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六年级科学(青岛版)上册教材培训材料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
1、蜡烛的变化
一、问题解答
实验记录表
物体名称
实验方法
现象
蜡烛
点燃
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
熔化
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
问题:生活中还有那些类似的变化?
答:1、仅仅是形态改变的变化:蜡烛熔化、纸折叠、小麦磨成面粉、铁熔化、木头碎裂、泥塑、……
2、生新物质的变化:蜡烛燃烧、木头燃烧、鸡蛋和面粉制作成蛋糕、烟花炮竹燃
放、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
二、教法分析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蜡烛被切割时、熔化时和燃烧时的状况,发现物质的变化是不一样的: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而有的仅仅是形态上的变化而已。教材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探究通过切割蜡烛、熔化蜡块实验和蜡烛燃烧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有形态变化和产生新物质变化两大类;第二部分是交流讨论,辨析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并且归纳出物质变化的这两种普遍现象;第三部分自由活动,做面塑或泥塑;第四部分拓展活动,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如何是如何根据需要来改变物质的形态或使其产生新的物质的。
教材按照实验中观察事实——交流中探究结论——生活中寻找普遍规律——活动中发现应用的思路编写的。
六年级学生已经表现出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思考,能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寻找事物的规律。所以本课的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安排全过程探究的实验,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来做类似的实验(木头碎裂与燃烧实验等)。因此,本课活动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实施探究实验的的能力。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提出问题(在不同条件下,蜡烛会发生哪些不同的变化?木头呢?)——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探究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交流生活中的类似变化,寻找相同的规律——拓展了解生活中的这两种物质变化。
三、观察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
实验准备: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
实验方法:
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
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熔化的。
3、熄灭蜡烛,观察熔化的蜡烛遇冷会怎样。
4、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变化。
5、把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了什么物质。
6、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让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1、割和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
2、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的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2、食盐与水泥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溶解的食盐还能再看见么?
答:食盐完全溶解在水里,看不见了。
问题二:水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水泥加水后,会变成浆糊状,并逐渐凝固,成为水泥固体。
问题三:物质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物质的可逆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
有利的方面:可以利用物质的可逆变化为人类造福:可以利用蒸发海水获取海盐、可以把回收的碎玻璃还原新玻璃、废铁回收等。
不利的方面:白色污染、废水污染、森林的过渡砍伐等。
二、教法分析
物质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来讲,可以分为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两种。本课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食盐和水泥,来认识物质的可逆与不可逆变化。
本课活动包括三个环节:一是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这个环节中教材给出了酒精灯加热析出食盐的方法,教师们也可以让学生思考析出食盐的其他方法。其次教材提示了学生探究水泥变化的方法。水泥能恢复原状么?这就要求师生共同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把和好的水泥浆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烘干,得到水泥块,然后,用小锤头敲碎它,得到水泥块粉,看它和变化前的水泥有什么区别,还是不是原来的水泥。二是认识其它物质的变化。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生活中更多的类似食盐和水泥的变化。三是归纳。教材中呈现的学生交流的图片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物质原状的角度来分析,寻找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归纳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一:食盐的变化
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
实验准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食盐等
实验方法:
1、量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进行观察。
2、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食盐能溶解在水中;通过加热食盐溶液,让水分蒸发,可以让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食盐溶解在水中后,可以用蒸发的办法恢复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
实验二:水泥的变化
实验名称:水泥的变化
实验准备: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水
实验方法:
1、量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现象。
2、用酒精灯加热水泥浆,观察现象。
3、取部分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能不能在和成水泥浆。
实验结论:水泥加水干燥后,成为水泥块;水泥块敲碎后,加水,不能重新成为水泥浆;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
制作:自制胶水
制作材料:40毫升脱脂牛奶,10毫升醋,烧杯、滤纸、小苏打
制作方法:课本P9
教师可以先出示已经制作好的胶水,并请同学们试用,在调动起学生的制作欲望后,展开自制胶水的活动。
3、铁生锈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
答:铁在有空气、有水和酸碱盐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问题二:怎样防止铁生锈?
