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格里拉|他们家,和神签了一纸千年契约

经作者授权发布

文 | 雷虎 图 | 阮传菊

公众号:侣行记艺lvxing-jiyi)


香格里拉,

十年前第一次来,间隔年旅行,

在这儿中了旅行之毒,

浪人生涯在香格里拉埋下伏笔;

四年前来蜜月,忽悠老婆辞职,

夫唱妇随,天马行空的生活开始;

这一次,

友佳雯以“纸路纸道”之名,

聚合起“三教九流”。

只为寻找传说中,

那个和神签过一纸契约的守护家族。



白水台,仙人遗田落人间



寻访的过程,就像玄奘的西天取经路,是一条艰辛却梦幻般的旅程。



要爬雪山。

哈巴雪山一路如影随行,

就如同白头宫女立在小丫鬟间,

在青色的群山中显得鹤立鸡群。

一路上,

做“面朝雪山,日照金山”之梦。



要过草地。

牛安静地吃草,马欢快地奔跑,

这是《天龙八部》中

阿珠和乔峰规划的完美生活。

阿珠:“峰哥哥,

等你打狗棒打完最后一群狗;

降龙十八掌降完最后一条龙,

我们就圈这块草原,牧牛放羊啊!”



要淌溪流。

清泉上流,溪边草金黄,

秋天的香格里拉是大地的调色板。



要遇村庄。

安静的村庄枕着群山入睡,

就像吃完奶的婴儿睡在母亲的臂弯。

群山中的村庄,便是此行的目的地

白地村,白水台孕育的纳西族圣村。



前两次去香格里拉都和白水台擦肩。

这一次,奔东巴纸而去。

白地村“纸旅”,

白水台是超值“彩蛋”。

为我们引路的纳西大姐名为李秀花,

她是白地村东巴传承人,

也是我们的香格里拉之行缘起。



清晨六点半,

李秀花起床登白水台晨祭

朝阳初升时的白水台最神圣时刻。


作为白地村的大东巴家族传承人,

登台祭拜是家族流传了千年的规矩。

和她一起登仙台的,

还有她家的三只狗。

祭祀,是东巴家族的义务;

陪伴,是宠物份内的事情。



白水台在村口的半山腰,

山高千仞如巨人,

台高十丈似玉带。


天未亮,

李秀花已站在白水台之巅。

台顶有几汪泉池,

纳西人称之为仙女浴池,

是纳西传说中仙女下凡沐浴地。


李秀花把背篓放在两汪池水间,

对着镜面一样的池水梳洗打扮。

晨雾起,

白水台下的村庄完全被覆盖,

金色阳光射向池水,

池水中灰色的山峰倒影瞬间被镀金

——谁说没有雪山就不能做日照金山的梦?



金山为背景,池水做烘托,

村姑秀花开始蜕变

换上了纳西盛装就变成神仙姐姐。

好吧,白水台可以改名龙门台了,

而秀花就是跳龙门化龙成功的鲤鱼。

跟她一起登台的三条黄狗也鸡犬升天。

一条将化为二郎神的哮天犬,

另外两条,天庭可还有编制?


白水台纳西语称“释卜芝”,

意为“逐渐长大的花”。

白水台的确是一朵成长的花

——和普通的花一样,

白水台的成长也离不开阳光、水和空气。

当雨水流过石灰岩后,

在白水台上形成饱含氢氧化钙的池水。


太阳升起后,

池水在阳光中和二氧化碳反应,

白色的碳酸钙就沉淀下来。



植物光合作用一年,

便能形成一朵美艳动人的花。


碳酸钙分子“光合作用”万年

白水台最终“逐渐长大”成高60米,

占地3平方公里的白色巨花。



纳西族传说,

东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罗,

从西藏学习佛经回来路经白地村,

被白水台这朵白色巨花吸引,

最终留下来创立了东巴教。

东巴教创立之后,

东巴教信徒从四面八方向白水台集聚,

年常日久最终形成了纳西族圣村白地村。


白地村,

有“仙人台”白水台做背书,

从普通的小山村变成纳西族的祖地。

最终,白地村和白水台一起成为了传说

——纳西族传说,

纳西便是从白水台走出的民族。



李秀花在日照金山时扮了回仙女后,

很快就回到人间:

