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话康德(1):“我”是什么
userphoto

2023.02.09 重庆

关注
康德在近代哲学的角色类似于牛顿在近代科学中扮演的角色。牛顿给科学带来的贡献不仅是力学和应用数学的发现,还有机械论背后的底层逻辑和思维方式。而康德给哲学带来的贡献也不仅仅是其对前人哲学中错误结论的批判,更是其不可知信论的底层思维和超验-先验-后验的思维框架。无论是后续明面上批判康德理论无用的存在主义哲学(海德格尔、萨特),还是同样站在康德对立面的黑格尔一脉,都难逃康德主义的影子。
然而,康德三批判中的《纯粹理性批判》(下文《纯批》)也许是古今西哲中最难读懂的作品之一。澳大利亚作家Robert Musil打趣地比喻:在经历了大汗淋漓,带着悲壮的决心读了半小时后,终于翻到了第二页。而在中文范围内,康德的阅读困难更甚。一方面中文的语言体系本就跟德语较远,晦涩的哲学概念本就很难找到合适的词语对应(康德发明了很多新的概念,在拉丁语系中还有对应,但是在中文中只能重新发明新的词语)。另一方面来说,中文环境下的西哲研究更多集中在黑格尔一脉,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作品,中文下对康德的研究相对于英文、德文学术环境也相对更浅一些。
因此,在中文环境下理解康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我看来,目前比较主流的几版中文版《纯批》的阅读难度都远高于英文译文。同时,大多数康德相关的软文和分析不仅文字晦涩难懂,且存在许多潜在的理解偏差和错误。
为了让未来的自己和读者能够体验相对正宗又轻松的理解康德的理论,我将会用三篇读后感对康德的三个批判做出消化与提炼。不过我会依赖自己的“俗语”语言体系,与康德作品的常见中文翻译相差甚远(但我会保留英文译文中的名词体系,以供交叉验证)。我的目的是能让人“能懂且易懂”同时又能相对保持原汁原味,仅此足矣。本文作为第一篇,将拆解并解释康德的《纯批》。
康德对“我”的理解
图1康德的理论核心就是对于“我”的拆解。康德的所有理论围绕着两个核心出发点,也是当时对立的两个哲学学派:
理性主义(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抛开一切不可靠的感官信息。(详见《士成绮:笛卡尔:绝对的独立思考》)
经验主义(洛克、休谟):“眼见为实”,感知是我们获得信息的唯一途径,一切其他的理性思考都是空谈。(详见《士成绮:约翰·洛克(上):工业革命和科学时代的底层逻辑》,《士成绮:休谟:没有上帝,没有因果,没有自由》)
读者可能已经看出,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是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前者认为经验和感知不可靠,而后者认为只有经验和感知可靠。在康德所在的时代背景中,理性主义依靠其相对严谨而复杂的逻辑体系霸占着欧洲大陆哲学正统的地位,而由英国学者发起的经验主义借着牛顿的东风体现了其意识形态的实用价值,也有诸多粉丝。所以要理解康德为什么要讨论这样一个世界观,需要先对他的时代背景,特别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内容有一定了解。
图1展示了康德的哲学“世界观”。最左边的“我”也是其核心的终点。这个终点反映了笛卡尔对康德的影响,“我思故我在”本身对自我之外的质疑,对自我的优先考虑也被康德继承了下来。其次,图1最右边的“现实世界”显然来自于休谟的启发,因为经验就等于从外界世界输入而来的所有信息。
乍一看,图1还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并非自明的体系。以下我将其拆解为三个环节,逐一阐释康德背后的思维体系:
“现实”->感知
图2“现实”,也就是图2中的“真实世界”,其更贴切的措辞应该叫外部世界。为什么要打上引号?因为康德借用了休谟的理论,认为什么是绝对的真实(things in themselves)是不可知的,我们唯一能够接收到的是事物传递给我们的表象(appearances);换言之:没有“真实”。
