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娄林:《李尔王》中的两种新王

文章来源:

本文系作者在历史法学年会(2017·春)“领袖”主题会议上的发言。原文将刊发于《历史法学》第十三卷。

投稿和合作请联系邮箱:

1922273801@qq.com

文章导读

现实政治中几乎没有实现最好政治的可能,古典的思考方式从来都不是要在人间打造最好的可能。要在人间实现最好的政治,很可能达到的不是你所期待的美好的结局,反而是比较癫狂的政治现实,这是《理想国》中提到的哲人的癫狂,要限制自己的癫狂,避免导致癫狂的行为。

作者简介

娄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讲师。

许老师,各位老师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参加历史法学年会的讨论,我论文的题目是《<李尔王>中的两种新王》。接着上一章关于拿破仑的话题往下谈。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五卷中核心谈论的问题是政治制度维持,这个维持就是我在论文第二段中所言,柏拉图《法义》中的一个词叫“保护”(σωτηρίᾳ)——这个词很有意思,这就是基督教非常重要的耶稣救主就从这个词而来。关于古典希腊讲的政治制度的保护或者维持这一观念,主要出现在《政治学》第五卷。但在这一卷里,亚里士多德把最多的笔墨放在僭政的维持。我读的时候非常震惊,按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僭政这个政体是最糟糕的政体,怎么可能要去谈僭政的维持呢?仔细读了之后,我们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是非常值得玩味,他并不是让僭政采取残酷的方式,这样的做法无法持久,他说僭主应该要像君主一样,要注重公共的利益,这样的话这个政治制度就可以维持。他后面加了一句,但这样僭政就差不多拥有了君主制的性质。

 

亚里士多德的制度维持的看法中,我觉得有古典作家的良苦用心,无论是怎样的情况,他总是尝试让它变得更好,变动的、动荡的时代,总是给人带来惨烈的对比和更残酷的生活的代价。读《政治学》时正在讲《李尔王》,我感受很深,因为在读中国古史的时候也是这样,历代新皇帝登基的时候,老臣的训诫都是雷同的做法,政治制度的维持很可能是古典政治学中极其关注的重要主题,虽然不能说核心但是非常重要。

 

莎士比亚所有的剧作中,标题带“王”字的作品占了最大的篇幅。当然绝大多数都是英国的君主,而在其他非英国君主的王中唯一的王就是李尔王,而且有意思的是,《李尔王》是英国流传已久的故事。较早的李尔王的版本中李尔王原文是LEIR,莎士比亚把这个名字改为Lear,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莎士比亚或许很看重这个剧本。

 


剧本开篇和整个文本处理的都是政治制度延续和维持的问题,因为一开始讲李尔王的统治做了一个最后的统治行为就是分封国土,这实际上是瓦解了政治统治,之后才会有后续的剧情发展。也就是说对《李尔王》来讲,剧本了呈现了三种类型统治的统治者,一是李尔王;一个是两个女儿,即大女儿和二女儿;还有收拾残局的继任君主。关于继任君主,有两个说法,一是奥本尼,一是埃德加,我的判断是奥本尼才是新王——论文中有详细的论述。从剧本当中的人物李尔王来讲,他分封国土导致了统治的失败,政治的延续也失败了。可是作为一个剧本,莎士比亚在这里很可能给出的看法是,失败了之后如何重新收拾残局是更常见的政治现象,最后奥本尼重新让政治秩序得到了维持,莎士比亚的意图或许在于,通过《李尔王》这个故事中的悲剧的呈现,给出一个王或者领袖的画像,新领袖怎么样才是比较好的领袖。倘若如此,倘若能够最低限度达到李尔王的统治,就是一种政制的维持。

 

这篇论文是我整个写作计划中的一部分,所谓两种新王,第一个标题是高纳里尔,还有一个是里根,还有一个是里根的老公,关于这三个人的统治方式,我加了一种强烈的标题叫“利维坦新政”。为什么用这个标题?我觉得是有理由的:

 

第一,利维坦就是圣经里讲的海怪,海怪这个名词莎士比亚在形容高纳里尔新的统治的时候有两次出现。第一次是李尔王在批评高纳里尔,说你现在的统治,就像一个海怪一样,根据阿登版注释,这里的海怪就是圣经里面的利维坦,所以这是李尔王对这种统治方式的称谓。

 

另外,高纳里尔的老公奥本尼也以类似的方式指责高纳里尔。李尔王是老王,后来整顿国家秩序的新王是奥本尼,两人指责高纳里尔用了同一个词:怪物,深海的怪物,在115页说人类自己以及要相互捕食,就像深海的怪物,高纳里尔的统治是导致人与人互相蚕食的情形。所以,高纳里尔统治的方式或者是本质性的特征是人跟人互相吞噬的情形,这种海怪式的动物式的残杀的方式,自然使我们想到了利维坦,这只是文本中的想像,可是写作的时候来说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一定要有更加根本的支撑。根本的支撑是莎士比亚剧本中出现的最关键的词就是“自然”。

   