答:防止铁和空气、水、酸碱盐接触。具体的方法有:在铁的表面刷油漆、抹油、在铁的表面镀上一层防护层,比如搪瓷、镀锌、烤蓝等。
问题三:了解铁生锈的利弊。
答:铁生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发生有利有弊。好处:可以利用废铁生锈,防止它们过渡堆积对环境的污染。弊端:许多铁制品会在自然情况下生锈,造成铁制品的损坏。
铁钉生锈情况实验记录
铁钉所在的环境
水中
一半水 一半空气
空气中
一周后的生锈情况
轻微
严重
轻微
我的结论
铁钉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铁钉生锈情况实验记录
铁钉所在的环境
水中
醋中
盐水中
碱水中
一周后的生锈情况
轻微
严重
严重
严重
我的结论
酸碱盐会加重铁钉生锈的程度
我们的发现
容易生锈的环境
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不容易生锈的环境
铁在隔绝了空气、水、酸碱盐的情况下不容易生锈
二、教法分析
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变化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学生通过对铁生锈条件的探究,既能巩固学生前两课所学的知识,又能丰富他们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比实验的能力,引导他们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本课主要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教师们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教科书中提供的探究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交流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自主设计出对比实验,展开探究活动。本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方案更趋合理、科学。活动二:怎样防止铁生锈?教材中的学生讨论图、提示性语言和防止铁生锈的四种物质的图片,目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交流、探究。
三、实验制作
实验名称: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
实验准备:铁钉、纱布、玻璃瓶、小苏打、醋、食盐、油、砂纸
实验方法:
1、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铁钉表面的覆着物。
2、把铁钉放在瓶子里,并编好号码。1号:空气,2号:装满水,3号:半瓶水,4号:盐水,5号:醋水,6号:碱水,7号:装满油
3、一周,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
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第二单元   人的一生
4、人的一生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人的一生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人出生后,身体逐渐长大,直到长成健壮的成年人,然后人的身体又会逐渐地衰老,直到死亡。这是客观规律。
一般地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发育期(从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到40岁)、渐衰期(40到60岁)四个发展阶段。这是人一生必然经历的连续过程。
问题二:从上学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从上学到现在,我们的身高、体重增长很快。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一些同学已经进入青春期,有一些同学将要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人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都增长很快,而且会出现长青春痘,男同学长喉结、长胡子等特征。
问题三:青春期应该如何搞好卫生保健?
答:1、加强体育锻炼。
2、注意合理饮食。
3、保证充足睡眠。
4、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法分析
本课以学生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科学知识为基础,通过研究人的身体从小到大发生的变化,使学生了解人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人的一生各个时期特别是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突出特点及变化,知道怎样搞好青春期卫生保健。
课前可以让学生准备自己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和自己上学以来的身高、体重记录,让学生在课上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充分的表达和交流。
活动一: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小到大在身体、心理、语言、行为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观察到的其他同学的身体特征的变化情况,交流大人们身体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交流的材料根据年龄阶段进行分类整理、总结。
活动二:教师要对整理和绘图的方法及时指导。可以先具体指导学生绘制条形图,曲线图可以放给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活动三时,教师要运用好资料卡。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就青春期知识展开多种形式的资料收集,在课上进行资源共享。教师对学生的资料卡给予评价,使学生了解青春期时自己的身体变化以及保健知识。
自由活动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拓展活动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去调查研究。
5、细胞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生物体是有什么构成的?