然而有别于休谟,康德对“现实不可知”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他认为人们感知这个世界只能通过“空间”与“时间”这两个通道(transcendental aesthetics)。你可以想象时间与空间是两扇窗户,而你住在一个房子里永远不能出去。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你都只能看到(perception)窗外有限的景色。
很多微信软文对康德的时空观念止步于此,但是康德的思考要更进一步:
1)空间可能不存在:康德认为视觉、味觉、听觉、嗅觉和触觉都是空间感官。也就是说,我们对外界的直接感官都属于“空间”的范畴。然而,康德的观念中,空间是先验的。按照型质说的体系,空间是外部信息进来的第一个形状(型质说案例详见《士成绮:从亚里士多德到阿奎那,见基督教何能长存》)。无论外部信息是什么,我们都会将其整理成空间的“样子”。
这就类似于,电脑的基本数据就是电压的高低而形成的0和1的信号。然而玩英雄联盟的时候大家看到的都是图像而非01信号。这并不代表LOL世界中的“真实”是这些图像;这个案例中的真实就是01信号,只不过玩家只能看到这些图像罢了。对于康德来说,空间就是一个帮助人们理解这个世界的工具(与时间一并成为唯二的工具),工具本身跟“真实”没有任何必然联系。所以真实的世界可能跟空间毫无关系,眼前的一切可能只是我们的“想象”。
2)时间可能不存在:康德的时间观念更有意思。严格来说,以上窗户的例子并不符合康德的思想。更恰当的比喻是,我们居住在一个房子里,永远出不去,这个房子有一个窗户,这个窗户有两层形状奇怪的玻璃。外面那一层玻璃是“空间”,康德将其称之为“外在审美(尺度)”(outer aesthetics);里面一层玻璃是“时间”,也叫做“内在审美(尺度)”(inner aesthetics)。外界的信息先通过空间进入第一层窗户(无法融入空间的信息都被挡在了窗外),然后再面对第二层窗户,进行了时间的处理。对于康德来说,时间就是我们用来主观排序各种空间事件的工具罢了。
有人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有很多康德的时间观念(史学家推测并没有实际联系)。这是不恰当的,因为爱因斯坦的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因为不同客观事物之间的相对速度对时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爱因斯坦的时间观念对于康德来说都只是“表象”。康德的时间观念完全处于一个人的内心,是一个用来消化空间事件的工具。也就是说,康德认为,如果我们没有一个系统来把那么多的空间事件分为时间上的“前后”,我们无法理解罢了。所以可见,康德的时间观念是绝对主观,且没有任何客观(外界世界)存在(objective validity)的一个工具。因此,时间可能也只是我们的想象,与不可知的“真实”毫无实际联系,“真实世界”可能没有时间。
感知->理解
图3从感知到理解(understanding)及再往后的体系就是康德与休谟不同的核心部分。对于休谟来说,感知到的就是认知到的。至于我们是如何认知的休谟认为这是不需要展开的“理所当然”。举例而言,休谟认为其实没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只不过是我们为了重复出现的同一“先后(时间上的)关系”取的名字罢了。然而对于康德来说,因果关系与先后关系显然是不一样的。前者暗示着比后者更重的结论:常常出现的先后关系可能会代表某种低于100%的概率,但是因果关系暗示着等于100%的必然。
那么对于康德来说,这里分叉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们的认知(比如因果关系),与感知上实际发生的事情(比如先后关系)之间显然是有区别的。这个从感知到认知(理解)的过渡,是康德研究的关键课题。通过观察和感知得来的先后关系,康德称之为“后验”(在经验之后);而不需要经历过,就能收获的认知,康德称之为“先验”。而在先验中有一个子类叫做“超验”,超验指的是与我们的认知相关的先验知识。康德认为,我们获取认知和自我意识的结构,无论有没有经验,或者说无论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都是一样的。那么这种先验的结构就是其所为的“超验”。可以说,《纯批》一书更合适的书名应该是《超验》。
