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到风流除便休——趣话摄影5



照片是把现实生活的实际记录在二维的平面上,为了客服二维空间展现的不足,摄影师运用光与影在二维空间上,显示出三维的效果,光做到这一点这还远远不够。

就拿人像摄影来讲,好的作品,不仅仅能把被摄者的面目展示的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把被摄者的内心世界也展示给大家。这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前面讲了苏轼是摄影大家,不光是他,还有柳宗元等等,那明朝的唐寅也不甘落后,他对人像摄影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很值得我们借鉴。

唐寅,又名唐伯虎 (14701523) 明朝画家,文学家。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时读书发愤,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来仕途失意,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
唐伯虎看了張夢晉画的美人圖后写下了一首诗《題張夢晉半身美人圖》 
   天姿裊娜十分嬌, 可惜風流半節腰;
   卻恨畫工無見識, 動人情處不曾描。

若干年后,他又见了那幅画于是提笔写了

   谁将妙笔写风流,写到风流除便休。
   记得昔年曾识面,桃花深处短墙头。

不难看出,当第一次看到那幅美人图时,风流才子唐伯虎是“可惜風流半節腰”虽然画的太美了,“天姿裊娜十分嬌”,可惜只画了半身。他不但十分惋惜“動人情處不曾描”还指责画家“無見識”。
换句话说唐伯虎要是有相机的话,一定会站在同一角度,拍下一张MM的全身照,让美眉的天姿裊娜与動人情處,尽收眼底。留下一个美好的瞬间。
时光荏苒,当大唐或老唐(才疏学浅,没考证出准确年代)再看到同一画作时,居然一改往日的态度,称赞画家“写到风流除便休”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平夸奖画家“妙笔写风流”。
还是哪句话,此时的大唐或老唐要是再次拿起相机的话,一定会站在,同一角度,拍下一张MM的半身照,让美眉的天姿裊娜,永驻心底。浮想联翩……

 

什么是美?尼采的理解,除“外观的幻觉”说和“生命力的丰盈在对象上的投射”而主张:“美在哪里?在我须以全意志意欲的地方;在我愿意爱和死,使意象不只保持为意象的地方。爱和死:永远一致。求爱的意志:这也就是甘愿赴死。” 
尼采对美感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
第一,联想说。美的判断“赋予那个少许发它的对象以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是以各个美的判断之间的联想为条件的,却与那个对象的本质完全无关。”把一个对象感受为美的,是因为这个对象激活了主体无意识中对以往种种美好体验的回忆,所有这些体验相互少激励,集结在这个对象周围了。所以,美感是以无意识联想为基础的一种错觉。
第二,动物性快感混合说。我们身上存在着性部动、醉、残酷等动物性快感状态,当一个对象少许起这些快感状态所寓区域的兴奋之时,“动物性的快感和欲望的这些极其精妙的细微差别的混合就是审美状态。”
第三,同感说。在远古时代,人受恐惧的训练,在一切陌生者身上看到危险,于是学会了在心中迅速领司和模仿对主感情的本领,即学会了同感。人甚至把这种看法从人、动物推广到了自然事物,以为一切运动和线条都蕴含着意图。由恐惧而练习同感,由同感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美感,包括对自然的美感。此说相当于移情说,不过尼采指出了移情起源于原始人的恐惧。
第四,距离说。美感有赖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由美感而产生的美学构想
由费希纳开始的“自下而上”的美学所提供的所有启发就在于此。我们既然已经有了人类真实的审美体验作为美学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作为讨论一切美学问题的最本原的基础,那么关于美的客观存在的假说,立即就成为一种奢侈,而且绝对是一种碍手碍脚的奢侈。从美感出发的美学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也不复是美的所谓本质,不复是关于美是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而是美感的本质,美感过程的本质,是人类主体审美地感知和把握对象的过程本身。这就意味着美学已经从一门关于“美”的科学转化成了一门关于“美感”和“审美”的科学,美学的立足点也就从本体论层面上迅速地转移到了认识论层面,从对本体的形而上的研究转化为对认识的形而下研究。
有位哲人说过,当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某个对象很“美”时,他们说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征,而且同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也总是处于不间断的变化过程之中。更何况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用以判断对象的价值标准不同,面对同一对象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将它放到整个审美发展史中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不同个体的审美体验的差异,甚至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持的价值标准的不同。我们在观照一片清淡平和的风景时产生的怡然自如的愉悦固然总是被美学家们称之为“美感”,然而我们在剧院里观赏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时心灵有可能经受到的巨大震撼也可以称之为“美感”吗?还有,我们在阅读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经历的怪诞无比的复杂心情,应该不应该也称之为“美感”呢?
这样的问题,我们从历代美学家们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根本就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人们总在喋喋不休地谈论美感,却似乎很少来谈论那些被称之为“美感”的人类的具体感受本身。

审美是一种人类精神活动,是一种给活动主体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并且还是一种通过这些主体的心理感受而获得其意义的活动。因而研究审美,首当其冲应该研究的,就是人类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人们将这种感受称之为“美感”。
研究“美感”,我们却很难直捷地用一两句话给出“美感”的定义。

 

单就人像摄影来讲,能做到“写到风流除便休”需要的就不单单是摄影的技法,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修养。连唐伯虎这样的风流才子都会对自己的审美观点进行修正,更何况我们呢。

 

我的更多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学原理》学习要点
美学原理试题(含答案)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谈美读后感1000字
怎样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心理学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