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语文能力建构

第二章 小学生语文能力建构                  

专题讲座3 小学语文教师书写能力的培养及训练

主讲: 张树天老师

一、书写能力的定位

  (一)书写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人类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主要借助于两种办法:一是出声说话,一是画出符号。说出话来,最直接、最方便,但是在时间上,不能持续,在距离上,不能传远。书写符号虽然不如说话方便,但是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从承担记录历史的角度看,文字是无可替代的文化现象。书写文字是一种能力。文化传播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就是文字书写。大到历史宏篇巨制,小到只言片语的便笺。书写的准确是传播文化信息准确的基础。书写的过程本身即是文化记录及文化传播的过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她的独特性。汉字的表音与表意的统一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她的复杂性本身也是其它语言文字所不具备的。因此,学习和掌握中国文化必须从学习汉字入手,汉字本身的掌握有多重意义,其一是她的音,其二是她的意,其三是她本身具有的美感。如“鹅”字,先是对她的音的掌握,其二是对她表达的这种家禽动物的理解,其三是这个字本身书写的美丑给读者的印象。这第三点是其它字母文字所不具备的。教师是传播文化的使者,教师书写能力的高低影响知识的传播。古人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是指文采,但如果书写错误,辨别不清,同样影响文化的传播。因此,教师具有一定的书法创作能力是必需的,有较好的书写能力是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二)小学教师应达到的书写能力要求

  人生学习是不停止的,应该实施终生教育,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她的好坏将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才能是担负起教育一代新人的任务。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书写能力呢?

   ⑴较为准确熟练地掌握常用汉字的写法。

   ⑵准确地掌握汉字的书写笔顺。

   ⑶较为美观地书写单个汉字和汉字集合。

   ⑷能够运用毛笔熟练书写一种字体。(主指楷书,隶书或行书)

   ⑸能够熟练运用钢笔、圆珠笔等硬笔书写多种字体。(必须含楷书、行书)

   ⑹能够运用粉笔在黑板上熟练书写一两种字体(基础是楷书、行书)

   ⑺具有一定的分析、鉴赏、评价书法作品的能力。

   以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而更高的层次,应该还能掌握以下几方面:

   ⑴中国书法简史,概括了解中国文字的产生,中国书法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各个历史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流派,代表书家及作品。

   ⑵书法技法理论,主要指对书法知识的了解,可以从传统的书论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章节进行学习,并加以阐释对有关书法笔法、结体章法等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和把握。如古代书论《书谱》、《书概》、《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等, 近现代如沈尹默的《书法论》、潘伯鹰《中国书法简论》等。

   ⑶书法美学。重点是书法美学的基本原理,如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本质特征,审美范畴等,将美学理论与具体作品结合起来学习研究。如陈振濂的《书法美学》金学智《书法美学史》等。

   ⑷书法与文化。了解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之关系。主要论著如金开诚、王岳川《中国书法文化大观》,欧阳中石的《书法与中国文化》等等。 对于中国书法艺术高层次的学习和探索,是提高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书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这可以从三个大的方面表现出来。

   1.表现对象

   书法的对象是汉字。中国的书法是独特的艺术,她与汉字血肉相关,血缘尤近,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经历了从实用的书写到书写的艺术的历程。中国文字的起源相传从结绳、刻契、八卦肇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阶段,无论那一个时期,字体都以美观者传世。

   2.书写内容

   汉字书写的内容大多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在中国,书写文字本身渗透着中国人的理念,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的精神,如儒学在书法艺术中的渗透,儒学对书风的影响,佛法对中国书法的影响,禅与书法等。书写的内容,无一不是中国文化的东西,书法本身已成为文化载体。

   3.书写的深层意义

   高一层次的汉字书写是书法, 而书法是中华民族人生体验的一种体现。如虚无之境、 空白意识在具体创作中的体现,阴阳学说在书法中的体现等等,中国的书法艺术已完全成为中国文化的缩影。

二、书写能力培养的硬软条件

  
(一)书写工具及材料

  书法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优良的工具不仅对书法技能的发挥有帮助,同时在心理上也确实是一种享受。“笔墨精良,人生一乐”。文房四宝是汉字书写所必备的,书画家和书法爱好者尤其重视它的性能,并注意对它的选择与保养。只有学会选择、使用、保养等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才能在书写时得心应手,达到比较好的书写效果。

