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儿子一起成长(做母亲也需要上岗证)
很多妈妈把自己的心血和爱全给了孩子,也给予了孩子无数的“教育”,但这样的“爱”和“教育”是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不是科学而有效的?职场上都有考核标准,但家庭教育只能等孩子长大看结果了。
 

概述

  很多妈妈把自己的心血和爱全给了孩子,也给予了孩子无数的“教育”,但这样的“爱”和“教育”是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不是科学而有效的?职场上都有考核标准,?家庭教育只能等孩子长大看结果了。工作可以重来,孩子成长的岁月却是不可逆转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了谋生和事业的发展,去做长期刻苦的准备。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为了子女的教育,去付出细致而认真的努力。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项通过父母的自我摸索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的确,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索,是有一定价值的。但如果仅凭个人的经验、习惯和好恶来教育孩子,恐怕成功培养孩子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

  我认为,做母亲是要靠后天的努力才能获得的一项技能。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女性,母亲的职业都需要受分的指导和培训。在当今时代,就连家政服务员都要接受岗位培训,一个接线员所受的训练,可能都比许多为人父母者所接受的角色训练要多。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做更多的“职业”准备和训练。

  从准备做母亲的那天起,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母亲,要把母亲当做一项职业认真来做。今天,当许多朋友询问我是怎样教育儿子时,我说:“首先是通过学习培养一种意识,自始至终坚持这种意识,就有了与这种意识相吻合的思维和行动。”

  还是那句话:你所获得的,就是你所付出的。

  我曾经亲?目睹一个母亲打自己九岁的儿子,原因是顽皮的孩子踢足球时,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窗打碎了。邻居找到家里,妈妈大怒。我劝那个妈妈不要这样对待孩子,妈妈说:“不行,我得‘教育教育’他!”

  我不知道这位妈妈心中的“教育”,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还有一位年轻的妈妈,给四岁的女儿报了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英语、绘画、钢琴、舞蹈……一个小孩子每天忙得不见影子,而那位年轻的妈妈,也跟着她给孩子安排的快节奏团团转。

  ……

  很多妈妈把自己的心血和爱全给了孩子,也给予了孩子无数的“教育”,但这样的“爱”?“教育”是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不是科学而有效的?职场上都有考核标准,但家庭教育只能等孩子长大看结果了。工作可以重来,孩子成长的岁月却是不可逆转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怀着本能的爱,做自然的父亲、母亲。但一种成熟的父爱、母爱,必须经过培育才能发展起来,而且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

  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对孩子的教育,关键要做到三个“三”:

  第一,要承担起示范者、教育者、提供者三种角色。

  父母是孩子的示范者。在朝夕相处的家庭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溜以,要当好示范者的角色,父母必须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实施自我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教育者。教育不仅是对孩子课业成绩的关注,更重要的是高度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发展及行为习惯。父母的这个“教育者”角色,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完成的。

  父母还是孩子的提供者。一是物质条件的提供,二是精神环境的提供。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宽松的环境,顺应孩子的天性,在宽容、接纳、指导中,让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要给孩子三种爱——无私的爱、科学的爱、推出的爱。

  无私的爱,就是一?从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出发,不把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科学的爱,就是培养孩子的德商、智商、情商全面发展。

  推出的爱,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三,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三个开放:向课外开放、向自然开放、向社会开放,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

  在这样的教育下,如果我们的孩子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德商、智商、情商、逆境商,成为一个适应社会、贡献社会的人,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就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担起两种角色(1)

  我们家没有权威,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亲密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情感。父母不是不可冒犯的,孩子也不是有耳无嘴的“听话者”,我们彼此是朋友。当家人犯错误的时候,错误被视为成长的机会,不会受到羞辱,也不会受到无休止的指责。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在广阔的草原上,有一个女性,她说从一结婚就属于了她的家庭。她一生的使命,就是照顾她的蒙古包和蒙古包里的孩子。

  另一个故事是说,有一位特级教师,自己的孩子在家发高烧,而她仍然坚持去给学生上课,结果自己的孩子就被高烧夺去了生命,可她却说:“四十个学生的一堂课,就是四十个小时。为了这些孩子,我不后悔!”

