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为什么还需要别人?我们在10个故事里找到了答案

早上看到好友发了条朋友圈:
 
“春节情人节,今年都要一个人过了。”
 
的确,今年由于疫情,不少人只得“就地过年”,无法返回家乡,和亲人朋友团聚;异地的情侣也纷纷安排起了“线上过节”。在节日气氛里,无法陪在想陪伴的人身边,难免让人感到孤单。
 
陪伴这件事,既是最小,也是最大。经历了魔幻的2020,在疫情的阴霾仍未散去的2021,让我们来看一组关于陪伴的故事。
 
希望无论你此刻身在何方,是否与亲朋好友团聚,都能从这些故事中感到温暖、爱意与勇气。


01.

我有一个很特别的好朋友,今年和我一样都是30岁。我们从15岁开始,就一直陪在彼此身边。从上海到北京再到国外,我们始终同步,始终相伴。
 
换城市、搬家、上大学,我们总有机会住在一起,甚至长时间同居。我们会一起做饭吃饭、一起睡、一起洗澡;我常失眠,但只要在她身边,我就会睡得特别好。
 
我和她总有说不完的话:所有成长过程中的迷茫、收获、挫折,都有对方作为记忆和见证。我的人生低谷期,都是她陪伴我度过的。有她在,我就觉得我还能忍受、一切能撑过去。

某种程度上,她的存在,使我在动荡很多的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始终维持了一个有一致性的、完整的自我身份感。是彼此的眼睛,也是彼此的记忆。
 
02.

在我上中学前,老爸为了给我和妹妹攒学费,辞去了原本安稳的公交司机工作,跟着朋友一起开卡车去南方跑长途货运,出差一次通常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刚开始,我们非常不习惯爸爸不在家,期盼他能快些回来。
 
后来,老爸发明了一个办法。除了有空就往家里打电话,和我们讲讲他去过的地方,有哪些不太一样的风土人情;他还会在途中买一些地方特产寄回家里:苏州的枇杷、金华的火腿、潮汕的海鱼干……有些水果寄回家已坏了一半,而我们一边觉得可惜,一边又吃得津津有味。
 
如今回想起来这段生活,虽然爸爸不经常在我们身边,但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陪伴着我。他的故事和特产,给我带来了最初的关于更大的世界的美好想象,让我一面有了去世界探险的好奇,一面又有了家人呵护的温馨。


03.

2020年初,武汉封城。我连夜带着父母从湖北来到上海。没想到这一来,就回不去了。一家三口在我独居的出租屋里住了好几个月。

那段时间过的又辛苦又幸福。辛苦是因为房屋面积很小,晚上我和我妈挤在床上,我爸只能蜷着身子睡沙发,条件很艰苦。但同时也特别幸福。
 
长大之后,有这么一段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光,是很难得的,往后也未必能再有。疫情期间叫不了外卖,我妈就每天做饭。家的味道温暖着我的胃,也安抚着我因为疫情而焦躁的情绪。
 
疫情凶险。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只要全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就是不幸中的万幸,就仍有继续过好生活的可能。
 
04.

陪伴不止是日常琐碎,更是对所爱之人的守护。
 
我和女友都在互联网公司上班,典型的996打工人。那时我觉得恋爱了没必要同居,两个人都拼事业,下班互相报个平安就好。
 
但有一天,她本来说好到家给我消息,却意外失联了,发消息不回,打电话也没人接。我等到半夜,实在担心她出什么事,打车到她家,敲门也没人应。正急得不行,突然听到楼道里有脚步声,一回头看见她正从包里拿钥匙。我冲上去抱住了她。
在她拍着我的后背安慰我、向我解释原委的时候,我提出想和她搬到一起住,因为我想每天可以确认她平平安安的。

住在一起之后,我们陪着对方的时间也没有很多,有时我睡着的时候她还没回来,起床的时候说不了几句话又要各自去上班。但是,半梦半醒间感到她睡在身边,周末在家加班的时候听到她在屋里走动,突然被她投喂一口零食……所有这些,都能让我感到特别安心。


05.

独居的时候养了一只猫。好几次感到生活不顺的时候,打算在外面通宵喝酒。但是一想到猫还在家里,又舍不得留它独自待着,便还是早早回去照看它。

那时真的觉得,这是什么都没有的我,最幸福的陪伴所在了。
 
06.