答: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教法分析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研究细胞,了解细胞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都是与细胞息息相关。本课教学可以按照“交流资料——观察生物体的细胞——得出结论——拓展延伸”的思路组织探究活动。即先引导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使学生对细胞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提出问题:细胞到底是什么样的?引出“我们用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才能认识”,进而再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研究几种细胞。接下来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最后展示细胞图谱、进行拓展延伸。
6、我像谁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动植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答: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普遍存在的现象。动植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存在着相似的现象,这是遗传;动植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子代的个体之间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存在着差异,这是变异。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青少年生长发育主要特点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基础上,对生命延续内容的进一步探究。学生通过研究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有哪些相似和差异,并对部分动植物进行观察研究,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一教学时要做到以下两点:1、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进行观察,可以利用镜子边观察边比较,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填写的调查表进行研究,观察自己的哪些特征与家人相似,哪些地方与他们有差异。2、让学生记录研究的情况。教师所提供的表格内容应该是开放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自主性。
活动二的教学可以遵循“提出问题——猜想——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
第三单元   微小的生物
7、奇异的病毒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如何预防?
答:据统计,人和动物有60%的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天花、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肝炎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性疾病。
预防的主要措施:1、加强个人卫生。2、加强家禽、家畜、宠物的卫生和防疫。3、及时注射病毒疫苗。
问题二: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答: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的结构非常简单,有蛋白质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它们的个体也极其微小,最小的病毒,几万个拼接在一起,大约才有1毫米那么长,绝大多数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二、教法分析
病毒是多种多样的。本课就是要通过学生课前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和课上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病毒这一特殊的生物类型,让他们了解病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积极参与科学事业的热情。
本课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课前准备得是否充分,因此建议教师们提前两周提出有关的活动准备,并且关注学生搜集和调查的进展情况,以使学生能对病毒的有关资料搜集和调查做得更详细一些,为课堂上的交流、汇报奠定基础。同时,教师也要准备好相关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等。
活动前,可以以抗击非典病毒的事例或者同学们吃“糖丸”打疫苗的事例为导入,提出问题: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应该怎样预防?活动一时,可以先进行小组交流,整理自己的研究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对课前了解的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在适当进行补充。活动二也要在学生交流“病毒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病毒的相关资料,进一步完善学生对病毒的认识。
8、无处不在的细菌
一、问题解答
问题一: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细菌是结构简单、身体微小的生物,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可以利用细菌来生产酱油、味精、酸奶等食品加工;细菌还可用于生物制药,制造沼气等燃料。许多植物还利用细菌自己制造养料,如大豆根瘤的固氮作用;人体内也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抗击有害细菌;细菌还会促使动植物的遗体不断的腐烂、分解,最终消失掉,对大自然的生态循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是细菌服务于人类,对人类有利的方面。
细菌也有不利的方面。有些细菌可以使人患病;有些细菌能使食物腐败变质,误食后引起食物中毒。
问题二:在一个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鸡或鱼的内脏埋在其中,一段时间以后观察现象。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答:在一个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鸡或鱼的内脏埋在其中,一段时间以后,它们都腐烂了,发出难闻的气味。这说明:无处不在的细菌会促使动植物的遗体不断的腐烂、分解、最终消失。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可见,细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法分析
本课通过交流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使学生了解细菌的特征,让他们正确认识细菌的两面性。
活动准备时,要向学生提出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细菌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为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奠定基础。同时教师也要做相应的准备,为课堂上学生的观察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活动一主要是交流师生搜集的资料。首先,根据教材提供的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了解细菌的特征。其次通过一段文字向学生解释细菌的特点及观察方法。
活动二探究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教材展示了细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资料。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教材还展示了资料卡,简述了细菌的主要特点及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卡初步了解细菌的生命活动特点,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自由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有害细菌的“自卫”意识,更主要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的实际生活中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把探究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进行长时间科学探究的习惯和热情。
9、馒头发霉了
一、问题解答
问题:在什么条件下馒头才会发霉?