那么回到我们刚刚讨论的先后关系vs.因果关系的议题:康德认为我们存在一系列的,超验的概念定式(categories of concepts)(有点类似于先天定式)。这些定式“牵引”着我们的感知,最终形成理解。
假设我们反复看到某个先后关系,比如说一个小朋友看到红灯下汽车都会停车。当没有大人告知其红绿灯的知识,且小朋友已经看到了10次红灯停的现象后。先后关系理论上会使其认识到红灯停是一个高概率事件。但是小朋友并不会用“高概率”去理解这个事情。他会认为,出于某个未知的原因,因为红灯了,车辆都会停下来。也就是说,一个外在的,红灯停绿灯行的先后关系,会被小朋友“解读”为因果关系。那么为什么这个小朋友会在外在信息的基础上额外解读呢?康德认为这就是概念定式的牵引。我们的意识就喜欢用一些特定的形式去理解这个世界。当我们看到多次重复的先后顺序后,我们就开始有了“因果”的必然性的感觉。这些定式并不是外在世界真实的事务,只是我们人类“天生的惯性”罢了。康德发现我们一共有4类12个这种“惯性”(概念定式),而这些惯性就是造就我们理解与感知不同的罪魁祸首。以下我稍微展开讨论一下这12个定式。
1)数量:这里指的不是量词的概念,而是我们对事物有一些量化的概念性的冲动。比如说,听到单身我们内心会聚焦到“单个”这个概念;听到“情侣”我们内心会出现“多个”这个概念;而听到“家庭”,我们会出现“整个”的概念。
2)质量:再次,我们说的不是质量相关的概念,而是我们对任何事务都有给他们打上质量定式的标签的冲动。我们会自动对一个事情是否真实打标签;对一件事情是确认还是否认打标签;对一件事情是有限还是无限打标签。最后一点可能有些抽象,举个例子,当我问你“你有多高”,你的定式中的“有限”一定会浮现出来。如果我问你宇宙还会存在多久,可能“无限”的标签会取而代之。
3)关系:因果在案例中已经详述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惯性去为事务分类,已经惯性为相对等的、相互的关系打标签。
4)形式:在我们内心,我们会自动的将感知打上“可能”、“确实”或者“必然”的标签,这代表了我们在概率上的三个独立的认知模式。
如果觉得这些定式太过复杂繁琐,大可不必详细追究他们具体的定义。对于理解康德,更重要的是理解感知并不是自动成为认知的,而是通过一些思维定式,模糊匹配为我们常见的一些“概念模板”后,再被我们理解和消化的。
理解->“自我”
图4如果说“感知->理解”这一步标志着康德与休谟的哲学分叉,那么“理解->自我”这一步将标志着康德与笛卡尔的分叉。
在康德关于超验模型的分析中(transcendental analytics),他非常刻意地避免使用“我”或者“自我”“自己”之类的措辞,因为在后面的批判部分中他将对自我意识发起攻击。但是他将要攻击的只是我们一般“以为”的自己。在其超验模型中,也是存在一个与“自我”(主体)相对等的概念的。这个概念康德称之为“整体”(“一体”,unity)。
如果读者仔细品味目前为止的认知,会发现一个问题:理解碎片化的问题。每天我们的感官会从外界接入无数的“感知”。而这些感知通过概念定式会转化成无数的“理解”。但是这些理解之间是互相割裂无关的。我上午看到了“红灯停绿灯行”,与我下午看到的“打雷后就下雨”之间是没有关系的。那么如果我们日复一日的累计这么多毫无关系的碎片化的理解(认知),我们将面临一个精神分裂的大脑,万物之间毫无联系。
而实际上我们不是精神分裂,我们的认知是自洽(相对)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成体系的。“红灯停绿灯行”对我们来说,与家庭伦理一起并为社会规则,而“打雷后就下雨”与各种科学知识一起,并为自然规则。各种规则之间互相独立,又一体化地规定着我们生活的世界。这种一体化的感觉你我必然都非常熟悉,这也是为什么下雨和红绿灯这两个没有关系的事情不会让我们精神分裂。
然而这对康德来说,一个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是怎么由无数独立而碎片化的理解中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体系的呢?
