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的公共节假日

回望整个古代社会,如果只从公共休假的角度来看,在历朝历代中,身为宋人,比之于唐人,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黄金时期,而其对于公休规定的宽弛,在中国的休假史上也登上了峰巅。

宋代官方每月的例行休假,沿袭唐代,仍然是十日一休沐。但在节庆日的休假规定方面,则是大放异彩,特立独行,自行设立的节日假接续推出,生出了蛮多的花样。

两宋公休日

据宋人庞元英的《文昌杂录》记载,宋代的节假日,一年有七十六天,其中元日、寒食、冬至各七天,这是传统的三大节;天庆节、上元节也是各七天;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日各三天;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春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秋社、授衣、重阳、立冬各一天。这是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祠部对休假制度的厘定。

上述这些节假日,加上全年三十六天的休沐日,共为一百一十二天,此外,还有皇帝、皇太后的生日,皇帝、皇后们崩薨的忌日等等,也都有天数不等的休假。当时的忌日假,大忌十五天,小忌四天。宋代大致的公休假日,超过全年的三分之一。

此外,官方也有一些随机的假期,以及对官员赴外任时的赴任假和任期内的年头休假等等。在整个宋代,节假日的公休天数在不同的时期有所调整,但主体部分的变化不是很大。

成书于南宋的《庆元条法事类》记载,南宋《假宁格》规定的节假日为:元日、寒食、冬至五天,圣节、天庆节、开基节、先天节、降圣节、上元、中元、下元、夏至、腊日三天,天祺节、天贶节、春社、秋社、上巳、重午、初伏、中伏、末伏、中秋、重阳、人日、中和、七夕、授衣、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大忌一天,共计六十七天。这些假日,都属于“应给而非乞假者”的公共休假。除去大忌等的假日可以另相比较外,南宋的节假日比北宋元丰五年祠部的规定减少了十天。天庆节、上元节也都改为三天,由此看出,南宋的公休假比北宋有所紧缩,而大忌日的休假也是如此。

因事而设节

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正月三日,一块黄帛飘飘然自天而降,落在了皇宫左承天门的南鸱尾上。如此神异之事,不可等闲视之。于是皇上大召群臣“拜迎与朝元殿”,将其尊为“天书”,并以“天书”降临的日子设“为天庆节,休假五日”。待到元丰五年祠部对公休规定重新厘定时,“天庆节”的休假又扩为了七日。直至南宋时,才减为三日。此后,老天爷接连垂顾,“天书”又不断降临,节日也不断增加。

宋代以前,官方法定的节日休假基本上都是立足于传统的民俗节日,殊少脱离深厚而悠久的民俗传统去人为地设立节日。自唐代起,出现了以皇帝的生日和老子的诞辰而设节的情况,但这基本属于个别现象,假期也短,并未形成制度体系。而到了宋代,因事设节的现象频频而发,在节日体系中突出而醒目,既开创了此类节日制度化的先河,也丰富和完备了官方的节假日体系。


宋真宗

宋真宗是宋代以政事而设立节日的先驱。他当朝时,先后一气儿设立了五个节日,分别为:天庆节、先天节、降圣节、天贶节、天祺节,对朝野所宣称的理由大都是有“天书”降临大宋王朝,以及有“灵仙仪卫天尊”等神人现身与真宗皇帝相会,嘱托当今天子要“善为抚育苍生,无怠前志”,云云。这等在今天看来如同痴人说梦一般的说辞,在当时则可以鼓惑人心,是能够借以夸示四海的大事,因此朝廷诏告天下,要举国同庆。

当时宋朝与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久战方息,缔结了以银绢换安宁的“澶渊之盟”。战事虽休,但强邦仍在身侧。宋真宗这样做,对外可以显示大宋皇帝执掌的是天授神权,是真命天子,拥有合法的统治地位,对内也起到强化信仰和精神统治的作用。朝廷要显现权威,加强统御力,却要靠这些小动作,当时宋廷的不自信,由此可见一斑。

《宋史》称:“诸庆节,古无是也,真宗以后始有之。”宋真宗既然开了先河,宋徽宗则亦步亦趋。徽宗朝时,这种因事而设定的节日又增加了天应节、宁贶节、真元节、元成节、开基节、天符节六节,设立节日的理由,与宋真宗基本如出一辙。

其实这种愚弄人心的把戏,在宋朝当时已为有识之士所不屑。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五笔》中斥责,宋真宗之时假作“天书”、“天尊”下降而设节,无不是“谀佞之臣”搞的鬼,以此惑弄朝野,从而叹惜无人能向皇上揭穿,“惜无人能建白者”。其实这一番折腾,根源就在皇帝那里,此举恰是逢迎圣意,龙颜甚喜。


