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家之言】从四个角度分析阳明心学的利弊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先说两个前提问题。

前提一呢,我说下“这次要说的主题是什么”。王阳明这两年热起来,大家越来越喜欢他崇拜他。作为一个古人、明代大儒,我当然是尊重的,也很喜欢他的思想和一些行为。放在今天,假如您是专门研究王阳明的学者,您今天研究王阳明,我二话没有,非常赞叹——因为这是属于学术研究,任你研究谁都可以。

今天,我想要说的,是“王阳明热”和“王阳明热中不理性的大众,以及在这个热潮中,王阳明思想本身的弊漏加倍放大对大众的影响,以及大众对王阳明的误读”等现象。

前提二,我要说一下,评判一个古人的思想学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说。——1、首先看这个学说,自身逻辑是否融洽,也就是说看这个学说自己能不能把话说圆;2、看这个学说在当时的社会意义;3、看这个学说在今天的社会意义;4、以今天的价值取向为基点,对这个学说进行评判。

接下来,我也会从如上四个角度分析一下王阳明学说的利弊。


第一、从王阳明学说在当时的社会意义而言

我先赞叹一下王阳明。我们知道,任何学说都不是无源之水,都有前提和所指目的。王阳明的学说,其实是基于对当时理学流弊的批判而产生的。我们知道理学在明代影响很大,同时流弊也很大——笼统的说,流弊是刻板、过于理论化、对人性的压抑、思想的禁锢;而王阳明的学说在当时的社会意义,就是反对理学流弊,活泼泼地教学、把学问融入百姓生活、把学问下移让更多底层百姓受到圣人教化,解放了人性,让人获得“自由”。

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这也是今天很多人喜欢王阳明学说的原因之一。王阳明的教育过程生动活泼、简便、自由,很多关于王阳明的小故事都是这方面的写照。比如王阳明教弟子的时候弹琴唱歌、一起劳作;再比如王阳明的学生让贼人脱衣服、从而找到良知进行教育的那个故事。王阳明的心学简单直接,使得知识扩大、学问下移,也功不可没。比如呢,王学弟子各个阶层都有,尤其影响很大的泰州学派(王艮、颜山农等等),很多人本身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是学了心学之后,一跃成为大学问家、四处讲学授徒等等。王学对当时明朝人的人性解放,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它在历史上的功绩,我们都承认也不能抹杀。


第二、从王学自身的逻辑自洽程度上分析

然后,我从其理论本身,分析一下王学学问上的弊病和不足。

王阳明学问一生三变,他自己的理论也是逐步完善的。这些细节我就不说了。我以他晚年最终定型的思想,和对大众影响较大的一些理论入手,分析其不足。

1)首先,我们要说一下王阳明思想的核心——良知说的弊病。

良知说,是王学的核心思想(因为是聊天,我这儿不去找原文和引文了,大家谅解啊)。关于良知,王阳明基本是这样给我们说的: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本来具足,这个良知呢,具备一切德行优点。圣人心就是良知的全面展现;凡夫是因为被私欲染弊,遮蔽了良知,使得良知不能发挥作用。故而我们是凡夫、圣人是圣人。

既然知道了凡圣差别,然后,我们要怎么办呢?要去“致良知”。具体怎么做呢?“为善去恶”。好了,这是王阳明对良知的基本描述。

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问题。

王阳明说我们都有良知,凡夫干那些愚蠢错误的事,是私欲的遮蔽。这里首先给我们设定了一个前提:我们和圣人都有良知,但是我们被私欲遮蔽了,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其实多数时候是私欲所导致的。

这个前提设定是合理的,古代许多学说都是这个预设。但是接下来,就有问题了。

王阳明说“致良知,需要为善去恶”——可是,我们如何判断具体一件事,是善还是恶啊?王阳明告诉我们“用你的良知判断,你的良知自然知道”。

大家看到问题了吗?