  我是在不同的时间看到的这两个不同的故事,可它们给我心灵?来的震撼都是一样的。我开始思考女性生命的角色。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境界,或高或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平台,或大或小。但如果每一代的女人都像第一个故事里的女人那样,她生命的价值只属于一个家庭,那谁为社会贡献?

  那个教师妈妈为了四十个孩子的四十个小时,却让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一生。我敬佩她的职业精神,那三尺讲坛是她的岗位,可保护自己的孩子,也是一个母亲对家庭、社会应尽的职责啊!在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在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时……母亲是不能失职的!

  一个女人温馨而幸福的生活,需要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平衡。幸福的婚姻、健康的孩子、一项能够自我实现的事业,这是很多当代女性所渴望的。但我们却往往在现实生活里,感受到的是冲突和矛盾。

  担好两种角色,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我心目中的成功女人不仅仅要事业成功,她的生活也应该是幸福的。她既应该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也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妻子,否则,她的人生也许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或者说,这成功中有可能包含了人生的缺憾。

  儿子夏杨出生时,我二十四岁。

  姐姐说:“你俩还是孩子呢,怎么带他啊?”姑姑心疼侄子,看着我和丈夫面对那个小小的婴儿,有点手忙脚乱的样子,她不免为我们担心。

  我必须尽快成为一个成熟的母亲。

  实际上,我在理论上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只是母亲的“实战”经验还不行。但我已经感受到,一个新生命对一个女人生命的丰富和铸就。

  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面对那个粉嘟嘟的婴儿,一个女人所能体验到的那种血肉相连、心灵相应的美满幸福感,是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的!那种绝对无私、彻底奉献、不求回报的母爱,是对一个女性生命重新的整合与充盈!爱、欢喜、快乐和职责,当然还有焦虑和无眠。但你就是没有二话地付出,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疲倦和烦躁。

  对于我来说,孩子是一种完整人生的基础组成,能够有机会去经历一个女性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那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那栋红砖楼简陋的单元房里,因为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而成了一个温暖而忙碌的完整家庭。我和丈夫为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这个新生命,倾注了满腔的关爱和希望。

  首先,我们决心做负责任的父母。孩子只有在一种负责任的婚姻关系里,才会有未来的安全感。当我们把儿子幼小的生命抱在怀中时,我们就决心用我们的努力,给他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家。使他在这个家里,获得生命所需的支持,接受正确的行为示范引导,并能够逐步自己做出独立的判断和决定……

  就是在这样的家庭责任和信念的导引下,我们一家三口开始了共同的旅程……

  人生真的好像一次旅程,能成为一家人就是一种缘分。我们在不同的生命起点登上“列车”,然后因着永远无法解除的血亲关系,坐在了一起。但我们不会永远坐在一起,儿女会长大,父母会衰老,所以能够在一起的岁月,是多么宝贵和难得啊!

  当时我们因为大学刚毕业,没有什么物质的储备,生活不富裕。虽然没有美丽的衣服、昂贵的家具,但是我们能在彼此的微笑中,找到爱意、温情、信任和安全感,这种感觉到现在还伴随着我们。

  记得那时我们家的饭桌上,剩下的总是大家公认最有营养的食品,一块儿炒鸡蛋,两片肉片……是因为谁也不舍得吃,想留给对方。

担起两种角色(2)

  良好的婚姻关系,不会因为有着曾经的热恋,而不需要继续努力。一种亲密的、终身的婚姻关系,是在深厚友谊的基础上、在不断地妥协和学习中完成的。

  我和丈夫的婚姻,是彼此初恋的结果。我们始终是知心朋友,是志同道合的伴侣。我们了解并理解彼此的需求,尊重彼此的个性。我是个慢性子,他是个急脾气;我喜怒不太形于色,而他什么都写在脸上……他接受我的“温吞”,我欣赏他的幽默乐观开朗……我们两个人的个性并不完美,但我们一直在尊重、包容和责任中,寻找着建设我们家庭幸福的路径。

