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糖尿病,中医治脾不治胰是为何?

来源:金华佗

脾胰之争:

中医怎么认识?

在对传统中医的研究中,解剖学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经络”难以被目前的解剖学知识充分解释,而在清朝也曾有一位医家,在解剖上进行了诸多尝试——王清任在行医过程中深感“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在阅读前人有关人体脏腑的论述及所绘之图后,发现“立言处处自相矛盾”。

王清任赴滦州稻地镇,正遇当地传染病流行,在义冢处看到许多被狗咬过的破腹露脏的小儿尸体,遂“不避污秽,每日清晨,赴其义冢,就群儿之露脏者细视之,犬食之余,大约有肠胃者多,有心肝者少,互相参看,十人之内,看全不过三人,连看十日,大约看全不下三十余人。”

后来,王清任根据自己观察受刑处死者之内脏情况,以及向人请教所知,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于是撰《医林改错》一书。

而有一个脏器的解剖依然存在疑惑:《医林改错》中说:“总提俗名胰子,其体长于贲门之右,幽门之”,以“津管外分三杈”,“连贯胃、肝、大小肠之体质”也指出是胰与胃以津管相连,脾与胃并不相连。

01

胰俞与胰腺

胰俞的称谓胰俞作为胰腺的腧穴名称,最早出现在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针灸学》中。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定位在足太阳膀胱经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可疏肝利胆,活血化淤,养胰健脾,调和肠胃。

胰俞的另一个解释是——胃脘下俞,出自于《备急千金要方》,是治疗消渴的经验效穴;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俯卧或俯伏取之,直刺0.3~0.5寸,或斜向脊柱刺入1~1.5寸,可灸。

在这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现代教材不只是改了穴位的名字,更是变动了穴位的主治——《千金要方》的记载是:“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输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寸灸之。而《针灸学》中的胰俞已经没有了治疗“消渴”的功效。

02

脾胰之争

刘语高在《从中医典籍看胰脾关系》中指出:中医之脾,包括胰与脾的功能。在治疗上就应从中医脾胃病入手,寻求对糖尿病病机的认识。

中医内伤脾胃病分初、中、末期,“初为热中,末传寒中”。“热中”的病因为气虚“阴火”造成。“阴火”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由外感热邪、饮食劳倦、肝火暴涨、心火亢盛、脾胃湿热、相火上乘等多种因素产生。

在病变初期,是直接的病因,并贯穿于糖尿病的全过程。由于脾胃气虚,内伤火炽,造成阴虚燥热的结果。其中阴虚和燥热可互为因果,是糖尿病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病机,同为标证和骈病。

末期则脏腑受损,五脏虚劳。气阴、气阳两竭,直至脏气衰败,而呈寒中的状态。因此,离开了对胰、脾功能的认识,离开了脾胃病的指导原则,则会在认识上出现舍本逐末的可能。

刘桠在《从“脾胰同源”论血糖波动的中医辨治思路》一文指出:中医学关于“脾”的概念是一系统功能的概括,从解剖、生理、病理学方面分析,包括了现代医学所指的“胰”的功能,即“脾胰相关”或“脾胰同源”。

作者认为,根据“脾胰同源”理论与脾虚致渴的理论基础,“从脾论治”糖尿病作为中医药减少血糖波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从解剖学角度,脾包括胰,《难经·四十四难》指出:“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按秦汉时期度量衡制换算,则“脾”重约564.9g,“散膏”重约120g,长约10cm,宽约6cm;现代医学中胰腺重约82~117g,长约12~17cm,宽约3~5cm,与《难经》所述之“散膏”基本相似。

《素问·太阴阳明篇》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而能为胃行其津液”,与现代解剖学对胰腺的认识基本一致。王清任在《医林改错》有记载: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记载:“脾中有一管,体象玲珑,易于出水,故名珑管。脾之长短与胃相等”。

书中对脾的形状的描述与胰腺极为相似,所绘外形既似胰脏,珑管相当于胰管,而与现代所指之“脾”完全不同,《东医宝鉴》的身形脏腑图中,脾呈长舌状附于胃上,而其脾脏图中脾却呈马蹄状包裹着胃。《医纳总括》曰:“形如犬舌,状似鸡冠”,现代解剖学描述为“形态扁长,略弯曲,边缘锐利”,从这些证据而言,古人的“脾”可能包含“胰”。

附:动物的胰

人体的胰腺解剖或许因为各种原因未较早开展,但是古人早已应用了动物的胰腺:猪身上有一处是不能食用,即猪的胰脏。

在内部器官中,猪的心脏,肝脏和大肠基本上是我们常见的食物,甚至膀胱也可以成为一种美食,但胰脏却无法让人去吃,因为它还有比吃更大的用途——把猪胰脏制作成肥皂。

必须清洁猪胰脏表面的油脂,然后必须清洁胰脏的内部。制作肥皂所需的最重要的材料是碱面

放置适量的碱面后,用工具打碎猪胰脏直至猪胰脏变成糊状。用猪胰腺脏擦手不仅可以减轻炎症和杀菌作用,还可以防裂

总得来说,中医的“脾”不等同于西医的“脾”脏,而是一个完整的生理心理系统,因此包含了西医中“胰”的功能,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治疗“糖尿病”,中医治“脾”并非不对症,只不过不符合一般人的认知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十二正经中的第十条经脉——手少阳胰经
胰脏的定位
自我按摩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经络治疗就行〖原创〗留馨雨
人体脏腑的气血运动图
[转载]确诊糖尿病三个反射区[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