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幕后女人:大宋王朝最厉害的八位摄政皇后

第一位:刘皇后

幕后女人:温柔而强悍的刘后

献明肃皇后,名刘娥(968-1033),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也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真宗先后有三位皇后,第一位妻子潘氏是名将潘美第八个女儿,在真宗即位之前就去世了,后追封为皇后.郭氏是真宗第二任妻子,真宗即位后封为皇后,景德三年(1006)去世.真宗第三位皇后,就是著名的刘皇后.真宗去世之后,刘皇后垂帘听政,把持朝政达10余年之久.作为宋代八位摄政皇后之第一人,这位对北宋政局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皇后,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刘娥是四川成都人,生于开宝二年(969).她出身贫寒,从小父亲就死了,跟随外祖母家的亲戚四处流浪,十几岁时就嫁给银匠龚美为妻.后来,龚美带着刘娥到京城做生意.龚美生意不好,走投无路,就想把刘娥卖掉.

真宗(当时还是襄王)的幕僚张旻见过刘娥后,觉得她聪慧貌美,想起真宗曾说起想纳一个四川女子做侍妾,就安排两人见面.真宗见到刘娥后非常满意,便把她买了下来.刘娥颇得真宗的欢心,两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太宗知道此事后大怒,勒令真宗把刘娥逐出襄王府.父命难违,但真宗实在舍不得刘娥,便偷偷把刘娥寄养在张旻家.张旻安排家人悉心照顾刘娥,自己为了避嫌,每天睡在襄王府,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怀疑,甚至是杀身之祸.

真宗即位后,没有忘记刘娥,把她接到了皇宫,疼爱依旧.刘娥在宫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大中祥符五年(1012)已经升为德妃.当时郭皇后已经去世,在后宫中,刘娥的地位最高,离皇后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刘娥不仅温柔美丽,且生性机敏,通晓书史,对国家大事也颇具见识.真宗批阅文件,刘娥常陪伴左右.凡有疑难,刘娥总能提供恰当的建议,深得真宗信任.在郭皇后去世之后,真宗有意立刘娥为后,但他也知道刘娥的出身是最大的障碍.

真宗拿不定主意,就找参知政事赵安仁商量.正因刘娥出身卑微,赵安仁反对立她为后.真宗听了很不高兴.第二天又找王钦若商量,并把赵安仁的意见告诉了他.王钦若对真宗说:"陛下不如问问赵安仁,他认为应该立谁为皇后."改天,真宗问赵安仁该立何人为皇后,赵安仁建议:"德妃沈氏是前朝宰相沈义伦的后人,可以做皇后."真宗次日跟王钦若说明了赵安仁的意见,王钦若说:"陛下不说,我也知道他会这样说,赵安仁过去曾经做过沈义伦的门客!"真宗觉得赵安仁徇私,就罢免了他的官,下决心立刘娥为后.但刘娥为人处事颇为谨慎.当真宗决定立她为后时,宰相王旦忽然请病假,刘娥担心王旦持反对意见,就劝说真宗推迟此事.后来王旦上疏表示同意立刘娥为后,这件事情才最终确定下来.

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刘娥被册立为皇后.刘娥由银匠之妻成为一国的皇后,绝非单单因为美貌.此时的刘娥已经40多岁,早已过了花样年华,吸引真宗的是她的智慧和能力.精明能干的刘娥把后宫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在朝政方面能给真宗以帮助.真宗十分信任这个陪伴他多年的枕边人,甚至有一点依赖她.当真宗的身体状况日趋恶化时,刘娥便顺理成章地帮丈夫处理朝廷日常政务,裁定军国大事.另外,刘娥的前夫龚美将自己的妻子让给真宗之后,也留在真宗身边为其效力.真宗即位后,龚美改姓刘,与刘娥以兄妹相称.由于刘娥的关系,刘美升得很快,逐渐掌握了京城军权,成为刘娥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真宗统治晚期,刘娥权力越来越大,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其一举一动,对当时的政局,尤其是寇准、丁谓两派之间的斗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刘娥虽受真宗宠爱,但自己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正巧,真宗看上了刘娥宫里的一个侍女李氏,受到真宗宠幸的李氏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仁宗).当时刘娥还没有被封为皇后,年近四旬的刘娥可能认识到自己不会再有孩子,便接受了李氏的这个孩子,由她和另外一个嫔妃杨氏共同抚养,严禁宫人向孩子说明真相.真宗很宠爱刘娥,默许她抱养李氏之子.拥有子嗣,对刘娥能册立为皇后,以及真宗死后顺利垂帘听政具有重要的意义.聪明的刘娥十分明白儿子对她的重要性,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刘娥还真是充当了一个合格母亲的角色,细心地抚育赵受益,母子感情十分融洽.这位皇子从小就叫刘娥大娘娘,叫杨氏小娘娘,一直认为刘娥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直到刘娥去世后,才知道真相.