  我们家没有权威,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亲密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情感。父母不是不可冒犯的,孩子也不是有耳无嘴的“听话者”,我们彼此是朋友。当家人犯错误的时候,错误被视为成长的机会,不会受到羞辱,也不会受到无休止的指责。我们的家庭没有真正的争吵,每个人都不会火上浇油、毫不控制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大家会适可而止,所以吵不起来。即使是争辩,也是一个促成彼此了解和达成协议的过程。

  经常的镜头是,丈夫急了,我就不说话了;他看我脸色不好了,也就马上缓和,说:“好了,好了,不说了,再说你就急了……”而且他生气从来不过五分钟,一扭头,就忘了。

  这样的场景,在我家时有发生。或者是我,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儿子,但情绪激动的只有一个,其他人要么沉默,要么做个配角。儿子称这是“轮流‘发脾气’,互为‘受气包’”。

  家人关系是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个演练场。作为一个学习者,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引导和示范。他在父母的榜样中,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学习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与亲近的人之间的关系。

  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一课。这一课,甚至会影响到他将来拥有一个怎样的婚姻关系。

  父亲、母亲是示范者。

  我们的家庭是一个开放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既是整体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家庭以外的世界沟通着……

  我、丈夫和儿子,都在这样的开放系统中,寻找着自己生命的目标,追求着各自人生的理想。

  有一部电视剧的台词说:爱与被爱,是需要能力的。不光做母亲,做妻子同样。女性如果有机会去体验创业的艰辛,体验所担当的社会角色需要什么样的付出,就会更懂得丈夫的内心需求。当丈夫一睁眼就在满脑子考虑投资、公关应酬、事业生存危机的时候,如何有心情去细听妻子向他诉说的家务琐事、细微感受?他可能更需要妻子理解他独立在外创业的精神压力,需要在家的港湾中,敞开心扉,一吐为快……如果在这样的时候,彼此不知道给予对方什么样的关心,就很难达到彼此心灵的默契,可默契恰恰是一个婚姻和家庭最好的润滑剂。

  男人和女人在婚姻生活中,应尽量营造夫妻两人共同参与的家庭气氛。我认为,妻子做丈夫的知心朋友比做他的“保姆”更重要。现代女性如果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可以适当让部分家务劳动社会化,由家政服务公司去帮助打扫卫生、洗衣服、买菜等。这样能腾出我们自己的时间,去多和孩子、丈夫沟通和交流,去追求自己社会价值的实现……

  我承认我是一个不“自怜”、很独立的人。我生病去医院看病,不会非得让丈夫陪着。我总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很多事情要去做,尤其男人在社会上压力很大,所以,我不愿意因为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去牵扯他的精力。倒是他病了时,我会拉着他,拽着他去医院看。因为男人不像女人那么敏感,很容易把小病拖成大病。女性的纤细,决定了我们就是要对自己的家人付出更多的呵护。虽然会辛苦些,但这是我们的职责。

担起两种角色(3)

  我认为,一个懂得珍爱自己、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有健康心态的女性,面对丈夫时,就不会因为心灵空虚而过分依赖。一个有完整的自我和自尊的人,才能够真正地去爱别人。

  女性与男性,都是平等的人,都需要家庭的幸福,也需要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夫妻的彼此独立,更能稳固一种长久的婚姻关系,也能为孩子提供一种良好的示范,让一个母亲爱的能力增强。不仅仅是对家庭经济压力的分担和对孩子经济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性较强的母亲,会带给孩子更宽阔的视野和生活空间。

  我不愿让别人去代替我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也不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丈夫或者儿子身上。每个人都应该去做最好的自己,每个人的个体价值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在这个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一样。但对我来说,事业、家庭两副担子一起担,才是我内心的愿望。

  我认为一个女人应该是智慧的、能干的,同时也是温情的、和蔼的。

  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促成着我的梦想……

  “让她去做全职太太,那行吗?让她在家闲半月,就相当于对她的惩罚。”他对朋友这样说我。

  他了解并理解我,他用他的方式给予我支持和力量。

  一个女人的幸福中,怎么可能没有来自另一半的付出!