  1.笔

  没有毛笔就没有中国的书法,所以笔居文房四宝之首是理所当然的。

  初学者怎样来选择毛笔呢?一般来说,以字的大小来选择笔锋大小,这是容易做到的。从长短而论,我们认为以长为佳,一者贮墨较多,二者利于挥洒。所以,值得研究的是选料的软硬。

  我们认为,只要用笔得法,用毫软硬无不可。一般认为,硬毫弹性足,写出的笔触比较刚劲挺拔,但失之于枯瘦;软毫柔性足,写出的笔触比较丰满浑厚,但失之于媚软。但我们认为也不一定,只要正确掌握提按起倒,持笔中锋运行,用羊毫笔运笔可以写出既丰满又挺拔的线条,如清人邓石如,今人林散之。而从实用角度来讲,羊毫造价较低,可称价廉物美,这是硬毫所不及的。只是初学书法用软毫(尤其是长锋软毫),由于悬肘提按功夫不到家,会出现笔锋“站”不起来的现象,使字如墨猪。所以,我们认为初学者不妨采用兼毫,“白云”笔。兼毫有两者之长,便于掌握,写到有了一定的用笔功夫后,仍可使用长锋软毫。选笔时应以杆正不歪斜,笔尖讲究“尖、圆、齐、健”,即不秃,呈圆锥状,散开后笔毛平齐、有弹性者为佳。

  一支毛笔如保护得法,可用上好几年甚至更长,保护毛笔的注意事项是:第一,用笔前应将笔头完全泡开,不要只开锋尖一段。第二,应顺毫舔墨。第三,用毕后洗净,笔尖向下悬挂,使之自然干燥蓬开。如果蓬不开,说明仍有残墨未洗净粘住了笔毛,需要再洗。如果一般毛笔原本不能倒挂,则可动手自行加工,在笔杆尾部扎上绳子即可。

   2.墨

  我们品墨的标准是:

  质地坚细。坚即是紧实,细即是磨出的墨颗粒细洁。

  色泽黑亮,以黑得泛紫光为最上乘(所谓”紫玉光”即取此意),其次为纯黑、青黑。

  胶质适中,胶质太重粘笔,太轻则不浓,以适中为宜。

  以上三条,也是我们选墨时所应注意的。但作为初学者来说,从经济实用而言,不必选购太好的墨,练字用墨汁也可。但不可将瓶中未用部分羼水,否则其中的骨胶易变质而有臭味。一些高级书画墨汁,如”中华墨汁”、”一得阁墨汁”,均可选用,用墨汁书写后,因其中胶质较重,要特别注意将笔洗净。

  3.纸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老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今天的书法学习者来说,除选用一般的宣纸和皮纸外,练习时用竹纤维纸即可。竹纸大致是在宋代开始大量生产的,今天竹纸的品种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毛边纸、毛太纸。竹纸的特点是纸质疏松韧性差,色泽黄。还有稻草纤维纸如元书纸,质地和竹纸相仿。这些对于初学书法者练字来说,是比较经济实用的。

  4.砚

  学习书法者,有必要了解一些名砚的常识,但自然不必去购置价格高昂的名砚习字用。我们挑选实用的砚台,一般以石质坚细、发墨性好为上,如能买到价格比较低廉的普通歙砚,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理想的。至于形状,长形、方形、圆形皆可。不过以贮墨较多来讲,以圆形砚台(俗称墨海)为好。保护砚台要从两方面注意:一是注意不要用有硬杂质的墨来磨,以免损伤砚面。二是用毕后洗净。当然,如果初学用墨汁,以碗、碟、盆代砚,均无不可。

  (二)书写能力的文化底蕴

  要写好一手字,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底子。书写能力的文化底蕴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广泛的艺术修养。古之钟繇,曾“再见万物、皆书象也”,张旭“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怀素观夏云多奇峰,夜闻江涛,启发艺术灵感。书法美的本质,是通过线条处理,表现出各种思想情趣,从而使人联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美的享受。所以要想写好字,能够从事书法创作,必须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以生活和各类艺术 去吸取营养。对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史学、哲学等各方面知识都要涉猎。要能够捕捉和提炼属于美的现象和情趣,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书法艺术中。只有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

