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夫妻|如何相爱而不“相杀”?

作者|黄橙

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婚姻家庭研究生。

十分心理主创。

Miss十: 令人感慨万千的电影《大话西游》有首好听的片尾曲《一生所爱》,是由卢冠廷演唱的,其中的歌词唱到:“苦海,泛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情人别后永远再不来……”

正如紫霞说“爱一个人原来这么痛苦”,世间最绝望不是他不爱你或他离你而去,而是你们既相爱又相恨,来回厮杀不得靠近,既筋疲力尽又彼此被缘分紧紧捆绑。情绪是苦海,深陷其中的爱人们,每个人都有漫漫长路要上下求索,这里有一段故事要与你分享,或许会帮你拨开一些情绪的困扰,一瞥爱恨背后复杂而深刻的内在机制。

我要“两个人” 他要“一个人”

第一次感受到人和人的不同是那时我和老公刚在一起不久,星期天的午饭过后,他拿起一本书,非常自然地说“我去图书馆还本书”。然后,转头准备关门就走。

我忽然有点失落又有点惊讶,心想:家里还放了这么一个大活人,你就能这么走?——难道刚才吃饭哪里让他生气了吗?

我说,“等等,你打算一个人去吗?”

他回过头说,“嗯” 看我一脸严肃,再小心补了句“你是想去吗?”

我有点不高兴地说,“你刚才都不问我一下么?”

他坦诚地说,“哦……我是觉得还书是我个人的事啊,快去快回,没必要都麻烦吧。”

我叹口气:“哎,怎么会麻烦呢,我只是想跟你在一起。”

听到这句话,他说:“这……我没想到,只是习惯了一个人做自己的事。”

要问为什么我对这件事印象这么深刻,那是因为这样“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的“纠结”变换了形式发生在婚后头几年的生活里:

很多次——下班后回到家,他一脸阴沉,一看就是在单位有烦心事。通常我问“你怎么了?有不高兴的事吗?来说说。”沉默。“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怎么了?”“没什么。”“你看你的样子怎么没什么?”“我自己的事,告诉你有用吗?没有意义的话不要说。”“我……”

很多次——“我要去小区拐角的代收点取包裹,你陪我吧。”“为什么?你是不会走还是拿不动?”“没有,只是……”“自己去吧,我还有自己的事。”“我……”

很多次——“我跟你说今天单位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此处省略五千字)”“你还在听吗?”“嗯,在听。”“怎么没反应,走神了?”“你说完了吗,我想一个人静静。”“我……”

说来“愧疚”,我是那种从小上厕所都要人陪的女生,长大了也从来是朋友成群,习惯跟人亲密无间,忧伤的、高兴的,我什么都想第一时间跟最爱的人分享。他每次都说,“你独立能力太差了。”因而总表现出“我更想一个人静静”的感觉。但爱不就是允许我依赖一下吗,我也吵过,愤怒过,有时候难免影响关系,受挫一多让我感觉到婚姻很不幸福,我在想到底跟他爱不爱我有关吗?

在彼此的家庭中找到不同的根源

生完孩子之后,我忽然在彼此父母的身上想清楚了这件事。

在抚养小孩的事情上,我们家是双方父母轮流,一边半年。很明显的是,奶奶的抚养方式是“平行线式”的,而姥姥的抚养方式是“完全投入”。比如奶奶的日常安排是早晨起来晨练,煮饭洗衣,然后出门买菜,下午六点看养生节目,晚上九点就睡,在我们这带孙子一切跟她在自己家是一模一样。有一次,孩子病了要吃中药,上幼儿园之前必须熬好,奶奶的操作方式是晚上睡前熬好,早上再热热,这样不耽误她早上晨练的时间。

同样,一周后换姥姥来操作,每天早上四五点她就起来熬药,我知道我妈本来就睡眠不好,通常只能下半夜睡眠,这下更是几乎整夜都睡不着了,我劝她也晚上熬好药,姥姥说“不能吃隔夜的中药啊。”我说“是啊,当然不隔夜的药好了,但是这样累,牺牲一点药效也没关系。”但姥姥坚持要早起。我想起了自己从小到离开家上大学,十几年来,我妈一天也不间断地为我做早餐,从来不让我吃外面买的所谓“没营养的”早餐,为此我妈落下了老寒腿的毛病。

对比太明显,从奶奶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习惯之外的另一种“家庭文化”。

一开始奶奶的所谓自我,对我来说有点意外,比如她和爷爷周末会突然就决定两个人自己和朋友相约去爬山了,说你们自己看看孩子之类。这在我父母那儿毫不夸张相当于“渎职”。不过,渐渐我反而感觉到释然,因为我自己也偶尔想和丈夫出去看电影不带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毫无压力,这种相处方式多少让我新鲜轻松;但相反自己的父母照看孩子的周期时,我通常不好意思提出来要单独和丈夫出去看场电影,因为会担心他们有想法,毕竟他们那么用力在帮助你看孩子,为了照顾他们的情绪,我们总是想着分担他们的辛苦和焦虑。

