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费县籍的道教名人高云溪

费县籍的道教名人高云溪

 

 

 

清代晚期,费县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道教名人,叫高云溪。

高云溪是北京白云观方丈,也是清末全国道教的领袖人物。全真道中之受清朝优渥者,清初则有王常月,晚清则有高云溪。高云溪通过太监刘诚印(皈依道教,自称素云道人)与清廷有密切关系,颇得慈禧太后宠信。

 

高云溪(1840-1907),原名高仁侗(一作仁峒),山东费县人。法名明侗,字云溪,号寿山子。龙门派二十代传戒律师。

据《费县姓氏探源》(廉成灿主编)考订,费县高姓始祖高寿相,明朝初年迁来费县探沂定居,订辈字为:寿、槃、楹、明、应、斗、说、晅、睿、楷、元、清、继、朝、忠、孝、宗、教、子、读、仁、存、久、云、志、和、善、传、世、长、平、正、兆、泰、顺、金、玉、富、华、祥、盛、德、开、宏、运、信、义、振、永、昌。传至高仁侗为21世。

 

高云溪16岁时父母弃世,遂出家云蒙山,皈依李真人李度门下。费县蒙山玉皇顶之南,有一座峻岭叫货郎崮子,岭前有一座道观叫“云溪观”。云溪观原名“乐陵府香火院”,始建年代不详,据残碑推断,当为宋、元建筑。清光绪《费县志》记载:“云溪观,在蒙山前。自隆庆以后屡修,均有碑记。崇祯八年碑额题曰‘乐陵府香火院’。”清光绪《费县古迹考》记载:“云溪观:观在县治北,蒙山前。擅水木之胜。明隆庆后屡修,有碑记。崇祯八年碑额题曰‘乐陵府香火院’。”高云溪曾经在云溪观修炼,遂取字“云溪”。

 

高云溪21岁辞师云游访道,曾三上崂山。同治九年(1870),入京受戒于张园璇门下。

张园璇,又名张宗璿(也作张圆璿) ,字耕云,号云樵子。他是山东登州府福山县人氏,自幼慕道,在山东莱州即墨崂山三官庙出家。曾在江南天宝观常住,后移南阳玄妙观。同治六年(1867)应北京白云观道众之请,升座为该观第十九代方丈,开坛传戒。

 

高云溪后来跟随张园璇传戒于关东、陕西等省。光绪二年(1876)还京,居于北京西山之圣米石塘。

圣米石塘位于今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史家营乡。这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天然溶洞,洞中有一种细小的砾石,形状以拉长的椭圆形为主,部分为浑圆状,被红色黏土包裹。它们质地光滑,晶莹剔透,无论是形状还是光泽、颜色,与人们食用的大米毫无二致,几乎可以乱真。这就是圣米

所谓圣米,其实就是成分单一的石英岩,是经流水搬运,在溶洞中沉积形成的。当地居民早就发现了这种奇特的物质,由于不解其中的奥秘,便根据它的形状和赋存状态,演绎出了不少动人的传说。明朝沈榜(曾任宛平县令)在他的《宛署杂记》里说:有大山,峻峭入云,其上有古菴基。菴后石塘,阔约数丈,水深不测。中有一石,形空如臼,相传古仙栖隐之所。臼尝产米,视僧多少,日取不竭。有僧惮其险阻者,菴后凿一穴通之,以便取米,穴成而米不生。今塘与穴存,不知所谓。大意是:莲花山上有个天然石塘,塘里有块巨石,像个舂米的石臼。神仙为照顾山上修行的僧人,每天按照僧众数目,从石臼中生出一定数量的米来供众僧食用,不多不少。后来有的僧人惮烦取米的路太过艰险,就从山后另凿了一个石洞作为通道,能省不少事。可是神仙并不买帐,从通道凿成的那天起,就不再生米了。

 