  二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书法是最具有反映人的个性、气质的艺术,古人讲“书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人们往往以人品定书品,如《书决》称李白的书法“雄逸秀丽、飘飘然有仙气”。《宣和书谱》称杜牧书法“风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颜真卿的端庄雄伟,给人们的“崇高”和“英雄”的美感,这显然与他一生忠烈分不开。苏轼是“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因此,要提高书写水平,必须提高道德修养。黄庭坚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所以,学习书法,提高自己的各方面道德修养,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效好的气质。

  (三)书写能力的训练手段

  要达到最终目标,路往往是多条,但最直接、最简便的往往不多也不易寻找。其实最简便的手段,往往是成功最常用的手段。书写能力的训练也一样,要达到一定水平,必须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地讲,提高书写能力的训练手段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宜少不宜多

  常用汉字3775个,而按偏旁部首归类的话,相类似的算相同字型,则只有二三百个字型。如果按每天写好一个字算的话,只需半年,最多一年,就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但许多初学者不懂得其中道理,往往学习时贪多,一次学很多字,结果哪一个也难学好。不如一天解决一个,解决一个,在实际运用中就用一个。蚂蚁啃骨头,是最有效的方法。

  2.宜连续不宜中断。

  做什么事情,恒心都是最重要的,练习写字尤其如此,最忌讳的是一曝十寒。书写是书法艺术的初级阶段。艺术的创作性往往需要有良好的心境,孙过庭在《书谱》里提出的“五乖五合”说,就强调创作出好作品要“神怡务闲”。说明古人已十分强调艺术创作时的心情。艺术创作需要艺术的感觉,而大部分人的艺术感觉需要长时期的培养,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很难找到这种艺术感觉,最终在提高书艺的路上会走得很艰难,相反,如果一但找到艺术感觉,书写水平会突飞猛进。

  3.宜慢不宜快

  许多书法家并不是一下子就飞跃上去的,往往是练好某种字体,然后逐渐扩展。历史上极少有诸体皆精的书法家。甚至有的笑话是讲有的书法家只会写几个字。其实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练字不能贪快,越快越不好。越慢基础越扎实,艺术感觉越容易培养出来。只有把一部分字“吃透”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宜多看不宜多练

  过去有些人强调,要多 练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事实上这是比较笨的做法,如果按着错误的方式和对象去练习,练的越多,结果会越糟糕。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应多看少练、精炼。所谓多看,有两层含义,一是多看你所练习的对象(即字帖),仔细揣摩每个字的运笔及造型,做到烂熟于胸,手写只不过是一个在手上固定的过程。二是多看相关的字帖,研究你所练的字的用笔及造型与其它不用字帖上相同字的区别,这一点对于提高自己的准确掌握字形能力帮助很大。有许多人在练习时不懂得要领,越练与原帖的风貌相去越远。手熟源于心熟,胸有成竹就是这个道理。

三、书写能力的训练

  (一)毛笔字书写的训练

  这是最难掌握的一项技能。所以,有完备的心理准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了好的心理准备,就必须选择一个较易入手,较易见效 的字帖来练习。一般来说,学字先学颜,因为颜体字在结体上要求不象欧、褚、柳、赵那样精细,在用笔上又比那四体豪放,在练习时不但容易上手,而且见效极快。因此我们选择颜体字做为训练对象。具体字帖,可以从“颜勤礼碑”“家庙碑”“大字麻姑仙坛记”“自书告身”等帖中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字进行练习。

  1.练习程序

  第一步:掌握执笔方法。

  第二步:掌握基本运笔方法。

  第三步:练习具体字。

  第四步:章法练习

  2.执笔方法:选用常用的“五指执笔法”。古来书家的执笔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凡有成就者,总是遵循了一定的原则。其主要有三条。

  第一 使笔管垂直。毛笔与钢笔、铅笔等硬性的笔相比,其制作原料、制作方法,笔端的形状和笔的性能等,都截然不同。用毛笔如不把笔管垂直,任笔横扫,笔端所含的墨汁,不可能顺着毛隙缝中,畅通地注入纸面。写出的字迹,必然轻重肥瘦难分,点画不明,成为乱涂乌鸦。初学毛笔字者,先学执笔,第一步必须学习把笔管执直。笔管垂直后墨汁从笔端注入纸面,才能保持中锋。要使毛笔管执得垂直,第一步把笔管移向大指、食指的第一节靠近指端处,随之把中指移到笔管的外向方面,在食指之下,指端向下并排。大指对着食指和中指之间,三指内外合作,把笔管执住。由于笔管执在靠近三指的指端,自然就垂直了。

