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影中的“时间”是如何被看见的?

【文/简书作者:子戈】


什么是电影?

一开篇就提出这样的问题,真怕自己不好收场。

还好,有巴赞在。

他在论述电影艺术产生的心理基础时,提出了一个概念——木乃伊情结

我们都知道,木乃伊是古埃及人的杰作,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肉体上,所以他们为尸体涂上香料,使其免于腐朽。

因此,所谓的“木乃伊情结”,其实是人类对于“不朽”的向往


就这样,贪婪的人类向时间发起了挑战,而“木乃伊”只是这场抗争史的序幕。

后来,实现不朽的任务,落在了“绘画”的身上。我们为即将死去的人画上一副肖像,证明他曾经存在过,并奢望他的存续。

于是那时的绘画,“写实和逼真”就成了最高的要求。

这也实在难为了那些极富想象力的艺术家们,他们只得按耐住自己“创造的冲动”,用带着镣铐的画笔,还原着具象的现实。


是什么拯救了绘画?

是相机的发明。

当照相术成为了更称职的保存现实的工具后,绘画便从写实中挣脱了出来,绽放出了更自由、更写意的色彩。

然而,相片却有它的局限,它只能留住瞬间的影像,无法表现时间的流动。

就在这时,电影登场了。

比起其他的艺术形式,电影的特质就在于,它可以展现出时间的维度,从而可以更加逼真地记录现实。

从木乃伊情节出发,我们看到了电影的诞生,似乎天生就是为记录而存在的。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1895年,当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进行电影史上第一次公开放映时,他们放映的两部影片《工厂大门》和《火车进站》,全部都是记录片。

因此可以说,电影的本质就是记录一段时间,它把防腐的香料涂抹在了时间的身上,使其不朽。

可这是不是意味着,电影就是摆在现实中的一双眼睛,将一切细枝末节都巨细弥遗地看在眼里呢?

当然不是。

借用塔可夫斯基的经典定义:电影是雕刻时光的艺术

它本质上是时间没错,可是,却是一段经过雕琢和提炼的时间。

导演们将那些无关宏旨、静默无声的岁月去掉后,剩下来的,才是电影。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就是一场虚拟现实的幻觉,它让我们沉浸其中,暂时忘记了现实的时间,而只关心着荧幕里的时间——那段被选中的并重新整理过的时间。


那么,电影中的“时间”是如何被看见的呢?

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空间的变化、通过叙事的跳切、或通过人物的成长……

还有一种方式,也是我今天想要讲述的重点,就是制造“时间的压力”

我们先来看迈克尔·哈内克导演的电影《第七大陆》,影片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步步幻灭于沉闷不堪的生活。

影片的第一场戏,是一个长镜头的摆拍,从后座的位置,拍摄了一辆轿车走完自动洗车程序的全过程。

整个过程中,坐在轿车里的人,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话,甚至没有对望过彼此,就这么沉默地忍受着这个机械的程序,一步步走向终点。

这种单调的、重复的动作,将“时间的压力”准确地传达到了观众的心里

我们仿佛看到了时间本身,看到了它的残酷。更仿佛看到了,它所预示的那种机械的生活,是如何毁掉这个家庭的。

|《第七大陆》中的第一场戏  |



在这场戏中,“时间的压力”是通过“静止的摄影机”对“重复的画面”的注视来完成的。

摄影机同时也是观众的眼睛,这种长时间的、不厌其烦的注视,使得观众不得不去承受这个残忍的画面,并从中逼视到了生活的真实。


同样的手法在影片《第七大陆》中被反复运用。

比如片中“吃饭”的一场戏,它用一组画面,几分钟的时间,来呈现这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一顿午餐。

它虽然不是一个长镜头,但那种不动声色的注视却依然存在。

我们看桌上的饭菜,看似丰盛,多姿多彩,但不知怎么,还是让人觉得单调。

从这一顿饭,你像是看到了他们的每顿饭,都是一样的,透着一种无聊的丰富。

而这一家三口,在机械地咀嚼着食物,他们偶有眼神的交流,但又无话可说。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这场戏的时候,有那么一刻,我完全被它的残忍吓到了。

我想起我也不止一次吃过同样的一顿饭,只是当时的我身在其中,并不自知。

而当电影将我从生活里抽离出来,又将我所经历的生活呈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它那样冷漠,那样绝望。


印象很深的,还有一场表现“时间压力”的戏,出现在传记影片《剃头匠》中。

只见画面中,一位93岁的老人,独坐在空荡的房间里,静静望着桌子上自己的遗像,那是他为死亡所做的准备。

画面不断在遗像、黑猫、老人、座钟之间重复的切换,每一格都像是静止的,而光影也格外温柔,只有一旁的钟表在“滴滴答答”地行走,控诉着时间的无情。

|《剃头匠》遗像前的注视 |



我们总是习惯于“电影中的时间”比“现实中的时间”过得更快,而当两者突然开始同步流动的时候,不适应感就来了,仿佛荧幕内的空间对现实空间产生了挤压。

在这段时间里,通过摄影机沉默地注视,为观众营造一种时间的压力,能够逼出观众最真切的思考和感受。

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在表达上又是完全客观的。导演逼迫观众去看,但最终看到了什么,又是观众自己的事情。


这种拍摄手法也常被用在影片的结尾。

因为结尾恰恰是一部影片“叙事和情绪”都最饱满的时刻,在这个时候,给观众一点时间的压力,能够让他们对刚才发生的一切,有一个喘息、回溯和整理的机会,制造一种余味无穷的观影体验。

比如王小帅导演的影片《闯入者》,这是一部伤痕电影,讲述了一段文革欲孽,一段没有被妥善处理的历史,是如何影响现代人,并继续制造悲剧的。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长时间地定格在了老太太的脸上,镜头从平拍特写,一点点上移到俯拍,形成对人物的逼视。

我们看到,在老太太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疑惑未消的惊恐。

王小帅很巧妙地为这个段落配上了工厂里机床运转的声音,那不是来自现实的声音,而是一段来自伤痕记忆的回响。

这段记忆和那个不停回响的声音一样,将是老太一生都无法磨灭的创伤。

|《闯入者》的结尾 |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要放出我最近最喜欢的一段结尾,它来自影片《刺客聂隐娘》。

这是一段长镜头的摆拍,注视着聂隐娘的离开。

在看过了隐娘之前的种种境遇后,再从这个结尾看她的离开,有一种“尘世过眼,往事如烟”的意味。

画面很美,拍出了极具纵深的空间感;配乐也很到位,将隐娘的离开,诉说成了一种悲壮的凯旋。

还是什么都不要说了,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三有梗:救命,为什么这部假得不能再假的丧尸片这么好看?
明明只是客串,却硬生生把角色“演”成了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第81届奥斯卡获奖影片高清欣赏
《新木乃伊》影评:以经典故事作古今对照
白色周四 | 《认识电影》如果你热爱电影,不要只看故事
阿巴斯:一定要保持最初的狠劲,好作品来自最初的灵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