光绪三年(1877),高云溪移居白云观。同年推任白云观监院,时年37岁。

白云观是“天下第一观”,建于唐朝,原称天长观。元初成吉思汗时,长春子邱处机驻节于天长观,此时天长观已改称太极宫。邱处机弟子尹志平等又改称长春宫,以纪念师父长春子,并在长春宫旁增建白云观。白云观由此成为道教全真派的祖庭。明清两代,多次缮修,规模渐大,香火极盛。

 

高云溪在白云观,先是担任监院,后来继任方丈,维持观务,经营有方,百废俱兴。他性喜交游,轻财乐施。大夫卿相,车马相访,名盛一时。光绪八年(1882),高云溪开坛传戒百日,求戒者四百余人。  

 

道教之观通常称“观主”,但白云观称“方丈”和龙门某代嗣师。这位龙门派第二十代嗣师、白云观方丈,发扬祖师雄风,仿效清初全真教龙门派第七代嗣师王常月收纳康熙皇帝承戒皈依的先例,特意起课卜卦,怂恿慈禧太后,让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承戒皈依。全真教龙门派在高云溪道士的手上兴旺发达,历代少有。

 

慈禧太后宠信北京白云观全真道士,这是晚清政局中一个公开的秘密。

传说,慈禧的母亲去世后,需要找一个寺庙停灵。当时尚未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派大太监刘诚印到北京贤良寺等佛寺寻访,这些寺院的住持僧大都不甚热情。慈禧甚为恼火,后转往北京白云观,受到白云观道士的热情接待。此后,慈禧与白云观来往日益密切,大太监刘诚印亦在白云观皈依了道教。慈禧太后赐封高云溪为“总道教司”,赐金冠、紫袍、御前焚修,掌管全国道教事务。

 

高云溪与慈禧太后年岁相仿,术数高超,慈禧特别信服。几十年如一日,凡有大事,就派大太监李莲英询之,有时还亲自召见。“祺祥政变”时,高云溪与慈禧太后来往密切,数次卜筮课卦,以定吉凶。

 

即如外交大事,高云溪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喀西尼密约》时,外交上虽由李鸿章与俄国公使喀西尼出面,实际上是李莲英秉承慈禧太后的旨意,穿梭密晤白云观道士高云溪。高云溪除起课布卦之外,便是与国际侦探璞科第联系,从而与帝俄密商。每次高道士占卜之后,大家就找一个隐秘幽雅处所进行谈判。大部分时候,璞科第、李莲英和高云溪,都到京城杨梅竹斜街的“万福居”大饭店,在其专设的雅座之内,既安全又有气氛,边吃边谈,消息可以随时传递到慈禧太后那里,而且绝对不会泄密。

 

此说虽然只是传言,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如光绪二十二年(1896《中俄密约》签订后,白云观内道士高仁峒所立石碑,上面记载着俄国人所作功德捐献;如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白云观明版《道藏》得以保全,有人认为便是俄国人给了白云观“面子”;光绪二十七年(1901)《粥厂碑记》:华俄银行总领事墣(璞)科第君等筹集钜(巨)款,购置米粟于白云观

 

高仁侗不仅精通玄典,而且擅长诗词、书法、绘画。主要文献有:《云水集》(清光绪十一年高守鹤刊本)、《龙门秘旨》(清光绪十一年刊本)等。

 

高云溪一生除致力于道教之外,主要是援结权贵,干预政治。他做过的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保护了白云观的明版的道教经籍总集《道藏》,成为全国仅有的珍本。正、续《道藏》共收入各类道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分装成五百一十二函,每函依《千字文》顺序编号,经板十二万一千五百八十九块。

 

高云溪道士稍先于慈禧太后死去,死后被封为“寿山大真人”。御赐珍品,列了四大张目录。“当朝王公侯贝及各国钦使并俄国驸马”尽皆前往致祭。

 

           

                      高云溪画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清高道高仁峒:卦断大清朝龙脉 决立一朝国君
“北京第一道观”的由来,你知道吗?
白云山道教音乐概况
全真龙门派简介
立坛授戒 全真道传戒仪式全解
北京白云观随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