上面刚说过“你是凡夫、你的行为,是私欲所导致的”;下面立刻说“你在判断善恶的时候,就用你的良知判断啊!”可是我们既然是凡夫、我们哪里有能力运用良知判断善恶啊?我们的良知是被遮蔽的啊!!!!我们判断善恶的目的不正是为了让良知一点一点回来吗?

在这里,王阳明的良知,一会儿是被遮蔽不能发挥作用的;一会儿又似乎可以让人自然运用、去判断善恶,这是个大矛盾。

这个理论漏洞导致的后果很严重。

最直接的,直我们在判断善恶、为善去恶的时候,会打着“良知判断”的旗号,实际上却是私欲在作祟。

并且,我们听信了王阳明的话,会认为 “用私欲判断的喜好”就等于“用良知判断的善恶”。直接使得人们完全随心所欲干任何自己想干的事····并且处在全然不知自省的状态!这个弊病极其严重。

明代官场上,心学弟子昂昂然打压对手——用的是良知,并且他们一点不认为自己有错(因为是良知的抉择嘛);在民间的呢,王学后辈也啥事都敢干,甚至组织小社会和官府对抗(比如何心隐),也不认为有半点错(良知的抉择嘛)。不管在任何场所,大家都假借良知之名,而行私欲之事,却全然不顾他人指责、道德约束。

而且,越是这种情况下,还越有一种悲壮的、自命英雄的感觉,觉得自己真成圣人了,满天下人就都等着要他来救。

实际上呢,我们知道,我们所谓的良心也罢、良知也罢,其实只是很粗线条的善恶判断,并且这些善恶判断受到思想、时代、风俗的影响,随时随地都会变,也根本不足以判断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抗战中我们杀日本兵,算善还是恶?杀人没有一点内疚吗?可是不杀他他又会杀别人···善恶的判断如何选择?这些问题还都是简单的。

我们都有生活经验,生活里的具体情况远比“善恶”的二元分法要复杂得多得多,有时候还必须运用大量的专业知识。假如一个足不出户的心学弟子,哪里有能力去判断分析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并且“为善去恶”呢?

所以,“良知判断善恶的能力”要被我们质疑;“我们在凡夫阶段自信满满地运用良知去判断善恶”,更要被怀疑!

既然如此,王阳明说的在为善去恶的过程中,“用良知判断善恶”这个观点,就知道是靠不住的。

以上所说,是良知的第一个弊病。


2)王学所说的“致良知”的弊病,还导致更可怕一个后果,就是“赤裸裸的功利主义”。

王阳明说为善去恶致良知,他的弟子在具体的善恶问题上,也有点不明白。

在《传习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是王阳明和弟子薛侃的对话。薛侃除草见花,然后感叹:“为什么善这么难显、恶这么难去?”——言下之意就把花(自己喜欢的)定义为善;把草(没用的、自己不喜欢的)定义为恶。王阳明趁机,就“善恶”问题,进行了一番议论。

据王阳明的本意,是认为花草本来天生,都没有善恶属性,只因为有了人的喜好,才产生了善恶——这个还是很赞的。

可是具体落实到现实,又得“为善去恶”,这该怎么做呢?薛侃就疑问了:“既然草不是恶的,那就不要除草了?”

王阳明批评这种认知是佛老的观点。然后告诉弟子:“草又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类似草苗与善恶的比喻,在《传习录》中还有好几处,意思大致相同,这段最有名。

这个比喻相信大家都看出问题了。

在比喻中,一直有一个趋势:“有用好看的花”是“善”、“无用不喜欢的草”是“恶”。尽管王阳明从理论上批判了这种功利色彩的善恶观,但是最终没能就“善恶”的本质深入分析,把事实属性和价值属性分开(除草是事实判断;善恶是价值判断,分属两个范畴,这里没有必然关系),却还是简单地落脚在了“草又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依旧没有跳出以“有用没用”的标准来判定善恶的功利主义泥坑。——诚然,无法深入分析善恶的本质,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通病,受诸多因素制约,我们应抱以理解。

