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在崛起的生态宜居城市-黔江

正在崛起的生态宜居城市

  “大地是五线谱,建筑是音符,规划设计就如同指挥家的手,将一个个原本呆板、零散的音符串成一曲曲华美乐章。”这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规划之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之美,源于规划。”的确,一座功能合理、交通通畅、舒适宜人的城市,绝不会只靠人们自发的自下而上的建设就能形成,而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做后盾,城市的未来才能有保证。由于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称,山地城市规划是关系到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大事。黔江区委、区政府高举科学发展观的大旗,以大智慧、大气魄、大手笔的姿态绘就着黔江未来的美丽蓝图!

  城市规划为龙头,黔江悄然变模样

  自重庆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决定把黔江作为6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以来,黔江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把城乡规划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来抓。黔江区城乡规划工作在统筹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作用愈加凸显,全社会重视规划、尊重规划、执行规划的意识和氛围明显增强,规划执法环境明显好转。黔江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在市政府组织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年度考核评比中,连续3年名列全市区县前茅,区政府连续3年被表彰为“优秀单位”。

  20年前,黔江城就像老百姓说的“黔江城头叼杆烟,烟没烧完逛一圈”,当时的主城仅为现在老城区城东小部分区域,西到黔江卷烟厂(今天龙娱乐宫),东至县委(今城东办事处),北至马石角(今新华大道南侧),南到黔江河,包含城周边零星用地,总建成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全城总人口不足3万人,城镇化率不到6%。黔江在历经了多次行政体制的调整,特别是在重庆直辖以来,黔江撤县并区后,黔江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发展到现在,建成区已扩大到舟白、正阳等区域,现在仅老城区就比20年前扩大了10多倍,其建成区面积已达10.23平方公里(包含桃子坝、南沟、下坝、黑山片区以及城市绿地),正阳组团完成建成区面积建设3.36平方公里,舟白组团完成城市建成区面积建设1.98平方公里,三大城市组团实际建设面积已达到15.5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13.5万人。从近两年该区规委会已审批的新城建设项目来看,现已开工或进行场平的建设项目占地达5.92平方公里,已审批即将开工项目占地达3.29平方公里。这些项目全部完成后,城区建成区面积将达到24.85平方公里。黔江正逐步朝着构建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渝东南及渝鄂湘黔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

  老城改造显成效,深山明珠放光芒

  “昔日走马过黔江,灯火依稀庐舍光。”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黔江的真实写照。那时的黔江在黔江河的限制下,只是一座两三平方公里大的小县城。功能分区混乱,房屋老旧,交通不便,市政设施滞后,河水污染较重,文化设施奇缺……总而言之,80年代的黔江就是一座落后闭塞的山区小城镇。

  随着重庆直辖、黔江新区的成立,黔江城市面貌破败的情况很快得到了扭转。

  “要想富先修路”。黔江规划人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改善老城混乱的交通状况。借旧城改造的契机,规划设计建成了横贯全城的新华大道,彻底杜绝了“人行车也走”的尴尬现象;接下来,为了解决市政设施滞后的老大难问题,规划了城市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城市排泄物自此有了归宿;为了解决市民休闲的问题,规划结合黔江地形,巧思妙想,设计出万米河滨公园、大众广场、西沙路步行街等民心工程。

  同时,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也在加速。黔江区委、区政府正在大力推进黔江游泳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民族影视中心、正阳文化产业园区、渝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渝东南基层文化人才培训中心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文体中心功能,满足黔江人民的文体娱乐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适应城镇发展,黔江强化了功能分区:将南海城重新规划,升级为核心商区;将解放路规划为商业街;将太平岗规划为美食街;将交西路规划为汽摩街……

  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这些老城市政工程现已全部建成。如今,漫步在黔江街头,大众广场人声鼎沸,文体公园活力十足,新华大道繁华似锦,万米滨河长廊杨柳垂岸,西沙步行街人潮如织,黔江河绿波清清……