答:馒头在潮湿、温暖、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二、教法分析
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教材以“馒头发霉”这一活动为载体,目的是想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探究馒头发霉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中走进真菌的世界。在设计对比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一方面要求学生课前注意观察馒头或橘子发霉情况,另一方面要求课前利用各种方式搜集、整理有关真菌的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地认识,为探究活动顺利进行做好思想上、心理上和材料上的准备,明确探究的主要方向,使学生在观察和搜集活动中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教学活动一时,教师可以先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起学生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发霉的馒头或橘子。尽可能得让学生通过更多地观察,进而产生疑问,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经验,对馒头发霉的原因做出合理的猜测,为独立设计探究物品的发霉原因的实验奠定基础。
活动二要保证实验探究活动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使学生对物品发霉的现象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体会到如何才能有效的防止物品发霉。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提前设计好自己的观察记录表,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鼓励学生相互合作。
活动三是汇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研究结论。
活动四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真菌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麻烦,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三、观察与制作
实验名称:食品与水果发霉的原因
实验准备:馒头、橘子、塑料袋、滴管、水
实验方法:分别用塑料袋包装好馒头或橘子。1号袋中的馒头或橘子滴上几滴水,2号塑料袋装入干燥的馒头或橘子,把他们放在温暖的阳光下;3号塑料袋中装入滴水的馒头或橘子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观察几天。
实验结论:食品和水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容易发霉。
10、食用菌
一、问题解答
问题:蘑菇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答:蘑菇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
二、教法分析
本棵是在学生对真菌世界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利用查阅资料、调查、采访、观察、交流等方式对食用菌有一个更加深入地了解,让科学走进孩子的生活,并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前,要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市场调查、野外采集等活动亲身感受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为课上探究活动作好材料上的准备。
活动一呈现了同学观察交流的场景和蘑菇图文两方面的资料卡。一方面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课前研究成果的机会,将自己搜集的各种资料进行交流,使大家对蘑菇的生长习性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借助放大镜对搜集的蘑菇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借助资料卡的介绍了解蘑菇的结构特点。
活动二:教材展示了平菇、双孢头菇、环柄香菇、深凹伞菇、金针菇、银耳、灵芝、猴头、木耳9种食用菌。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食用菌的丰富多彩,体会食用菌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环境,选择合适的菌类进行交流。
第四单元 地球和地表变化
11、地球内部有什么
一、问题解答
1、我们来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答:地球内部有丰富的矿产、丰富的水资源,地球的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很大。
2、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答: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不同物质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用仪器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再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可以推知地下物质的状态和分布情况。科学家们就是利用人工地震波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的内部情况进行探索的。
3、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从5千米到80千米不等,海洋底部薄,陆地部分厚。地壳下面是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2900多千米。这一层的温度大约1200℃至2000℃,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地幔下部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半径3400多千米,主要由铁和镍组成。这一层密度大、温度高,估计可达5000℃。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知道地球内部各层的名称及特征。
本节课的活动是按照“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制作地球结构模型”的思路编写的。
本课主要针对学生对地球内部存着无限的遐想,存在很多疑问。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秘密,解除他们心中的疑惑,但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又无法直接看到这一事实,所以教师要借助已经了解到的地球表面的一系列现象,对地球内部结构进行猜想和假设,并制作简易模型。所以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猜测和动手制作能力。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猜想假设——借助模型观察——讲解交流——制作模型——拓展延伸。
三、实验与制作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材料: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制作方法:
1、先用一种颜色的橡皮泥做一个小圆球,作为地核;
2、再用另一种颜色的橡皮泥做地幔,把做地核的那个小球包裹起来;
3、最后用剩余第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覆盖在外层,做地壳;
4、为了更好地观察地球的内部结构,可用小刀切去一个三角,来观察其内部结构。
12、火山和地震
一、问题解答
1、火山的成因是什么?
答: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随着岩浆的不断补充,岩浆压力逐渐增大。岩浆遇到薄弱的地表时,会发生爆炸性喷发,形成火山。
2、地震的成因是什么?
