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你被人强行拖拽,做到这3点谁都会帮你!

今天一大早,微博和朋友圈就被“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刷屏了。

网民用“你麻痹”宣泄着自己的愤怒;

媒体用“社会的麻痹”谴责社会的冷漠;

大V再次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呼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警方说本案正在调查中,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批评家早已看穿了一切,表示此事另有蹊跷,操作痕迹太重;

精明的营销人已经写了5篇软文,正头疼哪一篇广告嵌入的更加自然。

然而我只想说,在座的各位都……说的没错。可是这些无谓的争吵,除了为我们的茶余饭后增加那么点谈资以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

据《法制晚报》记者统计,近万名网友参与本次事件的投票,如果目击了相关事件,86.2%的网友表态“会出手”帮助该女生。


幸亏是匿名投票,如果是记名的,我敢说这个比例能直逼99.99%。不用我来质疑,现实早已狠狠的抽了我们一耳光,而且还不止一次,脸都被抽肿了。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2岁女孩小悦悦被汽车撞倒并碾过,7分钟内,18个路人经过,但无一人救助,最后被一个拾荒阿姨救起,但还是在8天后去世。

2014年11月30日上午,泸州一19岁青年曾某在微博上直播他的自杀经过。他一共发出38条微博,每条微博转发上千,评论过万。但最终还是因为报警不及时,经抢救无效去世。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相信不少人也曾以当事人或旁观者的身份经历过。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与其争论“为什么没有人出手?”“为什么酒店不作为?”,我更关心当我们深处险境时,该怎么办?

下面我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并告诉你怎样才是科学的呼救方法,到底如何呼救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01.告诉别人你需要帮助

想要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

这不是什么深奥的哲理,甚至可以说是连3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却被我们轻易的忽视了。因为我们总是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心理学称之为 “聚光灯效应”,我们总以为自己站在聚光灯下,是众人的焦点。


比如我们某天穿了一件粉色衬衫,换了一个新手机,就会觉得所有人都在关注我们似的。可是没准压根就没人发现,别人也在关注他们自己,或者在想昨晚看的那部电影里的某个大胸美女。

因为“聚光灯效应”的存在,当我们被陌生人拉扯的时候,并不会做出诸如大声尖叫,摔打东西等夸张的、引人注意的举动,反而会陷入无尽的拉扯之中,这会让别人误以为你和歹徒是情侣,或者起码是认识的。本来想要帮助你的人,一想“这是别人自己家的事,我去瞎掺和什么”,也会因此陷入纠结。

这种纠结就如同当你坐在一辆拥挤的公交上,身前站着一个小腹微微隆起的女人。你分不清她到底是怀孕呢还是胖,如果是怀孕你不让座,显然会被周围站着的人打死。如果不是怀孕你让了座,就要被这个女人打死。问题就变成了你选择什么死法?

这时要是你再看看旁边坐着的人,发现他们睡觉的睡觉,玩手机的玩手机。你就会确定这个妇女只是胖,并不是怀孕,因为别人也没有让座。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多元无知效应”是指如果一件事形势不明朗,或者我们不够确定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接受并参照别人的行为。

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认为孕妇只是胖而已,或者即使知道是孕妇,也觉得没有让座的必要。


所以,如果你是那名孕妇,就应该直接了当的说出来,并且询问有没有人能够为你让座。同样,当你被陌生人拖拽拉扯时,也应该大声的呼救,引起周围行人的注意。还要强调你根本不认识这个人,强调你自己正身处险境,需要别人的帮助。

但你会发现,你大声呼救了,很多人也注意到你了,却还是没有人上前帮你,这时又该怎么办呢?

02.把责任落在一个人肩上

我们总以为,越多人听到了你的呼救,注意到了你的危险,你获救的可能性就越大,可是事实却恰好相反。

1964年3月13日凌晨3点,纽约一家酒吧的女经理,28岁的女子吉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驱车回家。把车停进车库后,在朝自己公寓走的路上,察觉有人跟在身后,她当即拔腿就跑,但歹徒还是抓住了她,在她背部猛刺了两刀。因为引起了邻居的注意,歹徒一度被吓跑。可随后又再次折返,连续捅了她几刀,最终夺取了她年轻的生命。


《纽约时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此事,声称在事发的整整30分钟内,有38名邻居听到受害者的求救声,却无一人施救,仅一位目击者在受害者已经死亡后报了警。这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人性冷漠的讨论。

就在这起经典的谋杀案发生近50年后,剧情又被反转。人们经过考证发现,那篇当时轰动一时报道,是记者为了上头条而故意夸大了事实,吉诺维斯的邻居并没有38个,而途中也有人报过警。但是自1980年以来,有60多个实验研究都表明了 “旁观者效应” 的存在。

