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祛湿方法来了——袪湿运脾的关键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袪湿这个词开始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及,也成了养生的关键话题!

我们现代人水湿很重,因为不大运动了,因为晒太阳少了,因为有空调了,因为喝冷饮的机会多了。

不少人去看中医时,舌头一伸,总是被说:“有湿气。”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朋友们,中招几率更高。有湿气怎么办呢?当然是要祛湿运脾。

1

罗大伦:现代人湿气重,原因在生活习惯

罗博士在读博士时,研究电脑里三千多张舌像,发现其中有几乎一半的舌像水湿都很重,这些舌图都是在医院里面拍摄的,后来,毕业了,他在观察普通人的时候,发现水湿的比例也是这么多的。

湿气重,可能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关。

1.过食生冷食物饮品

现在无论冬天夏天,大家都喝冷饮,而古代没有这事,古代要想喝凉的,挖地窖挖好深的,然后储冰,基本是皇上才有这个条件。我们把这么冰凉的饮料喝下去会伤什么?伤脾阳,一下把阳气给伤了,阳气是控制水湿的,结果水湿控制不住,湿气越来越重,男性喝冰啤酒,干杯,咕咚咕咚下去了。

水湿的舌像是什么样呢?舌头水湿特别重,舌体边有齿痕,舌苔满布,舌体胖大,舌苔上面唾液特别明显,这都是水湿重的舌像。很多经常喝凉啤酒的人,都会有慢性腹泻的毛病,一吃凉的就腹泻,其实这就是脾肾阳虚了。

2.现代人空调吹得多

中医最重要的原则是天人相应,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季节不同有变化,夏天天气炎热,皮肤开泄了,肺主皮毛,毛孔开张,汗就出来,肺气会使得津液往外走,中医说,夏天阳气在外,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开空调了,一下汗出不来,喝的水都没有地方出了,就会伤到肺,把我们肺的阳气给伤了,肺主水,没办法运化水了,就会导致水湿。

2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有湿?

1.胖还是瘦?

中医有说“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湿”。虚胖体型的人多有水湿,严重者还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2.是否容易困倦?

湿气明显的人常常感到身体特别困倦,懒得活动,头重如裹,头脑不清爽,关节沉重,浑身酸痛,这是湿气黏滞,阻滞经络的表现。此外,这些人士还常有胸闷的感觉,要长呼一口气才舒服。

3.胃口怎么样?

湿气重的人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胀,日常有隐隐的胸脘痞闷感,这种感觉就好像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似的。这是典型的脾虚湿困表现。

4.排便正常吗?

体内湿气重时,大便往往稀烂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质也很松软,而且容易粘在马桶上很难冲走。人也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5.看小便

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但次数多或尿得不痛快,有灼热或涩痛感。个别女性朋友还有白带量多,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6、舌头长啥样?

判断有无湿气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寒湿证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腻。而湿热证候的人士常是舌红苔黄腻。详见你是寒湿还是湿热体质?90%的人都搞错了一文。

7、你爱出油吗?

耳朵里耳屎呈油状易流出也提示湿热证候明显。此外,如果毛发容易油腻出油,面部皮肤油腻油亮或早晨眼皮肿,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发黄也常提示体内有湿气。

3

怎样袪湿才有效

1.根本方式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去除湿气的根本方式,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这些生活习惯不改,那么水湿虽然可以通过药物去除,但是马上就会复来.

我们不能总是靠药物维持体内的平衡,所以,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2.五苓散与平胃散 

中医里面有很多祛湿的方子,比如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就出了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等很多祛湿的方子,在水湿停留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时候,可以用到这些方子。

五苓散的组成是: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苓桂术甘汤里面,除了炙甘草,其他的三味药都在里面,茯苓祛湿,白术补脾,桂枝温阳化气。同时,张仲景还增加了猪苓、泽泻两味药。都是泻膀胱经和肾经的水湿的,当我们更加确定,水湿的问题主要集中出现在膀胱时,我们可以用五苓散,它的用药部位更加集中一些。