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3、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答:地震发生前,学会产生一些异常现象,如地下水位的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燃)气源,打开出口。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牢固的桌子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4、火山和地震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答: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火山的作用可形成矿床,火山灰可形成肥力很高的土壤,有的还可制作水泥,许多火山泉水有医疗之效,不少火山区还是旅游胜地,这些都是火山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有:强烈爆发的火山会引起气候异常,火山喷出窒息性和有毒的气体可使人和动、植物死亡,大量的熔浆和火山碎屑物可摧毁城市、村庄和田野,从而造成很大的破坏作用。
地震的作用: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研究地震规律有助于防震、抗震,甚至控制地震,利用地震波还可探测地下资源和地下核爆炸,提示地球内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等。人们对地震的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有:强烈的地震,可使墙体龟裂,房屋局部或全部倒塌,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甚至山崩地裂,人员伤亡惨重,破坏力极大。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借助于对火山和地震成因的探究,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火山和地震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既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借此来培养学生能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本节课活动是按照“交流搜集的火山和地震资料——研究火山、地震的成因——认识火山、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模拟避震演习”的思路编写的。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讨论、设计实验——讨论交流——教师补充讲解——拓展活动,制作火山旅游报。
三、观察与制作
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烧杯、土豆泥、蕃茄酱、石棉网。
实验步骤:
1、将土豆泥包裹好蕃茄酱放入烧杯中;
2、将烧杯底下垫上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并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结论:本实验说明:地球内部温度高、压力大,有类似接近液体状态的岩浆。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喷发。
3、用力折断木棍,模拟岩层的断裂及振动。
4、用手挤压毛巾。
说明:木棍和毛巾都相当于地球构造中的地壳,手用力弯折木棍、挤压毛巾相当于地球可能会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力,木棍折断发出“啪”的声音,手感觉到振动,以及毛巾的褶皱分别代表了地壳在受力下可能发生的变化。这就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13、做一块卵石
一、问题解答
1、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岩石本来是很大的,但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化成一块块的小石块。(温度、水、植物等对岩石的破坏叫做风化。)又被雨水冲刷到河流中,在河水冲刷的及石子之间的互相冲撞和摩擦之下,个头变小,棱角也被磨去,于是就形成了卵石。
2、海边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海滩上的卵石与河滩上的卵石的成因基本上是相同的。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摩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通过做卵石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一块棱角分明的大石块变小、变圆的过程,从而推想大自然中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现象。本节课探究活动中,主要让学生根据实践经验对不易观察到的卵石形成进行推想,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像能力。
本课活动是按照“欣赏美丽的卵石——做一块卵石——推想大自然中卵石的形成,引发探究,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的思路编写的。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页岩块、镊子、盛有冷水的烧杯。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页岩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要用外焰加热。)
2、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将加热后的页岩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3、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
实验现象:小页岩会被炸裂成更小的碎块。
结论:温度、水、植物等对岩石的破坏叫风化。
制作卵石:
材料:大口玻璃瓶(有盖、装水)、碎砖块、锤子。
制作步骤:
1、用锤子把砖块敲打成小块。
2、把几小块碎砖块在水泥地上把棱角磨平。
3、把磨平的砖块装入有水的大口玻璃瓶中,盖上盖,用力来回摇晃。
14、各种各样的矿物
一、问题解答
1、我们常见的矿物有哪些?
答:我们常见的矿物有:硫磺、石墨、石英、石膏、黄铁矿、正长石、方解石、白云母等。
2、什么叫矿产?
答: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3、举例说明各种矿产资源。
答:煤、石油、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4、举例说明矿产和人类的关系。
答:矿产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开采铁矿石炼出来的铁,可以制造汽车、轮船、飞机、自行车、锅、勺、刀、叉、钢笔尖、等各种用品;
煤除了直接燃烧外,还可以炼铁、制造消毒剂、杀虫剂、合成材料、制药、制造染料等。
5、如何保护矿产资源?
答: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能源,不要过度开采能源,要尽量研究、开发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矿产资源法。我们有义务要大力宣传该法,让人们在生活中都要注意节约能源。
6、煤是怎么形成的?
