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玉“不宜回乡”和遭贼“劫持”

《红楼梦》第17回借林之孝家的口,说妙玉师父临终遗言:妙玉“衣食起居不宜回乡”,所以妙玉就连“扶灵回乡”这样的大事也不能做——妙玉为何“不宜回乡”?

在“金陵十二钗”中,妙玉是惟一一个和贾府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但在其关于命运的“判词”和《红楼梦曲》显示的“十二钗”的位置上,她却在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湘云之后居第六位,位置是相当靠前的,甚至超过了王熙凤,可见这个人物在红楼梦故事中的重要性。

《红楼梦》第17回对被贾府请入大观园栊翠庵的女尼妙玉的身世说得很清楚,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由于“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直到“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因此,她是被迫出家的。这不仅是她虽入空门却始终未落发的原因,也是她怪脾气的根由。《红楼梦》第63回,邢岫烟说过去曾与妙玉做过十年邻居,租的就是妙玉修行的蟠香寺的房子,所认的字也是妙玉传授的。由此可见,妙玉被迫出家时还不到10岁。妙玉来京前,父母均已亡故。而她的师父本是苏州玄墓山蟠香寺女尼,精演先天神教,带妙玉来京后不久圆寂,去世前明确说妙玉“衣食起居不宜回乡”。邢岫烟说这是因为妙玉“不合时宜,权势不容”。果真如此吗?

在妙玉的“判词”和《红楼梦曲》中,妙玉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等句。高、洁,本为人性之大美,但如果“太”和“过”,则就未必了。妙玉虽“欲洁”实际上却“何曾洁”,虽“云空”实际上却“未必空”,即是说她并没有将世界真的看“破”看“空”。所以,妙玉实际上不是一个真正完整意义上的尼姑,她始终没有把自己的心完全交给佛门。

妙玉虽然遁入空门修炼多年,仍然是六根未净。她自称“槛外人”,并不是真的超凡脱俗,而是身处另外一个带有个性色彩的世界。她的性格孤僻,极不合群,在大观园内亦是十分出名。黛玉“知她天性怪僻”,宝玉说她“为人孤僻,不合时宜,万人不入她目”,邢岫烟说她“这脾气竟不能改”。封建礼教、佛门戒律的双重压力下,第41回竟写她“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一个年轻女尼不经意间竟可以将自己平日用的茶杯给一个年轻男子用,这可是大大出格的。这只能表明,妙玉这位被迫出家,身为尼姑的妙龄少女,其实内心深处依然存留着对爱情的渴望。妙玉给宝玉生日送贺帖,给黛玉、湘云续诗时说,不能“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诗中透露的某些情绪和使用的与爱情、婚姻相关的词语,都表现出妙玉潜意识中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求,明显有悖于出家人的戒律。

如此看来,妙玉之所以“不宜回乡”的原因,就在于她“模样儿又极好”而脾气又极怪。苏州蟠香寺来了一位带发修行的美少女,必然在当地有所轰动,不要说当地权贵了,就是一般平民百姓,尤其是“浑浊”的男人们,必然会常去蟠香寺进香或者请她们师徒去家中做法事,难免有围观甚至轻薄、调戏之语,应当六根清净的尼姑本不应为这些俗语所打搅,而妙玉因六根未净,难免会与当地权贵们发生冲突而得罪了他们。正是因为被当地权势所不容,她师父才带她来京,实际上是“避祸”而不是什么“经文”。妙玉年轻,性情又孤僻,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得罪了人,已在苏州容不下身;而她的师父却是清醒的,所以在圆寂之前特别叮嘱她“不宜回乡”,这是对她的最后保护。

妙玉是大观园栊翠庵女尼,“金陵十二钗”之一。她出身高贵,气质秀美,心性孤僻,故为世俗难容。120回本《红楼梦》说她最后是“众贼将妙玉劫持而去”。那么——妙玉的结局是遭贼“劫持”吗?