《李尔王》中“自然”出现的频率是莎士比亚所有的剧本中出现最多的。特殊的地方是,《李尔王》剧本中第一幕第二场埃德蒙,他做了非常著名的颂歌叫《自然颂》,明确地把“自然”称作女神,自然女神的颂歌不是讲的传统的人性自然的道德,而是凭借人的自然,人就应该完完全全地根据自然应得的东西而行事。118页讲到自然的时候,埃德蒙(葛洛斯特的私生子)说要获取兄长埃德加的政治权力,他觉得传统的法律秩序里,私生子二儿子是没有合法的权益,这时候他要把自己获得政治权益的理由给在自然身上。我们仔细看剧本,埃德蒙理解的自然是什么?两点,一是指身体,一言以蔽之,很帅,我们看《李尔王》表演的时候,通常扮演埃德蒙的角色,都会挑比较帅、阳刚、孔武的人来演。埃德蒙自己的描述更多着眼的是外在的形态,这与他对自然的总的看法是一致的。虽然自己敬重自然,把自然称之为女神,可是自然还出现一次,是在自然勃发的情欲,他的出生就是他的父亲跟一个淫荡的女人之间自然的情欲勃发。所以他认为这个自然才是人的本性,这在思想史上引用非常多,这是相当重要的自然概念的转换。《李尔王》剧本中其实有两个互相碰触的自然观,一种是《李尔王》为代表的古典式的看法,一种是埃德蒙新型人物代表的新的自然观。

   

所以,这样一个自然观形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刘训练老师提的,古典时代的时候尽量以道德来规序,可是埃德蒙做的非常现代的事情是,他要以理论为自己的恶来做奠基,我做了恶可是我是有哲学理由的,从这个意义来讲,跟利维坦跟霍布斯的联想是有根本一致性的。

   


我以利维坦作为高纳里尔政治统治的基本特征的时候,还是有基本的说服力的,这就是这种类型的统治。这种类型的统治与僭政类似。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说到,僭政不仅是以非法的方式获得政治的权力,在世袭的君主政体里,如果这些君主被人所卑薄,只享受威严权威,但没有实际的尊严,甚至凌辱他人,进行不义的统治,这也是僭主的统治。所以,看起来高纳里尔和里根不义的统治本身也具有这样非常明显的僭政的特征。这点跟埃德蒙息息相关,《理想国》中有两种人的灵魂类型非常相近,最高的哲人的灵魂跟最低的僭主的灵魂,这两种灵魂的接近是他们爱欲特别强烈,对哲人灵魂来讲,他用理性来统驭欲望,可是对僭主来讲,是欲望统驭理性。

   

按照柏拉图的讲法,埃德蒙是僭主式的人物,僭政对应的是僭主式的灵魂,返回到《李尔王》这个剧本里,我觉得埃德蒙这样一种类型的人其实和启蒙的很多哲人的感觉是非常像,他要为所谓的恶或者为这样的行为寻找到自然的根基、哲学的根基,这是第一种类型。但这一类型的埃德蒙是特别吸引人的,我引了著名的美国的哈罗德·布鲁姆是最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他讲詹姆斯时期的最著名的英雄就是埃德蒙,他最邪恶可是最有蛊惑性。

   

另外一个君主奥本尼非常少人关注,他的老婆也特别不喜欢他,就说那是一个温软的人。高纳里尔和里根同时爱上了反派的英雄埃德蒙,奥本尼反而是很不重要,可是之后他在剧本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最终他成为一个重新收拾残局的人。

   

我主要谈一点,奥本尼为什么是新君王?传统上都认为埃德加是新的君王,他们的理由在于《李尔王》剧本的最后四行是埃德加的台词,“我们”重新收拾这个国家的情况。但一般来讲,《李尔王》的剧本有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的文本依据不同。四开本里面的结尾是给奥本尼的,而且四开本的奥本尼比对开本的台词要多很多,所以更早的四开本里面会有更明确的奥本尼的特征。还有一个根本的理由是,埃德加是葛罗斯特斯这个大臣的儿子,没有任何的理由来当王。高纳里尔和里根也是可以的,他们的女婿也可以,奥本尼是李尔王的大女婿最关键是奥本尼最后为王的根本的原因是奥本尼具有的特征,基本的地方就是他具有政治忍耐性和政治能力,一方面他具有相应的政治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刚刚讲的《李尔王》中具有的两种类型的人当中,他是年轻人中持有老派自然观的人,他仍然要以德为政治考量的标准,而且最终的时候收拾残局出现,他表现出了政治能力,他并不像他的老婆高纳里尔说的,是整天喊口号的人,英法军队对决时的果敢,显示出他很强的政治的决断力和统驭力。

   

但是,奥本尼不能够成为跟李尔王同一种类型的人,也就是说其实是代表了相对悲剧性的结局,我引一个学者的讲法,我觉得非常对:“奥本尼作为领袖的角色,可以作为一个试金石,可以衡量善与恶。”《李尔王》把奥本尼为最低的标准,否则好的政治秩序就不能维持,这不是最好的,《李尔王》的剧本中出现可以维持很长的可能性。现实政治中几乎没有实现最好政治的可能,古典的思考方式从来都不是要在人间打造最好的可能。要在人间实现最好的政治,很可能达到的不是你所期待的美好的结局,反而是比较癫狂的政治现实,这是《理想国》中提到的哲人的癫狂,要限制自己的癫狂,避免导致癫狂的行为。

   

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分钟读莎士比亚的《李尔王》
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第一幕第四场导读
《李尔王》:文艺复兴的隐暗面
《李尔王》中的人物形象浅析
李尔王 National Theatre Live: King Lear (2018)
莎士比亚《李尔王》:离人性越近,离人就会越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