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朝灭亡的锅不该汉献帝背,但该他十八代祖宗背|文史宴

文/桓大司马

汉朝灭亡的锅该不该汉献帝背

1

汉献帝历来被视为无能皇帝的典范,终其一生完全是傀儡,对政治毫无发言权,最终被曹丕篡夺了汉室江山,这个皇权衰落的锅并不该由汉献帝来背,但应该由他祖宗来背。

从东汉的第四个皇帝汉和帝开始,皇权已经旁落,从皇帝手上转移到外戚手上,但外戚好歹仍是皇权集团的一员;从汉献帝的哥哥汉少帝开始,皇权则已经衰落,皇权集团的皇帝、宗室、宦官、外戚全部被剥夺了生杀大权,权力落到地方军阀手中。

汉献帝即位就已经是一个傀儡皇帝,这时汉室已经衰微,并不是他的责任,他只是没能重振汉室而已。

汉献帝从即位就是傀儡

虽然皇权衰落,但是汉献帝为什么不能像日本天皇那样,当一个虚君,将汉家血脉万世一系的延续下去呢?这就与儒家思想中思孟一派“民贵君轻”的革命主张密切相关,与皇帝制度的建构和发展密切相关。

所以,我们可以着眼于皇帝制度的发展史,通过皇权的演变逻辑,来解析汉朝为什么一定会寿终正寝。

皇帝制度对于汉朝来说,其实是一种比较年轻的制度。

商周时代,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王室将旁系亲属分封到其他地方,建立邦国,同时也承认一些原有的地方强国,予以册封,当时王室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对邦国的具体政治管不了多少。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频繁的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以功利实用为导向的理性行政大获发展,在法家信徒的设计下,国君对社会的管理越来越细密,管辖的地区越来越大。这方面做得最极端的秦国从民间压榨民力的能力最强,最后统一了天下。

秦始皇自认为“功高三皇,德迈五帝”,上古圣王三皇五帝也无法与自己相提并论,所以自称“皇帝”。皇帝不再是周王那样的“天下共主”,而是能够管理天下一切事务的政治强权。

皇权与政府不是一回事

2

不过这时皇权政治还刚刚开始,千头万绪,皇帝还很缺乏经验,所以需要宰相的大力臂助,虽然秦始皇自己也勤于政务,但其政策大部分是宰相李斯的手笔。

等到秦朝被六国贵族推翻以后,秦朝那种纯用法家的制度也遭到清算,法家强调到变态程度的“君权至上”原则也遭到摈弃,秦二世的倒行逆施让大家意识到皇权肆虐的危险性,法家以外的诸子对于帝国政治的思考得到重视,而他们的观点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皇权(君道)和政府(臣道)要严格的分开。

儒家的荀子说:“主道知人,臣道知事”,墨家的墨子说“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都是说君主选能人当大臣,大臣来办具体事务的意思;杂家的《淮南子》则明说“君臣异道则治,同道则乱”,就是说君主不能去处理具体政务,否则一旦出错,权威就会受到影响;大臣当然也不能窃取君权,不然其施政的权威会更加不足。

而汉初的政治实践又使诸子的设想得以落实。汉高祖刘邦虽然精通军事,但对政治却颇为外行,所以将大政完全交给宰相萧何;他又是布衣天子,素有游侠之风,称帝后厚待丰县、沛县的老兄弟,给他们裂土分封,建立很多侯国,因而汉初功臣集团有力量与皇权抗衡,甚至能够在吕后死后将吕氏外戚势力连根拔起。

于是汉初的帝国政治,达成了皇帝与宰相(或者说功臣集团)之间的平衡:皇帝是权威来源,但不亲自理事,只确定大政方针,以及根据绩效任免宰相;宰相总领政事,赏罚官吏,是真正的政府首脑。

这种政治体制下,皇帝不能为所欲为,也不能过多的干涉政治,但正因为不处理具体的政务,皇帝不会出错(错误由宰相买单),所以皇帝的权威很强,皇位稳如泰山;而政府行政因为没有皇帝个人情绪和欲望的影响,比较能遵循政府机构设计上自带的理性化原则,可以说这样的体制是汉初“文景之治”的重要保障,是后人一再追思的经典君相体制。

但是到了汉武帝时代,事情不一样了。

汉武帝权力欲和征服欲极强,嫌自己不能为所欲为,使用了一系列手段,将政治的主导权从宰相手上转移到自己手上,全面插手甚至设计具体政治;汉初宰相一般由功臣集团的子弟出任,原本能够制衡皇帝,但经过几代富贵,功臣子弟有的败落,有的成为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对汉武帝的淫威毫无办法,只能在汉武帝翻云覆雨下拱手交出政府权力。

汉武帝提拔了一些地位较低的人,比如自己的玩伴或者社会下层的人才,给他们加上侍中、散骑等近侍官衔,在宫中与他们商定政策,然后通知宰相去办。

这样皇权就侵夺了政府权,宰相失去了两大权柄中的决策权,只剩下政策执行权。

汉武帝的小伙伴们议政地点在宫中,被称为中朝,宰相领衔的政府成了外朝。

小伙伴们本身没有地位,只能依附于汉武帝的皇权,做皇帝的奴仆,毫无独立性可言,这些人在古代一般被称为“佞幸”。

但光靠这些社会地位不高的佞幸,声望上还不足以外朝抗衡,于是汉武帝起用纸面上比较尊贵的外戚如卫青、霍光之类出任大司马大将军,来当中朝的首领,其地位在宰相之上。外戚的尊贵说到底也是因为妹妹或女儿嫁给了皇帝,因为跟皇帝有亲地位才高起来,没了皇帝他们什么都不是,所以外戚也依附于皇权。