  统筹城乡谋发展,谱写黔城新篇章

  2009年3月2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重庆市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2009-2030年)》(渝府[2009]42号,以下简称《城乡总规》)。《城乡总规》正式成为指导城市建设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定依据。

  《城乡总规》规定黔江城市性质为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区域的交通枢纽、产业积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优良生态环境的山水园林城市。黔江城市规划区433平方公里,含城南、城东、城西、正阳、舟白、冯家6个街道办事处和水田乡以及金溪镇长春村的行政辖区。黔江中心城区面积31.5平方公里,其中老城区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1万人,正阳15.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6万人,舟白5.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万人,青杠4.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万人。老城区组团以发展商业服务、居住为主,正阳组团以行政、商贸、工业、居住功能为主,舟白组团以文教、居住功能为主,青杠组团以工业为主,形成四组团联动协调发展模式。《城乡总规》对城市产业发展、交通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景观绿地规划等专项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划,是未来20年指导该区城乡全面发展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黔江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在《城乡总规》纲领指导下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实施“三大战略”———大通道战略、工业强区战略和城市东进战略,其中交通是前提,工业是支撑,城市东进是具体举措。

  目前,三大战略建设如火如荼。首先,大通道战略在对外交通方面,今年机场将建成,渝湘高速即将通车,届时黔江将建立机场、高速公路和铁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为黔江区的高速发展蓄力提速。在内部交通方面,结合黔江中心城区组团式空间结构的实际情况,将中心城区内承担快速联系的主要道路纳入形成环路,加快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工业园区路网基本形成,全长12公里的正阳大道已全面开工,机场大道基本建成。其次,工业强区战略加强正阳工业园、青杠拓展区、物流园区、创业园区为平台构建,重点加快完善水、电、气、路、两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为吸引承接产业项目入驻提供基础条件。最后,城市东进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行政中心东移,发挥其强有力的发展辐射带动作用以加速推进新城建设,并充分依托火车站,重点建设站前商贸物流中心,结合职教基地加快构建综合性大学,立足新城建设和宜居城市建设,建一批优质房地产项目以集聚新城人气。黔江区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高速向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目标迈进,正在谱写着黔江区发展的新篇章,实现黔江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历史飞跃。

  生态宜居画卷展,休闲旅游劲风吹

  在今年黔江区召开的宜居城市动员大会上,区长杨宏伟宣布,要把黔江打造成为“生态宜居之城、休闲旅游之都”。围绕这一目标,黔江区规划局在黔江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集全区之力,全力推进宜居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工作。一是完成了18个城市公园、18个城市广场的规划编制,实施了中心医院外科大楼、图书馆、游泳馆、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城市功能完善项目;开工建设商品房面积55.88万平方米、廉租房32.32万平方米,启动建设1个五星级酒店、1个四星级酒店、一个三星级酒店。正在建设1.8平方公里的城市峡谷公园、5500平方米的红军广场、5000平方米的南海书城广场、迎宾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二是开展了小南海精品旅游线规划编制及两个核心景区的修详。采取“串珠连线”办法,将小南海4A级风景区、佛道合一的武陵仙山、神秘的八面山和后坝居民体验区,整合形成旅游环线。三是开展了濯水古镇风貌设计和蒲花河旅游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充分利用阿蓬江沿线风光,将位于渝湘高速路濯水互通出口处的濯水古镇、蒲花河农业示范园区、蒲花河神秘地下暗河整体包装,借鉴成都“五朵金花”理念,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国家4A级休闲度假景区。该项目已被重庆市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示范项目,现已完成古镇修详规划,并已开工建设,明年春节将开始接待游客,“游濯水老街,品土家美食,看后河古戏,听阿蓬水音”将成为黔江旅游的新靓点。四是开展了以“五在五心”工程为载体的康居农房改造。该区正按照农民自愿、造价合理为原则,积极引导具有黔江土家民居特色的“康居农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步伐,逐步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按照统一规划、相对集中、连片建设的原则,鼓励农户在规划指导下,自愿联建住宅和相对集中居住。计划到2012年,新建“康居农房·生态家园”示范点30个、示范户1000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00户。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国道319沿线和阿蓬江两岸打造成为百里“康居农房·生态家园”示范带、武陵山区最美乡村带。