在《伤寒论》里面,这个方子治疗的症状包括:小便不利、消渴、微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等。五苓散治疗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阳经腑同病。

有很多医案可以证明,五苓散可以治疗很多因为水湿泛滥引起的孔窍的疾病。还用来治疗水湿严重导致的眩晕、呕吐、发热、汗出等等疾病。

后世,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里面,也有很多精彩的方子,因为这些方子是当时皇家组织编写的,因此很多方子都非常的精到,其中平胃散就是一个祛湿良方。

平胃散主要是用来去除脾胃的湿气的。它的组成和服用方法古人讲的是: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这个方子现在已经有了中成药,叫平胃丸,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主治湿滞脾胃导致的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因为这个方子的苍术药性燥烈,因此没有水湿之气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不能服用这个方子。

五苓散或者平胃散是中药方剂,大家不要自行使用,需要找专业的中医师辩证使用。

3.袪湿食疗

祛湿的食疗良方首选的就是“红豆薏米粥”。

“红豆薏米粥”里说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赤小豆身形瘦长,而红小豆颗粒更圆,个头也稍大于赤小豆。二者都有祛湿的效果,但论祛湿、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红小豆远不如赤小豆。

《本草纲目》中记载:“赤小豆以紧小而赤暗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色淡者,并不治病。”说的就是赤小豆与红小豆的区别。所以,熬“红豆薏米粥”应用赤小豆。

《神农本草经》载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容易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容易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赤小豆莫属。

薏米即薏苡仁,有生薏苡仁和炒薏苡仁之分,两者都擅长祛湿。不同之处在于:生薏苡仁偏寒凉,直接煮粥易伤脾。而炒薏苡仁寒性会减少,其祛湿效果比生薏苡仁更好。因此,熬制“红豆薏米粥”应用炒薏苡仁。

薏苡仁可以在家自己动手炒,取干净薏苡仁,用文火炒至微黄色、鼓起时取出,放凉,略有焦斑,微香即可,亦可到中药店买炒薏苡仁。

《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所以袪湿常常与健脾相伍。

对于脾胃虚弱还可适量服用八珍糕,在古代,宫里的皇上们都喜欢吃八珍糕,乾隆皇帝尤其喜欢,几乎常年不断。

在八珍糕这个方子里面,山药、莲子肉、白扁豆都是滋补脾阴;党参和白术是滋补脾阳的;茯苓和薏苡仁是祛湿的;芡实是收涩的。用药主要是参苓白术散加减。

平时脾胃消化不好的人,胃旺脾虚,有胃口但消化不良有肚子的人都可以经常食用,孕妇不宜。

5

两个法子,让祛湿效果翻倍

1.祛湿步

为什么湿气大的人腿容易肿?因为湿性下注,湿的重点是在下面。 

湿气大的人可以这么散步:双手叉腰,后面的腿往前蹬出去,脚尖勾着蹬出去。走得不用太着急,走稳一点、慢一点,只要把腿抖起来,气血循环就舒畅开,经络就疏通。

祛湿步,其实就是一个蹬腿的动作。我们这样走起来,它特别有效,可以促进腿的气血循环。腿的气血循好,湿气就能很好地消利出去。

2、祛湿穴

阴陵泉穴属于脾经上特别好的健脾利湿的穴位,可以说是祛湿第一穴。

取穴方法:做好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胫骨内侧髁后下方45度凹陷处就是阴陵泉穴位的位置。

按摩方法:取最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阴陵泉上,按而揉之,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并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维持一定力度,用拇指对局部肌肉进行左右弹拨。每次按揉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日2-3次。

悬灸方法: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约3cm处,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1-2次。


本文来源:由中医思维+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呼吁:湿气重,不要再随便用薏苡仁,赤小豆...
疫情过后,人人都认识到祛湿的重要性,一次性把根除祛湿的来龙去脉全讲清楚。
图解舌诊--气虚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好皮肤都是营卫调合,暗沉、油腻、长痘先做好排湿、降火
祛湿运脾的经典方剂平胃散
罗大伦博士:“平胃散”是祛湿运脾的经典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