她背起背篓,在一前二后三只狗促拥下,

从白水台上流淌的溪流上淌过,

回到烟火人间。



太阳从白水台下慢慢升起,

光线穿过丛林,追赶她的步伐。

阳光最终在在丛林中的古祭坛边停下,

李秀花也终于停下脚步放下背篓。



背篓中有松枝一枝,

线香几根,大米一捧。

线香在古祭坛祭天,

松枝在烧香台祭地,

大米扔进烧香台间的泉眼祭祀水神。


烧香时分,

阳光穿过森林把她罩住。

沐浴在耶稣光下,

村姑在登白水台变仙女姐姐后,

在祭祀中二次升级变圣女娘娘。



秀花祭拜后,

村民也来到古祭台祭拜。

白地村的十二生肖不仅有年份之分,

还有日期之别。

今天是鼠生肖日,

属鼠的村民都要来拜。


白地村没有寺庙,

白水台上的祭台,

就是村民们的信仰。

生活的烦劳,和水神说说,

工作的郁闷,和天地谈谈。



每天睁眼第一件事,

便想着读东巴经和神谈理想人生,

日子便像白水台奔腾而下的水流,

想不快活都难。



东巴纸,纳西人神沟通媒介



祭完天地神,下了白水台,秀花娘娘又变回了秀花大姐。得面对柴米油盐的人生。


路经白水台下的灌木丛,

秀花又放下竹背篓,

这一次,

她从竹背篓里拿出的是把菜刀。

菜刀向灌木砍去,

砍下一株株大拇指粗的灌木,

这是做东巴纸的原料——荛树。


夫妻俩一起,用菜刀剥荛树皮。

剥、煮、捶、搅、捞、晒。

东巴纸和所有的手工纸一样,

工序都大同小异。


在纸的进化树中,

东巴纸还处于新石器时期。

而纳西族已经跑步进入了社会主义,

所以东巴纸淡出纳西人的视线,

只剩东巴家族坚守合情合理。


“东巴纸并不神秘,

任何人只要智力正常

学做7天便能做得跟我一样好”

和玉红的话,我信了。

做东巴纸难度系数真的很低,

难度系数高的是一辈子都做这事情。



剥完荛树皮,

和玉红到东巴纸作坊开始蒸煮树皮,

李秀花起身在东巴古村落中穿行,

路经一座小院落,

院门像普通的汉族院门一样:

门廊上有雕花,门上贴着门神。


书写对联的是一种古老的文字

——世界为数不多的活态象形文东巴文。

最原始的造纸术东巴纸,

则是东巴文的唯一载体,

而东巴文和东巴文

都是纳西最后的祭祀家族的独家秘术。



而这扇门内,

住着纳西族硕果仅存的大祭祀

——“大东巴”和志本。

纳西祭祀之术仅大东巴和志本会,

白地村懂东巴纸造纸术的也仅有和志本

及其儿子,儿媳三人。

而儿媳李秀花,

是千百年来会东巴纸的唯一女人。


东巴文、东巴纸、祭祀之术,

是武侠小说的武功秘籍,

那和志本家的故事,

符合构成江湖传奇的所有元素,

但这些却属于“百无一用”的文化范畴。

因而,这故事具备了荒诞剧的所有素材。



和家的大门上贴纸尉迟敬德做的门神,

却贴着东巴文对联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

是身体完全被同化,

却留有一小撮自我意识偶尔苏醒。


那时还只是秋天,

大东巴和志本却蜷缩在火炉边烤着火,

与我们印象中高深莫测的祭祀判若两人。

李秀花进屋后做便凑到火炉边,

为和志本打了一筒酥油茶。

一碗酥油茶进肚,

和志本就像一块吸足了水的海绵,

慢慢舒展开来。



他走到屋子中堂的神龛边,

拿出一叠卡片,

那是老东巴的占卜之书。

以往,有人到老东巴家登门拜访,

多半是为了占卜求签。

老东巴猜测此次来访者目的应该也一样。



看到老东巴的卦书,所有人都两眼放光。

未婚者求桃花,

未孕者求子,

未立业者求事业……

眼前的老人,

神采奕奕,

成为神灵代言人。

而他手上那些东巴文写成的卡片,

成了他用来沟通人神的媒介。



东巴家族,千年不变的守护人



白地村和这东巴家族,自从以东巴之名后,做东巴纸多少辈,和志本自己都已经说不清。


他只知道,

父亲教他造东巴纸,怎么写东巴文,

他就怎样传授给儿子。

爷爷也是这样教父亲,

他也要求儿子这样教他的孙子。


“为什么要做改变呢?

如果东巴纸、东巴文需要改变的话,

那么也不会原始成这个样子!”