既然没有善恶属性的草,对我们有了妨碍的时候,都“理亦宜去、去之而已”,那么生活中的其他人和事呢?是不是一样有了“妨碍”的时候,也该“去之而已”呢?顺着他的逻辑,很容易就会有这样的推导。

事实上,王阳明也是以此理念“为善去恶”的。

王阳明在江西剿杀贼寇的时候,就是站在维护国家皇权的立场上,对“妨碍”皇权、民生的贼寇,进行了剿杀。甚至在此过程中,也玩弄权术阴谋,明明答应了人家,你只要投降就不杀你,结果贼寇放弃抵抗一投降,他把人家全杀了!这在今天看来,就是典型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并且还冠以正当理由的外衣。

(有人说,那打仗还不能玩阴的?那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不是谈论善恶的范畴了。)

我们知道,善恶的问题,其实很难判断;而具体在生活实践上,如果以“有用没用”、“是否妨碍自己心中的某个理由”作为判断依据,那就太功利、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王阳明好歹还有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反思,而王学弟子和当下喜欢王阳明的大众们,则直接以“有用没用”,作为“善恶”的标准,就瞬间堕落为赤裸裸的流氓功利主义了。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是很有人文主义情怀的。历史上有一幢公案“孔子杀少正卯”。批儒家的学者往往用这个公案说事——“看孔子多虚伪,一掌权就不讲仁义了”;挺儒家的学者则站出来反驳“这个事情没有发生过,是法家学者编撰借用了孔子大名而已”。孔子可能杀了少正卯、也可能没杀,我们不做考辩。但是这个现象很明显可以看出,“诛杀少正卯”是会被当做孔子的污点,在历史上纠缠两千年。原因何在?就是因为这种管理处事方式,不符合儒家仁政的思想。也就是说,孔子不能既杀少正卯、又当圣人!

“仁者爱人”可以说是儒家道德的最后底线。历史上凡是自命儒家的人,掌握权力之后,都会被这个问题困扰:面对反对自己的人,到底应该以德服人?还是以权术、手段、暴力打压使之屈服?

答案是肯定的,以残暴手段杀人,是为儒家道德所不允许的。但是到了王阳明这里,这块最后的底线也被突破。王阳明成为“可以杀人的圣人”!你想,一个人既可以杀人、又可以运用“有用就是善、无用就是恶”的“良知判断”,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最后还能流芳千古被人崇拜当个圣人,这事儿太划算了吧!!!!

所以心学被很多功利主义者崇奉,是有其内在深刻原因的。

这是“致良知”说的第二个大问题——有导致功利主义的倾向,与儒家仁者爱人、重义轻利的道德观严重相违背。


孔子到底有没有诛少正卯,已是一桩公案,但却折射出“仁政、爱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要素,是正反双方紧扣的核心。


3)接下来,我说第三个问题——关于著名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这个观点,也是王阳明心学里非常重要的一块。

在王阳明思想中,知行合一有两层含义。其中的关键,在于“知”和“行”的关系。

第一层含义,王阳明所说的“知”,就包含在“行”中。他把“行”理解为人的一切生理、心理活动;“知”则侧重心理活动,那么这时候,“知”其实就是“行”,属于“行”的一种。比如王阳明举的闻花香臭的例子。

第二层含义,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把“知”和“行”相对并列起来,“知”侧重理解思维乃至做学问;“行”侧重实践体验。这时候,“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并重”、“行解并重”,由于心学是儒家学问,目的是要做圣人的,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知识对道德的内化作用。

比起“致良知”来,大众对“知行合一”的误解可能更大。当然,王阳明自己没有进行概念界定、表述不够清晰也是大众误解的原因之一(中国古代很多哲学家都有这个表述的问题)。

大众多认为“知行合一”,就是知道就要做到,做不到就说明还不够知道不懂;进一步隐隐发展为“行动更重要”、“实际做法”更重要等等。于是,大众会由“知行合一”发展出反智的实用主义。也就是说,大家会说:“你知没用,得做到才可以”,“行动比思想更重要”······很容易变成反对做学问、知识、思考等等,直接要求“去做、去行”。可是,你知道都不知道,又去做个什么呢?