真宗先后有5个儿子,但都陆续夭折.赵受益的降生,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从小就十分疼爱他.等到受益年纪稍大一点,真宗就细心为他挑选老师,关注他的学业,培养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天禧二年(1018)中秋节,真宗正式下诏册立8岁的赵受益为皇太子,改名为赵祯.

乾兴元年(1022)二月,真宗病情急剧恶化.弥留之际,真宗放心不下年幼的太子,丁谓等人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佐太子,真宗这才稍稍安心.二十日,真宗死于延庆殿,享年55岁.太子赵祯即位.遗诏规定:尊刘皇后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之前代为处理军国大事.真宗时代结束之后,开始了长达12年的刘太后垂帘听政时代.

第二位:曹太后

英宗赵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嘉佑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佑八年即帝位.

英宗不是仁宗的亲生儿子,本与皇位无缘.作为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应该说,他很幸运.但不幸的是,他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后虽亲政,不久便病故,在位仅5年,这在两宋诸帝中也是鲜见的.英宗同他名义上的父亲仁宗一样,也是一位很想有所作为的帝王,但他近乎偏执地恪守孝道,使得他即位之初便与曹太后矛盾重重.亲政不久,更是演出了一场震惊朝野的追赠生父名分的闹剧.等到这场争议得以平息,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于是,振作国势的改革大业只好留给他的儿子宋神宗去完成.

英宗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英宗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当时仁宗逝世已有14个月,英宗批示,等过了仁宗大祥再议,也就是待到满24个月再说,这显然是英宗为了减少追封的阻力而做出的姿态.治平二年四月九日,韩琦等再次提出这一议题,于是,英宗出诏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这就是北宋史上有名的"濮议".

结果,以王珪为首的两制认为,濮王于仁宗为兄,英宗应称其为皇伯,而以韩琦、欧阳修为首的宰执们则认为,英宗应称其为皇考,他们还请求英宗将两种方案,都提交百官讨论.英宗和宰执们原以为,大臣中一定会有人迎合他们的意图,谁知情况恰恰相反,百官对此反应极其强烈,大多赞同两制官员的提案.一时间,议论纷纷.就在这时,太后闻讯,亲自起草了诏书,严厉指责韩琦等人,认为不当称濮王为皇考.英宗预感到形势的发展于己不利,不得不决定暂缓讨论此事,等太后回心转意再说.

这样,经过长时间的争论,英宗和韩琦等人逐渐意识到,要想取得这场论战的胜利,曹太后的态度是关键,只有争取太后改变态度,釜底抽薪,才能给两制和百官以致命一击.治平三年,中书大臣共同议事于垂拱殿,当时韩琦正在家中祭祀,英宗特意将其召来商议,当时即议定濮王称皇考,由欧阳修亲笔写了两份诏书,交给了皇上一份.到中午时分,太后派了一名宦官,将一份封好的文书送至中书,韩琦、欧阳修等人打开文书,相视而笑.这份文书正是欧阳修起草的诏书,不过是多了太后的签押.曹太后一直与养子英宗不和,这一次竟不顾朝廷礼仪和群臣的反对,尊英宗的生父为皇考,确实令人费解.于是,便有了诸多传言.有人说,这一关键性的诏书乃是曹太后前日酒后误签,次日,太后酒醒,方知诏书内容,但后悔已经晚了.另一传说则称,太后手诏的出台,是大臣韩琦、欧阳修等人交结太后身边的宦官,最终说服了太后.但无论如何,白纸黑字,太后是不能抵赖的.