至此,由皇帝以及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佞幸、外戚、宗室、宦官组成的皇权集团,权力凌驾于政府之上。

汉武帝在几十年的皇帝生涯中虽然建立了很大的功业,但同时也穷奢极侈,穷兵黩武,压迫社会,残害人民,皇权之肆虐十分可怕。

然而宰相的权力还在进一步削弱,对皇权的制衡持续下降。

到了西汉后期的汉成帝、汉哀帝时期,根据天上的三公星,以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为三公,把昔日宰相总百揆的权力一分为三,虽然他们的本意未必是削弱相权,但造成了既成事实。到了东汉,汉光武帝鉴于王莽篡汉,连三公也不放心,把三公的部分权力收归尚书台,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直接听命于皇帝。

到这里,两汉的皇权已经高度集中,皇帝简直可以为所欲为。

但是乐极生悲,皇帝必须为自己施政中的错误买单,民众的愤怒会指向汉室而不是宰相。另外高度集权的皇权政治对皇帝个人的依赖也太大,一旦皇帝个人不能胜任,皇权集团的其他人就有可能染指皇权。

外戚与宦官是皇权的延伸

3

东汉从第三个皇帝汉章帝开始,寿命就都不久长,其子嗣即位时年龄偏小。所以从第四个皇帝汉和帝开始,皇帝多是幼年即位:汉和帝九岁,汉殇帝不到一岁,汉安帝十二岁,汉顺帝十岁,汉冲帝一岁,汉质帝七岁,汉桓帝十四岁,汉灵帝十一岁,汉少帝十三岁,汉献帝自己也是八岁即位。

黄口小儿如何做天子,既然把政治权力集中到了靠世袭的皇家而不是靠选拔的政府,就必然会面临这样的困局。

于是只能在皇权集团里面找成年人来代理皇权,与皇帝关系最近的自然是同姓宗室(也就是刘家人),但是同姓宗室对皇位都有或多或少的继承权,有篡位的危险,所以只能从皇帝的母家和妻家找成年人了,一般会找太后的老爹或者兄弟来辅政,这就是外戚。

外戚虽然不姓刘,当不了皇帝,但是权力的滋味尝过以后又岂能放手,于是他们会想尽办法延长掌权时间,如果皇帝去世,他们会在宗室里面找年龄尽可能小的孩子当新皇帝,这样在小皇帝亲政之前就可以继续掌权。

可以说,外戚专政加剧了东汉皇帝的低龄化。

但随着小皇帝慢慢长大,懂得了权力的好处,当然不能容名不正言不顺的外戚把持皇权。但是外戚掌权既久,掌控了军政部门,即便有士大夫等反对力量,皇帝也联系不上,所以皇帝只能靠身边的宦官来扳倒外戚,一般是通过宦官在宫中政变,掌握尚书台、禁卫军等要害部门,通过政令和军队消灭外戚。

按说外戚被灭过一两个以后,后面的外戚应该警惕掌权太久的危险,积极寻求退路,但此时的皇权已经是高度集权的状态,他们已经无法退出了。

集权实质上是侵蚀他人的权力,将之集中到自己手上,并借此逼迫他人就范的一种权力分配形式,所以掌权的人一旦失去权力人身安全就不能保证,而且集权程度越强,掌权者越危险。所以外戚们实际上退无可退,只能强撑着,甚至像汉顺帝的大舅子梁冀那样铤而走险毒死不满的汉质帝,直到被皇帝和宦官收拾掉为止。

为了保证对尚书台的掌控,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多通过中常侍和小黄门直接给尚书台下令。

中常侍并没有实职,本来是给贵族子弟的加官,得此官的贵族子弟留居宫中,作为皇帝的顾问。汉光武帝因为中常侍居留宫中,为免生事,全部用阉人充任;

小黄门则一向是阉人担任,居住在内宫,整理尚书台的反馈,上报给皇帝,也为宫中的公主、太妃之类服务,汉和帝皇后邓绥掌权时,因是女主,不愿跟士人担任的黄门侍郎接触,而直接用阉人担任的小黄门给尚书台下旨。

于是阉人担任的中常侍和小黄门逐渐成为要职,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夺权后就借用这条现成的通道,通过自己信得过的宦官来行使皇权。

公公们的恶当然该皇帝背锅。

这样一来宦官成了权力传递道路上的关键节点,当然可以利用这个便利上下其手,操纵政治,而皇帝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大臣拼死弹劾就纵容宦官们为非作歹。

毕竟对这些长期权力缺失的皇帝而言,只要皇权在手就可以了,老百姓是不是被宦官欺压那是次要的。

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到,汉光武帝刘秀为了集权设立的尚书台,实际上成为促进皇权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祸胎。

因为尚书台权力集中,只要控制尚书台就可以行使皇权,而且刘秀有意让尚书令权力重大的同时官职低微(位卑权重),以便控制,导致尚书台也容易被皇帝以外的其他人控制。所以东汉的高层争权目标少而固定,比西汉要方便快捷得多,大家自然争得更加激烈。

我在本文中提到的侍中、散骑、尚书、中常侍、黄门侍郎这些官职,原本大多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

少府的职责是掌管皇家财务,离皇帝较近,随着皇权上涨,少府门下的这些小官的权势都水涨船高,凌驾于宰相和三公之上,可见皇权对政府的扭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丕篡汉的帮凶竟然是汉武帝|文史宴
刘备托孤,会不会在帐后埋伏刀斧手?|文史宴
汉朝皇帝为什么不能像日本天皇一样万世一系?|文史宴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欧亚大陆几乎都曾用过宦官,为什么日本没有宦官?
也许你得到的东西终将慢慢失去,不信?看看汉朝的皇权演变过程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