  第二 “指实掌虚”。执笔时掌心与所执笔管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其中空隙形如握卵。如果掌心不空虚,笔管在手中,势必执死,挥运受阻。其连锁反应,是把笔管紧执。

  第三 切忌过紧。如柳公权这样的大书家,因执笔过紧,限制了他的成就,赶不上唐初褚遂良及盛唐颜真卿的宽博自然。

  最后,再集中说明一下执笔管的深浅问题。执笔时大指、食指、中指执着部位的深与浅,和执管的高与低,前代书家,各有不同,能书者总是视客观的情况与主观的要求而变换使用。写极大的字,运用在于肘臂,执管再深些也无妨。但写较小的字,不便悬腕悬肘,为了省力,只可腕肘倚案而书。执管执得较浅(即靠近指端),运笔时提按起倒,也较方便。何谓起倒?即把笔管向上、下、左、右和四角倾倒。笔管垂直,笔锋竖起,则叫做起。因此如果执管较浅,腕竖起来些,笔锋就提起。腕稍按下些,笔锋就入纸。如果执管较深,则笔管距离掌心就较近。腕竖起时,笔锋向上提起的幅度较小,笔画的轻重就不易表达出来,影响到写字的效果好坏。前人评写小字应如大字,是指要求小字象大字那样的点画周到,轻重分明。倘使不注意这一点,就点画不周,轻重不分,绝难写到小字的基本艺术要求,因此,写小字和平时用毛笔稿写信札等,笔管还是执得浅些为宜。

  3.运笔方法

  点、横、里、撇、捺、挑、钧、折。共8种方法。

  楷书的笔法前人有永字八法,为《书法正传》所载。实际上“掠”与“啄”都是撇画是一法,而应当标出转折笔法,而为“八法”。在此八种基本笔画的基础上,象钩画,又有横钩、戈钩之分。

  唐欧阳询认为永字八法,还不能包括一切字的点画,故作“运行八诀”云:

  点 如高峰之坠石

  横 如千里之云陈。

  卧钩 如劲松倒石,落挂悬崖。

  捺 一波常三过笔。

  斜钩 似长空之初月。

  竖 如万岁之枯藤。

  撇 如利剑截断犀角象牙。

  弯钩 如万钧之弩发。

  这些点画的形容词句,强调了笔力、笔势、笔意、亦同时指出了”法”。

  一般楷书的点画,归纳起来,有点、横、竖、撇、捺、挑、钩、转折八种。试以唐楷的点画特点为例,简述如下:

  点的写法要领:逆锋起笔,速度较快,转锋铺毫,用力作顿,驻锋取势, 回锋收笔。运笔方向如下面的运笔线路图。其它各种点的写法与此相类。

  横的写法要点:逆锋起笔,欲左先右,转锋铺毫,中锋行笔,提笔作顿, 回锋收笔。运笔线路如下横法图。

  竖的写法要领:逆锋起笔,欲竖先横,转锋铺毫,中锋下行,提笔作顿, 回锋收笔。这种笔法叫垂露。另一种竖法是在中锋下行时提锋收笔,收笔处呈针锥之状,叫悬针。

   撇的写法要领:起笔与垂露相类,只是要注意起笔稍重,行笔渐轻, 收笔轻快,行笔方向是由右上方左下方斜曲,因长短不同方向稍有变化。运笔线路见下撇法图。


   捺的写法要领:逆锋起笔,力量要轻;转锋铺毫,向下行笔;用力渐增, 捺至力点,稍驻后提笔,缓缓出锋,呈燕尾状。

  挑的写法要领:逆锋起笔,用力稍重,转锋稍重,向右斜上,逐渐提笔, 出锋收笔,力求神完气足。

  钩的写法要领:钩是附在其他笔画后面的笔画, 它的起笔与它所附的笔画相同,钩的收笔要稍驻蓄势,猝然踢出。

  折的写法要领:折是改变原来笔画走向的写法。一般可分为横折和竖折。 横折,起笔同横,收笔同竖。转弯(折)处先提笔向上,转锋按笔,向下行笔。见横折图。

  竖折起笔同竖,收笔同横;竖和横的转折处先提笔向左,再折向下,稍顿转锋,向右运行。

  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不只要求点画精到、结体优美,而且要求章法完整、通篇和谐。点画美、结体美,只是细节美、局部美,而章法则是整体美。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由此可见整体美的重要性。