康德引入了另一个概念:推理(reasoning)。康德认为,我们的超验体系(注意,这里我没有用“大脑”,或者是“意识”这些词汇,后续会进一步展开讨论)会不停地通过推理来消化整理我们错综复杂的理解,将他们揉成一团,揉成一个一体化的认知体系。读者可以这么去想象:我们的“潜意识”不停地在背景中做出推理,这些推理将无数的理解合并成一个大一统的一体化认知。
那么推理是如何将碎片化理解揉成一团的呢?它有三个动作:
1)提炼(generalization):将不同的理解归结到同一个类别中的动作,比如红色和绿色都是颜色;
2)分解(specification):将一个类别分解成更多子类,比如颜色有红色和绿色;
3)归类(affinity):将新事物装入现有的类别体系,比如第一次见到猪肝色,就把这个事件的理解装入“颜色”这个类别。
以上可以看到,推理在“潜意识”中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持续的分类整理归类,类似图书管理员收拾书架一样,把一地杂乱的书籍整理成系统化的书架体系。而康德认为,我们的超验体系就是通过推理把我们的理解整理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
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我”是什么。康德在全文有明确的暗示,最终这个体系化的认知,就是“我”。但是对于康德来说,“自我”的概念是非常重要而复杂的,某些定义下的“自我”恰恰是康德批判的首要对象。以上我们已经全面扫描了康德的超验体系,接下来我们看他如何应用这一体系对过往哲学进行批判。
《纯批》:批判了什么
康德在《纯批》的前半搭建了一个完整而详实的“超验体系”,为的就是在后文引出应用这套体系进行批判。首先,康德讲理性(reason)分为两类:纯理性(pure reason)和应用理性(practical reason)。应用理性包括道德,是康德第二本批判的核心内容。在《纯批》中,康德讲主要讨论纯理性。
首先,康德的心路历程倒不是上来就要批判,他也承认批判这种负面行为相比于建设和拓展人类的认知来说是次优的,不太理想的。但是在纯理性方面,他认为超验体系只能说明我们不能了解什么,而没法让我们了解更多。也因此,他基于超验体系,对西哲千年来纠结的几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不能有答案,因此请哲学家们不要再争辩了。
以下,我们详述康德对纯理性最主要的三个批判。
我思故我在的“我”不可知
首先,我们需要把“我”分成两类:主体(主语)的“我”和客体(宾语)的“我”。
“我思”具体指的是什么,是“感受到了思考”。从感知的角度来说,其实“我思”严格来说没有“我”,只是有一个思考的“感觉”,而人们假设这个思考的发动者就是自己,因为似乎除了自己这个感觉没有其他可能的来源。然而根据超验的模型,我们永远无法通过感知知道真实世界,也就是说,我们思考的感觉,也可能是假的。那么这个感觉背后的客体的“我”也就不一定存在了。
所以,“我思故我在”的那个客体的“我”是否真的存在,是不可知的。
这时候,可能读者会感到有点晕:上文不是刚刚才说了超验模型背景中的“推理”会把无数理解整合成一个统一的“自我”吗?怎么突然又无我了呢?这是因为这个统一的自我是主体上的自我,是否客观存在是不可知的。当然,我这么描述大家也看不懂,我用人脸识别技术举一个例子:
一般我们在使用人脸识别的时候,是通过手机或者某个摄像头把拍到的视频上传到云端进行分解。什么是云端?也就是远程的一群计算机。我们可以想象,在深圳做人脸识别的时候,在桂林的某个大数据中心的100台电脑一起通过算法做人脸识别。
那么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人脸识别大家都叫做AI(人工智能)技术,那么我们暂且认为他有个意识吧。那么这个意识到底在哪里呢?首先这个意识一定是统一的,100台电脑不会给出两个不同的人脸识别结果,一个结果觉得你是张三,另一个觉得你是李四。这就如同康德的超验模型中的主题统一性“自我”。但是,这个自我如果客观存在的话,在哪里呢?这100台电脑的记忆(人脸数据库)和效率(计算速度)是共享的。那么如果我拿掉1台电脑,这个集群(剩余99台电脑)将无法识别1%的脸,速度也下降了1%。但是对于99%的人来说,这个人脸识别跟之前似乎没有分别,还是同一个人工智能。但是如果我拿掉50台电脑呢?是否还是同一个人工智能呢?如果你觉得还是,被拿走的50台可以合并,成为跟剩余50台接近的另一个集群,那到底是有一个“客观自我”还是现在分裂成了两个客观自我呢?如果你认为自我可以分裂,那么一开始的时候100台计算机到底是一个统一的自我还是100个独立的自我呢?