我和我老公大学相恋,毕业后结婚,一起北漂。没有家庭可以靠,我们一切靠自己。工作一年后,我老公决定跨专业考研,转行做程序员,而我也拼命赚钱,努力承担两个人的生活费用。结果,就在他读研期间,因为公司财务危机,我被裁员了。
 
那段时间特别困难。我们挤在窄小的出租地下室睡上下铺,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但苦中依然有甜。他一边上课一边陪我改简历,托同学打听工作机会;我失业后虽然沮丧,也很快收拾心情,一边接兼职一边打理家务,让他读书更安心。
 
哪怕物质上一无所有,但这样互相陪伴着渡过艰难岁月,让我们愈发认定,对方是能够共患难的人生伴侣、最佳战友。如今,我们过得比那时宽裕得多,都有了稳定的工作,也在北京安了家。生活仍有无数的困难,但最后总能化解。因为我们都相信,只要对方在身边,没有不过去的坎儿。


07.

当年,为了让我进好的小学,我们一家从镇上搬到城里。父母开了间小卖部,我也在那里生活成长。

我常常在货架后面的小桌上写作业,偶尔抬头,会透过货架,看见他们忙碌间隙,向我投来关切的目光;我也会在他们需要时帮忙,给商品贴价标,在他们送货时看店。

小卖部全年无休,他们不能像别的家长那样带孩子旅游。但每次进货回来,他们都记得额外给我带东西。市面上有新款的零食、玩具,我总是小伙伴里第一个知道的……

现在,小卖部早已关张,但偶尔经过那条街,我还是能回忆起当时的美好。在那里,父母用自己的方式陪伴我长大,我也陪着他们白手起家,改善家庭生活。当时的生活客观上的确辛苦,但也恰恰是独属于我们一家的珍贵记忆。
 
08.

印象深刻的陪伴发生在初中。那时我父母离婚,我被判给父亲,但他并不想要我,除了给我生活费,几乎没再出现。

她则生活在更加混乱的家庭,有出轨但不离婚的母亲,和成天骂她是野种的父亲。

因为家庭的关系,我们的性格都有些孤僻,平日里不与同学来往。直到后来认识了彼此。从对方脸上,就能清晰地看见和自己一样的挣扎过的痕迹。

那几年我们放学会一起回我家住,彻夜长聊,聊绝望的家庭。我们在学校里仿佛是两个不合群的小怪兽,与那些被父母疼爱的孩子格格不入。那个时候我们给彼此的陪伴,就如同两个受伤的小兽互现舔舐伤口一样。

幸亏有对方,我们熬过了那段动荡的青春。虽然如今已经有了各自的生活,就如同海水平静地流到两条分叉的河流里去了一样。但回头看那段时光,还是很感激。


09.

父亲是个大忙人。从我记事起,他就经常到外地甚至国外出差。父子间交流很少,我也一直不知道怎么跟他相处。

到了我上小学,每次他出差,都会写信给我。在信中,他会说起在外面的见闻,或者问我的近况。有时只有寥寥几笔,但能给我很有见地的提点,我因此对于收信、回信这件事,从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到后来时常有些期盼。

再后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和父亲渐渐不再以信件的形式联络对方,但小时候的手写信,却比后来的任何消息更让我记忆深刻。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里,以信件作为陪伴更像是一种默契——我缺席了你的成长,对你也不够了解,但我愿意努力,尝试更多地关心你、理解你。
 
10.

她和我是出生就认识的邻居家的妹妹,小学是同班同学,后来就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她一直留在老家,毕业后当了小学老师,结婚生子,按部就班。而我从初中开始,就一步步离家乡越来越远了。

别人觉得我一路顺遂,只有她总是叹气说我这样太累。

我去了海外留学,最后一学期,周围同学都很拼,我压力超大。她不知如何从我一些深夜吐槽的朋友圈里看出了我的压力。她也没找我聊。但在那半年的时间里,她开始每天都算好我早上的时间,跟我说一句早上好。

同时,她会跟我扯几句学校里的家常,发一些孩子们特别开心的照片给我看。我有时候回复,有时候不回复。她就一直每天坚持以这种方式陪伴着我,直到我毕业。
 
有些朋友就好像是上天的安排。你们不需要有很多的共同点。你遇到了她,她变成了你一生的朋友,就是那么地幸运,那么地难以解释。


KY作者说:
 
这个时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互不打扰成了默认的温柔设置。陪伴愈来愈难,也愈发珍贵。说是命运的馈赠也好,努力投入关系的结果也罢,它自然地发生,却又得之不易。
 
而正是这些互相陪伴的经历,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感到爱与归属,感到被理解、被在乎,让我们捱过艰难辛苦、收获感悟。更让我们无论陷于何种处境,都仍能有疗伤的地方。
 
新的一年,愿你始终有人陪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时光小卖部,寻觅你儿时关于“零食的记忆”︱老底子
《云边有个小卖部》:王莺莺口中的故乡,只有中年人才能体会
一朝一夕,与你一起见证岁月
一份关于普通人的书单:这世间,最美不过人间烟火
父母不在的老家,再也回不去了
省文明家庭潘伟江、陈春红夫妇:他们并肩奋斗的故事曾登上央视新闻<div></div><div>新福建</div>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