  一幅书法作品,如果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遂势瞻顾;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那么整幅作品就会显得意气相聚,精神挽结,而给观赏者以一种笔势流畅、气息贯注、神完气足的艺术感受。所以书法应以章法为先,运实为虚,实处俱灵;以虚为实,断处仍续。章法之妙在于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各得其所,统一和谐。

  章法是集众字而成篇,以整幅为一体。在书法技巧中,它虽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但却与运笔的节奏、墨韵的变化,以及笔力的强弱、气势的大小,乃至结构的好坏、意境的深浅等诸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幅作品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通过字形的大小、长短、伸缩、开合以至用笔的轻重徐疾的节奏、墨韵的浓淡枯润的变化,在笔势的管束下,组成一个平衡而统一的有机整体。这就是章法,这就是章法之妙所在。

  章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基于文字本身的实用价值,同时又符合民族的审美观念。

  (二)钢笔字的书写训练

   1.楷书的结构原理;

   a.匀称原理:笔画之间的空白空隙力术疏密均为适度。

   b.平衡原理:笔 车或各组成单位之间要协调平衡,整个字不失重心。

   c.让就原理:笔画或各部分之间要收放相顾,穿插避就彼此相依。

   2.楷书的结构形式:

   独体结构包括:

   均匀结构,笔画之间的视觉效果距离大体相等,均匀一致。

   平衡结构:左右基本对称,视觉效果平衡谐调,重心居中。

   随形变幻结构:字有长短,宽窄的变化,因形立字,不能统一要求。

   合体结构包括:

   左右结构:

   左小右大,左旁很小宜居中偏变,右旁宜长大。

   左大右小,左旁宜长大,右边宜居中。

   左大右最下笔画横向伸展,宜左低右变。

   左大右最下笔画竖向伸展,宜左高右低。

   左大右最下为交叉或方形结构,宜平齐。

   左中右结构:

   宽窄组合者宜窄让宽,三者要匀称谐调。

   大小组合时小的部分宜偏高一些,大的部分要长一些。

  错落组合者,右侧位置宜低,左中侧位置稍高。

   上下结构:

   天覆,即上宽下窄者,上面笔画应向宽伸展而盖下,下面宜窄小。

   地载,即上窄下宽。下面笔画宜向宽伸展承载起上面,上面宜窄小。

   上中下结构:

   上盖下:上面笔画宽大者, 中间宜小,下面笔画稍宽以呼应上面。

   下承上:下面笔画伸展宽大以承上面。

   居中伸展,中间的笔画向左右伸展,上下基本谐调一致,使居中部分形成承上启下的作用。

   包围结构:

   左上包围。并非全部包住,撇不宜太长太弯。

   左下包围,主笔宜长大包住内部。

   右上包围,主笔宜长大包住内部。

   左三面包围;外框上短下长,内部位置宜居中。

  上三面包围,外框左右相对,右边略强,上可略窄不可宽,中间部分位置居中稍高,不可坠下。

  下三面包围,外框不宜过高,内部位置贴下框居中,不可悬空。

  全包围,外框要正,左右相对,内部宜笔画均匀,位置居中,疏密得当。

  (三)粉笔字的书写训练

   粉笔的使用应该上溯到远古时候,神话传说女娲氏曾炼五彩石以补苍天。可以想见先民对色石早有认识。经考古证明,最早的文字符号是用色石书写的。汉代发明了纸,但许多人仍然用色石和沙盘练字。后来随社会的发展,近代出现了粉笔,给人类带来了方便。

   由于粉笔造价低廉,书写擦拭方便,所以使用起来非常广泛。尤其在学校里,老师靠它板书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在教学中,黑板上的粉笔字给学生的印象最深,影响最大。因此,写一手标准的粉笔字,是对师范生的一项基本要求。

   1.粉笔字的书写要领

  粉笔字是在质地坚硬的黑板上进行书写的。

  现在学校常用的黑板有木质的、毛玻璃质的和水泥面板的三种。木质黑板弹性强,而毛玻璃质的黑板光滑坚硬,水泥面板的黑板较为粗糙坚实,掌握好它们的各自特性,书写时才能“有的放矢”。