话再说回来,我们稍微冷静想一想,人非生而知之者,即便“行动比思想更重要”这种粗陋的观点,难道不是“听来的、学来的”,难道不也属于“知”吗?如果真的不需要“知”,那连这种错误的观点也不会有的。

其次,我们要知道,王阳明讲的是儒学,目的是要做圣人的,主要是在道德领域进行完善。可是,生活不止是道德啊,还有别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圣人,也有的不想做圣人、想做凡人啊···那么,你懂得造火箭的理论,你就一定要去造火箭吗?你体弱多病上阵连枪都拿不起来,难道还要一定上阵吗?现实中,人的秉性各有不同,应该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鲁迅就合适写文章,具体上阵打仗,那需要体力和别的本事。“知行合一”不能滥用在一切领域之中。

再次,“知行合一”会让人觉得,“我学了那么多做不到也没用”,那还不如“少学点、这样也能做到、以保证知行合一”。于是人就会放弃思考学习,放弃对“知”的探索和努力,进而降低“行”的标准,最后变得懒惰且自信还洋洋得意。

我碰见过一个人,他说他不多读书,每天只读一句话,努力做到就行了。我问你为什么不多读?他说那样知行不合一啊。然后他还很得意得说:“现在我每天只读一句话,就做这一句,我这就叫知行合一!比你们这些人读再多的书,都要更接近圣人。”

我问他:“假如我一天读十句话,但是只能做到两句呢?”

他说:“那也是知行不一啊,还是属于做学问,不对!”

诸位看,这兄弟的话,不是个例。过分崇拜“知行合一”而不加界限的区分,就会得出这种愚蠢的结论。

再比如,在很多聊启蒙思想、民主自由思想的群里,也经常能见到这种说法:“你说那么多有用吗?有本事你去某某地直接造反放火,才是真有本事,才算知行合一。否则你就居心叵测、你是小人”。这些,都是滥用“知行合一”导致的结果(当然,“知行合一”这个提法,本身确有“实用主义”的倾向)。

以上几点,是王阳明心学理论本身不能自洽的地方,和有可能导致的恶果。


第三、阳明心学在今天的意义

那么,现在说第三个方面————在今天的社会中,心学对我们的意义。

首先肯定要说,在今天的社会中,心学热、心学的广泛传播,弊端要远远大于利益。这个问题,涉及对现状的理解和认知,比较复杂,今天暂时简略说一点。

今天的中国,大众普遍有几个问题:第一,唯道德至上论盛行;第二、功利主义、反智主义盛行;第三、不愿意深入思考,缺乏理性,缺乏对具体社会问题的细致分析。

不幸的是,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这几点,恰恰都是心学本具的趋向。

我们知道,一切的学问起码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门类范畴:求真(事实判断);求善(价值判断);审美(美丑判断)。但是生活中大多数人,一般是分不清楚这三个的界限和范畴的,更有很多人把这三者是混在一起的。

道德至上,就会用求善来统摄一切——极端例子就是,只要人是好人(或者道德修养好等等),那么他说的一切都没问题、人也美云云;只要位置高、有钱、权力在握,人也长得顺眼了、说的话也都是金科玉律···而心学的良知判断,就是不管真善美的区分,把一切问题都归纳为“善恶的价值判断”。

