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对子路的教育转化艺术今读
孔子对子路的教育转化艺术今读
[字号: ] 2007-10-24    阅读次数:2033


魏庆申高敬惠
 
现确有一部分学生,像陵暴过孔子的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一样率直好勇、逞强好胜,甚至打架斗殴。新时期如何对这类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呢?1988年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主题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上就得出结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一、愤而启的艺术
1、明嘉其勇、暗律其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深知,教育这类学生,首先要动之以情,故孔子先美其德义之勇。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了,就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跟随我的,大概只有子路了吧。”子路听了,非常高兴。情通则理达,然后孔子才抑其血气之勇说:“子路比我勇敢,但没有人能取其材。”暗示子路徒有勇气,就是没有机会发挥,进而使子路悟出做事要善于裁剪自己。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不忘提醒学生自律。
2、先扬其勇、后抑其勇。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孔子先夸子路忠信明决,急于践诺,让人信服,然后再暗示子路:不但要只治其末——化解争执,还要正本清源——使无争执,促其学习。
3、先当众笑勇、后个别评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三子者出,曾皙后。问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尚勇的子路跟谦让的冉有、逊言的公西华及狂放的曾皙一起坐在孔子周围,孔子敏锐抓住这个教育机会。为了让学生们尽言,孔子首先谦虚地引导说:“我不过大你们几岁,不要顾虑我是老师。你们平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想干什么事情呢?”当子路率先答完后,孔子只是微微一笑。这一笑,实在让人费解……。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出后,曾皙拖在最后,问:“老师你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让曾皙给子路捎话说:“治理国家,应讲礼让,他的话不谦虚,我就笑了。”既避免让子路当众出丑、保护了子路的自尊心,又指出其缺点和改正方法,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4、巧用优生之谦比其勇。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重承诺、讲义气的直率性格和颜回谦虚、谨慎的自我修养跃然纸上。如果孔子当面告诫子路要谦虚,依子路的性格,子路当场不一定接受。孔子不直接告诫子路要谦虚,而是用颜回“我不愿意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彰自己的功劳”的志向,来影响子路,促其自悟。适时创设条件,搭起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的舞台,运用学生的现身说法教育、影响学生,这是孔子教育转化的又一特点。
5、先激其勇、后束其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路嫉妒孔子盛赞颜回,为夸耀自己的勇敢,就质问孔子:“你率领部队南征北战,又和谁在一起呢?”孔子说:“空手打老虎,赤脚过大河,死了也不后悔的,我不和他在一起。”接着教导说:“一定是面临任务谨慎、周密考虑而能成功者,我才和他在一起。”借机开导子路,做事光凭勇敢不行,要有勇有谋,也折射出孔子高超的批评艺术。
6、以礼约勇。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拜见了南子,子路非常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做错了什么的话,上天会抛弃我的,上天会抛弃我的。”
南子是卫国国君的夫人,名声不佳。孔子一行刚到卫国,南子就想接见圣人,通过显示其尊师重教,借以改变形象。依礼,孔子应该拜见,不能因人废礼;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也应拜见。但这些,言行直爽的子路是意识不到的,孔子又不好直接对弟子们讲明。子路逼问急了,孔子通过对自己的学生指天发誓,逼子路姑且信此后深思以得之。
二、悱而发的艺术
1、以情督勇。子路曰:“何以斯可谓之士矣?”子曰:“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路问:“怎样做才能成才?”孔子说:“朋友之间务必要相互督促,兄弟之间要重和睦。”
子路江湖义气十足,朋友之间很容易“臭”味相投而阿私偏袒、言不及义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兄弟之间由于血缘关系容易言行直率,因为利益分配等细小事故容易争吵成仇。针对子路的这些不足,孔子故教育他,要想成才,朋友之间要相互督促,兄弟之间要重和睦。以友情、手足之情监督子路的莽撞,这样的成才要求,具体而又可行。
2、以亲抑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知道了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兄长活着,怎么可以知道了就去做?”冉有问:“知道了就去做吗?”孔子说:“知道了就去做!”公西华说:“我对此很疑惑,请问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忧柔寡断,所以我鼓励他说干就干;子路行动过激,所以我劝抑他。”通过安全教育、亲情教育,要子路不要因勇猛过头而有生命危险,应考虑还有年老之父兄在,非常具体、通情达理。
3、以义导勇。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把正义看得高于一切。君子勇敢而不讲正义就会作乱,小人勇敢而不讲正义就会做强盗。”正面教育弘扬了义勇,反面教育规避了乱勇和盗勇。
4、以文饰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
孔子先夸子路兼此四人之长,再要求子路的智、勇以礼乐文采表现出来,就可算作成才了。引导子路要想成才,不但学“勇”,更要学“文”。
5、以朴兴勇。子曰:“衣敝蕴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高贵皮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耻辱的,只有子路吧?‘不妒不贪,哪能不好?’”,这样,子路一生不忘学习《诗经》,特别喜爱其中“不忮不求”这句话。孔子又说:“仅仅如此,还不够好。”在学习的道路上,又向前推了子路一把。利用学生穿着等生活细节方面的特点,去激励学生,教育的切入点选得妙,这是孔子愉快教育的一大特点。
6、以忠化勇。子路戎服见于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剑自卫乎?”