不管曹太后的诏书是否出于情愿,却正合英宗的心意,英宗便立刻下诏停止讨论.同时又将宰执们召来,商量如何平息百官的情绪,以稳定时局.韩琦对英宗只说了一句"臣等是奸是邪,陛下自然知道",便垂手不言.欧阳修更是非常明确地对英宗道出了自己的观点,御史既然认为其与臣等难以并立,陛下若认为臣等有罪,即当留御史;若以为臣等无罪,则取圣旨.英宗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同意了欧阳修等人的意见,将吕诲等三名御史贬出京师.英宗明白这三个人无过受罚,心中也很过意不去,特地对左右人道:"不宜责之太重."同时宣布,濮安懿王称亲,以茔为园,即园立庙.英宗的这项决定,遭到了朝臣的坚决抵制,包括司马光在内的台谏官员全部自请同贬,甚至英宗在濮邸时的幕僚王猎、蔡抗均反对称亲之举,这是英宗万万没想到的.在严厉处分吕诲等人的同时,英宗又不得不拉拢反对派主要人物王珪,许以执政职位,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为了生父死后的名分,英宗绞尽脑汁,用了各种手段,耗费了18个月的光阴,才最终达到目标,英宗笃孝的品行就以这种奇特的方式体现出来.其实,"濮议"并非单纯的礼法之争.司马光等臣僚坚持濮王只能称皇伯,是希望英宗能以此收拾天下人心,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而韩琦、欧阳修等掌握实权的宰执们考虑的问题则更现实,深知仁宗已死,太后已无能为力,他们要一心一意地拥戴英宗,因为毕竟英宗是皇权的现实代表.

第三位:高太后

垂帘太后和影子皇帝

元丰八年二月,宋神宗病情日趋恶化,不能处理朝政.宰相王珪请神宗早日立延安郡王赵佣为皇储,由皇太后高氏暂时听政,神宗表示同意.

高太后出身尊贵,其曾祖是宋初名将高琼,母亲为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姨母是仁宗曹皇后.幼年时,高太后与英宗都住在宫中,曹皇后视她如亲生女儿.后来,仁宗和曹皇后亲自为两人主持婚礼,当时有"天子娶媳,皇后嫁女"之说,这种世家与皇室之间的联姻无疑有助于巩固高氏在宫中的地位.高太后经历了仁、英、神三朝中发生的仁宗立储、英宗濮议风波和神宗熙丰变法等事,政治经验很丰富,她在保证哲宗继承皇位一事上起了重大作用.

神宗生病时,他年龄最大的儿子延安郡王赵佣才10岁,而两个同母弟弟却年富力强,雍王赵颢36岁,曹王赵頵30岁,论声望、地位和出身,两人中的任何一个都有资格做皇帝.当时,大臣蔡确和邢恕也有策立二王之意,他们曾想通过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绘和高公纪达到目的.邢恕以赏花为名将二人邀请到自己府中,对他们说神宗的病情已无回天之力,延安郡王年幼,雍王和曹王都很贤明,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高公绘大惊,明确表示,这是邢恕想陷害他们全家,急忙与高公纪一起离开邢府.蔡确和邢恕见阴谋难以得逞,便决定拥立赵佣,以夺策立之功,并趁机除掉与蔡确有矛盾的王珪.蔡确在与王珪同去探望神宗时,问王珪对立储之事有何看法,暗中却派开封知府蔡京率杀手埋伏在暗处,只要王珪稍有异议,就将他杀死.王珪胆小怕事,是出了名的"三旨宰相"(他上殿奏事称"取圣旨",皇帝裁决后,他称"领圣旨",传达旨意是"已得圣旨").见蔡确相问,王珪便慢吞吞地回答:"皇上有子."言下之意是要立赵佣.王珪这一次却很有主张,蔡确无法,便只好四处张扬,说他自己有策立大功,却反诬高太后和王珪有废立赵佣之意,此事在后来给他招来大祸.

不仅朝中大臣另有打算,赵颢和赵頵也极为关注选立皇储一事.他们时常去皇宫探视神宗病情,看过神宗后,赵颢还径直去高太后处,试图探听或是谈论些什么.神宗只能"怒目视之",似乎也察觉到弟弟们的意图.到了神宗弥留之际,赵颢甚至还请求留在神宗身边侍寝.高太后见两位亲王居心叵测,为防万一,便命人关闭宫门,禁止二王出入神宗寝宫,实际上是要他们断了念头.同时,加快了立赵佣为储的步伐,还暗中叫人秘密赶制了一件10岁孩童穿的黄袍,以备不时之需.