  不同的工具决定了不同的执笔方法。粉笔的执笔不同于毛笔和钢笔,毛笔和钢笔执笔时右手的五个指头都在发挥作用,而粉笔只需要三个指头着力就行了。其执笔方法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抓住粉笔小的一端,笔距在0.6--1cm左右,太低则不便运笔,太上又容易折断;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变曲附和,勿须着力;书写时的力度均匀自然,宜轻不宜重,均不可重按和随意顿挫,即使要写出粉笔字的笔锋,应避免正面受力而于侧面着力为止。这是因为粉笔是用一种白垩粉制成的,结构疏松、质脆易折,在质地坚硬的黑板上摩擦,一定要体会用力的学问。

  一支新的粉笔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圆柱体,笔头底是圆形的平面,笔头边呈棱角。书写时,将粉笔小的一头用作笔头,大的一头抓在手中,可以先将笔头稍稍磨几下,把棱角磨出一个小平面来以供与黑板有一个最佳的接触点进行书写,写出的字线条匀称,饱满充实。也可以借助于手指和手腕的力量,起伏变化,灵活运笔,不需转动笔头同样会达到良好的书写效果。

  执笔方法固然重要,执笔姿势同样影响书写的效果。

  正确的粉笔书写姿势是:两脚直立,双肩均衡,昂首挺胸,左手自然下垂,右手悬肘书写。

  两脚直立--教师在讲台上讲课,一般应是站着讲的。书写时双脚直立,不要弯曲,两脚的宽度与两肩的宽度相等,双脚并拢和跨得太宽都不适宜。

  双肩均衡--因为右手在黑板上书写,相对地肩有所运动。若稍不注意,就会右肩往上提,左肩往下斜,两肩产生一条斜线,这样不但影响书写效果,久而久之对身体健康也有影响。

  昂首挺胸--粉笔书写要运足气力,才显得精神饱满。昂首以显精神,挺胸产生气力,行笔潇洒大度,方能展示书写者的学识修养和良好气质。

  左手自然下垂--有的书写者有左手叉腰、反靠背上或握拳置于大腿旁等习惯。因为书写时背向着学生,这些不良动作正好全部暴露在学生面前,有失风雅。应该将左手五指并拢,自然下垂,靠近左腿,显得落落大方,风度翩翩。

  右手悬肘书写--右手的上臂不要夹在右侧,而是要与身子成70--75°的角,与胸略成直线;下臂与上臂成80--85°的角,最佳的书写位置与眼睛略成水平线。

  当然,书写高于或低于最佳书写位置时,脚、右手随机应变,而头部、身子、左手的姿势仍保持不变。

  2.粉笔字的书写安排

  一块墨板,要合理安排,巧心经营,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地发挥其最大使用效益。

  首先是要把字写得准确、整齐、美观。这就要求教师有书法功底,没有书法功底,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书法功底是平时加强书法学习和注重书法知识积累的结果。粉笔字同样可以表现十分丰富多彩,字形可大可小,字体可楷、行、草、隶等。但教师最好学习行书,或行楷。行书或行楷字体在结体上灵活多变、书写连笔较多可以加快书写速度,既不潦草又规范整齐。

  有的人在粉笔书写时要么就往上斜,要么就往下斜,总是写不整齐, 黑板上的板书 歪歪斜斜的,波浪起伏令人头痛。

  著名硬笔书法家陈颂声、西中文先生对这方面研究很有成果。他们认为,写黑板字作为一种劳动,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是创造性劳动,在写字的时候,要动脑筋,要不断思考书写的内容,以免写错;另一方面它又是机械劳动,是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动作不断重复的机械活动过程。作为创造性的劳动,它受意识的支配,是完全自主的。作为机械劳动,它受下意识的支配,带有一定的不自主性。一般人在写板书的时候,大脑集中于思考写什么问题,写上了上句要想下句,写了前一个字要想后一个字,即使照着底稿写,也要不停地思考这个字该怎么写,写错了没有,掉不掉笔画等等。在这种时候,写得直不直的问题往往不是自主意识思考的主要问题。