子曰:“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有不善则以忠化之,侵暴则以仁固之,何持剑乎?”子路欲以毒攻毒,孔子则提出以忠化其恶勇。孔子没把学生教育成“滑溜蛋”,而是把勇融化在忠和仁中,促使智、仁、勇和谐发展。
7、以直励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而犯之”孔子不想把子路培养成顺民,实际上孔子也深知子路是不会事事无原则地迎合“领导”的,故孔子告诫子路,在政事上不要欺骗领导,但为了真理可以犯颜直谏,这也恐怕是今日素质教育中“张扬个性”的最早渊源。
8、以敬修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已以敬”。孔子明白,要让子路像颜回那样“克己”是不可能的,故孔子要求子路,要想成为君子,如果说错了,就要真诚地给人道歉;如果做错了,就要恭敬地修改过来;如果想错了,也要敬畏般地修正过来。
9、以先扬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孔子根据子路勤于政事的特长,激励子路身先士卒,敢于为天下先,还提醒子路要不辞劳苦。
三、批评的艺术
1、以学评勇。子对子路曰:“吾语女。……,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子路勇于为善,其缺点就是不好好学习。故孔子告之“直、勇、刚”的弊端,警其好好学习。
2、以知责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路率直勇敢,学习上难免存在不懂装懂、自欺欺人的现象,故孔子当面纠正子路的学习态度,直接教给子路求知方法。虽然没有批评,但胜似批评。在老师的教导下,不久就做到了“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
3、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
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浮夸,子路卤莽。这四个人性格偏颇,经过多年的了解、开导,孔子这才在“班会”上一起给他们指出,使他们自知自砺。
4、明评乐暗批勇。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内?”
子路气质过于刚勇,琴声透出一股杀伐打闹之音,孔子借子路琴声不柔和优美,批评说:“子路的琴声,与我教的不同,”子路弹琴跑调,又受到老师批评,学生们于是不尊敬子路。一味打打闹闹、不知约束自己的子路,这时也已强烈感到同学们对他的不满,有点灰心。故孔子又鼓励说:“子路已经走进厅堂,只是还没走进室内罢了”意为很有水平了,但需进一步提高。这样,不但安慰了子路,也为子路在同学面前捞回了面子,避免了以理伤情。利用音乐的美育功能,以美储善、以美启真,表现出了孔子寓教于乐、全面发展的思想。
5、以君子之勇斥其小人之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师生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人病了,心情郁闷。子路很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孔子说:“君子在穷得无法时,仍然坚持着,小人穷得没办法时就胡来了。”在孔子面前,学生可以向他表示不满,也可以向他发脾气,不必假装顺从,学生更没有当面“足恭”、背后诽谤的陋习。孔子不是压、吓、威服学生,而是温和、善良地给子路摆事实、讲道理,体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尊重、宽容。
6、问因式批勇。子路盛服见于孔子。子曰“由是倨倨者何也?”子路穿着只有在盛大仪式上才穿的衣服拜见孔子,显得傲慢无礼。孔子既不批评其穿着打扮,也不直接批评其傲慢,而是问其傲慢的原因,体现了孔子精湛的教育艺术,教育效果很好。
7、以死警勇。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闵子骞在孔子旁边,温和恭顺;子路刚强亢直;冉有和子贡,滔滔雄辩。孔子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感到很快乐。并不忘在高兴之余告诫说:“像子路这样刚强而不以礼约之的话,以后恐怕不得好死啊!”响鼓还得重锤敲,措辞如此严厉的批评,选在愉快教育中进行,孔子真是匠心独运。
这样,在孔子老师长期耐心、细致的教育帮助下,子路最终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七十二贤和十哲。孔子的教育是成功的,究其原因,除了在理念层次上渗透“仁、义、礼、智、信”和态度层次上培养“温、良、恭、俭、让”外,孔子更从以下三个方面注重了行为层次上的实践和操作:其一正像孔子所说“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即教育“在伦理日常之中”,真正避免了空话、套话、大话和简单化;其二是教育手段和方法注意了因言、因行、因时、因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切实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因材施教;其三是批评的深度随师生相互了解的程度而逐渐加深,措辞逐渐严厉,批评的形式由隐性批评、间接批评,逐渐向显性批评、直接批评过渡。(作者单位:临沂四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竺培楠《偏见的孔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智慧
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
孔子论“师德”
《论语》是一部教学宝典
素说《论语》:先进篇(二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