  在我们共同创业的路上,在养育儿子的岁月里,在我们相濡以沫的家庭生活中……那些温暖的记忆,是我生命里最宝贵的财富。

  也曾经有记者问:“一般来说,一个家中有一个人成功就不容易,家人都得做他的后盾。为什么你们一家人都成功?”

  说实话,我不敢说我们一家三口都成功,只能说我们一家三口,都努力去做自己的最好和最好的自己。因为在我们的家庭里,每个人都是自我完整的独立个体,都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追求、独立的能力、独立的目标、独立的空间,都愿意帮助对方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从依赖他人、依赖环境到依赖自己的过程。无论夫妻,无论儿女,都需要独立自主地去面对生活和社会。家庭就像一支乐队在合奏一首人生的乐曲,每个人都在演奏自己的乐器,充分表达自己独特的能力和技巧。每个人都是完整独立的个体,但又充分投入,互相配合。一首属于家庭的美妙的人生乐章,就在大家齐心协力的演奏中进行着……

  我们家的三个人,儿子、丈夫和我,总在寻找新的路,追求的是一种人生价值实现的幸福。240元是当年我教儿童英语得到的“第一桶金”,用它,丈夫买了一大批书籍资料,之后出版了很多本书……我们像接力赛一样,开始了人生路上的长跑。出国,去珠海,到济南,办学校……

  即便到了今天,我、儿子、丈夫在各自的生命中,创造着各自的精彩,拓展着自己独立的空间,但我们的家,依然是一个和平、温暖、理解的港湾。远航归来的我们,依然感受着由家庭提供的情感上的安全和力量。在家所给予的永恒的归属感中,每一个人才可能活出自我热情和精彩的人生。

聪明是吃出来的

  我曾经听很多妈妈说“喂孩子吃饭真麻烦”。其实只要注意技巧,还是能让孩子适应你为他准备的营养餐的。夏杨小时候,我三餐之前一般不给他吃甜点零食,吃?的时候尽量先给他吃有营养但他不太喜欢吃的,并且注意增加他的户外活动量。

  孩子出生的前后,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个人爱好,包括饮食方面的。怀孕期间,我看到的一本书上说,聪明是吃出来的,孕期和哺乳期的母亲,应该按照营养要素,来科学规划自己的食谱。孕妇要特别注意科学的饮食,不是我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而是根据胎儿发育的需要来吃。今天的准妈妈们已经很懂得这一点。

  当那个小生命萌芽在我的身体中,我日常的饮食起居就都在以他为中心了。我感觉我是在代替他吃东西、加营养。我小时候曾经吃伤过肥肉,以后就不吃?点猪肉炒的菜。但为了坚持母乳喂养夏杨,听说猪骨头汤对下奶有益,我就大碗大碗地喝猪骨头汤,像喝中药一样。现在再让我喝一口,我也喝不进去了。

  在孕期和孩子的饮食上,我归纳了三类吃的要素:一类是动物类的食品,无论是陆地上的还是海洋里的,还是动物的奶制品,总之,动物蛋白的摄入量要充足。我几乎是一个素食主义者,而且当时妊娠反应很严重,但我还是坚持吃那些对孩子发育有用的食品,即使像吃药一样,我也要坚持吃下去。

  第二类是谷类食品。五谷杂粮都要吃,地球上没有一种天然食品能够包含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一定?保持孩子营养摄入的多样性。