可见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计算机专家看了甚至会觉得我吹毛求疵。这恰恰就是康德的观点:找寻客观自我是没有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只要我们知道算法能用(有一个统一行动的主观主体)即可。说来骇人,现在脑科学发现,如果将人脑切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半留在头骨中也能够维持我们的自我意识。可见以上人工智能的例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类比的。
佛学讲“无我”,但是鲜有用一套完整详实的逻辑体系去描述“无我”的佛学讨论。康德也算是提供了进一步讨论的背景。
外部世界的完整世界观不可知
上一个问题,康德对本体论(ontology)中“我”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接下来康德将要对宇宙学(cosmology),也就是研究外在世界的学科进行批判。康德认为,我们是无法获得一个完全闭环的世界观的。
康德列举了4个宇宙世界观的问题来例举为什么我们无法闭环世界观:
1)宇宙有没有起源;
2)是否存在最小粒子(单位),还是可以无限分割;
3)是否存在自由意志;
4)是否有绝对的存在;
读者可能可以猜到,康德认为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不可能有答案,因此不应该去提这些问题,不应该追求一个确定的解答。康德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采用了怀疑法(sceptical method):从每个问题的正反两方用纯理性去证明,将会发现每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都是对的。这一矛盾(antimony)证明背后的问题(追求真实)是错的。
1)宇宙有没有起源:
正方-宇宙有起源:如果宇宙没有起源,那么根据因果律(有因必有果),宇宙的因果链条就是无限的。然而每个因果关系的步长是有限的,有限步长无法拼成无限的因果链条。因此宇宙必须有起源。
反方-宇宙没有起源:如果宇宙有一个起源,那么根据因果律,这个起源背后也有一个原因,因此任何起源都不可能是真正的源头(之前还有别的原因),因此宇宙没有起源。
2)是否存在最小单位:
正方-存在最小单位:世界上一切物质要不是最小的单位,要不就是由最小(更小)的单位组合而成的。那么如果这个世界不存在最小单位,也就没有任何组合。这等于说这个世界就是空的。然而我们能够感知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一定不是空的,因此这个世界一定有最小单位存在。
反方-不存在最小单位:空间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再小的空间下,一定还有更小的空间)。而一切物质都在空间里。因此如果物质的最小单位存在,这个最小单位(如,粒子)也将对应其所占据的最小单位的空间。然而因为空间可以切割,所以这个最小单位物质所对应的空间被切成两半后,每半都有着比原先的“最小单位物质”更小的物质。因此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最小单位的物质。
3)是否存在自由意志:
正方-存在自由意志:如果没有自由意志,这个世界就只有自然规律。那么因果律必然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只有因果律,没有自由意志,这个因果链条就会变成无限长度,这是不可能的。(见(1)正方证明)因此必然存在自由意志(作为宇宙起源的第一因)。
反方-不存在自由意志:如果存在自由意志,那么这个意志的自由代表着它的行为没有其他原因(不然就不自由了),也就是说,自由意志代表这必然是某个因果链条的起点。然而根据因果律,自由意志背后必然有另一个原因,因此这个意志也就不自由了。这一矛盾说明,一定没有自由意志。
4)是否有绝对的存在:
正方-有绝对的存在:根据类别三段论(categorical syllogism,比如人都会呼吸(大前提),男人是人(小前提),因此男人都会呼吸),每个结论之上都有其前提条件,这个前提又是别的三段论的结论,在其之上还有别的前提(如,在上一个例子的大前提“人都会呼吸”可以进一步溯源 - 动物都会呼吸,人是动物,因此人都会呼吸)。这样的溯源可以持续进行,最后一定会剩下一个无法继续溯源,不带任何条件的前提。这个无条件的前提我们称之为“绝对的存在”。
反方-没有绝对的存在:如果假设有一个绝对的存在,这个绝对的存在不能有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因为如果一个大前提有某个原因的话,这个大前提就不是一个绝对的存在了。比如说,如果继续上文的例子:上帝让什么事物做什么都能实现,上帝让动物能够呼吸,因此动物能够呼吸。看起来“上帝让什么事物做什么都能实现”本身不能有其他原因。不然,比如说,上帝的爸爸给予了上帝万能的能力,那么“上帝让什么事物做什么都能实现”也有了前提:上帝的爸爸能赋予任何东西任何能力,上帝的爸爸让上帝能够“上帝让什么事物做什么都能实现”,因此“上帝让什么事物做什么都能实现”。在此,绝对的存在不绝对了。然而如果绝对的存在没有更上一层的原因,因果律又一次被违背。所以没有绝对的存在。