  说它是机械劳动,意思是说,教师在写字时,手臂沿着横的或纵的方向不断移动,一个字写完,在行列前进方向的大体相应的位置上落笔写下一个字,一行写完再回头在前一行接续的地方落笔写第二行,这些动作都带有机械性质,往往受下意识的支配,完成这种劳动,主要靠习惯动作。人的习惯动作,往往是不准确的,动作的每一次重复,都会有一定的误差。如果我们在稿纸上写字,头脑里有个固定的”按格子写”的概念。在起笔、换行的时候,下意识遵循格子的约束,那么格子可以调整,消除习惯动作的误差。在黑板上写字,没有格子的约束,习惯动作的误差得不到调整,每一次的误差累计起来,就会形成大幅度的偏离。更有一些人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书写习惯,如写歪字等,人为地加大了习惯动作的误差,那就更容易把字写斜。总之,习惯动作的偏差,是黑板字写不直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意识错位。在书写的时候,意识不能有效地统摄器官的活动,我们称为意识错位。在一般情况下,意识错位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意识范围窄狭。在写字的时候大脑的活动过于集中,过于单一,眼睛只盯在所写的那个字上,对前后左右的关系一概不注意;甚至思想只集中于下一个字该写什么,而正在写的这个字却恰恰写错了,自己竟毫无觉察;或者他的思想集中于笔画的形态,怎么挑、怎么捺,这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把字写错。于是,书写的内容尚且不能统摄,又怎么能顾得上行列的斜正呢?另一种表现是意识分散,就是平常所说的“心不在焉”。写字的时候,想着别的事情,或者写着前面,想着后面,这样也会把字写错,更会把行写偏。

  当然还有这样的情况:思想不集中,字往往写错,但行列是很直的。这说明书写者有牢固而准确的动作,在完全没有自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靠下意识也能较好地完成机械劳动,一般人是不容易做到这一点的。弄清了黑板字写不直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通过长期的练习,使我们的习惯动作尽可能达到准确化、合理化、程式化。机械劳动的特点是依靠程式化的动作。我们拿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总是要造择一个最顺手的角度、位置,这就是最佳书写区。这个最佳书写区约在以眼睛平视点为圆心,半径在20公分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写字,书写者眼睛是平视的,肘关节的角度不大于90°,对于字与字之间细微的错位能及时发现和调整,因此习惯动作的误差最小,控制行列的能力最强。超出这个范围,眼睛斜视,肘关节角度加大,书写已感到勉强,更无暇顾及调节字与字之间微小的错位,于是,习惯动作的误差便会加大,控制行的能力减弱,超出越远,误差越大。

  常写板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最佳书写高度以上写字,字行容易往上斜,即越写越高;反之,在最佳书写高度以下写字,字行容易往下斜,即越写越低。这是为什么呢?这实际是下意识的作用。当我们在最佳书写高度以上写字的时候,眼睛是往上看的,下意识中有一个“往高处写”的概念,手中书写动作中便容易形成往高处错位的习惯误差。这时候如果不注意随时间调整站立的位置,误差就会越来越大,字行便会越写越高。最后甚至还不自觉地掂起脚尖,伸直手臂,仍然下意识地往上斜着写。反之也是一样。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经常调整站立的位置。如果我们的板书平均每个字宽7cm, 那么在最佳书写区往右延伸。换名话说,过8个字就应移动脚步, 使最佳书写区之内。移动后,两脚的距离仍然保持不变,故身体的高度也不会变,反映到手的动作上,字行也不会出现偏高偏低的变化。

  由于黑板是固定的,书写高度的变化,只能靠改变书写姿势来与之适应,比如写字的位置较高,人的双脚很自然要并拢一些,手臂要抬高一些,在换步中,应始终保持这个姿势。如果我们养成经常换步的习惯,写起字来就会始终感到很顺手,并能保持行列平直了。

  值得注意的是,最佳书写区的宽度只有在视平线上最大,距离视平线愈远(不论往上还是往下),其宽度愈窄。所以换步也应该愈勤。如果在视平线上可以每写8个字换一次步,那么视平线之外两行,每写6个字就要换步一次;视平线之外三行, 则每写4个字就要换步一次,等等。