  黔江规划局出于对重庆东出陆路旅游截流、打造长江至乌江画廊到凤凰、张家界旅游黄金线上的旅游目的地和重庆休闲度假胜地的考虑,重点打好“地质牌”和“森林牌”。该区有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小南海地震遗址,在城区有独跨7个地质年代的地质容貌和裸岩、溶洞、恐龙化石遗址等地质资源,特别是黔江河穿城而过,形成了全长近10公里的城市大峡谷;在黔江城市三大组团的结合部,有拔地而起、绝对海拔高差600米的酉阳山;酉阳山和峡谷两岸,长满了茂密的森林,形成了天然的城市森林氧吧;峡谷最深处高达100余米,在两岸绝壁上布满了古塔、奇石、怪洞、飞瀑、急流、险滩。“世界罕见,全国独有”的黔江城市独特的地质景观不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目前,峡谷公园一期已开工建设,可望于年底建成。同时按照“一点两环三线”的黔江旅游路线,致力于把黔江打造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西部森林城市和海内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一个集生态优良、地质奇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呼之欲出,一座生态宜居之城、休闲旅游之都正在崛起。

  

“着力打造

  “着力打造以重庆主城为核心,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的经济圈(‘一圈’),加快建设以万州为中心、三峡库区为主体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两翼’),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国发(2009)3号文件把黔江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同时市委第67次常委会提出采取“5+1”措施加强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黔江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新引擎”。

 

  2009年3月,市政府批准的《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2009—2030年)》确定黔江区的城市性质为:“重庆市东南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区域的交通枢纽、产业集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优良生态环境的山水园林城市”。新总规为黔江城市发展勾画了新的蓝图,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法定依据。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1234”发展思路不动摇,以“一城市一枢纽三中心”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大通道建设、工业强区、城市东进“三大战略”,一个生态的、宜居的、开放的新黔江正在崛起。
体育馆全景图
 
城市峡谷

国家战略下的新黔江

  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1234”发展战略不动摇,以“一城市一枢纽三中心”建设为载体,立足于全市“一圈两翼”战略大格局和中心城市建设总体目标,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壮大产业支撑,扩大开放程度,把黔江建成综合经济实力较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发展定位

 

  总体定位:渝东南及渝鄂湘黔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交通功能定位:渝东南及渝鄂湘黔毗邻区域立体交通枢纽、重庆交通副枢纽、中国内陆地区东出西进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经济功能定位:渝东南及渝鄂湘黔毗邻区域产业集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渝东南扶贫开发示范区、民族地区统筹发展先行区、武陵山经济协作前锋区。

 

  特色功能定位:集地质奇观、生态优良、民族风情等宜居品质于一体的“武陵避暑胜地、中国森林之都、亚洲峡谷之城”。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率先在渝东南及渝鄂湘黔毗邻区域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支撑作用、带动作用,成为重庆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武陵山地区经济高地。至2030年,把黔江打造成50平方公里、50万人,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近期至2012年:形成3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城市人口20万-2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150亿-200亿元,并形成50平方公里城市规模的城市道路骨架。其中,新城形成建成区12平方公里,老城形成12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及创业园区形成6平方公里。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中期至2017年: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完备、人气活跃的3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和10平方公里城市拓展区架构,城市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250亿元。具有明显辐射集聚效应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基本建成。

 

  远期至2030年以后:形成5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城市人口5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1000亿元以上。建成重庆市、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要素齐备、产业聚集、辐射能力强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
 
来源: 重庆日报   2009-09-16     专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重庆城市规划中,这2个城市被定位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中央选定成渝城市群9城,建设2个国家中心城市,7个区域中心城市
武陵山片区第一大城市要易位?恩施市要打造成为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
重庆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万涪江永合黔
谈古论今话贵州-3 鄂,湘,渝,黔四省交汇之地--黔江“芭拉胡”游
重庆城乡总规获批 来看2020年重庆将是什么模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