读到这里,读者可能会抱怨上文的正反方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诡辩。这就是康德想要表达的观点:这些辩论之所以没有意义,是因为纯理性显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尝试回答我们的超验体系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就是古今中外哲学家、辩论家浪费了无数时间和经历的地方(是的,我国也有古代诡辩家,见公孙龙的“坚白之辩”)。
上帝的存在不可知
作为每个西方哲学家,一个永远逃不掉的课题是“上帝是否存在”。康德给出的答案又一次是,你永远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别问)。
康德首先将所有哲学对于上帝的证明分为三类:
本体论(ontological)类:因果链条需要一个第一因,而这个第一因就是上帝。
宇宙论(cosmological)类:如果存在上帝,我们可以推理出一切现实的存在。而我们确实感受到了现实,因此上帝存在。
现实论(physico)类:这个世界的和谐多么令人叹为观止,这么复杂的体系一定得由一个万能的工匠所设计。这个工匠就是上帝。
不难看出,第三类是第二类的变种,而第二类都是第一类的变种。因此,康德的证明聚焦到了第一类。而这个问题在上一段的宇宙起源证明中已经体现了:我们是无法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因此,我们也无法通过纯逻辑去证明或者反证上帝是否存在。
不可知≠不需要
图5熟悉哲学的读者这时候会感到纳闷?理性毕竟是人类在认知上唯一的武器,为什么会出现上面那么多的矛盾问题呢?这需要我们把康德的超验模型进一步做一些细化解释。
在图5中,我把理解进一步进行了分类,分为了实际理解和想象理解。实际理解(idea based on experience),顾名思义,就是从外界的事物到感知,再由感知通过定式消化而成的理解。而想象理解(idea based on imagination),没有任何跟外界世界的直接链接,而是来自于其他理解的再消化。换言之,他们是我们的自身发明创造出来的理解。
举个例子,我们都见过三头六臂的哪吒。那么哪吒就是我们脑海中的实际理解。但是我们没有见过“四头七臂”的人物,当然,我们都能够基于哪吒的形象推理出“四头七臂”长什么样。不过,四头七臂可就不是一个实际理解了,而是一个与外界世界脱钩的“想象理解”。也就是说,这个四头七臂的概念与外界世界是毫无关系的,完全是我们大脑的臆想。
康德认为,之所以纯逻辑会推理出很多互相矛盾的论点,恰恰是因为我们的“推理”分不清哪些是实际理解,哪些是想象理解,错把想象理解当成实际,一并消化进了我们的“统一自我意识”,造成了认知偏差。
那我们的超验体系为什么又要有想象理解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功能呢?康德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想象理解(想象概念)是能够帮助我们的超验自我更快地形成“统一意识”的。举个例子,男生的脑海中可能都有一个“完美女性”的概念。然而他们从未在现实生活中,甚至是文献资料中见过这个“完美女性”。这不代表这个“完美女性”的想象概念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想象概念能够帮助男性更快更便捷地评论一个女性与自己的期待相符与否,加速伴侣挑选和评价的效率。所以说,想象概念、理解不过是让我们思考更快速,更容易形成一致性的工具罢了。而以上形而上学问题中暴露的矛盾恰恰是在这些问题上我们没有认清想象概念只在想象之中,而试图用这些想象概念去判断客观真假(objective validity)。
大部分康德的读者对康德的认知到此为止了,然而最后康德还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建议,不理解这个建议,任何读者对康德的认知都是片面而不完整的:
康德认为,我们先验系统中“推理”这个不停揉合理解和概念的动能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我们很难避免,也无法避免推理能力去消化那些想象概念。然而我们可以做的是,让自我意识明确意识到什么是想象的认知,什么是实际的认知。确保想象的认知类似上文的“完美女性”的概念一样,作为工具供我们使用,让自我意识的统一和自洽度提高,而非变成我们错误认知的来源。
以上文的形而上学例子举例,康德建议我们要“假设”我们是有客观自我的。无论是否真的存在客观自我,在这个假设下我们的统一意识能够运作的更好。康德建议我们要“假设”宇宙有一个源头,这样的话我们对万物的推理才能更加自洽更加闭环。然而康德批判的是,不要把“假设”当真,毕竟它们都是“假”的。
参考文献: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Marcus Weigelt, Introduction to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考上帝的人
德国哲学
康德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位现代哲学家
徐瑾:浅谈康德的批判观及其影响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内容分析第五篇/分析论的批判性说明
李明辉:牟宗三哲学中的“物自身”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