当有人问为何不改进东巴纸工艺时,

和玉红反问。


 东巴纸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粗糙的植物纤维


在和志红眼中,

东巴纸虽然只处于手工纸的新时器时期,

但这正是东巴纸存在的意义。

东巴纸是为东巴文而生的,

而东巴文在文字进化树中的位置,

比东巴纸在手工纸进化树中还靠前。

用东巴纸书写,最符合东巴文的脾气。



和志本在东巴纸上写了两行文字后就倦了,

又在儿媳李秀花的搀扶下

回房间喝酥油茶去了,

这时站在旁边恭候多时的和玉红这时,

才拿起笔开始为来者书写东巴文祈福。



 东巴纸上书写的各种东巴文图案


东巴文有1700个象形文字,这1700个象形文字组成过5000多部东巴经。但因为众所周之的原因,全世界,东巴经能保存下来的不足十分之一。


身为纳西族祖地白地村的东巴家族和氏,拥有的东巴经也不到100部。东巴经是纳西族的文化基因谱,从这个意义上说,纳西族的基因,已经消失殆尽。而作为东巴经衍生品的东巴纸状况如此,也就不是件值得惊奇的事情。


“父亲以前身体好时,每天做完农活时,都会在村里开个夜校,教村里人识东巴文,但是最近几年,父亲行动不方便了,村里学东巴文的传统就断了!会造东巴纸的人比识东巴文的人多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和玉红边给我们写东巴文边说作为大东巴的父亲的故事。


在传统的纳西村寨,很多事情,像是教人东巴文之类,只能由大东巴来做,这是他作为大东巴的义务也是权利。


因为,这些纳西村寨,是由东巴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宇宙,这小宇宙有自己的文化体系。而这个小宇宙则都围绕着大东巴旋转。



大东巴的使命,

便是以大东巴的身份,

用抄在东巴纸上的东巴经来教化纳西人。

奈何和志本已经不教东巴文好多年。

如今,就连纳西祖地之称的白地村,

绝大部分纳西人已不懂东巴文。

年迈的老东巴,

只能用夹生的普通话,

把东巴文的故事,

讲给普通话比他还利索,

特地不远万里来寻访东巴纸的洋妞听。


“东巴纸,是成为大东巴的必要条件。而其它的4大条件分别是:识东巴文、抄和背东巴经、打卦和祭祀。我和秀花每一样都符合,却依然成不了大东巴。因为每个东巴家族只许有一位大东巴存在!”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替代父亲教东巴文时,和玉红说出了自己的苦衷——老子还在,儿子就别想篡位。和玉红有查尔斯王子一样的悲哀。


“真的是有那一天,我希望东巴学校能重新开起来!而秀花,她则希望能在家开一个东巴文化博物馆!”当来访者求的东巴字都写完时,和志红看着满地的东巴纸上扑天盖地的东巴文开始遐想。他已经很久没有写这么多东巴文了,以至于很多文字他都生疏。


和玉红说,现在大东巴这身份并不吃香,他和他两位哥哥一样,对大东巴之位并不感冒。但两位哥哥先跑了,准大东巴这烫手山芋就只有自己接了。因而,为东巴文而生的东巴纸也便被顺便继承了。



  “大东巴”和志本在东巴纸上写下东巴文“侣行记艺”


每天天还未明时去白水台祭拜,

然后夫唱妇随做生产力落后的东巴纸,

或者陪老爷子抄东巴经

虽然绝大部分纳西族已经不懂也不信……


如今的东巴家族每天的生活

一如千百年前的东巴家庭,

简单而原始。

东巴家族的家族事业东巴纸与东巴文,

就像张天师和他家的天师道一样。

每一位张天师家的男丁,的张天师之路:

白天下山命拂尘化缘,

晚上静坐画符炼丹修心。



当代艺家试图在东巴纸上进行当代艺术创作


进化论者见之可能轻蔑一笑。

好在,世事不为尧存,不为舜亡。

不因为有人一笑而过生活就不过。



会东巴纸的纳西女人,坐在高高的草垛旁边,讲纳西族圣村白地村的故事。


荒废的晾青稞的木架,

被和志本改装成了篮球架,

大东巴希望俩孙子闲暇时能耍耍,

但“篮球场总是空荡荡”,

因为全白地村的孩子都带城里寄读去了。

大东巴善占卜,

却没算到这个结局。



在寻访三天,

记录完东巴家族的生活,

拍下“鸡宿空巢”这画面后,

对这温馨的画面信心满满,

回住所李秀花家等晚餐。

秀花姐给我们端上了一大盘鸡汤。


  一张东巴纸的诞生




········   The end   ········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香格里拉东巴纸: 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白水台|东巴教
香格里拉白水台介绍(附图)
在路上——白水台
纳西族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小帆说纸 | 心中的日月:纳西文化,东巴纸
纳西圣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