这年三月,在大臣们前来觐见时,高太后当众夸赞皇子赵佣性格稳重,聪明伶俐,自神宗病后便一直手抄佛经,为神宗祈福,颇是孝顺,还将赵佣所抄佛经传给大臣们看.大臣们齐声称贺,高太后立即命人抱出赵佣,宣读神宗诏书,立赵佣为皇太子,改名赵煦,皇储之争总算平静下来.数日后,神宗去世,皇太子赵煦即位,改元元佑.从此,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掌握大权达8年之久.

高太后被后人誉为"女中尧舜",但她在政治上却极为盲目和固执.神宗时代,高太后就是变法的主要反对者之一,她曾与仁宗曹皇后一起在神宗面前哭诉王安石新法败坏祖宗家法,害苦天下百姓.高太后垂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回反对变法最坚决的司马光.司马光在神宗变法时隐居洛阳达15年之久,百姓都知道他日后可能复出,称他为"司马相公",而许多赋闲在家的反变法官员也很钦佩他,这些人是司马光执政后更化的主要力量.司马光被召回朝廷后,立即打出"以母改子"的旗号(以神宗母高太后的名义来变更神宗朝的政治措施),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佑更化".司马光废除新法之彻底,不能不说他带进了自己10多年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个人情绪的影响.然而,高太后却不仅一味信任司马光,委以重任,还在司马光死后,将其反对变法的措施执行到底,并起用大批反对派官员如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又将支持变法的官员吕惠卿、章惇和蔡确等人逐出朝廷,从而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高太后在哲宗即位时,一再表示她性本好静,垂帘听政是出于无奈,但她却丝毫不放松手中的权力.在高太后垂帘时期,军国大事都由她与几位大臣处理,年少的哲宗对朝政几乎没有发言权.大臣们也以为哲宗年幼,凡事都取决于高太后.朝堂上,哲宗的御座与高太后座位相对,大臣们向来是向太后奏事,背朝哲宗,也不转身向哲宗禀报,以致哲宗亲政后在谈及垂帘时说,他只能看朝中官员的臀部和背部.到了哲宗17岁时,高太后本应该还政,但她却仍然积极地听政.而此时,众大臣依然有事先奏太后,有宣谕必听太后之言,也不劝太后撤帘.高太后和大臣们的这种态度惹恼了哲宗,哲宗心中很是怨恨他们,这也是哲宗亲政后大力贬斥元佑大臣的一个原因.

尽管高太后和大臣在垂帘时没有考虑哲宗的感受,但他们并不放松对哲宗的教育.高太后任吕公著、范纯仁、苏轼和范祖禹等人担任哲宗的侍读大臣,想通过教育使哲宗成为一个恪守祖宗法度、通晓经义的皇帝,尤其是让哲宗仰慕仁宗,而不是锐意进取的宋神宗,因为仁宗创下了为士大夫津津乐道的清平盛世.此外,高太后在生活上对哲宗的管教也很严格.为避免哲宗耽于女色,高太后派了20个年长的宫嫔照顾他的起居,又常令哲宗晚上在自己榻前阁楼中就寝,相当于限制了他自由活动的空间.但元佑四年(1089)十二月,民间却传出宫中寻找乳母之事.大臣刘安世得知后大惊,哲宗此时才14岁,后宫竟然寻找乳母,是否是皇帝沉溺声色?刘安世上奏章,告诫哲宗自重.另一大臣范祖禹直接上疏高太后,言辞极为激烈.高太后对外解释说,是神宗遗留下的几个小公主年幼,需要乳母照顾,但私下却将哲宗身边的宫女一一唤去审问.哲宗后来回忆说那些宫女们个个红肿着眼,脸色惨白,他心里很害怕,后来才知道是刘、范暗中告了状,而自己却浑然不知.高太后的这些做法虽然目的是为了照顾和保护哲宗,但却使得哲宗感到窒息,无形中增强了他的逆反心理.

