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以养老的“家”
userphoto

2012.03.15

关注

  未来,我国将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提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这是受制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传统文化、家庭观念影响,而这也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心声。

  然而,这一“心声”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已有住宅缺乏适老化设计,市场缺失适宜的居家养老家居产品及相匹配的急救系统,护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在如此状况下,居家养老也难以“颐养天年”。难以养老的“家”

  一位50岁的教授在谈起他70岁的老母亲时,潸然泪下。

  出于和众多家庭并无二致的原因,他不能和母亲同住。他给母亲请了保姆,每周去看她一次,并且给她买上很多水果。某一天,当他偶然问起母亲某种水果好不好吃时,她很惊讶,因为,这么多年她几乎没有见过儿子给她买的水果。直至此时这位教授才知道,几年间他给母亲买的水果,全部进了保姆的胃里。而平日保姆对母亲种种疏于照顾,出于怕保姆离开无人照顾的原因,母亲竟然不敢声张。

  这位教授的母亲,仅仅是中国1.78亿老年人口中的一位,而且,还算是处境相对较好的一位。

  并非理想归宿

  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民政部官员再次表示,我国将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

  显然,无论是从传统观念抑或是从现实形势而言,居家养老都是解决养老问题最为切实可行的途径。绝大多数老人习惯于在家中颐养天年,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倾其一生所有也要购置一套房子,以安享晚年。

  然而,直至老龄化迫近时才惊觉,原以为可以安享一生的家原来并非理想的归宿。

  首先,狂热的房地产开发,连居住的功能性、舒适性都尚未来得及考虑,是否符合老年人身心的需求,更不在考虑范畴当中。新建住宅如此,更遑论旧有的建筑。

  没错,现在有不少开发商提出进入养老地产的战略规划,但暂且不论有多少开发商是出于规避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的,有多少项目是打着养老的旗号拿地,即使是真心从事养老产业的开发商,大多也将目标对准了机构养老的领域,而并未考虑将适老化设计引入所有的普通住宅开发中,以满足现在及未来的老年人的需求。

  而从居住者本身的习惯而言,由于意识、观念、社会风气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往往更着眼于外观、视觉上的享受,而没有考虑到实用性和舒适性,这般理念指导下装修而成的房子,即使是对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亦存在种种隐患,更不提身体机能日趋降低的老人了。

  此外,虽然已有企业看到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商机,但目前适合老人使用的家居用品市场尚未成气候。极度热衷于老年人行业的恐怕则是保健品,但这一行业凸显的问题,内里存在的种种欺骗行为,使其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从更大范围来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必定导致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系统功能先天不足。城镇化的推进,城乡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导致了大量“空巢老人”的出现。根据民政部的数据,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到“十二五”期末将超过51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

  有专家预言,“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这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了强烈冲击。但不容置疑的一点是,“空巢老人”的问题不可能完全依靠机构养老来解决,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如何解决他们日常的生活起居和护理问题至关重要。

  当然,有很多老人身体条件允许,可以照顾自己,但需要看到,老人的身体机能变化很快,一旦出现无法自理的情况,照护等服务无法跟上的话,其子女的工作和生活将大受影响。此外,“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几个月无人知晓的报道已经多次见诸报端,构筑起紧急呼救系统和救治系统同样迫切。

  协调各环节

  正因为新形势所导致的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社会化服务提供的支持成为解决居家养老问题的重要力量。目前,各地纷纷规划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托老所等社区服务体系,这当然会成为居家养老的有益补充,但同时这些服务站、托老所是否能如规划设想的那样建成,有待观察。同时,社区服务站也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服务人员态度差、服务类别少、性价比不高等问题的存在,让老人热情不高。

  另外,目前对老人的照料和护理依然依靠传统的保姆制,但专业素养的缺乏,使得保姆家政系统已经逐渐难以满足老年人养老的需求。虽然现在专业护理员培训制度正在逐渐构建,但养老机构护理员的缺口尚且巨大,居家养老的需求更无法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五保户和孤寡老人可以得到国家福利的支持,富裕的老年人则有很多会选择入住定价高、服务好的养老机构,享受专业的服务,但对于中间阶层的老人,随着物价上涨等因素,其消费能力逐渐难以为继,医疗、养老方面的压力大增,而这显然并非仅仅着眼于地产及硬件设施的范畴可以解决。

  总体而言,“家”是难以养老抑或是可以颐养天年,皆取决于各环节的问题是否能得到解决,而随着老龄化形势的持续,留给我们去解决的时间也许真的不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居家养老
“空巢家庭”悖论
北大教授、老艺术家等这些名人都住养老机构了,为什么呢?
【原创】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幸福家园——初探南通市通州区悦慈老年公寓见闻
失能老人,在生命的暮霭中寻求生存空间
重阳节:谈谈精神养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