  第三类是菜果类。孕期和哺乳期的母亲一定要多摄取维生素和矿物质,才能给孩子均衡、科学的给养。

  注意营养的均衡,合理搭配,孩子出生的时候,不一定体重有多重,不一定是个小肉墩儿,但他先天的身体素质应该是好的。

  现在父母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认为,人生起跑点上,最不能输的是身体。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没有良好的生活品质。

  在先天因素上,是母亲替孩子吃;孩子出生之后,就要让孩子自己来吃。夏杨出生后,我很注意他的营养搭配,而且经?给孩子讲营养均衡的道理。我告诉他,吃饭也是一种责任,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追求的未来负责。他在小的时候,可能还不懂,但我在随机教育中,把一种吃的观念灌输给了他,所以,在很小的时候,他能很听话地吃我给他的配餐;大了以后,能主动地去按营养要素来吃饭。希望这种观念会让他的身体终身受益。

  我曾经听很多妈妈说“喂孩子吃饭真麻烦”。其实只要注意技巧,还是能让孩子适应你为他准备的营养餐的。夏杨小时候,我三餐之前一般不给他吃甜点零食,吃饭的时候尽量先给他吃有营养但他不太喜欢吃的,并且注意增加他?户外活动量。

  当年我们的工资月收入也就四五十元钱,但在家庭开支中,我还是把孩子吃的营养放在了第一位。可能我在孩子的均衡营养方面下了工夫,夏杨的身体素质很好。我的个子是一米六,我丈夫刚到一米七,而夏杨却长到一米八多,并且体格很健壮。

  回想儿子的成长历程,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舐犊情深是每一个为人父母的本能,但更深的爱,却是需要父母运用科学的素养才能够实现的。

生活即教育

  孩子是父母和环境共同的作品。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越小的时候,效果越是明显。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的自我塑造开始显现,但是孩子的自我选择仍然是以父母最?的教育为基础的。

  记得我做客百灵网时,有一位网友问我:“你是留学归国学者,又是教授,你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能学来吗?”

  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也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当年既曾有过对养育孩子的无知和困惑,也曾有过经济的拮据。是对儿子的爱和责任,让我在学习和奋斗中不断增强了一个母亲爱的能力。这份爱中有知识、有经济投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就是你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捕捉和利用教育的机会……”

  这就是我认同的教育观——生活即教育。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程。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他说:“一切教育都是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在夏杨出生前,我有幸接触到了杜威的教育观,这对我教育孩子的观念影响很大。一个母亲爱的能力,包括有能力捕捉到生活中的一次次教育机会,把转瞬即逝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事情,融会贯通到对孩子的教育中。

  夏杨小时候,每次我和他一起逛商店,见到一些新鲜?产品,我会引导夏杨去了解这些产品的性能和特点。比如,他六岁时我带他去家电商场,告诉他“这是冰柜,那是冰箱”。他就对这两者的不同感兴趣,我和他一起查找冷冻冷藏的科学原理。他还对为什么彩电有三原色,而黑白电视只是靠层次来表现色彩感兴趣。我和他爸爸就帮他找资料,并告诉他在哪里可以查到资料。他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来的。

  有一次,四岁的夏杨回家对我说,他在小朋友家玩,发现他家的狗生了五只小狗。他问我:“妈妈为什么不能一次生五个夏杨?”我和他爸爸都笑了,但我们在笑过之后,?给孩子查找一些有关人生育、动物繁殖的知识,用他能够接受的角度和方式,讲给他听。大一点以后,夏杨就对动物、生物的基因等特别感兴趣。现在他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从小对他的兴趣引导有关系。

  孩子是父母和环境共同的作品。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越小的时候,效果越是明显。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的自我塑造开始显现,但是孩子的自我选择仍然是以父母最初的教育为基础的。

  有人问我:“你是不是给孩子制订了什么教育计划?”

