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走亲访友怎成上坟主义?

   春节在国人的内核中已经根深蒂固,即便是回家的一个动作都能形成步调,也让春运的压力几十年都不能顺畅,成为一年一度的客运大考,海陆空的人流喘息,乡野农情的集中爆棚,也算是短短的时间里能让你明白很多事情。

   在春节里团圆的事情其实已经形成共识,但是绝大多数人却被世俗绑架在了走亲访友的路上,很多时候自己很不情愿,一边花费大量的财物,一边内心充满怨气,在交往甚少的人身上,即便如此,也很难得到回应,所以这种累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所厌恶的,尤其在北上广打拼的年轻人更是深受其累。 因为日常的工作就已经够紧张了,回了家又会被卷入另外的人情漩涡,这种内心的张狂或许一下子就被触发了。

   年年如此,用哪些看起来琳琅满目的礼品维持着遥遥无期的关系,却并未给现实生活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里其实很像一个上坟者的逻辑,当然这里并没有任何贬低和抵制上坟的意思,只想表达一种对于形式主义走亲访友的态度。毕竟在世俗的标准里形式大于内核,浮华多于内涵。这一切注定春节依旧是一个充满物欲的节日,这种物欲的节拍在固有的文化长河里已经固化,成为了被津津乐道的走亲访友。

   大家在看到题目的时候,会觉得我是在鄙视走亲访友,这里我想说一下我自己的亲身体验。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但是对于上坟并不排斥,这么多年来,基本上春节都会和父亲去上坟,看看过世的亲人们,有父亲的爷爷,还有就是我的爷爷奶奶,在偌大的墓地里,还有我的一些旁亲,有的甚至都模糊到不知道什么称呼,更别说谈什么祭奠情谊。但是按照上坟的逻辑,一般上坟都需要祭典,所以往往都一个不差的烧纸摆祭品。父亲总说,这就是情分内核,小的时候一直不理解,长大了或许明白了一些,因为我发现那些年的爷爷奶奶的画面一直挥之不去,记得爷爷奶奶刚走的那几年,我总是夜里会梦到他们,这样一来一往,基本上春节上坟形成了一个习惯。爸爸总说不管走到哪里不要忘记自己是谁?因为清明节没时间回老家祭祖,所以春节的时候会多烧一些纸钱,包括祭品也会多一些,或许这样自己就能心安一些。

   回到走亲访友的逻辑中,或许我们也有同样的情节,很多人即便不经常联系,但是情分和血脉在哪里,有时候走亲访友不一定能对现实的交往促成什么,但是在每一个走亲访友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家族血脉的情怀,与我们每个人的上坟逻辑并没有太大差别。虽然从生命的量化上存在区别,但是质感上却比较相通,多数时候是在单向进行交流,所以把走亲访友说成上坟主义,其实并无太多鄙视的意思,更多的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深度体验。

   不少读者问我,活着到底为了社么?我一直坚持一个比较实证的观点,一个是传承,一个是经验,或许每一个人不管苦难还是顺境,回头时刻,看到的多半是遗憾和故事,人生到底该怎么活?千百年来,感慨不断,寄语流殇,所以我们不管是对生者还是逝者,我们的态度其实本来都是一样的情愫,只不过生者重实证,逝者重唯心。

   在这样一个周期性的节日里,小孩和老人的感受完全不同,也或许印证着某些事实,小孩注重感官体验,老人倾向精神补偿,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老人的悲叹和孩子对新衣服的渴望。

   

春节如若是开始,相信也是终结,一年365天,生生不息,市井街头,都市夜晚,灯红酒绿,在这一刻终将消散在融合的气氛中,母亲总说,年好过,日子难熬,或许也算是对俗世最好的诠释,因为在满眼奔腾的世界里,每个人终将走向属于自己的墓地。

   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爷爷奶奶最后悔什么?
【原创】牧哥话聊斋(一)
宿迁:丈夫从军打仗再没归来 98岁老太等夫67年(图)
又是清明祭扫时
【乡土文学】陆纪春||记忆里的奶奶
电影推荐-《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