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最能打的部队当杨白劳 元朝和清朝因为这个原因丢失了江山

元朝和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们在某些政策上很相似,比如它都把本民族的人数当作最高军事机密,比如它们都让本政权最能打的军队自带干粮和装备打仗,生生把蒙古人和索伦人都折腾成了杨白劳。

蒙古人自带装备和粮草去打仗是成吉思汗时代就留下的老传统,蒙古帝国和元朝借此大杀四方,打出了蒙古人的赫赫威名。但在元朝建立后,蒙古平民就发现自家的合罕(蒙古人对皇帝的称呼)越打仗,自己就越吃亏。这可不是淳朴的蒙古人爱好和平,而是元朝让蒙古士兵执行卫戍任务时依旧要自带干粮、自备铠甲、弓箭和马匹。

如果是当年的征服战争模式,蒙古士兵可以把战争成本转移到铁骑所到之处的平民身上,他们能用弓箭抢钱抢粮抢娘们,打仗很积极。但他们到河北驻防时,不远处就是合罕的家族领地;在山西驻扎,还会动不动就遇到术赤家族的村庄(这些村庄产生的丝绸收益不比中亚和东欧的城市差,赋税由元朝转交给金帐汗国,同样伊利汗国也在中东给元朝皇帝保留了不少牧场);他们在边境上同察合台汗国军队交手时,还要吃自己带来的粮食。战斗时铠甲损坏,那更是要自己修补,合罕在山西的匠户并不为他们免费提供铠甲。因为战争成本高、收益几乎为零,在元朝初年就有大量蒙古人破产,出现了蒙古人的战功威风八面,蒙古人远征却要卖儿卖女的情景。

元朝皇帝可一点都没反思,铠甲和粮食都不贵,“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为啥以前的蒙古士兵可以负担得起作战得铠甲和粮食,蒙古士兵要自己反思一下,多努力作战才能保住他们的花花江山。元顺帝被红巾军毁掉了上都城,丢了大半壁江山,可他还是不愿意减轻本族士兵的作战成本,要蒙古士兵卖儿卖女卖弟媳凑装备和粮食。蒙古人也不傻,有人直接造反,更多的人在明军杀到大都的战争中顺势投奔了明朝,明军打到大都时,只有百十个蒙古人在自家王爷的旗帜下进行了抵抗。

满清也好不到哪里去,乾隆喊着“国语骑射’,八旗军作战用的弓箭,他可是一点都不报销,还说满洲旧俗是“所用(弓箭)向皆自制”。八旗军最常用的梅针箭可不便宜,“每枝價銀七分五釐(0.075两)”,八旗军的标配是弓箭手每人携带“ 弓二 张,梅针箭五十枝”,五十只梅针箭价值白银3.75两。一个索伦士兵月薪才2两银子,两个月工资才能勉强搞定一次出征的弓箭钱。

索伦士兵帮助乾隆搞定了准噶尔汗国,他们回到老家后,就接到了工部的账单,账单要求他们偿还1614副甲、1082张弓、94750支梅针箭、1480把腰刀……等作战物资的费用。乾隆年间一副棉甲的工部报价是“工料銀二兩”,一把腰刀价值“一兩五錢五分”,一张弓“銀一兩”,加上7106两的弓箭使用费,2000索伦士兵要向兵部上缴至少13770两白银(还有弓箭箭袋等费用),也就是他们近七个月的月薪收入。

索伦兵拿着八旗军最低的工资,打着最多的仗,却连装备费还要自掏腰包,成了大清帝国的老黄牛。大清帝国连索伦孩童都消耗在南方战场后,也开始走向了倒计时。满清和元朝一方面知道自己的核心族群很宝贵,一方面不愿意分担自家族群的战争成本,最后都双双丢了江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请问古代武将的穿着打起来方便吗?
古代士兵穿了铠甲但跟没穿一样,不是照样被刀砍被箭射,穿了有用
东北不盛产良马,那女真人组成的金兵和满洲八旗是骑兵为主还是步兵为主?
八旗军:打仗俺只跟能抢钱的王爷 因为抢不到100两银子俺就赔了
在上方谷,诸葛亮火攻司马懿被大雨破坏,但为何不改用弓箭
它是战场上扭转战局的利器,有了它士兵可以轻松以一敌百,却到了近代沦为鸡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