  我说的教育不是正规的、有计划的教育,而是有意识但无计划的。所谓有识,就是要有一种自觉?,能够抓住日常生活中点滴事件的教育价值。所谓无计划,就是说,不是今天讲数学,明天来认字,后天讲品德课,而是在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我认同的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局限于知识的堆积,更是对人的灵魂的催醒。教育的过程,是让孩子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就如在游泳中学游泳,在开车中学开车一样,把他置于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环境中,启迪他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和对其意志行为的规范。

  其实,今天我感到欣慰和自豪的,不是夏杨考上剑桥,也不是他能够被许以百万年薪的投资银行录?。我觉得这是多年来的一个自然结果,说明他已经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而且有了一定的能力,融入到国际社会的文化生活和商务交往中。一个孩子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他自己的生存需求、安全感,获得爱与被爱、自我实现的需求,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

  所以,孩子不一定是剑桥博士,也不一定是金融家。他可以是一个民间工艺品制作者、一个商人、一个普通职员……只要他是一个健康的人、快乐的人,能在贡献社会中满足自我的需求,他可以很健康、快乐地生活。我想,这就是一个母亲的幸福。

  我认?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快乐?自然的教育。我和儿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和他一起感受社会、感受自然、感受人生的过程。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中,创造一个能够让孩子顺其自然,但又具有潜在指导意义的环境,使孩子有可能接触到更广阔、更丰富的事物,力图让孩子成为德商、智商、情商、身体素质都全面发展的人。

  夏杨考入剑桥后,很多人问我:“你在孩子身上都做了什么,孩子成绩这么优秀?”当然,别人不了解夏杨,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课业成绩。我对他们说:“我所做过的已融入我们一起生活二十年的点点滴滴中,不过有十是我试图不做的……”

  这就是我所谓的“教育孩子十大戒律”

  ⊙不要把小孩子当成大人来要求,把大孩子当成小孩子来管束;

  ⊙不要把“听话”作为好孩子的唯一标准,给“调皮”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不要为孩子包办代替一切事情,让孩子失去学会长大的机会;

  ⊙不要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学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

  ⊙不要强化孩子的缺点,拿自己孩子的弱点同别的孩子的优点作比较;

  ⊙不要当众羞辱孩子,对孩子施以语言的暴力;

  ⊙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让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

  ⊙不要让课业负担充斥孩子的所有时间和空间,把考出高分当成孩子的唯一生活目标;

  ⊙不要捂上孩子的眼睛和嘴巴,让孩子这也不许看,那也不许说;

  ⊙不要捆上孩子的脚和手,让孩子这儿也不许去,那儿也不许摸。

  教育孩子的事情既复杂,又简单。我想只要做到顺应孩子的天性,把握其中的共性,遵从和保护他的生命个性,就把握了最基本和最主要的。

  生活即教育,考验的是父母的智慧,不只是知识;需要一定的物质做基础,但也不是仅有金钱就能起作用的。每个父母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体验,传授给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让自己首先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一个具备良好品性的人,一个在自我生命的历程中沉淀下丰富精神财富的人……我们为父为母的“上岗证”上,应该有这些内容的考核。

  当然,最好还要学学幼儿、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学,能够站在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独特发展的角度,去与孩子相处,了解孩子在每一个年龄段的不同点,由此而生的教育可能会事半功倍。

  在我对孩子的教育目标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健康、快乐、自信、责任感、自控力、抗挫力、诚信、尊重、分享、竞争、坚持、情商、国际化、专注力、阅读力……我把这些称为“精神能量块”。

  在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尊重、顺应、刺激、捕捉、“计谋”、想象、阅历、观察、操作、探究、体验、赏识、强化、淡化、示范、引导、对话……这就是我在生活中所能给予孩子的随机教育。