更让哲宗难以接受的是,高太后对待其生母朱德妃也过于严格,甚至是苛刻.或许是她有着某种隐忧,担心哲宗母子联合起来,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朱德妃出身寒微,幼时遭遇极坎坷,其生父早逝,她随母亲改嫁后,却为继父不喜,只得在亲戚家长大.朱德妃入宫后,初为神宗侍女,后来生了哲宗、蔡王赵似和徐国长公主,直到元丰七年才封为德妃.朱德妃温柔恭顺,对高太后和神宗向皇后一向都毕恭毕敬.元丰八年十一月,朱德妃护送神宗的灵柩(jiù)前往永裕陵,途经永安.当时,大臣韩绛任河南知府,亲自往永安迎接灵柩.朱德妃走在后面,韩绛也去迎接.高太后知道了此事,竟勃然大怒:"韩某乃先朝大臣,你怎能受他的大礼?"吓得朱德妃淌着眼泪谢罪.哲宗即位后,向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朱德妃却不能母以子贵,只被尊为太妃,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在如何对待朱太妃问题上,朝廷中曾有不少意见.有人想趁机拍高太后马屁,欲降低皇帝生母的等级,以凸显垂帘的太皇太后.有人想着将来终究是哲宗掌权,主张尊崇朱太妃,以显示天子的孝道.但高太后却另有打算,想压制一下朱太妃,直到元佑三年秋天,才允许朱太妃的舆盖、仪卫、服冠可与皇后相同.哲宗亲政后,立即下令母亲的待遇完全与皇太后向氏相同.从哲宗生母的待遇问题上,可以看出其间夹杂着复杂的政治斗争背景.

高太后和元佑大臣们所做的一切,对于哲宗来说,负面影响非常大.哲宗早慧,八九岁时便能背诵7卷《论语》,字也写得很漂亮,颇得父亲神宗的喜爱.元丰七年三月,神宗在宫中宴请群臣,时年9岁的赵佣随同.赵佣虽然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但却表现得极为得体,得到父亲的夸赞.哲宗即位后,辽朝派使者来参加神宗的吊唁活动,宰相蔡确因两国服饰不同,怕年幼的哲宗害怕,便反复给哲宗讲契丹人的衣着礼仪.哲宗先是沉默不语,待蔡确絮絮叨叨讲完,忽然正色问道:"辽朝使者是人吗?"蔡确一愣:"当然是人,但是夷狄."哲宗道:"既是人,怕他做甚?"言辞极锋锐,蔡确无言以对,惶恐退下.

少年老成的哲宗面对不将自己放在眼中的高太后和元佑大臣,也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表示反抗.每次大臣向哲宗和高太后奏报时,哲宗都沉默不语.有次高太后问哲宗为何不表达自己的看法,哲宗回道:"娘娘已处分,还要我说什么?"弦外之音就是自己无非是一个摆设而已.哲宗常使用一个旧桌子,高太后令人换掉,但哲宗又派人搬了回来.高太后问为何,哲宗答:"是爹爹(神宗)用过的."高太后心中大惊,知道他将来必会对自己的措施不满.大臣刘挚曾上疏,让高太后教导哲宗如何分辨君子和小人.高太后说:"我常与孙子说这些,但他并不以为然."高太后由此愈加担心,当然更不敢放下权力.

元佑八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改元绍圣,大力打击元佑大臣,甚至在章惇等人挑拨下,直指高太后"老奸擅国",欲追废其太后称号及待遇.也许在最初,哲宗对父亲神宗的理解只是出于崇敬,但元佑时期被冷落和忽视的经历加剧了他对元佑政治的不满,便极力推崇神宗.可见,在哲宗的政治抱负中,有着浓厚的个人感情因素,使得他的人生多了些悲剧色彩,也使得朝野上下的分野益发清晰.

第四位:向太后

元符三年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没留下子嗣.显然,皇帝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选择.神宗共有14子,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非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并无资格继承皇位.

哲宗去世当天,向太后垂帘,哭着对执政大臣们说:"国家不幸,哲宗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宰相章惇当即提出,按照嫡庶礼法,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不料向太后不同意.章惇只好改口说,若论长幼,那么当立年长的申王赵佖(bì)为帝.这两个建议都排除了端王赵佶.然而,向太后看中的恰恰是赵佶.赵佶并非向太后所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向太后坚持立赵佶为帝,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可能与赵佶在向太后心目中良好的印象有关.赵佶每天都到向太后住处请安,称得上是又聪明又孝顺的孩子,因此向太后偏爱他.

