又一门大学课程,做科研也非常努力,得了很多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最后居然在一个极为看重文凭的大学里被提升为教授级研究员。

他的母亲快80岁了,依然每天坚持学习。

父母自身对学习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吴军和他弟弟,让他们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

看到父母努力学习而获得知识、思维、技能、眼界上的提升,真正从读书中感受到快乐和充实,孩子会是那个最直接的吸收者和模仿者,他也会把读书看做吃饭一样自然,一样必不可少,从中汲取自己所需的营养,走上无需督促就自发学习的道路。

前段时间读了林达的《像自由一样美丽》一书,看到二战集中营遗存的那些动人的儿童画作,内心的感动和触动久久回荡在心里。

《像自由一样美丽》一书插图

这是关于二战中一个叫特莱津的犹太集中营发生的故事。虽然身处极其残酷的环境中,但特莱津的艺术家们,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对孩子的教育中。他们教集中营的孩子写字,画画,写诗,唱歌,引导孩子们办杂志。

《像自由一样美丽》一书插图

虽然随时都面临死亡的威胁,但他们仍然热爱孩子,热爱生活,在最黑暗的时期给孩子带来最真挚的爱心和温暖,以及打不垮的精神力量。

《像自由一样美丽》一书插图

由于纳粹的邪恶,所有集中营的孩子都有巨大的心理创伤,但正如在这里教孩子的艺术家弗利德所认为的那样:“保护人类内心真纯、善良和美好的世界,保存人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浇灌这样的种子,让它开花结果,是最自然和重要的事情。”

在最恶劣的现实条件下,他们坚持让自己和孩子的精神生活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让孩子们意识到:身体被囚禁的时候,精神还是健康和自由的。

如果说,在最残酷不堪的环境下,孩子都能从读书和学习中汲取知识和文明的养料,汲取精神和心灵的力量,那么,在今天这个和平而繁荣的年代,让我们的孩子爱上读书和学习,拥有更广阔和美好的人生,我们每个父母都责无旁贷,而我们的行动,就是最强有力的语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垃圾教育定律:总是用“自由”“天性”为孩子找借口
长大后没出息的男孩,多出自这几种家庭,别不当回事
五岁男孩脱口而出:你一个送外卖的,牛什么牛?
一个人做到这四点,才能叫有文化
不听话和发脾气,是孩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少女被隔壁大叔囚禁了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