答:由图可推断:在几千万年、几亿年前,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湿润,生长着松柏、银杏等许多高大茂密的树木,地球上到处覆盖着浓密的原始森林,由于气候的变化,植物大量死亡,死去的树木被泥沙掩埋。如果这些死亡的植物被沉积物覆盖而不透氧气,植物就不会完全分解,而是在地下形成有机地层。在细菌的作用下,树木慢慢腐烂分解,后又经地下高温高压作用,最后变成了煤层。因埋藏深度和埋藏时间的差异,形成的煤也不尽相同。由于地壳的运动,有些煤层被埋的更深,而有些煤层接近或露在地表。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知道,在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中,70%以上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露出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物资源。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矿物。让学生对矿物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形成保护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本课活动是按照“认识各种矿物——矿产与人类的关系——矿产的开采、加工和提炼”的思路编写的。
15、地表的变化
一、问题解答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是一成不变的吗?
答: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喜马拉雅山是世界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而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却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人们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的化石。由此我们可推断,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海洋。后来才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2、什么叫化石?
答: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如动物骨胳、硬壳)或遗迹(如动物足印、虫穴、蛋、粪便、人类石器等)。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3、有哪些力量会对地表有所改变?
答:对地表的改变既有地质作用,又有人为的力量。前者不仅包括了不易察觉的河流、湖泊、风、冰川、海洋以及地下水等各种复杂的作用,还有岩浆活动、地幔对流等等众多地球内部的各种巨大的改造作用。这种对地表的改造的力量是人类不可抗拒的。
4、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答:人为的力量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人类活动(尤其是工程活动)广泛进行,对地表的表面和外层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天然地质作用,以至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如过度垦殖和放牧,会造成土壤沙化、风暴增多、灾害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出现像黄土高原沟壑纵横、1998年的长江全流域发生的灾害等等。
5、如何保护地表?
答:要停止毁林开荒,不要过度开采矿石,严禁砍伐森林,过度放牧,不能过量抽取地下水等。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地球内部构造、火山与地震现象、卵石的形成、地球上矿物认识的基础上,综合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历史,地表形态改变的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改变的双重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绝不是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本课活动是按照“变化的地表——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提出保护地表的合理化建议”的思路编写的。
第五单元 物体的运动
16、静止和运动
一、问题解答
1、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答:生活中,静止的物体有:高山、楼房、地面、课桌、树木等。
运动的物体有:飞驰的汽车,奔跑的、跳绳的小孩,飞翔的小鸟,飘动的白云,滚动的足球等。
2、怎样才说一个物体运动?
答: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3、什么叫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
答: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没有参照物就没法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4、描述下列物体是否运动。(要说明参照物)
答:过山车在运动:参照物:钢轨
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静止:参照物:自动扶梯
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运动:参照物:地面
水面上的小船在静止:参照物:河岸
水面上的小船在静止:参照物:坐在船上的小孩
坐在小船上的小孩在运动:参照物:河岸
坐在小船上的小孩在静止:参照物:小船
河岸上的小孩在静止:参照物:河岸
河岸上的小孩在运动:参照物:坐在船上的小孩
地球围绕太阳转:参照物:太阳
月球围绕地球转:参照物:地球
5、什么是同步通信卫星?
答:地球的同步卫星,是发射到与地球自转周期(23h56min4s)同步的圆轨道上的通信卫星。这种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5786Km,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零,即卫星发射到赤道上空与地球自转同向运行,从地面上任意观察点看,卫星是静止不动的,所以这样的卫星轨道叫做地球静止卫星轨道。目前绝大多数的卫星通信采用静止同步卫星。
二、教法分析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研究对象,形象地介绍了什么是运动、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可以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照“认识动和静——描述运动和静止”的思路来编写的。
三、实验研究
实验名称:模拟正在行驶的汽车的运动和静止。
实验器材:四轮小车、细绳、人模型(2个)
实验步骤:
1、把一个人的模型放在桌面一边。
2、把一个人的模型放在小车里。
3、拉动小车载着人的模型运动。
实验结论:以小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人的模型为静止;以桌边的人模型为参照物,车上的人模型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7、距离和时间
一、问题解答
1、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生活中常用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运动时间相同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二是在运动路程相等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
2、表述物理规律的方法有哪些?