可是事实呢,一个人哪怕道德再坏,他也有可能是个数学天才,也有可能物理考一百分!社会问题,远远不止善恶可以涵盖的。

王学的弊病,到了明朝晚期,很多人就发现了。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尽管他也信奉心学(注意:他的信奉和一般人不一样,他是清楚的知道其中利弊以后,吸取心学精华以后的信奉),他也在书中批判了心学流弊的事实。诸位有兴趣可以翻看。

近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也很清楚认识到良知说的不足。他基于儒家立场提出“良知坎陷”说。所谓坎陷,就是不足。牟宗三说良知坎陷有两重意思,第一是说良知顶多只能判断善恶,不能判断事实恶审美等其他领域的问题,这是第一个不足;第二是说,在具体致良知的过程中,要给自己留下一块怀疑的空间,别那么自信满满的认为自己的判断,就一定是正确的。

第四、如何对待“阳明热”

最后,再说一下今天大众阳明热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任何“大众热潮”都有问题。在这种流行热中,大众往往丧失理性和冷静,我们无力、无能也不敢和潮流抗衡,往往就在从俗中丧失自己、并且随众作恶。

所以不仅王阳明热,假如有一天理学热、道学热,一样是有问题的,是要警惕对待的。

阳明热,始于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当中对王阳明的推崇。接下来几年媒体、影视剧的传播,在加上总书记的推荐,王阳明就热起来。

但是这个热潮,各类国学班总裁班、畅销书、网络只言片语的传播,很明显放大了王阳明思想弊病的影响,变本加厉的毒害大众,使得“阳明心学”更加功利化、实用主义化、厚黑学化····现在大众心中的王阳明,其实就是“既能立圣人的牌坊,又能满足功利欲望”的理论武器。

“阳明热”传达给大众的信息是:你不能直接谋私利,你要披上圣人的外衣以后再去谋私利!这样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最后,要说的是,关于阳明学说的漏洞,前面只是挑拣重要的几个问题说了说。还有几个问题,也都是阳明心学的不足和流弊所在。比如心学批了禅宗外衣、但是理论却不如禅宗缜密的问题;在比如心学借助禅宗的“修行”方式、却又始终避讳不谈“具体修行的重要性”的问题····等等。

黄宗羲说:泰州学派传到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遂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并把心学流弊和“祖师禅”相提并论“所谓祖师禅者,以作用见性。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有古人,后不见有来者。释氏一棒一喝,当机横行,放下拄杖,便如愚人一般。诸公赤身担当,无有放下时节,故其害如是”——————狂妄无羁,和元明以后流入狂野路子的狂禅乱语,实在别无二致!

我们说,对古人的思想,要“同情之理解”,但是又得“据理之批判”。理解他的处境和局限、承认其历史功绩和地位,但是也必须得知道其不足,落脚是对今天的意义~~~阳明悟道经历——换一个名字,简直就是禅宗禅师开悟过程。可是他在后来的思想体系中,却囿于儒家对佛家排斥的藩篱,不怎么提这个问题~~~禅宗是出世的宗教,前提就是出离功利心的;但是到了心学这里,由于还是儒家体系,心学这样打破儒家道德底线···很容易就掉入功利、实用的泥坑~~~而且 弟子也缺乏“悟道”的辛苦过程,所以心学的流弊在王阳明以后,就迅速扩大,弊害远远大于利益。

所以,阳明心学在今天热起来,确实弊大于利。

本来很多支持“阳明热”的朋友,是希望通过阳明心学提升大众的道德。而事实则会恰恰相反,阳明热不但不会提升大众道德,反倒会让大众更加功利、庸俗。

最后,希望诸位能理性思考、系统学习,起码深入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知道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建立明确的判断依据,这样,自然能分辨是非对错、能知道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了。


(讲座文字整理稿。不缜密错漏之处,请大家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文 | 王阳明心学,现代意识形态的一种补充?
王阳明的心学的现实中有什么负面影响?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一文读懂阳明心学全部内容:心即是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学说
知行合一王阳明:王学各派浅谈
王阳明的坎坷人生与思想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