  这些看起来很抽象的词,融会到生活中,是每一个有爱心和智慧的母亲,都能做到的。

  那些与孩子在一起的岁月,就是一个母亲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木棉效应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总是让夏杨看到因为工作,给我带来的愉悦和活力,从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烦透了,整天忙个不停……”他的爸爸更是个乐天派。不管工作中承受多大的压力,也不会在家里愁眉苦脸,而是用他的开朗、幽默、乐观,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一场家庭教育报告会结束后,一位妈妈找到我,几乎用哭诉的语气对我说:“杨老师,我跟着孩子来济南已经六年了。为了孩子学特长,我失去了公职,就靠他爸爸的工资。我现在很苦恼……”

  还有一位母亲,从孩子出生,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孩子身上,自己没时间交友,没时间学习……形影不离地呵护儿子十五年。如今十五岁的儿子突然变得桀骜不驯,要甩掉妈妈这个“影子”。于是母子冲突频频发生,儿子几度离家出走……

  千百年以来,传统母亲的角色,似乎就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她们的人生,往往只是默默护花的春泥,而自己的生命之花,似乎从来没有真正绽放过。然而如果母亲没有机会参与社会,自己会失去创造的乐趣和安全感;没有不断学习更新的观念和行动,即使是孩子的“影子”,也难以理解成长中的孩子心理的变化。失落和苦恼,就成必然……

  我不希望我的生命是这样的。

  我喜欢女诗人舒婷写的《致橡树》中的意境: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在林林总总的教子方法中,有一条让我受益最大,那就是一个母亲的生活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1999年,美国的一份杂志——《工作的母亲》进行过的一项读者调查显示,拥有一份高收入的职业女性,比全职家庭主妇的幸福指数会更高,更能适应社会。她们的孩子也会比由全职家庭主妇带的孩子更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原因就在于母亲给他们树立了榜样。

  在夏杨的记忆中,我可能是一个永远闲不下来的妈妈。总是在寻求新的方向,在学习新的东西。我的这种人生态度对夏杨影响很大。不满足、不放弃,也成了夏杨的一种求学理念。夏杨的爸爸称这是“木棉效应”。

  从爱一人到爱万人,是对儿子的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我和丈夫本身的自我改变和奋斗也为儿子树立了榜样。这样的“木棉效应”让我们全家每个人都追求各自奋斗的目标和事业,而且这种不断学习和奋斗的精神,让我的儿子受益匪浅。

  作为母亲,我希望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虽然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要把无私的爱给儿子,但我同时希望我自己的生命在对儿子的付出中,变得更加丰富和更有意义。

  我经常会听见一些父母对孩子说:“我们那么辛苦地工作,都是为了你,想让你好好学习,过舒服的日子,才会工作得这么累。”夏杨小时候问我:“妈妈为什么要工作?”我说:“因为工作可以给妈妈带来很多很多的乐趣。”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总是让夏杨看到因为工作,给我带来的愉悦和活力,从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烦透了,整天忙个不停……”他的爸爸更是个乐天派。不管工作中承受多大的压力,也不会在家里愁眉苦脸,而是用他的开朗、幽默、乐观,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夏杨从我们身上看到的是,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忘我的工作中,获取幸福和快乐。不抱怨,不懒惰,不投机……一个人在社会上想做点事,总是有机会去做的,问题是有没有想做事的决心,有没有判断这个做事机会的智慧。这个智慧是在不断学习中练出来的。

  夏杨始终在兴趣中保持着不懈的学习热情。这其中有他从小养成的习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创建了一个学习型的家庭。

  人是环境之子。在一个学习型的家庭里,孩子更能养成一种终生学习的习惯,也更能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去塑造各种素质。我觉得每一个做父母的,在对孩子的爱中,应该把创建学习型家庭这一点加进去。

  学习型家庭的父母有两项职责:一是通过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带动家庭学习风气;二是父母创设一个最适合学习的非竞争性、非威胁性、低权威的环境,使孩子生活在民主平等的温暖安全中。家人之间各自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共同学习,能够进行双向和多向的沟通,使学习充满乐趣。

