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谈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的难点及发展|视频

热点话题

近年来,由于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尤其是大雾等恶劣天气导致的车辆追尾事故时有发生,当前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存在哪些痛点问题?在智慧高速建设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准全天候通行还有哪些工作要做?对此,《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记者视频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一起看看他们的观点。

▲「专家说」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难点分析及发展建议

蒋贵川|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当前关于低能见度的气象预测和处置,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是对恶劣天气预测的准确度,包括时间的准确度、空间的准确度等,只有时间预测的准确性和空间的准确性到了一定水平,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特别是提前采取措施。二是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措施,但在时间与空间的精确度无法达到一定程度时,措施优化就会很难,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措施最后都变成一种徒劳或者浪费。因此两者相辅相成,第一个因素决定第二个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在气象监测中的不断演进,当前气象部门的大数据应用已大大提高了气象预测的精度,当精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公共管理水平就可以大大提高。未来建议多部门之间加强合作,不断探索好的合作模式,改进恶劣气象监测的业务管理流程。

杨晓东|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智慧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实现全天候通行或者准全天候通行,实际上,在一定气象条件下的全天候通行很难实现,当前面对恶劣天气即便是保障道路的正常运转仍存在一定困难,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前高速公路沿线布设了大量的气象监测设备,但是气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现象,影响因素很多,即便能够把微观参数、多维参数进行实时检测与传输,当前仍然缺乏一个精确模型,仍然很难对参数的变化造成局部气象,中观、微观气候的变化进行精确预测。
第二,当前即便全方位考虑到影响气象的因素,也可实现大范围、大尺度的气象预测预报,但在中观和微观、在某些具体路段的局部区域气候掌握上,仍然存在技术手段有限和资金投入有限等问题。
第三,面对极端气象条件,即使能够进行预测,在现有条件下仍很难保证车辆安全通行,比如路面大范围结冰,很难迅速清除掉路面结冰,达到道路正常通行的条件。在极端气象下,电力供应、设施自身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证,如何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转、如何保持交通基本的通行条件,从这些方面看,实现气象精确监测,实现全天候通行或准全天候通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虽然当前面临气象预测精确度难实现、气象监测设备成本投入高、极端气象条件下通行条件难保证等问题,但仍然要从规律的把握、模型的建立、数据的采集、模型的处理,到最终通过一定的保障手段,确保道路网络畅通,努力保证各类支撑设备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得到正常运转,从而确保交通网络能畅通。

李春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管理部部长

近年来恶劣天气通行问题受到极大关注,这也成为交通行业努力推进和试图解决的问题,为此多省进行了相关探索与实践。从技术层面看,需要推出交通专用的气象监测设备。目前传统气象监测站的设备部署到高速公路两侧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或困难,比如气象监测设备的技术标定问题等,气象监测问题是解决恶劣天气通行的首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需要多部门协同把气象精准监测预报做到位。交管部门再依据权威气象数据或权威气象预测数据对路段的通行开放或限速进行调控。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路方技术能力的支撑,也并非所有路段在恶劣天气下都能开放,因此需要在智慧公路感知能力全面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协同管控能力,最终才能结合气象、交警、路方的协同机制,进一步优化提升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

张艳|中咨泰克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智能交通设计研究院院长

当前在气象监测方面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气象监测不及时;二是当监测到恶劣气象时,相关的处理措施或气象信息触达到用户的方式不及时,无法为用户提供及时的安全诱导。
如何进行提升呢?第一,提升气象监测的及时率和准确率。当然仅仅依靠高速公路沿线的气象监测设备、人员监测是远远不够的,建议把高速公路的气象监测设施与气象局的信息实现共享,建立一个气象预警模型,再采用AI技术算法,以此提升整个气象监测的及时率和准确率。第二,当监测到恶劣气象,通过行车安全诱导系统提升安全行车效率。比如发生团雾时,可通过行车安全诱导系统向高速公路行驶车辆提供引导作用,并进行及时预警。比如遇到凝雪凝冰,可以采用自动消融除雪系统,提升道路的安全通行能力等。第三,需要进一步加强路警联合,通过相关信息共享,才能真正起到准全天通行作用。

吴书林|百度智能驾驶业务副总裁、百度智能交通业务总经理

当前对于道路气象监测,一是精准性不够,二是为了保证安全进行了一些效率上的牺牲。事实上,准全天候通行可以通过高精度地图、数字孪生,清晰了解路上交通全要素的信息,当前要结合新技术去进一步解决。总体来看,现在在部分天气情况下能够解决问题,但在其他一些极端情况下,正在积极地探索和研究。

特别鸣谢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蒋贵川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杨晓东
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管理部部长 李春杰
中咨泰克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智能交通设计研究院院长 张艳
百度智能驾驶业务副总裁、百度智能交通业务总经理 吴书林

版权为《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所有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兆越贡献——国家首条车路协同智慧高速
盘点2020年我国开通的那些“智慧高速公路”
旅游景区之大范围全天候森林(草原)野外火灾预警监测系统
辽宁发布大雪大风黄色警告 部分高速路段封闭
气象在线监测系统
道路交通标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