哲宗病重期间,向太后对谁继承皇位,早已胸有成竹,故她并不接受章惇的意见.她语气坚决地说:"老身无子,所有的皇子都是神宗的庶子,不应再有区别,简王排行十三,不可排在诸兄之前,而申王眼有疾病,不便为君,所以还是立端王为好!"表面上看,向太后办事公平,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辞背后,显然是在偏袒赵佶,为其继承皇位找到合情合理的借口.章惇是反对端王即位的,他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这是将攻击的矛头直接转向了赵佶的人品,而向太后却不以为然.双方为此僵持不下,互不相让.关键时刻,知枢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议,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相继表示赞同.章惇势单力薄,不再争辩.赵佶就这样被向太后、曾布、蔡卞等人推上了皇帝宝座,他就是徽宗.

第五位:孟皇后

赵构即位前,在河北的逃跑途中,赵构和大臣在寒冷的旷野中烧柴温饭,一起在茅舍下就食.即位不久,又发生兵变.扈从保驾的御营司将领苗傅、刘正彦等人因不满宦官的胡作非为,包围行宫,诛杀宦官,胁迫高宗让位于年仅三岁的皇子赵旉,由哲宗孟皇后垂帘听政,改元明受.兵变历时两月,后由韩世忠起兵平叛,高宗复辟.仅仅过了半年,金兵突破了长江防线,直扑宋廷所在地杭州而来.高宗退无可退,只得入海避敌,在温州沿海漂泊了4个月之久.前有恶浪,后有追兵,衣食物资也无法及时得到供给,南宋君臣的窘迫之状可想而知.

第六位:杨皇后

恭圣仁烈杨皇后1162-1232,原名杨桂枝,南宋宁宗皇帝皇后。据《宋史》、《历代妇女著作考》、《绍兴县志》、《绍兴市志》等史料记载,她是一位仪态端庄、知识渊博、聪慧机警、善诗能书、倾国倾城的杰出女性。

在史弥远登上权力颠峰的过程中,杨皇后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如缺少她的鼎力支持,史弥远一次次的阴谋活动不会进行得如此顺利.杨皇后为了自身利益,勾结史弥远,致使他有恃无恐,最终造成他专政长达25年之久,对南宋后期政治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杨皇后出身低微,甚至连其生身父母的姓氏,正史都没有记载.乾道年间,她随养母入宫为杂剧演员.因为她容貌出众,举止得体,深得太皇太后吴氏的欢心,由此也招来了同伴的嫉妒.一天,趁太皇太后沐浴,同伴们怂恿杨氏穿上太皇太后脱下的衣服,又到太皇太后面前说杨氏有僭越行为,谁知太皇太后非但没有怪罪杨氏,反而对捉弄杨氏的宫女们说:"你们不要大惊小怪,她将来也许会穿上这身衣服,拥有我这样的地位."这句话后来果真应验了.

宁宗在做嘉王时,经常赴太皇太后宫家宴,杨氏此时已出落得楚楚动人,自然引起了他的注意.宁宗即位后,对杨氏念念不忘,杨氏也觉察到宁宗对自己有意,二人便常在内廷家宴上眉目传情,杨氏由此得幸.太皇太后吴氏得知此事,大为不快,准备严惩杨氏,有内侍劝道:"娘娘连天下都给了孙子,一个妇人又何足惜,何况这事不宜让外人知道."甚至有人对太皇太后这样说:"娘娘尚未见玄孙,看杨氏的面相,宜生子嗣."看来宁宗与杨氏早已在私下作了不少准备,太后身边之人似乎都被他们收买,关键时刻能替他们出力.太皇太后怒气始消,将杨氏赐给了宁宗,并叮嘱道:"看我面上,好生待她."

宁宗对杨氏宠爱有加,庆元六年册封其为贵妃.尽管有宁宗的宠爱,但杨氏感到自己出身低微,没有"亲兄弟"的支持,很难在政治斗争中立足,便冒认杨次山为兄,作为她在外朝的耳目和帮手.就在杨氏被封为贵妃的同一年,宁宗韩皇后去世,韩侂胄失去了宫中的靠山.此时后宫除了杨贵妃,还有一位曹美人也深受宁宗宠幸.在立新皇后的问题上,韩侂胄觉得曹美人性情柔顺,较易控制,而杨贵妃工于心计,韩侂胄对其有些忌惮,因此他力劝宁宗立曹美人为后.杨贵妃从杨次山处知道了此事,虽然内心愤恨韩侂胄,却丝毫不表现出来,只在宁宗身上下工夫,极力讨得宁宗欢心.与曹美人相比,宁宗也的确更喜欢杨氏.嘉泰二年(1202)岁末,杨氏终于如愿以偿,被立为皇后.