我常常劝姥姥不用要求那么高,有可以更轻松的方式来带孩子。这其实也是在对自己说话,爱不用一直All in,我在亲密关系中的过度用力,也一直跟姥姥一模一样。

依恋模式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人的巨大影响在于,它为每个人写了一个初级爱的程序,这里有对“什么是爱的定义”,也决定了我们在婚姻中的互动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破灭感和幸福感。暖风老师在亲密关系课程上,一直通过“依恋模式”理论来指导夫妻的互动。

他介绍了心理学家曾经做的依恋测验:实验人员把儿童从母亲身边带走,然后单独放到房间里去玩一会,去观察这些孩子在母亲离开时以及看到母亲回来时的反应。根据这些不同反应,做出了依恋模式的区分。这里有三种依恋状态即安全型、焦虑矛盾性、回避型:

安全型——妈妈离开时也能独自投入游戏,妈妈回来的时候也很开心,跟妈妈的关系是很亲密很信任的。

焦虑矛盾型——妈妈离开的时候会焦虑,甚至哭,不跟情境融入,希望妈妈不要离开他;当妈妈回来时,态度很矛盾,或者不靠近妈妈,或者会故意很生气、躲开,虽然内心渴望亲近 但表现出了抗拒和愤怒,这是内在斗争的矛盾显现。

回避型——妈妈离开好像没关系、无所谓,当妈妈回来的时候也没有表现情绪反应,没有情绪也没有愤怒,你走或不走对我没关系,这反应出孩子的依恋体验的回避。

在这三种类型中,除了安全型,其他两种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会带来日后在亲密关系里的不安全行为。就像我是焦虑型的依恋者,因为没有安全感,我和丈夫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追,一个逃的模式,追而不得,我就会对他指责、抱怨,增加对方的情绪困扰,然后进入争吵。我的内在是感到伤心和害怕的,但是表达出来是愤怒和无理取闹,直到双方都疲惫不堪。

人在被抚养过程中有两种基本需求,依附和独立,一种是建立关系,一种是保持自我的边界 。这是两种冲突性的需求。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在不同的年龄段,给予足够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建立起了依附和独立的平衡,就能为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亲密关系。

想来,在这方面,我丈夫和我的心理资源是截然不同的。

我从奶奶身上看到正是丈夫期待得到和一直习惯的爱,对他来说,爱里天然带有自我、也有界限,而对我来说这实在相当于异国文化的“冲击”。

同样,我丈夫也在适应另一种“异国文化”。我妈各种“无微不至”给丈夫带来控制感和不自由感,同样也困扰他。为此,我们做过很多深入讨论。我妈对我们的这种模式,其实跟我当初对丈夫的爱一模一样,亲密无间,没有界限,完全随时在线,一旦放手“失联”,就感觉到失控。我妈也正是通过各种“过度投入”,来建立爱的关系。

但我已决心在婚姻内学习“独立”,学会“尊重”对方的“一个人”(说来容易,做来难,常常要忍受“爱断线”的不适感)。丈夫慢慢学着在 “我行我素”的时候,考虑他人感受。有时候他会突然反应,“好吧,你们想怎么弄?”问过这一句之后,我要么明确告诉他我的感受,要么随便他自由做他自己的事而不再失落。

毕竟,我和丈夫对婚姻里的亲密期待完全不一样。我们都在学习对对方的期待做回应。

“求同存异”带你发现新世界

人往往会爱上一个“不同质”的人来弥补自身阴影,却又希望对方以“同质人”的方式来爱自己,如何能不冲突?

这中间存在一个关系的关键点,就是如何客观对待彼此身上的“不同”。

僵化生硬的人只懂自己那一套,而不懂别人那一套。

然而,从观察对方的依恋模式入手会真正领会到“理解,是一切改变的基础”。 

正如暖风老师说的:

“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是过去的关系,而夫妻关系是一个现在的关系。人都有不断寻求疗愈的本能,会不自觉地在现在的依恋关系中重复过去的关系,因为现在是可以讨论的,如果创造了更好夫妻关系就能覆盖我们曾经跟父母那种依恋模式的不好,这是亲密关系让我们获得的第二次生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育儿怪状:一到天黑睡觉不要妈妈,只要奶奶或爸爸?
亲子 | 谁是孩子的妈?心理咨询师回答混合抚养的5个关键问题
越粘人的孩子越容易独立?孩子黏人,智慧妈妈这样做
孩子跟谁睡,决定了一生的性格?千万别睡错!
老人带娃的最大风险,不是宠溺,而是…
为什么大部分姥姥,只带孩子到3岁?奶奶“截胡”有道理,好明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