  有经验的教师在板书的时候,注意时时换步,使自已始终在最佳书写区内书写,动作准确、合理,有条不紊,带有明显的程式化的特点。这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在养成正确的习惯动作的同时,应该让自主意识参与调节。要把字行写直,光靠习惯动作还不够,应该让大脑随时调节,纠正手臂的动作误差。这就是要求书写者极力避免意识错位。一方面,书写时要精神集中,不想与板书无关的其它事情,也不要去想尚未讲或已经讲过的那些内容。另一方面,意识要能统摄书写的整个活动,不但要思考书写的内容和每个字的写法,也要腾出一点精力,同时顾及写得直不直的问题。时常往两头看一下,检查有没有偏差并时刻提醒自己执行动作程式。写字的时候,眼睛要距离黑板稍远一点,这样视区可以大一些,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动作误差。如果距离过近,眼睛只盯住一个字,往往就会只注意到局部而忽视了全局的效果。

  意识的调节和习惯动作的程式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光强调一方面是不够的。仅靠意识调节,没有准确合理的习惯动作,就会顾此失彼,甚至在书写内容上出差错。而仅靠程式化的动作,又往往应付不了复杂多变的情况。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会书写得既准确无误,又横竖成行。

  要纠正不正确的书写习惯。比如写斜字,这种习惯不符合汉字单个独立性质。汉字从象形字发展而来,每个字是一个独立的形体,有自已单独的造型特点、重心支点等等,所以汉字必须是直立的,不能象拼音文字那样可以斜着排列。如果把汉字写成斜的,就等于取消了汉字单个独立的性质。汉字从神态上最接近人,人不论其运动方式如何,都必须保持自身的平衡。人在队列中也是直立的,不可能斜着排列,汉字也是一样。

  解决了上述问题,其次要处理好黑板位置的安排问题。

  板书的作用就是把教师讲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摘抄。基于这一前提,黑板可划分为两大区域进行板书,即固定区和暂时区。

  固定区用来板书教师所讲授内容的重要部分,一经写上就要保持到一节课的内容讲完为止。既便利于学生抄录,也有利于学生对教师全节课所讲授的内容有个从头至尾的了解。

  暂时区的作用在于对某些不太好理解的内容作出解释性的板书,诸如需要注意的字、词、定律等,不必长保留,随写随擦。

  讲台象演员的舞台一样, 是教师表演知识的场所,黑板是教师传递知识的园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舞台和园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有作为的人才而做出贡献。

四、书写能力的提高

   (一)提高书写能力的技巧方法

   1. 改掉不良书写习惯,确立正确书写方法,是提高书写能力的基础。

   2. 先专一学习一种字体,后博学多种字体。不可见一种换一种。

   3. 长进不快时不妨换帖。改一种字体练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4. 多看多见其它艺术品,对书写能力提高大有补益。

   (二)提高书写能力的理论基础

   1. 掌握“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掌握必要的古文字学知识,了解汉字发展变迁史,吃透汉字。

   2. 掌握必要的技法理论,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3. 学习必要的美学理论,使书写能力有深层次的提高。

   (三)提高书写能力的文化基础

   1. 文字基础

   2. 哲学基础

   3. 历史基础

   4. 儒学、佛学、道学基本情况

   5. 相关艺术

五、书写能力的检测

   (一)书写能力的检测标准

   1. 正字能力。包括字写得是否正确,笔顺是否正确。

   2. 造型能力。包括笔画书写的准确度,结体的准确度,字字之间的和谐度,章法的美感程度等四大方面。

   (二)书写能力的检测方法与手段

   1.自测法

   a.直观检测。通过自己的目测,检查与字帖的同与不同。创作的作品,通过目视,感觉其是否美,达到何种程度,这需要检测者具有一定的书法例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b.重叠检测。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实用,它类似于古代的摹帖,将临写好的字重叠于原帖之上,对光检测,笔画,造型缺陷一览无余。

   2.他测法

   a.教师点评。有辅导教师者,由教师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b.众人检测法。无辅导教师者,可多问询身边的同事,同学、朋友。众人眼光一致的问题,必然是你创作的缺陷。

   (三)书写能力的检测材料

   1.常用汉字楷书规范字帖

   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3.各类书法大展的获奖作品集。

                                                                                                      张树天 撰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粉笔楷书技法初探
第一节 执笔、运笔、板书的姿势
怎样写好毛笔大楷
几千年了,原来书法就这三个理儿
书法技理初探
书法三理:笔法、字法、章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