对韩侂胄曾经阻挠自己为后一事,杨氏一直耿耿于怀,要伺机报复.韩侂胄北伐,杨皇后从一开始就不赞同,等到北伐遭到严重挫折,她便和皇子赵曮联合起来,竭力向宁宗斥责韩侂胄轻启兵端,祸国殃民.但是,宁宗对韩侂胄仍然没有失去信任,朝廷大权还在韩侂胄手上,他要反击杨皇后应该是易如反掌.杨皇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韩侂胄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必须抢先下手,才有可能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取得胜利.自己现在仅仅掌握了后宫的大权,但要确保清除韩侂胄的行动取得成功,还需要有外朝大臣的有力支持.杨皇后便通过杨次山,找到了与韩侂胄素来不和的史弥远;史弥远也正在寻找攫取权力的靠山和内应,二人一拍即合,勾结在一起.

在诛杀韩侂胄的政变中,史弥远是前台指挥,而杨皇后则是幕后策划.命禁军截击韩侂胄的御笔就出自杨皇后之手.当韩侂胄被押往玉津园时,杨皇后向宁宗透露,将对韩侂胄动手,已将他押往玉津园.宁宗一听,也隐隐觉得韩侂胄处境不妙,立即要下旨追回韩太师,杨皇后一把夺过写有旨意的笺条,对宁宗哭诉道:"韩太师要废掉我与儿子(皇子赵曮),还残害了宋金两国百万生灵!"进而要挟道:"若要追回他,就请让我先死!"宁宗向来没有主见,现在看到心爱之人痛哭流涕,甚至以死相要挟,早就忍不住掉下泪来,追回韩侂胄的事情只得作罢,韩侂胄本可赢得的最后一线生机,就这样被杨皇后的眼泪葬送了.

诛韩成功使史弥远和杨皇后尝到了互相合作的甜头,从此,二人往来更加密切,一内一外操纵着宁宗.杨皇后时刻在宁宗身边,早已摸透了宁宗的脾气秉性.宁宗自奉节俭,杨皇后也在饮食衣服上尽量朴素.宁宗体弱多病,杨皇后就精心照顾他,甚至连他该服什么药都能推测得八九不离十.有一次,宁宗得了痢疾,召御医入宫诊治,御医刚号了脉,问了症状,还没有开方子,杨皇后在御榻后就发问了:"官家吃得感应丸否?"御医连连答道:"吃得,吃得."杨皇后说:"须多给官家吃些."皇后居然也解医道,御医惊诧不已,回答说:"可进200丸一次."宁宗第一次服了200丸感应丸,病情略止,再服一次,病情果然痊愈.正是因为杨皇后对宁宗的体贴入微,加上她又比宁宗年长6岁,宁宗对她不只是爱恋,还有着很深的依赖.

随着宁宗日渐衰老,杨皇后也不得不为宁宗死后自己的地位担忧.她生过皇子,但都没有成活.宁宗养育的皇子赵曮虽不是杨皇后亲生,但母子间的关系还不错.他们曾经共同反对过韩侂胄,在赵曮被正式立为太子的过程中,杨皇后也是鼎力支持.为了答谢杨皇后,赵曮做太子后,给宁宗上书,列举她对自己的深厚恩情,不遗余力地颂扬皇后的种种美德.对于赵曮的知恩图报,杨皇后十分满意.然而,赵曮却于嘉定十三年(1220)去世,宁宗新选立的皇子赵竑,则对杨皇后和史弥远内外勾结表现出不满,杨皇后也对这个太子候选人没有什么好感.