  我们家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买书,也喜欢把书作为礼物来赠送。所以夏杨从小,就把书当做人生宝贵的东西来看待。我们家的书橱总是不够用的,我出国带回的八大箱子书,加上原先买的已经捐赠给了英才学院,现在随着我们学习领域的不断扩展,家里又摆得到处都是书了。夏杨就是伴随着书成长的。

  家庭学习不仅仅是看书读报,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的无字书里,我们为孩子创设安全、温暖、充满关爱和理解的心理环境,创造易于沟通的气氛。我们一旦领悟到什么事情,马上会告诉孩子,但绝不是用权威的教育语气。当自己的观点与孩子的发生冲突时,首先反省自己,彼此切磋,互相尊重。 

  在交谈中我们还会把生命教育、灾难教育随机说给夏杨听。告诉他有一些绝不能跨越的雷区。我们甚至在一起探讨择偶的标准,探讨男女情感。我告诉他时间可以治疗一切创伤。我曾问他:“你对中学暗恋的那个小女孩现在还有感觉吗?”他轻松地笑了,笑而不答。

  多和人交谈,多和比你更优秀的人交谈,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我们经常和夏杨交流这种深切的感受。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接触了一种新的文化。他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吸收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他说他从身边的那些诺贝尔奖得主们身上,从那些世界顶级的科学家身上,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而我也告诉他,英才学院每周一的院长会议,就是“山东重点大学的校长联席会”,我从那些经验丰富、人品优秀的老校长们身上,学习着高校管理的经验,学习着他们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

  夏杨说,他在剑桥大学不仅向逝去的人学习,也向活着的人学习。身边的那些科学大师传授给他的,很多是他在书本中学不到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也是我们共同信守的观念之一。

  学习型家庭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的成果容易量化,比如,又拿到什么学历了等等;隐性的成果体现在家庭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的稳固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增强。我们家这些年的学习成果,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

  2003年,夏杨考上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我们在心里为他高兴。三一学院录取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自身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学生。能够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的环境中学习,是夏杨求学生涯中的幸事。

  现在,夏杨在剑桥本科毕业后,又成为世界顶级生物实验室(MRC-LMB)的博士生。夏杨的学习内容又拓展到一个更新奇、更广阔的空间。每天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们生活、工作在一起,学到的又岂止是自然中的科学呢?

  学无止境,这些年我和夏杨的爸爸也从没停下过学习的脚步。夏杨的爸爸一直在学习中改变着自己的社会角色。他做过机关干部、高校老师、报社主编,而我自己?现在为止,也是学了五个专业——英语专业、幼儿教育、幼儿英语教学法,又在北大学习教育管理,并同时学习清华和复旦的工商管理。

  这些显性的学习背后,是我们全家作为一个整体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我们三个人互相都是老师,同时也都是学生。夏杨小时候,我们以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带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现在我们还在学,让孩子明白,学习是持续终身的一件事,而且,我和夏杨的爸爸现在有很多问题开始向夏杨请教。

  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我们一家三口在互相的了解、接纳、支持和欣赏中,在情感的满足和开放中,提高着知识的含量,不断扩展着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在家里,在学校,在各种地方学习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文字书、音像书、生活书,有形的、无形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者,同时也是效仿者。

  父母对成长中的孩子的影响深远。成长中孩子的知识、能力、智慧很多源于父母;孩子的性格、品德、作风和倾向,也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样的孩子,在学习型家庭和不学习的环境中成长,这样十年或者十八年下来,所接受的信息量就会不同,他们的习惯、智力、阅历、胸怀也都会产生差异,人的命运可能也就由此而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柔情未必不坚强
妈妈写给儿子:除了父母没人会跟你说的10句话!一定说给孩子!
为何两个大人,都管不住一个小孩?
热播剧《消失的孩子》大结局:最好的家庭关系,是爸爸支持妈妈,妈妈支持孩子
母亲被侮辱杀人,而那些把母亲杀死的孩子经历过什么?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爸爸缺席,妈妈着急,孩子失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