什么又是“旁观者效应”呢?看下面这样一个实验。(不想看的可直接跳到下面的结论)

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塔奈(Bibb Latane)邀请了纽约大学的大学生,并告诉他们只是想了解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活题,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他们要单独呆在不同房间,只能通过内部通讯装置交流。该装置每次只允许一名学生讲话,每个学生有2分钟的讲话时间。

学生们又被告知他们被分成了三组,并且这种内部通讯装置只允许同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第一组2个人,第二组3个人,第三组6个人。事实上每组只有一个人是被试的大学生,其他都是工作人员事先准备好的录音。

实验开始后,被试首先会听到一个男生(录音)在讲话,他谈了一些自己的大学生活,然后提到自己有时候会犯严重的癫痫病,特别是在压力过大时。一轮之后,再轮到这个男生(录音)讲话时,没说两句就“癫痫发作”,断断续续地发出一些求救的声音:“……我的癫痫就要发作……我需……要一些……帮助,如果有人愿意帮助我……(哽咽声)我要死了,帮……助癫痫……(哽咽,然后无声了)”

对被试来说,这显然是一次突发事件,毫无疑问,有人正出于危险之中,急需帮助。那么在成员数量不同的三组中,被试的反映有什么不同呢?

实验结果表明:组员数量越多,被试者选择帮助癫痫病人的概率也越低。

也就是说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减少了,即使他们采取反应,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两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听着拗口,其实说的道理呢,跟我们熟知的寓言——“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大同小异。原因就是本来压在一个人肩头的责任被群体分散了,使得每个人身上的责任感都很弱。最终导致“围观惨案”的发生,很多人看到了,但是觉得别人也看到了,我不出手,别人也会出手,最后没有一个人出手。

所以当你呼救的时候,不要指望所有人都一起出手相助,而应该明确的指出其中一个人(比如穿红衣服的那个,帮我报警!),这时候责任全压在了他一人的肩头,他帮助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如果可以,还能采用更极端的方式,比如直接抢过他的手机摔了,把酒店的公物砸了。这时候他不但会觉得有责任留住你,还会觉得有权利留住你,不让你被歹徒带走。

但并不是说这样就一定能够得救,有时候我们单独指出了某个人,让他帮你,他还是没有出手,这又是为什么呢?

03.降低别人帮助你的成本和顾虑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歹徒拿着一把刀胁迫一个女子跟他走,此时只有你一个旁观者。你会毫不犹豫的就上前吗?

我相信有人会,但更多的人一定会在心理权衡,我如果去帮她,能确保就一定可以救出她吗?即使能救出她,我自己会不会挨刀子?

同理,当你身处险境时,旁观的人可能也会这样想,所以你需要降低他们帮助你的成本和顾虑。

首先,你要降低别人帮助你的成本,选择别人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你被劫持了,旁观的人是一个小孩,你一定不会让小孩上来和歹徒搏斗。你不小心掉到了河里,你也不可能指望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跳河来救你。

所以你要在人群中指出最有能力帮助你的那个人(比如正义感满满的肌肉男),如果他也表现出了犹豫,你就要让他做一些他能够做到的事。(比如报警,叫人来帮忙,拉住你不至于被歹徒强行拖走等等)

其次,你要降低别人帮助你的顾虑,让他知道帮助了你不会损失什么。

举个真实的例子,一位老人脚下不稳,摔倒在地,脸被摔破了。老人年纪太大,自己站不起来。很多人路过都不敢扶,这时候老人对迎面走来的一个20多岁的大学生说:“小伙子,能把我扶起来吗?没事的,我不会讹你”。最后大学生扶起了老人。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你说了“我不会讹你”,就一定有人敢扶,毕竟我们对于老人碰瓷的“刻板印象”太深刻了,但是说了要比没说好得多,因为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别人帮助你的顾虑。

结语

当你被陌生人强行拖拽时,只要做到了以下3点,我相信一定会有人出手相助。

1.告诉别人你需要帮助

2.把责任落在一个人肩上

3.降低别人帮助你的成本和顾虑。

如果你是旁观者,你也要认识到你的无动于衷只是这些心理作用在作祟,你的无动于衷可能让你成为无形的帮凶。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人群中遇险,如何向他人求救
心理学旁观者效应:当你遇到困难时,这样做才可获得有效帮助
旁观者效应
女子深夜惨遭奸杀,38人却袖手旁观? | 5项经典心理研究,直击人性
心理学:旁观者效应
当意外发生时,为什么旁观者越多越危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