赵佶《听琴图》

由于这些实属于泛滥的节日都是官方人为设置的政治性节日,因而节庆的参与者主要是体制内的官吏们。由于节日繁多,不少节假日天数偏长,为了顾及公务,宋代又将休假分为“休务”和“朝假”两种。“休务”即是彻底的休息,完全不办理公务。

“朝假”则是皇帝不坐殿,官员不上朝,但官员须在官署内值班视事。宋代颁布休假时,往往“休务”与“朝假”结合,长假多以“休务”为主。但即便是“朝假”,由于不上朝奏事议事,朝官们比平时也轻松了许多。

官吏优游

宋代如此多的休假日,使得官吏们公干时往往颇为稀松。“一月之中,休暇多者殆居其半,少者亦十余日”。对于这样幸福的生活,清代学者王士祯心存羡慕,感慨系之:“当时京朝官优游如此,此风至明不复有矣! ”实际上此风还未刮到明代,一进入元代,就被荡然扫除了。

优游而松懈的官员们,有时即便是务公也未必认真。沈括的《梦溪笔谈》叙及,朝廷掌管文史等事务的翰林馆阁,每天要有一人轮流值夜,但(宋)赵佶《听琴图》轮值的官员却往往托故不去,总是在本人的值夜记录中写上:“腹肚不安,免宿。”一来二去,作为值夜记录的“宿历”,就有了一个雅号:“害肚历”。值夜时大家一概肚子不好,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小秘密。


张路《苏轼回翰林院图》(局部)

这种宽疏的公休制度,大大促进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官吏们一至闲暇,便纵兴从事各种喜好之事。陆游记述他年轻为官时公休日的生活:“少年从宦地,休日喜无涯。坐上强留客,街头旋买花。”(陆游《休日有感》)其每临休沐日,便喜之不尽,纵情寻乐。苏东坡泛舟江上,“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前赤壁赋》就是在休假时节完成的。

宋神宗时的太子少保李端愿“性喜酒”,他一至公休日便将翰林院的学士们请来喝大酒,“每休沐,必置酒高会”。有一次翰林学士孙巨源来赴宴,喝得开心,迟迟未肯离席,但此日正轮到他值夜。席间李端愿请他题句,孙巨源匆匆题写《菩萨蛮》一阕,末句为:“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之后还是赶着值夜去了。结果,他当夜便病倒于玉堂之上(翰林院亦称玉堂),果真是“玉堂今夜长”。六天后竟然辞世而去。孙巨源人品才华卓异,“出语皆成章”,是苏东坡的密友,亦是有为之官,值夜没有装肚子疼,否则或许不至如此。

至于那位太子少保李端愿,本是“颠僧”济公的高祖,济公酒葫芦不离身,整日醺醺然的,说来有些家传渊源。

利用休假日,官员们搞怪开心也是常有的事情。与司马光共修《资治通鉴》的刘攽,是个风趣“好谑”之人。《轩渠录》载,刘攽在翰林院任职时,每至节日,会有同僚写好“门状”(即拜帖,相当于如今的贺卡),装入书筒,命侍从“遍散于人家”,向亲朋好友祝贺。刘攽探知后,就将这位送帖人唤至家中,好酒好肉款待,然后偷偷翻看拜帖,将其中相识的人,全换成自己的拜帖,送帖之人“既饮食,再三致谢,遍走巷陌”,结果送达的拜帖不少都是替刘攽投的,自己主人的拜帖反而“遂不得达'。

过多的节假日,难免使得官吏队伍涣散,影响政务效率。为此包拯给宋仁宗上了道奏折,称:“每节假七日,废事颇多,请令后只给假五日。”宋仁宗钦准,因而宋代将有的长假由七天减少为五天,“自此始也”。这位包大人果然公心一片,在后来的民间戏文里他被美化为“日断阳,夜断阴”,忙得四脚朝天,日理万机,若是假期太多了,不免会漏铡了不少坏分子的人头。

此后,由于官方“假故稍多”、“有妨机务”,也有一些官员向朝廷提出减少假期的建议,但终究并未影响到宋代公休制度的大局。而近世的节假日公休假的制度体系,便在宋代已基本确定了。

北宋末南宋初,宋朝失去了半壁江山。迫于当时的战事,官吏的公休制度一度不能正常地实行。但随着局势的稳定,南宋划江而治的日子逐渐太平起来,于是官僚显达们又悠游起来,丝竹阵阵,歌舞声声,“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以前的公休制度,又基本都恢复了。

诸多的节假日,充裕的公余时间,促进了宋代的各种休闲娱乐以及文化活动的丰裕。但是这种节假日频至的景况,自宋代以后便一路下滑,宽疏的休假优享,此后即不复再现矣。


最新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这个皇帝热衷过节,传统节日隆重过,还创造了5个新节日
2013请假攻略是什么样的?
盘点世界各国的法定假日
2006年元旦春节及两个黄金周放假具体安排公布
散文《天贶节》董凯
从秦朝开始,只有六个皇帝敢干这事,其中两个还被痛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