嘉定十七年九月,史弥远发动宫廷政变,准备废赵竑,立赵贵诚为帝,有必要争取杨皇后的支持.宁宗刚一驾崩,史弥远立刻指使杨次山之子杨谷、杨石入宫面见杨皇后,将废立之事转告给她.杨皇后一开始还表示要遵守先皇宁宗的决定,不同意擅行废立,但杨谷兄弟再三请求,最后跪在她的面前,哭诉道:"内外军民都已归心,娘娘如果还不同意,必生祸变,那时我杨氏一门恐怕没人能活命了!"杨皇后顾及到自己以后的权位,终于向史弥远的废立阴谋屈服.如果说上次诛韩政变中,杨皇后与史弥远合作还是完全主动自愿的话,这次政变中,她则有些半推半就的味道.一方面,史弥远在她长期的纵容庇护下,羽翼已丰,杨皇后不再具有与之分庭抗礼的实力,只能服从史弥远的安排;另一方面,宁宗确立的继承人赵竑若登上皇位,对杨皇后和史弥远都十分不利,二人的相互勾结将他们各自的命运也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史弥远正是抓住了这两点,最终说服了杨皇后.

史弥远拥立理宗后,杨皇后的地位的确得到了保全.尽管理宗即位时已经20岁,但史弥远仍然要杨皇后垂帘听政.杨皇后已彻底了解史弥远为人的阴狠诡诈,心中大概也在后悔自己养虎贻患,以致酿成今日权臣专政、尾大不掉的局面,她不敢再恋位贪权,垂帘听政还不到一年,便于宝庆元年(1225)四月主动还政给了理宗.然而,杨皇后醒悟得太迟了,韩侂胄之后,南宋又经过史弥远25年的黑暗专政,衰颓之势已经难以逆转了.

第七位:谢太后

谢太后召集群臣商议立帝,众人以为杨淑妃所生赵昰年长当立,但贾似道和谢太后都主张立嫡子,于是赵(xiǎn)被立为帝,是为恭帝.恭帝此时年纪尚幼,因此由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但朝廷实权实际上仍掌握在宰相贾似道手中.在理宗和度宗统治时期,宋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逆转,恭帝即位不满二年,宋廷就投降了元朝.宋室江山是太祖赵匡胤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得,最后又失于孤儿寡母之手.后人写诗讥讽道:

当日陈桥驿里时,欺他寡妇与孤儿.

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

孤儿寡母:南宋王朝的灭亡

赵即位之时,宋室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蒙古铁骑大举南下,局势失去控制,宋王朝的统治已经陷入了瘫痪状态.

第八位:杨太后

德佑二年正月,宋朝败亡已定.在元军进入临安以前,谢太后封赵昰为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抚大使,赵昺为广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命人保护二王逃出了临安.赵昰一行躲过元军的层层围堵,到达温州.陆秀夫派人招来了躲藏于此的陈宜中,张世杰也率兵从定海前来会合.温州有座江心寺,南宋初年高宗南逃的时候曾到过这里,其御座此时还保存完好,众人于座下大哭,拥戴益王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赵昺为副元帅.此后二王就成为宋室遗民心目中仅存的希望.

都元帅府成立后,众人决定前往远离元军威胁的福建.五月一日,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册封杨淑妃为太后,垂帘听政,进封赵昺为卫王.已经两次逃跑的陈宜中被任命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陈文龙、刘黼为参知政事,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苏刘义主管殿前司.流亡小朝廷在福州建立起来,并粗具规模.

端宗一行辗转泉州、潮州、惠州等地.景炎三年(1278)春,来到雷州附近的洲.逃亡途中,宰相陈宜中借口联络占城,一去不返,第三次充当了可耻的逃兵.端宗由于在逃亡途中受到飓风惊吓,惊恐成疾,四月十五日死于洲,年仅11岁.端宗死后,群龙无首,眼看小朝廷就要分崩离析,陆秀夫慷慨激昂,振作士气:"诸君为何散去?度宗一子还在,他怎么办呢?古人有靠一城一旅复兴的,何况如今还有上万将士,只要老天不绝赵氏,难道不能靠此再造一个国家么?"众臣便又拥立年方7岁的赵昺为帝,既末帝,由杨太后垂帘听政,改元祥兴.

  • 分享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宋王朝十八帝简谱(1)
从宋代称制五太后画像到历史书写中的“她们”
宋朝皇帝多病,还不肯早早立储
中国历史朝代第二十一个:北宋
千年英才苏东坡:曾经得到三位皇后的恩宠
【历史著名政治家】北宋--高滔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