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在可以说了,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为什么是一场灾难

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案到现在已经一个月有余,但似乎壁垒并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还给市场留下了巨大的空档。9月22日,神州专车正式发布其C2C开放平台U+,宣布向符合条件的全国车主免费开放流量、技术和品牌资源,并且承诺永不抽成。这可以看成是对滴滴的大本营发起了进攻。

一般来说,按照并购案的规律,在30天后,就能看到并购案是否有价值;90天后能基本判断并购案是否成功。这两个时间段,是考验并购当事公司和决策者的最重要节点。

从目前滴滴和Uber中国合体的情况来看,双方的价值都没有发挥出来,而且无论从用户、投资方还是行业来看,这场合并似乎更像是一场灾难,可能会给日后的败局买下伏笔。

1、对用户越来越不友好

自从双方合并后,就有舆论担心会造成市场垄断,进而会随意对用户提价。这样的担心果然变成了现实。首先是一些地方城市的快车价格出现了上涨,然后顺风车的价格也有提升。不久前北京出现暴雨,在下班晚高峰期间,滴滴全线涨价,有些地方涨价到了四倍。

在多数情况下,一些企业合并后,会拿出对用户友好的政策来进行关系维护,也是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基础。但不仅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而且其对媒体也明确表示,提价是为了分摊成本,言下之意是需要面临盈利压力。可见这次合并,双方并没有做好长远发展的规划,对用户也没有了耐心。

2、对投资人是个大坑

滴滴收编Uber中国,在市场上少了竞争对手,理应埋头发展业务。而且按照滴滴的说法,还有不少现金储备,对融资的需求应该不会太多。但这两天又传出富士康子公司向滴滴出行投资1.199亿美元,以换取滴滴0.355%股份的消息。且不说这样的融资下来,估值是330亿美元左右,比当时滴滴Uber中国合并的估值350亿美元要下降了20亿美元,就单从融资本身来说,也是一个大坑。

按照官方说法,0.355%股份换来的是战略投资,而滴滴之前还有不少国字头的企业,也是当“战略投资者”身份引进的。这么多“战略投资者”在一起,如何协同?平衡利益就是巨大的难题。

最为关键的是,即使是“战略投资者”,也需要滴滴最终来上市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滴滴似乎一直没有上市的计划,这对投资人来说,时间拖得越长,形势越不利。

3、对行业没有推动作用

滴滴诞生之处,因为有共享经济的光环而备受瞩目。而今,滴滴可以说离共享经济越来越远,而且对出行行业其实没有带来推动作用。

在其发家的出租车领域,出租车司机对滴滴的不满随处可见,而滴滴为了安抚出租车,又实行了一个联盟,希望把出租车和自己的快车业务结合到一起。到现在看来收效一般。而在最为关键的共享经济理念中,滴滴因为过去几年一直热衷烧钱补贴打价格涨,共享经济实际变成了低价经济,用户和车辆并不是本着共享闲置资源而去,更多是看哪家价格便宜就选哪家。

造成的结果是,整个行业共享的意识没有树立起来,闲置资源没有得到利用,相反一些“黑车”找到了合法的机会。

据了解,在神州专车推出开放平台U+后,很多人认为这或许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正解。

4、对国际声誉不利

这一点可能有些出乎意料,但却是事实。不少西方舆论认为,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后,其实对Uber来说不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以它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科技企业,并不适应中国市场。甚至《经济学人》等媒体认为,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企业难以更好的融入全球市场,滴滴也难以更好的开展国际化了。表面上,是滴滴获得了主动权,但实际滴滴失去的更多。

虽然这样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但也的确是国际市场上不少投资者和观察人士的真实想法。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http://t.kanshangjie.com/r4

滴滴接下来还有60天左右的时间来证明自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让局势变得对自己有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并购Opera,360之蜜糖,猎豹之砒霜
案例一|合并后的滴滴,都干了些什么?
打车软件的现状与未来:不缺乏盈利模式
Uber遭遇围歼:共享经济的片面理解
颠覆、顺势、强悍:共享经济先驱Uber的崛起传奇
昔日打车市场老大, 滴滴死敌, 却败在了1000万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