答:对于一个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表述,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述,也可以用图像表述。本节课就用到了用图像来表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
二、教法分析
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或进行户外运动的形式对物体的运动进行简单的测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测量和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等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照“测量物体沿直线运动的时间和距离——分析和研究统计表”的思路来编写的。
三、实验研究
实验名称: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
所测物理量:要测量沿直线运动的距离和时间。
实验器材:秒表、刻度尺、玩具、小车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画上双直线轨道“加以”限制。
2、让小车从起点起开始运动,同时测定时间。
3、小组内和小组间交流讨论。
实验结论:要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需要用到路程和时间两个量。
第六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
18、斜面
一、问题解答
1、什么叫斜面?
答: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斜坡,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   ——斜面。
2、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哪些?
答: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简单直观的斜面:如跨海大桥、锛和凿、斧子劈木头、向汽车上推动西等;斜面的变形之一:楔子和斜面的曲折,如拉链、台阶等;斜面的变形之二:螺旋,如开瓶器、螺丝钉、螺旋楼梯等。
3、怎样才能较容易地骑自行车上陡坡?
答:为了减缓陡坡的程度,骑自行车上陡坡时可走螺旋形,能比较容易的上陡坡,但这样就增加了行走的距离。
二、教法分析
从本节课开始,将引领学生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如斜面、杠杆、滑轮、齿轮等,初步了解这些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以盘山公路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探究斜面的省力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课活动是按照“搭斜面研究斜面——生活中的斜面”的思路来编写设计的。
三、实验研究
实验名称:研究斜面
实验器材:斜面、垫板、小车、弹簧秤
实验步骤:
1、先用弹簧秤测出小车的重力。
2、第一次垫上一块木板,搭成斜面,用弹簧秤拉着小车沿斜面上升,并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3、第二次垫上两块木板,搭成斜面,用弹簧秤拉着小车沿斜面上升,并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4、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同样长的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同样坡度的斜面,斜面越长越省力。
19、杠杆
一、问题解答
1、什么叫杠杆?
答:一根棍子,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2、杠杆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使用杠杆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有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
省力杠杆:如钳子。
费力杠杆:如镊子。
等臂杠杆:如天平。
3、杠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生活中的费力杠杆有:镊子、理发用的剪刀、赛艇、订书机、竹夹子等。
生活中的省力杠杆有:钳子、小推车、羊角锤、啤酒起子、核桃夹等。
生活中等臂杠杆有:天平,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有时等臂,其省力情况要根据使用情况而定。
二、教法分析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期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
本课活动是按照“认识杠杆——设计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夹玻璃球比赛”的思路编写设计的。
三、实验研究
实验名称:研究杠杆的作用
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细线、刻度尺、钩码。
实验步骤:
1、把实验器材安装好。
2、把重物挂在杠杆左侧并固定在右侧不同位置挂上钩码,做三次,并记下每次距离支点的距离。
3、将数据填入表格中并分析其规律。
实验结论: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杠杆平衡时在另一侧的距离支点越远越省力;距离支点越近,越费力。
20、滑轮
一、问题解答
1、什么叫滑轮?
答:把一根绳子绕在一个轮子周缘的槽里,就组成了一个简单机械——滑轮。
2、滑轮有什么作用,其种类有哪些?
答:滑轮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其种类有:定滑轮和动滑轮。
二、教法分析
本课就以学生熟悉的升旗仪式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认识、探究有关滑轮的科学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本课活动是按照“滑轮的特点——组装滑轮,研究滑轮的作用——做竹竿游戏”的思路来编写设计的。
三、实验研究
实验名称:研究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滑轮2个,钩码若干,弹簧秤1个,细线50cm,铁架台。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定滑轮,挂上钩码,向下拉细线的另一端,钩码就会上升;
2、组装一个动滑轮,挂上钩码,用弹簧秤向上拉动,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实验结论: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21、齿 轮
一、问题解答
1、齿轮的作用有哪些?