在《红楼梦》原作的前80回中,与妙玉相关的重要情节有如下几处:

第41回,写妙玉单请宝钗、黛玉在栊翠庵吃“体己茶”,宝玉也跟了去。于是,什么茶具、雨水雪水、饮茶之法,诸多讲究,或者说是中国茶文化的具体描写。不过,许多研究者认为,曹雪芹在这里借茶具的谐音手法,讥刺了妙玉的虚假和矫情。

第50回,写宝玉因芦雪庵联词被罚去栊翠庵求取红梅,并作“访妙玉乞红梅”诗:“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篷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竍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第63回,写宝玉生日,收到“槛外人”妙玉“遥叩芳辰”的笺帖。据略知妙玉底细的邢岫烟讲,妙玉当年在苏州玄墓山蟠香寺出家时,也是“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第76回,写中秋夜湘云和黛玉联诗,妙玉续完,“虽前头有凄楚之句,亦无甚碍了”。黛玉、湘玉称妙玉为“诗仙”。

从前80回来看,妙玉虽有虚假、矫情之做作,但仍不失为气质秀美,才华横溢而心性孤僻者。后40回的续作者,写妙玉故事情节的有:第87回写妙玉同惜春对弈,宝玉观局,听得黛玉琴声忽变,妙玉“走火入魔”,回庵后神不守舍;第95回写宝玉失玉,岫烟求妙玉“扶乩请仙”,寻向玉的下落;第112回写贾府被盗,众贼将妙玉劫持而去。此时的妙玉,与前面那个气质高贵的妙玉比较起来,判若两人,尤其是续作者为她安排的结局,令人感到糟糕之极。

那么,在原作者构思的小说中,妙玉应当是什么结局呢?

《红楼梦》第5回关于妙玉判词的配画是:“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其判词为: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在《红楼梦十二支曲》中,《世难容》是写妙玉的: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由上可见,曹雪芹对妙玉的结局是有所隐寓的,不过仅仅是一种暗示。脂靖本眉批对妙玉的结局有这样的提示,说他流落到“瓜洲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看来她的结局是不太妙。

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说她的结局是沦落青楼。这是根据“判词”中的“欲洁何曾洁”,“终陷淖泥中”和“玉在泥污中”的配画,以及“十二支曲”中的“风尘肮脏违心愿”,“无瑕白玉遭泥陷”,特别是其中“风尘肮脏”一语而猜测的。因为,“风尘”即是“青楼”的同义语。

但是,“风尘”固然可以作“青楼”讲,而最常见的用法则是指生活的颠沛飘泊。在《红楼梦》中,是多处使用“风尘”的,如第1回的回目即是“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正文中又有“风尘中的知己”之句,与“青楼”可谓毫不相干。

如果脂靖本眉批的提示可靠,那么妙玉的结局似乎是应该最后流落南方,倦鸟归巢,嫁给一个什么老头子。当然,这也只能是猜测。

从《红楼梦》全书的结局来推想,当贾府最后一败涂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大观园里的栊翠庵,势必也只会因贾府堂宇倾圯而一同凋零。本来就心性孤僻,世俗难容的妙玉,也会因贾府败落,“十二金钗”风流云散而重新在浊世中辗转飘零,她的仙才兰质,可以肯定,难以幸免于人间的严酷风霜。妙玉的结局肯定不会妙,但是,将一个如此才貌出众女子,而且是作为佛门中人的女子,设计为被众贼“劫持”的结局,未免太惨酷了些。尤其是,“这些贼人明知贾家无人,先在院内偷看惜春房内,见有个绝色女尼,便顿起淫心”;“要往西边屋内偷去,在窗外看见里面灯光底下两个美人:一个姑娘,一个姑子。那些贼哪顾性命,顿起不良”;“那个姑子,长得实在好看!不知是哪个庵里的雏儿”;“那个人把刀插在背后,腾出手来将妙玉轻轻的抱起,轻薄了一会子,便拖起背在背上。此时妙玉心中只是如醉如痴。可怜一个极洁净的女儿,被这强盗的闷香熏住,由着他掇弄了去了”。这些描写,用在身处佛门的美貌女尼妙玉身上,实在是不忍卒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妙玉结局推测:从判词中看竟与湘云有关?
妙玉:出世又入世,有情也无情,她的一生充满矛盾
妙玉的“结果”是什么
《红楼梦》疑案十四:还原靖藏本批语,揭秘妙玉的结局
姚明|妙玉三谜试解
探佚|红粉朱楼: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妙玉结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