答:齿轮是机器中广泛采用的传动零件之一。它可以传递动力,又可以改变转速和方向。
2、齿轮的种类有哪些?
答:齿轮的种类很多,根据其传动形式可分为3类:圆柱齿轮,用于平行两轴之间的传动;锥齿轮,用于相交两轴之间的传动;蜗轮与蜗杆,用于交叉两轴之间的传动。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就是引导学生探究齿轮为什么要设计成不同的样子,它们之间的连接又有什么规律,会产生什么作用等奥秘。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也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探究也是永无止境的。
本课活动是按照“生活中的齿轮——做齿轮,研究齿轮的作用——研究玩具车或机械闹钟的齿轮”的思路来编写设计的。
三、实验研究
实验名称:研究齿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现做的齿轮、机械表中的齿轮、四驱车里的齿轮
实验步骤:
1、把一只机械表拆开,拧上发条,观察各种齿轮的转动情况。
2、打开四驱车,装上电池,让其转动,观察其内部齿轮转动情况。
实验结论: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又可以改变转速和方向。
22、自行车的科学
一、问题解答
1、自行车中包含哪些科学知识?
答:自行车中包含有很多科学知识:
整个车架是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轮胎有花纹:增大摩擦;
车闸:增大摩擦。
轴与轴瓦之间加滚珠:减小摩擦。
加润滑油:减小摩擦。
车把套是塑料:热的不良导体。
车把套上有花纹:增大摩擦。
脚蹬子有花纹:增大摩擦。
车架上涂漆:防止铁生锈。
车尾灯:光的反射。
自行车前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车座:增大面积,减小压强。
轮盘:轮轴。
刹车利用了杠杆原理,螺丝钉利用了斜面原理等等。
2、关于自行车,我们还了解什么?
说明:教师可从自行车的种类、用途等方面展开研究。
二、教法分析
本课活动以自行车为载体,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探究,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发现的探究自行车中的科学知识,知道简单机械原理在自行车中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全面、科学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本课活动是按照“自行车中的科学——自行车的发展史——改进自行车”的思路来编写设计的。
23、未来的交通工具
一、问题解答
1、最新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答:空客A380、磁悬浮列车、宇宙飞船等。
2、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答:从原始的人力车到现在的高速列车,交通工具的发展缩小了“地球村”的范围,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二、教法分析
让学生在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史的同时,设计、展示未来的交通工具,从而激发学生大胆想像、敢于挑战的勇气。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和创新精神。
本课活动是按照“交通工具的发展——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的思路来编写设计的。
专题1  儿童常见疾病调查
一、问题解答
1、儿童常患的疾病有哪些?
答:儿童常患的疾病有:龋齿、感冒、肺炎、水痘、缺铁性贫血、红眼病、慢性扁桃体炎、、肥胖病、多动症等等。
2、儿童常见疾病的调查方式有哪些?
答:⑴问卷调查;⑵上网查询;⑶图书查询;⑷向老师、医生询问。
3、调查活动分为哪几种?
答:按调查的方式不同,调查活动有座谈会、访问、问卷、调查表、实地考察等几种。
二、教法分析
“儿童常见疾病调查”以本册“细菌、病毒”的教学内容为依托,选择了关系学生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作为研究与实践的专题。学生在制订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开展调查活动、分析调查结果、交流研究成果、整理宣传材料、开展宣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预防方法。教科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研究成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一个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专题2  制作车辆模型
教法分析
设计新产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将“制作车辆模型”作为本册的一项研究专题。该项专题研究以“生活中的机械”单元内容为依托,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动手设计项目——设计、制作一辆车。教科书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调查它们的性能,设计、制造一辆车,利用新产品进行一次小比赛,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和乐于创新的意识,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考文 新课改形势下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研究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师常用教法小集锦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高中物理·基于核心素养的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